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第1页
第六课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第2页
第六课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第3页
第六课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第4页
第六课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400元的耳光在某外资企业,老板见几名女工正在聊天,便走到正在说话的一名女工面前“啪”的就是一记耳光。事后有人告诉老板,那天正值机器大修,工人不上班,这几位女工是义务来车间搞卫生的。第二天,老板交给被打的女工一个信封,里面装有400元人民币。一些小姐妹听说后,很羡慕这个女工,并说:“一耳光400元,辛辛苦苦要干一个月,每天给他打一下也合算”。,思考:侵犯女工的什么权利?侵犯了女工的人格尊严权这项权利包括哪些内容?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等。,学习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主要内容。2、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培养自尊心,自觉地尊重他人,增强捍卫自身人格尊严的意识。,人格尊严不容侵犯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是不容他人侵犯的一种人身权。2、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等。,案例一:我怎么上了商场海报?,阅读教材71页张欣的故事。思考回答后面的问题。,1、出版社经过张欣同意是合法行为;商场没有经过张欣同意,是违法行为,3、张欣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4、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2、张欣被侵害的是肖像权,法律链接,肖像指自然人真实形象的再现,即“通过绘画、照相、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公民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肖像权指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的制作、使用以及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1、某照相馆为招揽生意,私自张贴某人照片。2、某报社在新闻图片中私自使用某人的肖像。3、某记者用相机拍下有人偷偷出售青蛙的照片,送到报社发表,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4、未经本人同意,把某人的肖像经过电脑加工制作把头像和动物身体结合在一起.5、记者小陶用相机拍下某妇女晾衣服把小树都快压断的照片,并向报社反映,呼吁公民要保护树木花草。,请你来判断,这是侵权吗?,也就是说,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此外,丑化公民的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但如果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也并非出于恶意而使用公民的肖像权,虽未经本人同意,但不属于侵权行为。,案例二,1、从吴天及其父亲的行为看,他们主要侵犯了廖老师的什么权利?承担哪些法律责任?2、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有人说,网络世界是虚拟的、自由的,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名誉权;,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侮辱、诽谤;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和人格,不对。不能在网上侮辱别人,说话不讲事实,否则就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小明和小刘是同班同学,有一次,他们在街上行走时小刘趁小明不注意,故意把自己身上的10元钱塞进小明的衣袋里,回到学校后,在班上宣言,小明是一个小偷。小明觉得很突然,真想大哭一场。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小刘侵犯了小明什么权利?名誉权,何为名誉权?名誉权:指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公民的名誉或名声代表公民的人格尊严。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包括:侮辱、诽谤、诬告侮辱:是指以语言、文字或暴力等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如用大字报、漫画、文章对他人进行辱骂、讽刺。用口头或形体语言谩骂、作下流动作羞辱他人。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诬告:诬告指侵害人主观具有陷害他人的明确动机、捏造虚假事实进行告发,试图使被诬告人受到法律的惩处或遭受其他损失。,活动三,阅读课本73页的故事,回答后面的问题?,高某受到非法侵害的人格尊严是什么?他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荣誉权。,协商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荣誉是国家、社会或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公民的荣誉权-是指公民有获得并保持各种嘉奖的权利。包括: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侵犯公民荣誉权的表现:1、非法剥夺公民荣誉称号、荣誉证书;2、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挖苦、讽刺和打击。,荣誉权,案例四,阅读课本74页的两则案例,胥某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如果你是刘某,你会要求胥某干什么?,姓名权,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承担刑事责任,杨某与肖某是同事。杨某为了开玩笑,用肖某的姓名在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肖某的妻子看到启事后,同肖某发生激烈争吵,周围的人对肖某也指指点点,给肖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肖某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杨某向肖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20元。,侵犯了什么权?,姓名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格权,主要包括姓名命名权、姓名使用权和姓名变更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并要求他人尊重的权利。公民的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笔名、别名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的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我国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姓名权,侵害姓名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干涉他人使用姓名的行为;非法使用他人姓名(盗用、冒用)姓名的故意混同行为;,小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未经同意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不以赢利为目的,恶意使用公民肖像。,侮辱、诽谤;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和人格,、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挖苦、讽刺和打击;,、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干涉他人使用姓名的行为;、非法使用他人姓名(盗用、冒用);姓名的故意混同行为;,法律依据:宪法民法通则等,我们可以依法要求侵害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可以要求执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报复都是不可取的。,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课堂练习,1、某记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以及破坏草坪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这位记者和报社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2、王源爱给同学起外号,有些外号倒也无伤大雅,可有的外号叫得人抬不起头来,甚至有同学为此不愿去上学。老师批评王源,他却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的玩笑而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