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PPT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PPT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PPT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PPT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公开课-完整带练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盘点,-,2,表达方式,记叙:就是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3,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记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描写),(议论),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抒情),-,4,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一、四种表达方式,-,5,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议论,-,6,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学过哪些诗歌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举例谈谈运用的妙处。,议论,-,7,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释1.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2.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3.建业:今南京市。,-,8,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9,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描写,表达方式,-,10,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感受。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表现手法,-,1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一)直接抒情,-,12,表现手法,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注解】这首诗写在长安落第之后。“远上人”为作者的高僧友人,名远。三径:指退隐家园。,-,13,直抒胸臆。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孟浩然在长安落第,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作者的所欲为隐逸,但诗用“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诗人身在长安,不由怀念起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来了。“黄金燃桂尽”,表现了旅况的穷困;“壮志逐年衰”,表现了心意的灰懒。七句写“凉风”,八句写“蝉鸣”。“感秋”。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14,借景抒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先出现景物,再借景抒情),(二)间接抒情,-,15,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表现手法,借景抒情,-,16,劳劳亭,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17,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古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且形成了一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有情有景,间接而含蓄。,-,18,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情景交融,直接抒情,-,19,寓情于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把自然闲适之情藏于景中。,-,20,乐景衬哀情(乐的景与哀的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1,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乐景写哀,-,22,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向:将近、接近。意不适:心情不舒畅。,-,23,本诗三四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诗人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中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24,哀景衬乐情(哀的景与乐的情),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5,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天山:指祁连山。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26,分析,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27,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借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含蓄蕴藉,富有哲理,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28,蝉虞世南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简析这首诗所言之志。,【答案】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突出强调了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29,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咏史诗中常见。,-,30,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问题:此诗如何借古讽今的?,【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31,渲染,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更为突出。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2,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33,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对于赏心悦目的美景来说,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正面描写,表现手法显然是渲染。,-,34,白描,纯粹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35,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36,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37,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38,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从动静角度分析这首诗。,-,39,“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40,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1、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41,【参考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42,以动衬静,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43,例子,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44,5、虚实,诗歌的虚与实: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结构紧凑,笔墨集中。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45,虚实结合,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46,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前三联写的是实景,而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却是虚景,虚实结合,共同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47,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前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48,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虚实结合,-,49,虚实相生,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50,联想、想象,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犹如天马行空。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51,说说下列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点染、伏笔、照应、抑扬、先声夺人、以小见大、映衬烘托,杂诗无名氏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联想,“赫连台”,又名“髑骼台”,为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的“京观”(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土丘)。,-,52,想象(奇思遐想),霜月【李商隐】【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注释(1)青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月中嫦娥.(2)婵娟:美好的姿容.,-,5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代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54,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55,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言志诗,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在写人的志趣情操,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就象征歌咏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56,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57,分析,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显得含蓄隽永并意味深长。,-,58,说说下列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点染、伏笔、照应、抑扬、先声夺人、以小见大、映衬烘托,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李白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想象,象征,以南风扫尘来比喻战争,-,59,用典,借用典故增强作品意蕴。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60,用典,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典出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羡鱼”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退而织网。”,-,61,说说下列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用典、借古抒怀、借古讽今,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借古讽今,用典,-,62,说说下列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用典、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用典,-,63,表现手法,用典,整理我们课文中出现的典故,作知识卡片。,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64,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例如: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65,观刈麦唐代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66,回乡偶书贺之章初盛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67,感官:视听结合(视,嗅,听,触),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68,细节描写,诗歌中的细节在传情达意、刻画形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细微处见精神,因此在诗歌阅读鉴赏中,对细节的把握至关重要。,-,69,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怀。),试对第四句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70,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表现了作者的无限思乡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