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解剖及酸碱烧伤PPT课件_第1页
眼部解剖及酸碱烧伤PPT课件_第2页
眼部解剖及酸碱烧伤PPT课件_第3页
眼部解剖及酸碱烧伤PPT课件_第4页
眼部解剖及酸碱烧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化医院五官科,眼部解剖及酸碱烧伤,一.眼的组织解剖,2,-,视觉器官,3,-,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4,-,(一)眼球,眼球近似球形,正常眼球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岁时达23mm,成年时为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5,-,眼球,眼球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其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部受眶骨壁保护。,6,-,眼球,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所组成,7,-,1.眼球壁,(除前部角膜外)可分为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8,-,(1).外层,主要是胶原纤维组织,由前部透明的角膜和后部乳白色的巩膜共同构成眼球完整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9,-,角膜,位于眼球前部中央,呈祥前突的透明组织结构,横径约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角膜曲率半径的前表面约7.8mm,后表面约6.8mm。角膜厚度中央部约0.50.55mm周边部约1mm。,10,-,角膜,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厚约35,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排列特别整齐。前弹力层:厚约12,为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11,-,角膜,基质层:厚约500,占角膜厚度的90%。后弹力层:成人厚约1012,为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内皮细胞层:厚5,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12,-,角膜,基质层,13,-,巩膜,14,-,巩膜,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主要有致密而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前接角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处巩膜分为内为两层,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巩膜厚度各处不同,眼外肌附着处最薄,视神经周围最厚。,15,-,巩膜,组织学上巩膜分为: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棕黑板层。,16,-,角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在眼球表面和组织学上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临床上又是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17,-,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前房角的前外侧壁为角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18,-,在前房角内可见到如下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虹膜根部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的主要通道。,19,-,在前房角内可见到如下结构:,20,-,(2).中层,为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黑色素和血管。此层由相互衔接的3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在巩膜突、巩膜导水管出口和视神经3个部位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均为潜在腔隙,称睫状体脉络膜上腔。,21,-,虹膜,为一圆盘状膜,自睫状体伸展到晶状体前面,将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房与后房。虹膜的中央有1个2.54mm的圆孔称瞳孔。,22,-,虹膜,距瞳孔缘约1.5mm的虹膜上有一环形齿轮状隆起称为虹膜卷缩轮此轮将虹膜分成瞳孔区和睫状区。虹膜由前面的基质层和后面的色素上皮构成。,23,-,睫状体,为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宽约67mm的环状组织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24,-,睫状体,巩膜突是睫状体基底部附着处。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睫状肌由外侧的纵行、中间的放射状和内侧的环形3组肌纤维构成。,25,-,脉络膜,为葡萄膜的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和色素细胞,组成小叶状结构。脉络膜平均厚约0.25mm,,26,-,脉络膜,由3层血管组成:外侧的大血管层中间的中血管层内侧的毛细血管层借玻璃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相连。,27,-,(3).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位于脉络膜的内侧。视网膜的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的凹陷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28,-,视盘,又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视盘上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通过,并分支走行在视网膜上。,29,-,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视锥、视杆层外膜层外核层外丛状层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30,-,31,-,2.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3种透明物质光线进入眼内通过它们到达视网膜它们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32,-,(1).房水,为眼内透明液体,充满前房与后房。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房水的作用: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33,-,房水的循环,34,-,2.晶状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和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的冠部联系固定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约6mm,晶状体直径约9mm,中央厚度一般约为4mm。,35,-,3.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的4/5,约4.5ml。主要成分为水。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36,-,(二)眼眶及眼附属器,37,-,1.眼眶,为四边锥形的骨窝。其开口向前,锥朝向后略偏内侧由7块骨构成,即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成人眶深为4050mm,容积为2528ml。眼眶有4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38,-,39,-,眼眶,40,-,(1).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视神经孔为位于眶尖部的圆孔,直径约46mm。视神经管由此孔向后内测,略向上方通入颅腔,长49mm视神经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通过。,41,-,(2).眶上裂,在眶上壁和眶外壁的分界处,位于视神经孔外下方,约22mm,与颅中窝相通有第、颅神经和第颅神经第一支(眼支)、眼上静脉和部分交感神经纤维通过。,42,-,(3).眶下裂,位于眶外壁与眶下壁之间有第颅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静脉等通过。,43,-,(4).眶上切迹(或孔)与眶下孔,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的内1/3处有眶上神经、第颅神经第一支(眼支)及血管通过。眶下孔位于眶下缘内1/3、离眶缘约4mm处有眶下神经、第颅神经第二支通过。,44,-,2.眼睑,45,-,眼睑,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其游离缘称睑缘。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其内外联结处分别称内眦和外眦。正常平视时睑裂高度约8mm。,46,-,眼睑从外向内分为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47,-,3.结膜,是一层薄的半透明粘膜柔软光滑且富弹性覆盖于眼睑后面(睑结膜)部分眼球表面(球结膜)睑部到球部的反折部分(穹窿结膜)这3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48,-,1.睑结膜2.球结膜3.穹窿结膜,49,-,4.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1.泪腺2.泪道(1)泪点(2)泪小管(3)泪囊(4)鼻泪管,50,-,5.眼外肌,是司眼球运动的肌肉。每只眼有6条眼外肌4条直肌2条斜肌,51,-,眼外肌,4条直肌为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它们均起自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向前展开越过眼球赤道部,分别附着于眼球前部的巩膜上。,52,-,眼外肌,上斜肌起自眶尖总腱环旁蝶骨体的骨膜,沿眼眶上壁向前至眶内上缘,附着于眼球的外上巩膜处。下斜肌起自眼眶下壁前内侧上颌骨眶板近泪窝处,向后上伸展附着于赤道部后外侧的巩膜上。,53,-,(三)视路,54,-,1.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从视盘起至视交叉前脚,全长约40mm。按部位划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55,-,2.视交叉,两侧视神经交汇处,呈长方形,横径约12mm,前后径约8mm,厚约4mm的神经组织。来自两眼视网膜的鼻侧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颞侧的纤维不交叉。,56,-,3.视束,为视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经束。离开视交叉后,分为两束绕大脑脚至外侧膝状体。,57,-,4.外侧膝状体,位于大脑脚外侧,白质将灰质细胞分为6层由对侧视网膜来的交叉纤维止于第1、4、6层由同侧视网膜来的不交叉纤维止于第2、3、5层,58,-,5.视放射,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神经纤维结构。,59,-,6.视皮质,位于大脑枕叶皮质17、18、19区是大脑皮质中最薄弱的区域。每侧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如左侧视皮质与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相关联。,60,-,(四),眼部的血管和神经,61,-,1.眼部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眼动脉,进入眼眶后的主要分支:视网膜中央动脉(主要供应视网膜内层)泪腺动脉(主要供应泪腺和外直肌)睑外侧动脉(参与睑动脉弓)睫状后短动脉(主要供应脉络膜和视网膜外层)睫状后长动脉(主要供应虹膜、睫状体、前部脉络膜),62,-,眼部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眼动脉,进入眼眶后的主要分支:肌动脉支(供应眼外肌)睫状前动脉虹膜睫状体角膜缘血管网(供应角膜缘)结膜前动脉(供应前部球结膜),63,-,眼部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眼动脉,进入眼眶后的主要分支:眶上动脉(主要供应上睑及眉部皮肤)鼻梁动脉(主要供应泪囊)睑内侧动脉睑动脉弓(供应眼睑)结膜后动脉(供应睑结膜及后部球结膜),64,-,眼部的血液供应,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面动脉内眦动脉(主要供应内眦、泪囊与下睑内侧皮肤)颞浅动脉(主要供应上、下睑外侧皮肤与眼轮匝肌)眶下动脉(主要供应下睑内侧、泪囊和下斜肌),65,-,眼球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睫状血管系统,1.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眼动脉眶内段的分支。2.睫状血管(1)睫状后短动脉(2)睫状后长动脉(3)睫状前动脉,66,-,眼球的静脉回流主要为:,1.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经眼上静脉或直接回流海绵窦。2.涡静脉位于眼球赤道后方汇集脉络膜及部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共47条,每个象限12条,在直肌之间距角膜缘1425mm处斜穿出巩膜,经眼上静脉、眼下静脉回流到海绵窦。3.睫状前静脉收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上半部分静脉血液入眼上静脉,下半部分血液入眼下静脉,大部分经眶上裂注入海绵窦,一部分经眶下裂注入面静脉及翼腭静脉丛,进入颈外静脉。,67,-,2.神经,眼部的神经支配丰富,与眼相关的颅神经共有6对。第颅神经视神经第颅神经动眼神经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提上睑肌和除外直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68,-,神经,第颅神经滑车神支配上斜肌第颅神经三叉神经司眼部感觉第颅神经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第颅神经面神经支配眼轮匝肌,69,-,神经,1.睫状神经节眼内手术实施球后麻醉,即阻断此神经节。2.鼻睫神经为第颅神经眼支的分支,司眼部感觉。,70,-,二.眼化学性烧伤,占眼外伤的10%左右占工业眼外伤的第三位如不及时给予恰当处理,预后不佳,重者甚至失明或丧失眼球。,71,-,(一)常见的化学性致伤物,约17%为固体化学物,约31%为液体化学物所,约52%为化学物烟雾。影响于眼、视路或视中枢而造成损伤的化学致伤物种类繁多腐蚀性致伤物细胞霉素类物质,72,-,腐蚀性致伤物,酸性致伤物无机盐及其化合物硫酸、磷酸、铬酸、硫化氢和氟化物等。有机酸石碳酸、醋酸、磷酸、铬酸、硫化氢和氟化物等。其他醋酸酐、酚、氯化锌、重酪酸钠、丙酮和硫酸铵等。,73,-,腐蚀性致伤物,碱性致伤物碱金属及其化合物钠、钾和氢氧化钾等。碱土金属及其化合物钙、锶和氯化钙等。其他氨、来苏和卤水等。非金属腐蚀剂砷、硒、磷、氮、硫和硅的化合物、氧化钙等,74,-,(二)化学物致伤机理,化学物穿透眼球的作用与眼球表层组织的生理特性有密切关系化学物的致伤作用穿透和破坏作用,75,-,(三)眼部烧伤的分级,眼部烧伤的分度标准全国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研究协作组1982年12月6日福建漳州,76,-,眼部烧伤的分度标准,77,-,眼部烧伤的分度标准,面积计算:各组织烧伤总面积面积1/4为+1/4面积1/2为+1/2面积3/4为+面积3/4为+(结膜面积计算以球结膜为主),78,-,眼化学烧伤的分级记分,79,-,眼部化学损伤的预后,80,-,(三)眼化学性烧伤的治疗,治疗原则眼部化学烧伤的治疗可分早期及晚期两个阶段。早期主要是急救和防止坏死病变进一步扩展,恢复伤区组织营养,防止感染,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晚期针对后遗症进行治疗,如眼球粘连、瘢痕、肉样血管翳、角膜白斑及眼干燥平等。,81,-,1.急救,原则:清除有毒物质,减轻组织反应。冲洗争分夺秒地在现场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酸碱烧伤最重要的一步,82,-,2.早期治疗,结膜下注射自家全血及血清具有稀释毒物,分离组织,阻止烧伤向深部渗透的作用,并可改善角膜营养,促进组织再生,也能防止睑球粘连的形成。结膜下中和注射碱烧伤时可注射维生素C,不仅起中和作用,且与角膜的胶原合成有密切关系。,83,-,早期治疗,抗炎预防感染应注意抗炎及预防继发感染。前房穿刺一般认为应在伤后1至2小时内进行。不仅排除有毒物质,新产生房水亦有消炎和营养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84,-,早期治疗,结膜切开术以达放出结膜下碱性液体及解毒、减张、改善角膜供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