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课文6《老山界》第1课时【当堂达标题】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课文6《老山界》第1课时【当堂达标题】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课文6《老山界》第1课时【当堂达标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老山界当堂达标题(一)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欺侮(w) 篱笆(b) 骨碌(lu) 酣然入梦(n)B.蜷身(qun)矗立(ch) 咀嚼(ju) 苛捐杂税(k)C.呜咽(y) 澎湃(bi) 点缀(zhu)浊流宛转(zhu)D.搀扶(chn)劈开(p) 哺育(p) 深恶痛绝(w)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满望 篱笆 息灭 悬崖绝壁B.惊皇 灌输 澎湃 不可捉摸C.骨碌 景致 奔驰 妇孺皆知D.险骏 攀谈 督促 至死不懈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满望:十分希望。)B.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细切:形容声音动听。)C.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D.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就酣然入梦了。(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老山界作者陆定一,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B.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属于顺叙。C.文章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 的过程,线索清晰,详略得当。D.文章以描写为主体,穿插着一些生动的记叙。二、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在文中勾画标志性词句。2.概括红军在翻越老山界途中遇到的困难。 3.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 )(2)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 )(3)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4)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 )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存了很久。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1)语段中有两处标点错误,请找出来并订正。 第_句,修改方式_。 第_句,修改方式_。(2)语段中有一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订正。 第_句,修改方式_。(3)以“一个好习惯”为开头,仿写一个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例句: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载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句: _ _。*参考答案:一、1.B(A项“n”应为“hn”;C项“bi”应为“pi”;D项“p”应为“b”。)2.C(A项“息灭”应为“熄灭”;B项“惊皇”应为“惊惶”;D项“险骏”应为“险峻”。)3.B(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4.D(文章以记叙为主体,穿插着一些生动的描写。)二、1.顺叙。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下午两点。(第一天下午动身傍晚天黑了半夜里醒来第二天黎明下午两点多)2.走路艰难:悬崖绝壁,山高路险;睡觉艰难:山路狭窄,寒气逼人;吃饭艰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艰难:后有追击,枪声密集。 3.(1)拟人 (2)比喻 (3)对比 (4)比喻、排比、拟人4.(1)将破折号改为冒号 将“金沙江、大渡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