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芦叶船(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芦叶船(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芦叶船(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芦叶船(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芦叶船(1)教案 语文S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芦叶船(1)教案 语文S版【教材分析】本文是本册书的第二课,和第一课有相同的地方。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儿时的一系列有关芦叶船的故事。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1、2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这是快乐玩耍的基础。小小的芦叶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了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自然为孩子提供了材料,孩子则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动手与开发智力的机会。第58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文章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读着文字,一幅幅画面便历历在目一般,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出现了,又一只只漂远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自然流露笔端。文章的结尾,则给人无尽的遐想,含蓄而深刻。【学情分析】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会自觉地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功底得到了培养,语文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用词更准确,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直抒胸意、畅所欲言。他们还能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以读代讲、引导点拨、指导朗读、自主感悟法。本文是精读课文,教学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多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本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孩子的视角审视文章,让孩子们成为水乡的一员,亲身体验、品味、感悟。读说结合,口语训练,“我来当导游”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朋友。想象训练,学以致用,学习了写法赶紧练习,并当堂指导,让学生掌握表达方法。“听、说、读、写”永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讲述经历的方法。 2.以阅读为主,“听、读、说、写”相结合,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说话写作能力。3.感受芦叶船给水乡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是如何依靠水乡特有的物质资源,发挥自己的聪慧创造快乐的。体会水乡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感受江南水乡的生活风貌,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体会水乡孩子对未来的憧憬,体会作者的细致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1课时使学生会写生字,理解生字词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憧憬未来拓展延伸、丰富想象。第2课时进行重难点的探索。朗读课文、引入学习、美读品味、憧憬未来、拓展延伸、丰富想象。第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同学们都会折纸船吗?在老师的童年生活当中,没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动手做。纸船就是其中之一。在北方,我们都来折纸船;在南方,人们都来芦叶船。芦叶船是什么样的船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驾驶着芦叶船,驶向那一段美好的生活。(板书课题)1.准备一张白纸,当堂制作成小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例如介绍一下自己折的纸船的名称,它的作用等。2.跟随老师的话语,回想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玩具,和老师的童年生活进行对比,看一下有哪些不同。当堂让学生制作纸船,相互展示自己的纸船,介绍自己的纸船。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一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小组之间进行折纸船比赛,看哪一队折的纸船又快又好。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锻炼相互配合的能力。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约35分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芦 崇 苇 桅 篷 叠 唾 沫 喇 叭 港注意:“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2、在小组为单位,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3.按要求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学生按要求自学。组织班内交流: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会的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4.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段落那几段是同一个故事,把相同故事的段落用“/“画出来。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这一段落的原因。在本篇文章中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用特殊符号标记一下,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把学生分为男生组、女生组或者是根据其他方式进行划分,例如按照座位分成一、二、三、四四个小组。由一组进行朗读,另外的小组认真听取他们的朗读,找出他们读的过程当中不准确的地方并进行纠正。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次数,增加了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使其更加有动力。第2课时一、朗读赏析、细读感悟。(约30分钟)1、个人朗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2、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3、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4、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5、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6、理解句子。l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l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l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l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把整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或者是课文中的句子复述一下。2.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3.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4.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第二组中第二句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交代清楚了,还说明了“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进行“你说我猜”的小游戏。指出一名学生让他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让这名学生在班级中找出另外一名学生说出上一名学生喜欢那句话的原因,然后由上一名同学进行验证。然后以此类推。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可以让全班的学生进行互动,调动班级学习气氛;另一方面则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与语言表达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二、 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约10分钟)进行一次“一分钟讲故事”活动。让三到四名学生讲一下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然后老师进行讲评。发挥想象,将上次活动更深入一层。布置作业,将小故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纸上,完成一篇300到400字左右的小短文,下次课进行讲评。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在班级上向大家讲述小船顺着大江飘走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在纸上写出来,完成一篇文章。三、板书设计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2芦叶船 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长江里。 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四、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意境很优美,是一种自然地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所以在教学课文的时候,着重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学生在精美的语言中体会愉快的童年。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尤其作者将玩芦叶船的情景描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芦叶船(2)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1. 认识并会写课后生字。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3.小组合作学习。(1)组员轮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三.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2.小组互相交流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1.交流认字方法。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五. 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2课时一. 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词语。2.同桌互评互改。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三. 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