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教案.docx_第1页
《湘夫人》教案.docx_第2页
《湘夫人》教案.docx_第3页
《湘夫人》教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夫人教案陈晓薇教材分析: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作湘夫人,是屈原的诗歌。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千百年来,他以其坚韧执着的精神、独善其身的高洁品质影响着千万中华儿女。同时,他也为我们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情洋溢、扑朔迷离、衣披万代的千古绝唱。但是因为屈原的诗歌比较难于理解,学生对于学习屈原的诗歌有一种心理上的抵触。面对我校学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对身边的任何事物对不感兴趣,对生活抱一种漠视的态度。学情分析:大家都知道屈原的诗歌比较难学,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2000多年来,语言的发展变化,诗歌中有许多字词需要注释才能够理解,就以本文为例,短短的一篇诗歌,就有大量的注释,注释超过了文本,学生要理解诗意必须先明白诗歌中字词的含义,也就是说阅读注释的时间可能会超出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有这个耐心吗?二是屈原的诗歌多是用楚地方言写成,2000年前的楚地方言读起来一定很有韵味,用现代语音应该怎么读?总是觉得很别扭,不像唐诗宋词那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自然。三是这首诗句子之间语意跳跃性很大,学生很难将有关的意思串联起来得到一个完整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阅读的障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教学重点: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融合。 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高一的时候我们学了屈原的离骚,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作品湘夫人。二、屈原、楚辞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将文中注释的拼音标注到文中,阅读时同时对照诗歌释文,把握诗歌大意。2、分男女两大组来读这首诗。3、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诗读出了什么故事情节?明确:这首诗主要写男女水神在相互述说爱慕之词,却因无法见面而黯然神伤的故事。4、第一段四句哪一句写的最好,最能给你深思?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5、这一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兴,大家看看,谁能找出来? 明确:这句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我们知道鸟本来应该停在树上,而鱼网则应在水中。6、为什么男主人公会这么想呢?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情况,大家有无思考过? 明确:大家看一下事情的缘由:“与佳期兮夕张”,这说明男女水神有个约会,试想一下,假如两个人能及早相会,水神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对了,是兴奋激动。人们常说:良辰美景悦事。水神也一样他看到的景致肯定也是美好的。而这里水神却看到了不正常的现象,这说明他们的约会肯定被耽搁了,肯定不能如期见面了。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里水神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7、其实类似于“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这句运用比兴的句式在下面还有一句,大家试着把它找出来。 明确:“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中?”8、我们回到第二段,看看女水神是如何抒发自己对男水神的思念之情的。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读一下,大家注意体会句子的深意。 明确:“思公子兮未感言”这一句把女神那种娇羞的心态表示出来,女水神没有直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愁思。9、南唐后主李煜写过一首词,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个愁思与这里的愁思不同,大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里的愁思表达了女神对对方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她在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而南唐后主的愁是亡国之愁。10、我们再来看第四段,请一位同学阅读这一段。大家注意数数这一段一共选取了多少种植物?再思考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明确:一共写了十二种植物。水神用这些植物来造房子。11、你认为诗人极力渲染其所住的场所有何用意?【提示:可以根据前面几句“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理解,一般来说景物常常会反映一个人的心境】 明确:这里流光异彩华丽眩目的外部环境主要用来烘托和反映人物内心的欢乐与幸福。大家写作文时要学会这种方法的运用,不要为写景而单纯写景!12、大家看一下这段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 明确:请大家看一下课后练习四中的一句:“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再看第三段,“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筮”(解释这一句)主人公就是因为见不到人而焦急不安四处寻找。这说明这里写的也是虚景,是女主人公为以后见面设计共同生活的环境,同样第五段也是的,都是男女双方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幻觉!13、最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齐读。14、为什么女主人公要把套袖汗衫抛入水中?是绝情还是失望还是其他原因?15、那她又为什么采杜若赠给远方的朋友呢? 师可给学生提供一种解释:丢汗依套衫至江中可能希望对方在水的另一方能看见吧,凡人丢手帕以传情,神也不例外。 最后一句,女主人公因等待约会而不得,只得聊以自娱,独自散步了!四、总结全文(一)主题思想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二)语言特色1. 大量运用楚辞“兮”式结构 2. 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与诗经四言比较 3. 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和优美丰富的想象! 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