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doc_第1页
0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doc_第2页
0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doc_第3页
0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doc_第4页
0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目 录目 录1第01 讲 绪言4第02 讲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中药学的发展(一)10第03 讲 中药学的发展(二)16第04 讲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23第05 讲 中药材的储存 中药的炮制:含义、目的29第07 讲 中药的性能:概述42第08 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一)47第09 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二) 五味(一)52第10 讲 中药的性能:五味(二) 归经(一)59第11 讲 中药的性能:归经(二) 升降浮沉(一)65第12 讲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二) 毒性(一)71第13 讲 中药的性能:毒性(二)、小结77第14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一)84第15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二) 中药的禁忌(一)90第16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禁忌(二) 中药的剂量96第17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 各论概述102第18 讲 解表药的概述 发散风寒药概述110第19 讲 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一)117第20 讲 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124第22 讲 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 发散风热药概述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137第23 讲 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一)145第24 讲 发散风热药:葛根(二)、柴胡、升麻、淡豆豉 清热药概述151第31 讲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198第33 讲 泻下药概述 攻下药概述 攻下药:大黄(一)211第34 讲 攻下药:大黄(二)、芒硝217第36 讲 峻下逐水药: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231第37 讲 祛风湿药概述 祛风湿散寒药概述237第40 讲 祛风湿强筋骨药概述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 化湿药概述256第42 讲 利水渗湿药概述 利水退肿药概述 利水退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一)269第47 讲 行气药: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青木香304第48 讲 行气药:薤白、柿蒂 消食药概述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311第49 讲 消食药: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 驱虫药概述 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318第52 讲 化瘀止血药:茜草、蒲黄、五灵脂、血竭 温经止血药概述 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 活血化瘀药概述 活血止痛药:川芎342第54 讲 活血调经药概述 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356第56 讲 化痰药概述 化痰药:半夏370第58 讲 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竹黄、昆布、海藻382第61 讲 安神药概述 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400第65 讲 息风止痉药:牛黄、钩藤、地龙、天麻、僵蚕、全蝎、蜈蚣424第67 讲 补虚药概述 补气药概述 补气药:人参(一)438第70 讲 补气药:大枣、蜂蜜、饴糖 补阳药概述 补阳药:鹿茸458第71 讲 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肉苁蓉、锁阳464第79 讲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517第01 讲 绪言绪言现在就请大家翻在教材的第一页,绪言部分。在这个绪言部分,主要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这三个术语的基本含义。一、中药的含义二、中药学的含义三、本草的含义中药指的是中医治病的客观的物质,比如说人参,就是人参这个植物,它用根来入药,这一类的是中药。中药学和本草,或者也叫本草学,是指的这个学科,指的记载这个学科知识的一些专著。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这是绪言里面根据我们教科书要大家了解的,就是这三个名词术语。第02 讲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中药学的发展(一)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第一章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好,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第03 讲 中药学的发展(二)五、明朝时期六、清朝时期七、民国时期第04 讲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第一节 中药材的品种第二节 中药材的产地所以在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这一个部分,就是三个问题,一个就是认识中药材有地域性;第二个就是什么叫道地药材?主要的道地药材有哪一些?第三个,怎样正确地对待中药当中的道地药材?重点是在第二个问题,可能在考试当中会涉及到一些重要道地药材的产地的问题。第三节 中药材的采集第05 讲 中药材的储存 中药的炮制:含义、目的第四节 中药材的储存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所以现在在编的一个临床中药学的教材,我们已经把炙法放在了水火共制里,这样可能更加严谨一些。当然这个放在火炙里面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它主要是用火,但只是说在归属的时候看准不准确的问题。这个是说明一点,可能以后见到了可能就是在水火共制,这个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第07 讲 中药的性能:概述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第08 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一)第一节 四气第09 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二) 五味(一) 第二节 五味一、五味的含义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一)辛(二)甘(三)苦(四)酸涩(五)咸第10 讲 中药的性能:五味(二) 归经(一)三、五味的确定四、五味的临床意义第三节 归经一、归经的含义二、归经的确定第11 讲 中药的性能:归经(二) 升降浮沉(一)三、归经的临床意义第四节 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的含义二、升降浮沉的确定第12 讲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二) 毒性(一)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四、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第五节 毒性一、毒性的含义第13 讲 中药的性能:毒性(二)、小结二、影响毒性的因素三、正确的对待中药的毒性第14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一)第六章 中药的应用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一)单行(二)相须(三)相使第15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二) 中药的禁忌(一) (四)相畏、相杀(五)相恶(六)相反第二节 用药禁忌(一)十八反(二)十九畏第16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禁忌(二) 中药的剂量二、病证用药禁忌第三节 中药的剂量下面我介绍第六章的第三节中药的剂量。中药的剂量也叫做中药的用量。一、什么是中药的剂量二、剂量单位第17 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 各论概述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一、给药途径二、应用形式各论概述一、含义二、功效与主治三、性能特点五、使用注意下面复制第18讲第18 讲 解表药的概述 发散风寒药概述第七章 解表药解表药的概述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第19 讲 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一)麻黄桂枝第20 讲 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桂枝(二)紫苏生姜香薷荆芥荆芥功效比较多,但是它相对应的主治并不难,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它的微温和风寒风热都同样的使用,包括温病初起都能用,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一定要把它记住。防风羌活下面羌活。羌活也是一个伞形科的植物,和防风同一科,也是用它的根,入药的部位是根。第22 讲 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 发散风热药概述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第23 讲 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一)桑叶菊花蝉蜕葛根第24 讲 发散风热药:葛根(二)、柴胡、升麻、淡豆豉 清热药概述葛根(二)柴胡升麻淡豆豉第八章 清热药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决明子谷精草、木贼、密蒙花、青葙子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苦参穿心莲下面介绍第三节,清热解毒药,具体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介绍。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野菊花红藤败酱草山豆根射干鸭胆子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我们这一节课就先介绍清热凉血药的概述部分,具体的药物我们下一节再来具体地介绍。先休息一下。第31 讲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药水牛角紫草第五节 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第33 讲 泻下药概述 攻下药概述 攻下药:大黄(一)第九章 泻下药第一节 攻下药大黄第34 讲 攻下药:大黄(二)、芒硝大黄(二)芒硝番泻叶芦荟第二节 润下药火麻仁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第36 讲 峻下逐水药: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峻下逐水药前面简单地谈了甘遂和京大戟。京大戟在过去就简称叫大戟,很相似的两个药。芫花下面还有一味很相似的药物,就是芫花。它是指芫花开放的花,采收起来入药。牵牛子商陆巴豆第37 讲 祛风湿药概述 祛风湿散寒药概述第十章 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草乌蕲蛇乌梢蛇木瓜蚕沙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防己雷公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老鹳草第40 讲 祛风湿强筋骨药概述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 化湿药概述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所以这一节的三味药就这么一个简单地情况,类似的就是今后我说的淫羊藿、巴戟天这些药物,它可以前后的作一个对照。所以这三味药实际上也可以把它放到补虚药,补虚药的那几味药,也可以把它放到这一节,所以这个是人为的把它分开的。第十一章 化湿药苍朮厚朴广藿香佩兰砂仁、草豆蔻、草果第42 讲 利水渗湿药概述 利水退肿药概述 利水退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一) 第十二章 利水渗水药第一节 利水退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再下面的一个药,薏苡仁。这个也是这一类药当中比较重要的,薏苡仁,它是一个禾本科植物,成熟的种仁。它的形状就像那种糯米,当然大一点,所以这个药还可以简称苡仁,有的把它叫薏米,有的叫苡米。因为它同样可以作为食品食用的,它是一个药食两用的药物。这个药物具体的功效应用,我们下节课再讲吧,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薏苡仁(二)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萆薢瞿麦、萹蓄、冬葵子灯心草虎杖第十三章 温里药前面介绍了温里药的概述部分,那就是一些共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就介绍温里药的一些大纲要求的药物。附子干姜肉桂小茴香花椒第十四章 行气药橘皮第47 讲 行气药: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青木香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椽川楝子青木香第48 讲 行气药:薤白、柿蒂 消食药概述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薤白柿蒂檀香、大腹皮、九香虫第十五章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第49 讲 消食药: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 驱虫药概述 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最后有一个鸡矢藤,是一个草药,因为它有一个特殊的气味,尤其新鲜的时候,所以有了鸡矢藤、鸡矢这个名称。通过它的气味来命名,也有一定的消食作用。而且有的认为还能健脾,不要求了,就不管它。第十六章 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下面我再简单地说一下两味驱绦虫的药物,这个内容很少,再下面跳过这个药。南瓜子鹤草芽槟榔雷丸鹤虱榧子第十七章 止血药第一节 收敛止血药下面各论,每一节的概述我们就不再讲它了。我们就直接的讲具体的药物,首先第一节的收敛止血药,这收敛止血药都比较平和,药性没有明显的偏性。仙鹤草第二节 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苎麻根第三节 化瘀止血药三七第52 讲 化瘀止血药:茜草、蒲黄、五灵脂、血竭 温经止血药概述 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 活血化瘀药概述 活血止痛药:川芎茜草蒲黄五灵脂血竭、花蕊石、降香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第十八章 活血化瘀药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川芎郁金乳香没药第54 讲 活血调经药概述 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下面的一味药,红花。这是一个菊科植物,因为它的花冠是红的,成熟了以后,把它整个的采摘下来,花冠都作为中药使用,所以叫做红花。因为这个红花,四川是一个比较主要的产地,就称为川红花,在有的书上也有这种说法。在古代的本草比如叫做红兰花,现在这个药一般都很少叫红兰花了,就把它称为红花。桃仁下面一个药,桃仁。就是桃树,这个桃树一般是野生的,木桃或者山桃。现在我们水果当中有很多优质的桃的品种,比如说什么水蜜桃之类的,这样凡是人工培育的很优质的水果桃,里面的种子都退化了,有的根本就没有了,有的就是一层皮,里面没有种仁,晒干了以后,就更不行。一般我们现在用的桃仁,还是野生的,这一类的桃它果肉很少、很薄,不好吃,但是里面的种仁比较丰满,这是它的药材。益母草牛膝下一个药物,也是要求掌握的,牛膝。牛膝这种植物它是一个苋科的植物,它茎上有节,这个图不是看得很清楚,它的茎有节,节是膨大的,就像牛的膝关节,要大一些。所以它是根据植物的茎有节,节是膨大的这个特征来进行命名的。但是入药的部位不是它的全草,用的是下面的根,称为牛膝。根没有这个特征,这个根没有膨大,都是一样粗细的,或者有的时候稍粗细一点,但是没有突然长大一圈这种情况。鸡血藤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蟅虫自然铜骨碎补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莪朮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整个活血化瘀药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就讲这样一些内容,重点在前面的两节,后面的是相对比较次要的一些药物。在其他章节还有一些活血化瘀药,可以把它对照起来。第56 讲 化痰药概述 化痰药:半夏第十九章 化痰药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皂荚桔梗前胡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其他的内容我们明天再来介绍。第58 讲 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竹黄、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竹黄昆布、海藻第二十章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叶葶苈子矮地茶第61 讲 安神药概述 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磁石琥珀第二十二章 平肝潜阳药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紫贝齿第二十三章 息风止痉药羚羊角第65 讲 息风止痉药:牛黄、钩藤、地龙、天麻、僵蚕、全蝎、蜈蚣牛黄钩藤地龙天麻僵蚕全蝎蜈蚣第二十四章 开窍药麝香冰片蟾酥樟脑第67 讲 补虚药概述 补气药概述 补气药:人参(一)第二十五章 补虚药第一节 补气药人参人参(二)西洋参党参太子参山药甘草第70 讲 补气药:大枣、蜂蜜、饴糖 补阳药概述 补阳药:鹿茸大枣蜂蜜饴糖第二节 补阳药下面就介绍比较重要的一些补阳的药,也是我们大纲上要求的,那么这个补阳药在补虚药这一章里面,药的味数不少,比较多,但是我们要求比较低,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对阳虚证,它这个个性特征不是很鲜明,应用比较随意,临床上如像活血化瘀药,很多活血化瘀药什么瘀血证都能治,在这里面再要分它的个性特征,很难,分不出来。鹿茸第71 讲 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肉苁蓉、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肉苁蓉续断蛤蚧紫河车核桃仁第三节 补血药前面我们把补虚药第三节补血药概述当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简单的说明,主要也是一些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下面我们把几味重要的补血药也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当归熟地黄阿胶第四节 补阴药归经,就根据主治的阴虚证的不同,归经有明显的区别,没有规律性,所以学好补阴药的关键就是记归经。把归经记住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