天津义和团运动_第1页
天津义和团运动_第2页
天津义和团运动_第3页
天津义和团运动_第4页
天津义和团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农学院课 程 论 文 摘 要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天津是这个运动的重要活动地区,是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战场。天津的义和团出现在1899年春,不久因山东、直隶的义和团陆续到来而声势大盛。1900年春夏之际,全城已是拳坛遍立,很快就控制了天津城。较著名的领袖有曹福田、张德成、林黑儿等。6月10日驻扎在租界的各国军队以保护使馆为名,组成侵略联军企图进驻北京。天津义和团得悉后立即组织兵力破坏铁道,节节阻击,最后将联军围困于廊坊,使侵略军进京之路,水陆俱穷,于6月26日狼狈逃回天津,不得不承认这次失败使欧洲人在亚洲人面前丢了脸。天津义和团为了阻击屯驻在大沽口军舰上增援的各国侵略军,于6月18日发起攻打老龙头车站(今天津站前身)的战斗,给驻守车站的沙俄侵略军以很大杀伤,并一度占领了车站。与此同时,天津义和团还发起了围攻租界的战斗,英勇杀敌,使敌人伤亡很大。义和团运动后遭八国联军镇压,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在这场反帝爱国斗争中,天津的义和团始终站在最前线,在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关键词:天津 义和团运动8一、 略论天津义和团的组织与成立天津的义和团运动与其它地区比较,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下面我们想就我们找的资料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一下这些特点,我们认为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当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知道义和团运动是一个没有统一组织领导的运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第一,它的发动者义和团(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长期以来,白莲教内部派别林立,多达数百支之多,它们互不统属,各行其事,就是同一支派也是如此。第二,自发性很强。在义和团运动的早期阶段,入团者还有“铺坛”等手续,但当它进入高潮阶段之后,不管什么人,只要它不公开反对“扶清灭洋”,就可自行插竿立旗,自动成为义和团了。因此,义和团的成员日益复杂,组织更加分散,各个团队独立行动,互不统属的特点更加突出。但是,相对说来,天津义和团较之其它地区的义和团还是比较集中的,比较有领导的,就是说分散性没有那么严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得简单地从义和团运动在天津的兴起谈起。当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和直隶兴起以后,天津陆续出现了它的反帝揭帖。一八九九年,外地教师在天津的西南郊教练义和神拳。一九年春,发展到了县城。练拳既是义和团在平时的主要活动,又往往是它在正式建立坛口之前的组织准备工作。揭帖先于练拳,是天津、北京义和团的兴起有别于山东、直隶等地的一个方面。究其原因,当是京津没有义和拳这支白莲教的组织基础的缘故。一九年四月,在外来团民的组织和影响下,义和团在天津县城西南郊、西北郊开始设立坛口即义和团的组织。随后,发展颇为迅速。其中,以立坛先后为序,著名的团坛有下列几支:四月,王荫荣在张家窝建立坎字团;刘呈祥在高家庄建立乾字团;韩以礼在大南河建立乾字团;杨老师在于庄子建立坎字团。五月,刘得胜、腾德生以及王老师和潘老师分别在杨柳青、北仓、丁字沽等处建立坎字团、离字团和震字团。五月,天津县城也“渐有立坛者”。六月八日,安次县乾字团首领杨寿臣兄弟应邀率领数百团民进入天津城,在三义庙建立坛口。三义庙立坛后,义和团声势“大张”,城内外“相率立坛。两日间,城内立坛十余处,城外二三十处,每处或数百人,或数十人。附近村镇及各州县,向因严禁,已撤坛敛迹,至此复起”。这就说明,三义庙立坛对天津义和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继杨寿臣来津之后,著名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王德成和张德成分别率领其所属的团民于六月中旬和下旬进入天津城。当时,天津县城群众自行立坛者,著名的有庞维建立的乾字团,林黑儿建立的红灯照。在外来义和团迅速增加和影响下,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义和团)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彼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当时,不只劳动群众踊跃加入义和团,就是统治阶级中的人物以及驻津的清军,如练军、水师营和武备学堂的学生也有不少人加入义和团或参加义和团的活动。二、天津义和团运动的群众基础 一般地说,天津义和团的人数比较集中,多者如张德成的坎字团达到一万人,曹福田、刘呈祥和韩以礼的乾字团各有数千人。由于人数比较集中,这就决定了它的领导相应的集中,能够较大地发挥他们的力量。这种情况,与北京“每团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相比,是少见的现象。天津各个团队,除刘呈祥、韩以礼这两支始终在郊区活动外,其余的都在城区或先后进入城区活动。一九年六月下旬,即义和团运动高潮阶段,城乡坛口约计有三百多个,人数将近四万。义和团是按八卦区分支派的,天津义和团八个支派都有,以乾坎为主,离震次之,其它为数不多。八个分支俱全,这在其它地区尚未发现,这是天津义和团组织上的特点之一。天津义和团部分支派还有“文团”(“文场”、“文坛”)和“武团”(“武场”、“武坛”)之别,这是它在组织上表现的另一特点,说明它已开始越过简单的组织,向分工的方向发展。天津义和团力量的分布,大致如下:乾字团最多,坛口八十多个,人数二万左右;坎字团次之,坛口六十多个,人数一万四千左右;离字团坛口三十多个,人数一千多;震字团十多个,人数几百;其它四派坛口不到一百,人数约一千多;红灯照坛口数个,人数约一、二百。各团所树旗帜和其它地区有一致的地方,诸如“扶(保、助)清灭洋”、“替天行道,义和神团”、“奉旨灭洋”等等字样。但也有不同之处,如有的团标上乾坎等支派标志,有的还标上首领姓氏“曹”、“张”。 天津义和团以外地来津的团队为主,这和北京相同。外地团民主要来自冀中和运河两岸,杨寿臣、王德成、曹福田和张德成分别从上述地区率领来津的团民总数达一万多人。就是在天津城立的团坛,如刘呈祥、滕德生、王荫荣和韩以礼统率的团民中,也有相当多的人来自静海、武清等近郊州县。冀中和运河沿岸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对于天津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思想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这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的宗旨,正符合天津人民的殷切希望,而由于地理位置邻近的关系,冀中和运河沿岸的义和团反帝斗争信息能较快地传到天津,从而更加激起天津人民的反帝热情而寄希望于义和团。与此同时,天津人民原籍运河、冀中地区者为数很多,亲友来往频繁,起着“串联”作用,也必然推动天津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至于山东义和团,对天津义和团运动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它没有成群结队的进入天津。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播和思想上的影响。在一八九九年和一九年春,山东个别团民来天津宣传义和团的宗旨和传授义和拳术,事实上他们起了“启蒙”作用。而上述天津十四名首领中,除王荫荣具体籍贯不清楚以外(只知道他是南运河沿岸人,属直隶抑属山东,待查),其他十三人中直接来自山东者有五人,其中庞维、韩以礼和刘得胜在山东就是义和团,刘呈祥和滕德生虽然在山东的情况不清楚,但他们于一九年春一到天津后,就组织练拳并迅速建立坛口,这就可以说明,他们在山东与义和团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而直隶籍的张德成和王德成则是山东义和团在新城发展他们加入义和团的。和冀中、运河沿岸的义和团在天津起着“串联”作用一样,山东义和团也起着同样作用。原因也是相同的。就天津本地义和团来说,发展最早、人数最多、力量最大的是西南郊和西北郊。这是由于该地处于运河、大清、子牙等河流两岸和京津铁路沿线,来往行旅很多,能及时地传来直隶和山东义和团的斗争信息,并且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人员来往较为方便。与此同时,由于海运增加,芦汉铁路和京津铁路通车,使得旧式水陆运输工人失业者骤增,以及依此为生的小商贩、客栈主人等也随之失业或衰退,从而为义和团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群众基础。所以如上所述,可以说天津义和团是直隶和山东义和团的延伸和发展。 三、天津义和团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说明天津的义和团运动是直隶和山东义和团运动的延伸和发展,下面我们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的阐述一下我们的观点:(一)、从领导阶层来说 第一、首领人物比较坚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乃基于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人民反帝要求十分强烈。因此,当义和团揭竿起义,人民纷起响应,迅速形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最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然而,义和团是一个极端分散的组织,这就势必更加突出各支团队首领的个人作用对于各团的发展和斗争的影响。事实说明,义和团团民之所以比较集中,战斗较为有力,是和他们的首领的个人作用分不开的。曹福田、张德成这两位领袖在进入天津之前,就已统率数千乃至上万人的队伍,这种情况在整个义和团运动中是极为罕见的。在义和团严重排外高潮之际,曹福田却制止再行焚毁洋货,尽管实际上并未能阻止排外现象继续发生,但提出这个问题,却是义和团运动史上独一无二的。刘呈祥的团队的封建迷信比较淡薄,他们不仅单独组织快枪队,而且在高家庄战役中运用了巧妙的战术,这也是义和团战史上少见的。由此可见,天津义和团的主要首领确有他们独特之处。之所以如此,是和他们本人的经历分不开的:曹福田(士兵出身),张德成(船民),韩以礼(小贩)、庞维(城市贫民)、杨寿臣(地主)、潘老师和王老师(士兵出身),林黑儿(船妇),刘呈祥(从鲁迁津)等,这些首领多是走南闯北,富于阅历的下层劳动群众或游民无产者。他们的眼光显然比长期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农民要远大一些,从而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水平相对说来比农民要高一些。而且他们大都是义和团运动期间才参加义和团的,因而白莲教中流传下来的陈规戒律显然要少一些。(二)、从天津的地理环境来说 天津地处交通要道,是工商业大城市,人们来自四面八方,见多识广,不象偏远乡村那样闭塞。而来自运河、大清、子牙河沿岸和京津铁路沿线的外来团民,也具有同样特点。这样,就有利于天津义和团在组织上的扩大和加强领导,和其它地区大都以村镇为单位组成的义和团相比,它的长处就显得明显了。(三)、从天津义和团自身的组成情况来说 天津的义和团主要来自直隶,而直隶的义和团源远流长。一八一二年李文成、林清领导的八卦教起义失败以后,八卦教余部、震卦教、离卦教、一柱香、佛门教、白阳教、义和门、如意教和红阳教等白莲教系统的秘密宗教一直在冀中、冀南一带活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各个秘密宗教、电间民间结社竞相以义和团名义出现,因此,流传到天津的流派也最多,这就并不奇怪了。(四)、其他方面的有利因素 义和团之所以在天津能够比较顺利的发展,还和直隶总督裕禄的态度分不开的。 以上四个因素,促使天津义和团的人数比较集中,组织比较坚强,斗争力量比较强大。因此,尽管他们也同样接受了清政府的招抚,也领取官府的部分给养,但相对说来,和北京的义和团相比,其接受清政府统率的程度似有区别,自主性稍微大一些。七月十日,统率天津义和团大臣刘恩溥在上奏中说:天津义和团“虽有大小头目,而肯报名造册,藉便稽覈者,不过十之四五”。刘恩溥的话,可能有意强调义和团不易控制,而把“肯报名造册”者的数目减少。但它至少说明了天津义和团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直接被清政府统率。上述这些特点,只是天津义和团和其它地区的义和团比较而言,所以,相对来说天津义和团运动要比其他地区的义和团运动更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发展潜力。四、天津义和团运动几次重大的反抗斗争1900年夏,八国联军进犯天津,义和团群众和爱国的清军将领并肩做战,与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卫国战争终于全面爆发,这是从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对于西方列强所掀起的侵华狂潮甚至要瓜分中国狼子野心的回应,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西方列强之间矛盾进入白热化标志。战争从义和团保卫天津的“天津保卫战”开始,共包括大沽之战、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紫竹林租界攻坚战和八里台保卫战等。下面简单介绍这几次斗争的经过:大沽之战:6月15日,各国海军头目密谋夺取大沽炮台,控制津沽通道,并于当晚派日军300人登陆。16日,各国海军头目联合向大沽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暂借”炮台,限定在17日凌晨2时以前必须将炮台交出,否则将用武力夺取。当天下午,俄、英、德等国的小分队相继登陆,配合日军小分队完成了占领塘沽车站和包抄、进攻炮台的准备。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八国联军的无理要求,并严阵以待来犯之敌。6月17日凌晨,在俄国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指挥下,八国联军兵舰10余艘悍然从海面和炮台后侧同时向大沽炮台发起猛攻。罗荣光率领守卫炮台官兵英勇抵抗,开炮还击。双方鏖战6小时,共击沉击伤敌舰6艘,打死打伤敌军130多人。后因弹药库被敌炮击中,守军弹药不继,又无援军,处境极为不利。这时,陆上的敌军又乘势猛攻炮台,使守军腹背受敌,伤亡很重。晨5时,日军攻占北岸第一炮台;6时,英军攻占第二炮台;7时,各炮台先后被敌军攻占,大沽失陷。大沽保卫战,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战争,在当时是毫无希望取胜的,但以罗荣光为首的大沽军民,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他们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将千古流传。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6月15日晚,盘踞在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的沙俄侵略军向天津城内的义和团群众发动了袭击,义和团也出动400余人进行英勇还击。6月17日下午,英、德两国军队进攻天津武备学堂,学堂内的几十名学生英勇反击,他们隐蔽在房子里,冒着敌军猛烈的火力,顽强地从四面八方射击敌人。敌军攻不进去,便放火焚烧,引起学堂内的军火爆炸,几十名学生壮烈牺牲。天津附近各县的义和团民闻讯,纷纷赶来增援。原在静海县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帅领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团”的“乾”字号坛口义和团民近万人进入天津增援。17日晚,从大沽登陆的侵略军乘火车到达天津,侵略军1700余人与天津城内的义和团民与清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了拉锯战。老龙头火车站位于租界西北,地势十分重要,一但沦于敌手后,将造成敌人钳制天津的威胁。曹福田闻讯率领数千团民亲临前线和爱国清军并肩作战,他精心从义和团民中挑选出500名精状士兵组成一支突击队。发动总攻时,这支突击队高举红色旗帜,以迅猛之势包围敌众,迫使侵略军“高擎白旗”请求停战。曹福田率部乘胜追击,一直战斗到深夜,侵略军死伤500余人后狼狈向租界逃窜。义和团和清军乘胜夺回了车站以北的全部据点,并且成功控制了紫竹林租界的西北交通要道。就在曹福田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之时,狡猾的沙俄侵略军3000余人则企图偷袭天津城内的东局子兵工厂,敌军从三面围攻东局子兵工厂,天津东郊义和团民在“乾”字号义和团另一位首领王成德的带领下,与爱国清军提督聂士成部密切配合,军民齐心合力,击败敌军多次反扑,令敌三天不能前进一步。紫竹林租界攻坚战:7月5日下午,义和团将领张德成率领“天下第一团”几千人进驻马家口,直捣租界腹地。联军对此惊慌失措,于7月6日夜间企图偷袭马家口。张德成得到报告后,决定将计就计,伏击了偷袭之敌,歼敌大部,首战告捷。9日,张德成率部向租界发动进攻,歼敌多人,再一次获得赫赫战果。经过这两次战斗,敌军对义和团的肉搏攻坚,自知难于抵抗,便在租界内重要街道路口埋设地雷,妄图阻挡义和团进攻租界。为了减少伤亡,张德成用战国时田单的火牛破敌办法,巧摆火牛阵,大破敌军的地雷群,把敌人重重设防、层层布阵的巢穴深处搅了个天翻地覆。与此同时,曹福田也亲率所部义和团由老龙头火车站向新浮桥发起猛攻,压迫敌人的右侧防线;聂士成部则越过南郊八里台,迂回到小营门附近,向租界背后开炮猛轰;巾帼英雄“红灯照”更是全体出动,日夜奔走在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