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思考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及参考答案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2最小养分环境中相对于作物需求而言最缺少的养分。3土壤孔隙性简称孔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总量及大、小孔隙分布。是土壤结构性的反应。4土壤宜耕期是指保持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的时间。5土壤地带性土壤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生物相适应的分布规律。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土壤是由_、_、_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_,包括_和_。固液气50土壤矿物有机质2土壤矿物质来自_,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_和_。岩石原生矿物次生矿物3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_、_、_三级,其中_、_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砂粒粉砂粒粘粒砂粒粉砂粒4土壤胶体是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_、_和_。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5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_,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_和_等热特性有关。太阳辐射能热容量导热率三、选择(5分,每题1分)CACBB1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A土壤矿物质B土壤有机质C土壤肥力D土壤胶体2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导热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是()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不确定3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A砂土B壤土C粘土D不能确定4土壤比重(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中的()A土壤质地B土壤矿物组成C土壤容重D孔隙状况5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种是()A上为砂土(20CM),下为粘土(60CM)B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C粘质土壤(地下水位低)D壤土四、问答题(25分)1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5分)2什么是土壤结构如何进行土壤结构的管理(5分)3为什么南方的土壤常向酸性度方向发展是否南方土壤均属于酸性(5分)4试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0分)1答土壤水分含量是表征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又称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湿度等。有多种表达方式(1)质量含水量是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无量纲,数学表达式为;(2)容积含水量是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分所占的容积分数,无量纲,数学表达式为;(3)相对含水量是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数学表达式为;(4)土壤水贮量即一定面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水深和绝对水体积(容量)。2答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包含着两重含义结构体和结构性。土壤结构体(或称结构单位)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尤其是团粒结构的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通常所说的土壤结构多指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管理的主要途径(1)增施有机肥(2)实行合理轮作(3)合理的耕作、水分管理及施用石灰或石膏(4)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5)盐碱土电流改良3答主要是由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同时因为氢离子和铝离子的较强的吸附性。土壤的酸碱性除了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生物、母质的影响,所以南方的土壤不一定都是酸性的。4答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特性各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土壤有机质是植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一些有机酸与富啡酸络合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与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2)改善土壤肥力。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能改变砂土的分散无结构状态和粘土的坚韧大块结构,是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由所改善。土壤腐殖物质是以一种深色物质,吸热快,因而对土壤的热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化学性质腐殖物质所带电性以负电荷为主,可吸附阳离子,从而避免随水流失,可供作物吸收;有机质能降低磷的固定而增加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有机质还能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提高了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生物性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蚯蚓等土壤动物的生命活动以有机质为食物来源;土壤有机质能增加土壤酶活性;腐殖酸能加速种子发芽,增强根系活力,促进作物生长。(肥料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营养元素。缺乏该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目前公认的必需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硼、铜、钼和氯等。2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导致土壤变碱的肥料。3截获根系生长穿透土壤时,根组织与土壤溶液或土粒接触交换养分的过程。4营养失调作物体内的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和出现生理障碍的现象。5离子拮抗作用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_种,按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_元素、_元素及_元素。通常把_称为肥料的三要素。17(16、18)大量中量微量NPK2所谓C/N转折点是指_(1分)。在施用新鲜的作物秸杆时,因分解前的C/N大于_,易发生_的现象,而影响作物的生长。矿化速率与生物固定速率性等时的C/N251净固定(或微生物争氮)3土壤钾按其活动性可分为四组,即_、_、_和_。通常将_称为速效钾。矿物态钾矿物固定态钾吸附态钾游离态钾吸附态钾4与单元肥料相比,复合肥料具有_、_、_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_。养分种类多比例适中使用方便养分比例固定,难以满足施肥技术要求5玉米缺锌易发生_病,苹果缺锌易发生_病。白苗小叶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AABDC1在稻、麦轮作时,磷肥的最佳施用时间是()A麦生长前期B麦生长后期C稻生长前期D稻生长后期2肥料混合的最基本原则是()A避免混合后理化性质恶化B保证各种养分齐备C混合要均匀D降低成本3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很可能是因为缺乏()A铁B硼C磷D钾4市场上的“红色钾肥”是()A硫酸钾B碳酸钾C磷酸二氢钾D氯化钾5粪尿类有机肥料一般含()较多,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A氮、钾B磷、钾C氮、磷D钙、镁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确定标准有哪些2氮肥在土壤中损失的途径有哪些3根据水田的特点说明水田铵态氮肥深施的作用。4某地常年实行小麦与水稻轮作,磷肥分配的重点是小麦还是水稻为什么5试比较有机肥与化肥的主要差异。1答只有符合以下三条标准的化学元素才能称为必需营养元素,其它的则是非必需营养元素。(1)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2)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且其它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均不能替代其作用,只有补充该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3)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2答(1)淋洗损失硝酸盐带负电荷,是最易被淋洗的氮形态。(2)径流损失硝酸盐、土壤粘粒表面吸附的铵离子和部分有机氮可以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3)气体损失土壤氮可通过反硝化作用和氨挥发两个机制形成气体氮进入大气,从而引起氮损失。反硝化作用是在嫌氧的条件下,硝酸盐在反硝化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成N2、N2O、NO等的过程。氨挥发易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上。3答水田水层以下有一层较薄的氧化层,氧化层以下为还原层。如果铵态氮肥表施,由于铵离子可被土壤胶体吸附,较多地集中于氧化层,在氧化层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的硝酸根渗漏至还原层,在还原层发生反硝化作用,从而造成氮素的气态损失。所以,应将铵态氮肥直接深施至还原层,这样可以减轻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4答根据水旱轮作中磷肥“旱重水轻”的分配原则,水稻与小麦轮作时,施磷的重点是小麦,稻田土壤磷的有效性要高于麦田,因为(1)土壤淹水后磷的总溶解量增加;(2)淹水后土壤PH趋于中性,磷有效性提高;(3)土壤EH下降可导致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提高了磷酸铁盐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闭蓄态磷的释放;(4)淹水条件下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其中间产物对磷酸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磷主要依靠扩散到达根际,淹水有利于磷的扩散。5答(1)养分含量有机肥低,化肥高;(2)养分种类有机肥全面,化肥单纯;(3)养分释放速度有机肥慢,化肥快;(4)肥效有机肥较长,化肥短暂;(5)有机肥可改良土壤,有些化肥长期施用后会影响土质,化肥(尤其是氮肥)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土壤肥料学试卷(二)及参考答案土壤肥料学试卷(二)(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土壤肥力土壤具有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2土壤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以结晶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为主。3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4土壤有效含水量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的含量。土壤有效水的最大含量为田间持水量和土壤萎蔫系数之间的差值。5永久负电荷土壤中矿质胶体(21型的)发生同晶异质替代,从而产生的电荷。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土壤孔性包括_和_。土壤孔性的数量一般用_表示,一般是通过土壤_和_来计算。孔隙度孔隙类型孔隙度容重比重2根据结构体的大小、外形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常见的结构体可分为_、_、_、_等,其中以_结构最为理想。块状柱状粒状团粒状片状团粒3土壤耕性是指_,耕性的内容一般可归纳为三个方面_、_和_。耕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难易程度质量好坏宜耕期的长短4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一般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_,一是_。这两个过程的进行均受到_、_、_及_等因素的影响。矿质化腐殖化水温度PH生物矿质化腐殖化水温度PH生物三、选择(5分,每题1分)DCABB1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进行矿质化(分解)过程和腐殖化(合成)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关系是()A先分解,后合成B先合成,后分解C同时进行,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中进行的程度相同D同时进行,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中进行的程度不同2有关腐殖质的错误说法是()A腐殖质是组成和性质不同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的混合物B其主体是腐殖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盐类C其三个组分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均能被提取出来D在它的表面既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3不同质地的土壤,其对酸碱缓冲性次序是()A粘土壤土砂土B砂土壤土粘土C壤土粘土砂土D壤土砂土粘土4在高雨量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一般比在低雨量条件下形成的土壤PH值()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5某土壤样品湿土重1000克,经烘干其土重800克,其含水量质量百分数为()A20B25C30D40四、问答题(25分)1土水势由哪几个分势组成(5分)2土壤是怎样形成的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10分)3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分)4土壤的酸碱性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5分)1答由于引起土水势变化的原因或动力不同,所以土水势包括若干分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和重力势等。(1)基质势是由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土水势;(2)压力势是指在土壤水饱和的情况下,由于受到压力而产生土水势的变化;(3)溶质势是指由土壤水中溶解的溶质而引起土水势的变化,也称渗透势;(4)重力势是指由重力作用而引起的土水势的变化。不同的土壤含水状况下,决定土水势大小的分势不同。2答形成过程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土壤母质,土壤母质经过成土作用发育成土壤。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生物因素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因素的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过程。(1)植物的作用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质,把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吸收富集到土壤表层;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生物固氮作用是土壤氮素的最初来源;植物根系活动促进土壤结构的发展和矿质营养元素的有效化。(2)动物的作用土壤动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3)微生物的作用作用非常复杂和多样,可概括为分解有机质,合成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3答不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相差很大,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耕作措施等密切相关。由于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周转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凡是能够影响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有机质的含量。具体表现在(1)温度在035范围内,提高温度能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2)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时会导致有机质积累,土壤干湿交替会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3)植物残体的特性碳氮比不同对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重要影响;(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粘粒含量密切相关,粘质土通常比砂质土含有更多的有机质,土壤PH对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4答影响养分存在状态;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影响粘粒矿物的形成;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肥料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有益元素不是必需元素,但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或刺激作用的一类矿质元素的总称。2根际受植物根吸收与分泌作用共同影响的土壤微域范围。是植物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场所。3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应归还给土壤的论点。4激发效应施入氮肥使土壤氮矿化作用增强的现象。5复合肥料同时含有N、P、K肥料三要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肥料发展的趋势主要有_、_、_、_。高效化复合化缓效化液体化2植物根际PH的改变主要是由根吸收_不平衡引起的。根际养分的丰缺状况则取决于根吸收_能力与吸收_能力的相对强弱。阴阳离子养分水分3在0乙B乙甲C一样大D无法确定3盐基饱和度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母质与耕作施肥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我国从南到北,除少数土壤外,盐基饱和度逐渐增加B我国从东到西,出少数土壤外,盐基饱和度逐渐增加C南方土壤均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北方土壤均为盐基饱和土壤D经耕作施肥的土壤,盐基饱和度通常增大4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具有胶体的性质,常称为()。A粘土矿物B原生矿物C次生矿物D变质矿物5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有效贮水量不同,有效贮水量最多的土壤是()。A壤土B砂土C粘土D不确定四、问答题(25分)1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5分)2为什么在同一地区土壤质地不同时,土壤性质有很大差异(5分)3土壤孔隙有哪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5分)4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有何作用能否把人类活动作为除了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外的第六个成土因素为什么(10分)1答(1)物理风化;(2)化学风化;(3)生物风化2答土壤按各粒级土粒含量的百分率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含有不同的成土矿物,因而性质相差很大。(1)砂土主要以原生矿物为主,因此孔隙度大,通气性好,但保肥保水能力差,且增温降温变化较快,在养分供应上,往往作物苗期营养充分而后期不足。(2)粘土以次生硅酸盐类矿物为主,质地较细,孔隙度较小,通气性差,但保肥保水能力强,且增温降温变化较慢,在养分供应上,往往苗期不足而后期充足。(3)壤土的组成介于粘土和砂土之间,有一定的保肥保水能力,通气状况一般也较好,养分供应适当,是最适宜耕作土壤。3答分为通气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三种类型。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孔隙状况是耕层的总孔隙度为5056,通气孔隙810以上;土体内的孔隙垂直分布是“上虚下实”,“上虚”有利于通气透水和种子发芽、破土,“下实”有利于保土和扎稳根系。4答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影响土壤的形成速度和发育程度及发育方向,对土壤形成具有快速、深刻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土因素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它作为第六个因素。这是因为(1)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定向的;(2)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受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3)人类活动的影响可通过改变各自然因素而起作用;(4)人类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利用合理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利用不当就会破坏土壤。(肥料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协同作用一种养分离子促进另一种或多种养分离子吸收的现象。2被动吸收养分离子移入植物根内是沿电化学势梯度扩散和道南平衡的结果。它不需直接供应生物代谢能量。3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的肥料氮占所施氮肥中总氮量的百分率。4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导致土壤变酸的肥料。5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最为敏感的时期。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_。ZN、CU、FE、MN、MO、B、CL2当作物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时,缺素症状最早出现的部位与该元素在作物体内的_有关。作物缺铁时,症状一般最早出现于_,主要表现为_。移动性新生叶脉间失绿3土壤中难溶性磷化合物在酸性土壤中以_为主,而碱性土壤中以_为主。铁磷钙磷移动性新生叶脉间失绿4磷矿粉在_土壤上施用效果好。酸性5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很可能是由于缺_所引起的。硼6土壤养分由根外移至根表的途径有_、_、_三种。其中作物通过_所获得的养分是很少的。不同养分向根表移动的方式可能不同,一般情况下,土壤中的CA、MG以_移动为主,而P、K则以_为主。截获质流扩散截获质流扩散7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内,当土壤PH升高时,_元素的有效性提高;有机质含量过高,可能会诱发作物缺_;施磷过量则可导致缺_。MOCU、ZNFE、CU、ZN8目前商品钾肥的主要品种是_,其制造方法有_及_两种。氯化钾溶解结晶法浮选法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CDDBD1作物生长后期追施化学氮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中粗蛋白的含量,农产品的品质()。A提高B降低C不一定提高D不受影响2将N、P、K称为“肥料三要素”是因为()。A作物对这三种元素的需求量最大B土壤中这三种元素的供应量最少C这三种元素的营养价值最大D这三种元素常常供不应求3增施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作物氯离子中毒症,其原因是增施磷肥可导致()。A土壤中氯离子的含量减少B作物体内氯离子失活C微生物对氯离子的利用增加D进入作物体内的氯离子的量减少4所谓“最小养分”是指()的养分。A土壤中含量最少B环境中相对于作物需求而言最缺少C作物体内含量最少D对作物生长最不重要5如果某作物仅适宜在水溶性养分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种植,则该作物养分吸收动力学方程中的()。AKM较大而VMAX较小BKM较小而VMAX较大CKM和VMAX均较小DKM和VMAX均较大四、问答题(25分,每题5分)1为何硝态氮肥的施用可加重石灰性土壤上植物缺铁的程度2为何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3简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注意事项。4土壤中的钾按其活动性可分为哪几组试分别评价各组分钾的有效性。5复合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1答硝态氮肥是生理碱性肥料,是用于石灰性土壤,可使土壤碱性增强,而铁的溶解度随土壤PH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硝态氮肥会加重植物的缺铁程度。2答原因有二(1)磷在土壤中的极易被固定,固定机理主要有化学固定在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中转化为稳定的磷酸钙、镁盐,在酸性土壤中形成磷酸铁、铝盐;吸附固定包括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闭蓄态固定;(2)磷在土壤中扩散缓慢,作物根系很难利用根系接触不到的那部分土壤中的磷。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1)根据不同作物的需磷特性和轮作制度;(2)根据土壤条件;(3)根据磷肥的特性;(4)配合施用氮磷钾肥。3答(1)针对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施用微肥;(2)摸清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现状;(3)改造土壤环境,提高肥料的可给性;(4)把施用大量元素放在重要位置上;(5)严格控制用量,力求使用均匀。4答可分为四组(1)水溶性钾就是土壤溶液中的钾。(2)交换性钾就是代换性钾,吸附在带有负电荷的土壤粘粒和有机质的交换点上。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都是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因此常统称为速效钾。(3)缓效性钾是非代换性的,主要是指层状粘土矿物层间所固定的钾离子和粘土矿物中的水云母系以及一部分黑云母中的钾,是土壤速效钾的贮备。当溶液中的钾和交换性钾因被作物吸收而数量减少时,缓效钾可逐步释放出来,但是释放速度较慢,且不会全部释放出来。(4)矿物钾,主要是指构成矿物或深受矿物结构束缚的钾,是土壤全钾量的主体,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风化才能释放出钾离子,是土壤钾的后备部分。5答(1)高效化指生产高浓度的复合肥料,提高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2)复合化指肥料的功能增多。(3)液体化(4)长效化以减少养分损失与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壤肥料学试卷(五)(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土壤母质是指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是风化壳的表层,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2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吨/米3。3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是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确定灌水量的重要依据,主要受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松紧状况等的影响。4可变电荷数量、性质都随介质PH改变而改变的一类电荷。5土壤缓冲性土壤抗衡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土壤有机质中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将其分为二大类一是_,主要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成分,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_;二是_,它是一类_的混合物,在矿质土壤中占有机质总量的_。腐殖质8590半分解的有机质5102整个土壤胶体分散系可分为_、_、_三大部分,其中胶核的成分由_、_、_等的分子团组成。胶核双电层胶团间溶液腐殖质无定形的二氧化硅蛋白质分子3某土壤每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设矿化率为2,假定所施物质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025,含水率为86,每年需补充_公斤紫云英,才能维持有机质平衡(每亩耕层土重150000KG)。17144某地耕层土层深度为30CM,水分容积百分比为24,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6(容积),则土壤的贮水量为_(吨),灌水定额为_M3/亩。24365一亩(即667M2)土地耕层厚度02M,容重为115T/M3,则它的耕层土总重量为_吨,现有土壤含水量为5,要求灌水后达25,则每亩灌水定额为_吨。1534129156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称为_,土壤失去可塑性而开始流动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_,二者之间的含水范围称_范围,二者含水量称为_。塑限流限塑性土壤塑性指数三、选择(5分,每题1分)DCBCA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母质形成之后,必需经过生物的作用和土壤形成过程,才能转变为土壤。B风化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成土过程的开始。C母质与土壤相比,在四大肥力因素上还有质的区别。D母质与岩石相比,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即母质已具备了初步肥力。2某土壤CEC为15CMOL/KG,其中交换性NA占25,欲用CA交换NA,则每亩耕层要用()KG的CASO4(每亩耕层土重150000公斤)。A1913KGB765KGC3825KGD256KG3土壤诊断学分类的依据是()。A成土因素B成土过程C土壤属性D土壤形态4土壤碱化是指吸收钠离子的饱和度高,即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以上。A6B30C20D55大多数土壤中盐基离子主要以以下四种离子为主()。ACA、MG、K、NABCA、MG、AL、HCCA、FE、AL、KDFE、AL、H、NA四、简答题(25分)1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有效性有何影响(5分)2什么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为何说土壤形成是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10分)3影响土壤缓冲性的因素有哪些(5分)4试述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5分)1答土壤酸碱性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有重要作用,因而影响土壤养分元素的释放、固定和迁移等。土壤PH65左右时,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度都较高,并适宜多数作物的生长;土壤PH在微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氮、硫、钾的有效性高;土壤PH67的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在强酸性和强碱性土壤中,有效性钙和镁的含量低,在PH6585的土壤中有效性高;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在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中有效性高,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低;在强酸性土壤中,钼的有效性低;硼的有效性与土壤PH关系较复杂。2答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生物小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形成植物体,后者供动物生长,动植物残体回到土壤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植物需要的养分,促进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地质大循环涉及空间大,时间长,植物养料元素不积累;而生物小循环涉及空间小,时间短,可促进植物养料元素的积累,是土壤中有限的养分元素发挥作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共同作用是土壤发生的基础,无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就不能进行;无生物小循环,仅地质大循环,土壤就难以形成。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两种循环过程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地同时进行着。3影响因素(1)土壤无机胶体(2)土壤质地(3)土壤有机质4答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大类。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反映母质来源及成土过程某些特征,对土壤肥力有重要影响。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征(1)砂质土土壤固相骨架松散,砂粒很多而粘粒很少,粒间孔隙大,含水少,保水性弱,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少,保肥能力弱,养分容易流失;热容量小,土壤温度升降快。(2)粘质土土壤中粘粒含量高而砂粒含量低,粒间孔隙数目比砂质土多但更为狭小,蓄水性好,通气往往不畅;矿质养分丰富,且有机质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较小。(3)壤质土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之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肥料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矿质元素植物体中来源于土壤矿物的元素。2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结合生理效应大于它们各自生理效应之和的现象。3扩散养分通过扩散作用而迁移到根表的过程。4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效能的时期。5功能复合肥加入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等物质的复混肥料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硝态氮向根表迁移的主要方式是_,磷、钾向根表迁移的主要方式是_。质流扩散2对大多数作物来讲,氮、磷、钾营养最大效率期在_生育阶段。生殖生长3容易发生植物缺铁的土壤是_。碱性土壤4根系吸收_、_不平衡可引起根际PH的改变,当根系吸收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时,根际PH_,而阴离子的吸收量大于阳离子吸收量时,根际PH就_。阴离子阳离子下降上升5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受_、_、_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PH的升高_的有效性相应降低,而_的有效性则提高。土壤还原性增强,则_的有效性提高。PHEH有机质锌铜铁锰钼铁锰6测定土壤有效性氮含量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中性、石灰性土壤速效磷测定的提取剂是_。碱解扩散法碳酸氢钠溶液7高等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包括_种,其中_为大量元素。17(16、18)C、H、O、N、P、K、CA、MG、S8复合肥料的优点主要在于_(1分)。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副成分少,物理性状较好;节省贮、运、施费用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BBBCB1判断某种养分离子由细胞的膜外进入膜内是主动过程还是被动过程应看该养分离子()。A半径的大小B是否逆电化学势梯度C是否逆浓度D带电的性质2高产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间的差距决定于()。A肥料的品质B肥料价格与农产品价格之比C农产品的价格D农产品价格与肥料价格之比3硫酸铵、硫酸钾等含硫酸根的化肥一般不宜在长期淹水的土壤中施用,其主要原因是()。A硫酸根对水生作物有害B硫酸根被还原为硫化氢后对作物不利C水生作物一般是忌硫的D硫酸根易流失4作物缺少下列哪种元素会首先在新生叶片表现“脉间失绿”症状()ABBKCFEDCA5下列几种化学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A碳铵B硝酸钠C尿素D硝酸铵四、简答题(25分)1N肥过多时,植物表现出哪些失调症状为什么(5分)2为什么在生产实际中常将磷肥,特别是过磷酸钙或钙镁肥作为基肥或种肥而不作追肥(5分)3简述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在养分供应上的特点。(5分)4试述氮素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及氮肥施用与环境的关系。(10分)1答大量供应氮素时,细胞增长过大,细胞壁薄,细胞多汁,因而植株茎秆柔弱,叶片肥大,贪青晚熟,易倒伏,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侵袭。过多的氮素还要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从而影响作物的品质。2答(1)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同时又极易被土壤固定。因此,使用时,须尽量减少其与土壤的接触面,增加其与根层的接触机会。用作基肥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又可以提高局部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使施肥点与根系之间形成浓度梯度,以利于磷酸根离子向根系扩散。(2)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一般都在生育早期,作基肥,是满足作物磷营养临界期对磷的需要,充分发挥肥效的有效措施。3答(1)养分含量有机肥低,化肥高;(2)养分种类有机肥全面,化肥单纯;(3)养分释放速度有机肥慢,化肥快;(4)肥效有机肥较长,化肥短暂。4答(示意图)硝态氮淋失地下水;反硝化脱氮温室气体;氨挥发大气。土壤肥料学试卷(六)(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凋萎系数植物开始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2物理性砂粒按照卡钦斯基粒级制,粒径小于大于001MM小于1MM的土壤颗粒的总称。不显塑性、涨缩性,且吸湿性、粘结性极弱。3有机质矿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水、能量、以及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的过程。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单位重量的土壤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数量的总和。单位为CMOL/KG。是土壤的一个很重要的化学性质,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和缓冲性能。5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错对对错对错错错对错1()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四大肥力因素相互独立,分别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土壤粒级一般分为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同一粒级的土粒大小相近,性质相同。3()土壤通气性越好,氧化还原电位越大,因此氧化还原电位可作为衡量土壤通气性能的指标。4()阳离子交换量受到如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每种土壤都有一个固定的阳离子交换量。5()根据酸性离子存在部位和酸性反应机制,可把土壤酸分为潜性酸和活性酸,它们分别是土壤酸度容量和强度的指标。6()土壤中吸附阳离子的矿物胶体主要是蒙脱石类,其次为高岭石类。7()土壤物理机械性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是在任何含水量情况下都表现出来的性质。8()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不同的土粒所组成,但土壤中各种粒级往往是平均分配的。9()PH是影响土壤胶体可变电荷符号和数量的主要因素,可变负电荷随土壤PH的增加而增加。10()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所以我国土壤从东南向西北盐基饱和度由逐渐减少的趋势。三、问答题(30分)1土壤空气与大气在组成上有何异同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10分)2什么是土壤胶体土壤胶体具有哪些特性(5分)3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因素有哪几方面(5分)4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一定比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弱。对吗为什么(10分)1答(1)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土壤中生物活动,有机质的分解和根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CO2。(2)土壤空气O2的含量低于大气,其主要原因在与微生物和根系的呼吸作用都必需消耗氧气。(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除表层干燥土壤外,土壤空气湿度一般都处于水汽饱和状态。(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其原因在于土壤通气不良时,土壤O2含量下降,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厌氧分解产生大量还原性气体,如CH4,H2,等,而大气中还原性气体极少。2答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直径一般为1100NM。特性(1)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2)带有电荷;(3)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3答(1)土壤通气性;(2)微生物活动;(3)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4)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5)土壤的PH。4答不对。土壤保肥能力的强弱与很多因素有关。不仅仅与土壤PH有关,还与土壤性状及土壤孔隙度、粘度等因素有关。(肥料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灰分元素样品经高温灼烧后剩下的不能再氧化的残渣(灰分)中所含的元素。2缓效钾又称“非交换性钾”。被21型层状黏土矿物所固定的钾离子以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中的钾。反映土壤钾潜力的主要指标。3主动吸收溶质分子或离子有选择性地逆浓度差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入细胞质膜的过程。4化肥又称无机肥料,矿质肥料,化学肥料。用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标明养分主要为无机盐形式的肥料。5枸溶性磷肥又称“弱酸溶性磷肥”。养分标明量主要属弱酸溶性磷的磷肥。如钙镁磷肥,钢碴磷肥(托马斯磷肥)和脱氟磷肥等。1N素主要促进_器官及部位的生长,而对_器官及部位作用很小,甚至无效,这一规律是确定N肥施用时期的重要依据。幼嫩衰老2按土壤条件及作物需求把下列肥料填入表格,每一空格只能填一种肥料(肥料品种为碳铵、硫铵、硫酸钙、尿素)。土壤作物肥料品种盐碱土马铃薯_棉花_酸性土甜菜_水稻_硫酸钙尿素硫铵碳铵3土壤中的NO3N主要存在于_中,而NH4N则有三种存在方式,即_、_、_。所谓的土壤速效氮是指_。土壤溶液交换性铵非交换性铵(固定态铵)土壤溶液中的铵硝态氮和交换性铵4“早发型”土壤,一般作物生长前期土壤供N_较大,而供N_较小,N肥施用上应注意_(1分)。数量时间少量多施5基肥的主要作用是_(1分),因此,常用_肥料作基肥。供应作物苗期所需的养分有机肥6测定旱地土壤水解性氮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其作用是_,土壤中的速效钾一般采用_提取。还原硝态氮1MOL/LNH4OAC溶液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DBACC1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较好()A增加磷肥用量B施用生理碱性肥料C施用中性肥料D配合施用有机肥料2下列哪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A硫铵过磷酸钙B硝酸铵新鲜厩肥C氯化钾硝酸铵D磷矿粉硫酸钾3小麦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籽粒品质()。A却不一定提高B却不受影响C提高D反而降低4作物生长停滞,老叶呈现紫红色,此时植物可能缺乏()。A铁B硼C磷D锌5作物苗期钾营养不足,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含量少而引起的。A矿物钾B缓效钾C速效钾D有机质中钾四、问答题(25分)1铵态氮肥在水田条件下强调深施,试说明原因。(5分)2酸性土壤缺磷与石灰性土壤缺磷的原因有何不同(5分)3土壤钾可分为哪些类型什么是速效钾(5分)4你所在的地区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试加以分析。(10分)1答水田水层以下有一层较薄的氧化层,氧化层以下为还原层。如果铵态氮肥表施,由于铵离子可被土壤胶体吸附,较多地集中于氧化层,在氧化层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的硝酸根渗漏至还原层,在还原层发生反硝化作用,从而造成氮素的气态损失。所以,应将铵态氮肥直接深施至还原层,或采取适当的措施破坏氧化层。2答酸性土铁铝活性过高,专性吸附;石灰性土钙磷溶解度小。植物的适应机制根系分泌H,微生物分泌H等。3答土壤钾按其活动性可分为矿物钾、非交换性钾、交换性钾及水溶性钾四种类型;其中,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被成为速效钾。4答偏施氮肥;偏施化肥;过量施肥;环境意识差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直径一般为1100NM。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带有电荷,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土壤胶体具有吸收性能,对肥力发展有意义。2矿质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下的土壤。3热容量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G,J/CM34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表征土壤水的能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性的曲线。5土壤潜性酸是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二、是非题(10分,每题1分)对对对错对错错错错对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决定于土壤负电荷量。因此,土壤质地愈细,负电荷愈多,阳离子交换量愈大。2()某种离子在土壤中饱和度愈高,该离子对植物的有效性也愈大。3()湿润的土壤温差小,所以冬季麦田干旱时灌水防冻。4()由于气候等原因,我国南方土壤均为酸性土壤,而北方土壤均为碱性土壤。5()气体扩散是土壤通气的主要途径。6()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条件的能力。7()土壤结晶矿物结构中某种原子或离子,部分地被直径大小、电价相近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取代,晶体构型改变的现象叫同晶替代。8()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因受物理因素的作用崩解破碎,并改变岩石成分的过程。9()成分有机残体的C/N比值愈大,有机残体愈易分解。10()在同一气候的小区域内,处于高坡地地形部位的土壤,淋溶作用较强,PH值常较低地的低。三、简答题(30分)1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和土壤呼吸的重要性。(5分)2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5分)3试述土壤基本物质组成与肥力的关系。(10分)4试述土壤结构中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及其管理措施(10分)1答土壤空气组成特点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O2的含量低于大气,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如CH4,H2等,而大气中此类还原性气体极少。土壤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影响土壤肥力发育,微生物生存和活动,根系生长等。2答(1)盐基饱和度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高;(2)土壤空气中CO2分压石灰性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愈大,土壤溶液的PH愈大;(3)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的PH一般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4)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淹水或施有机肥促对土壤的PH有明显的影响。3答土壤由三相物质组成的物质体系。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1)矿物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其化学成分差异很大,影响植物养分的元素供应,也会影响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有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对肥力形成有不同影响。如质地差异对肥力有影响。(2)有机质泛指生物来源的产物。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活动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特殊的有机质腐殖质,多方面的作用。养分供应、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土壤保肥性的提高、促进植物生长、消除土壤污染等。(3)水对土壤非常重要。土壤水是极稀的土壤溶液,除了供作物吸收外,影响土壤其他过程和肥力性状。矿质养分的溶解、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土壤热特性、土壤物理机械性质、耕性等。(4)空气是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的土壤成分。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的肥力因素。来源于大气,与土壤水分相互消长。影响土壤水分和孔隙的因素都会影响土壤空气状况。土壤空气组成、土壤通气性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4答团粒结构对于土壤的发育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团粒结构具备的条件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和大小;有多级孔隙;有一定的稳定性;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团粒结构对肥力的作用能调节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调节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壤热状况,改良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创造团粒结构,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和损失,促进团粒结构形成的管理途径农业措施和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分层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胶结物质,尽量使土壤和肥料混匀,注意连年施用,充分供给团粒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正确的土壤耕作、合理的轮作制度、调节土壤阳离子组成、合理灌溉晒垡和冻垡等。(肥料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碱解氮用碱提取法(包括碱性高锰酸钾法)所测得的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氮量。常用碱解扩散法和碱解蒸馏法两种。2土壤速效钾通常指土壤中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的总和。3植物营养诊断以植物形态、生理、生化等指标作为根据,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4缓释肥料又称“长效肥料”。由化学或物理法制成能延缓养分释放速率,可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如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抚养协议:子女监护权变更及抚养费调整
- 慕槿川离婚协议中的旅游纪念品及财产分配协议
- 离婚夫妻财产分割与子女成长需求关注协议书
- 智能社区物业合同转让及智慧城市建设协议
- 空心板梁运输、吊装及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合同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模板:全面保障双方权益
- 离婚后双方子女成长基金管理与使用补充协议
- 蔬菜大棚建设与绿色食品销售及品牌授权合同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范本:婚姻财产分配细则
- 辽宁安全教育培训名单课件
-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
- 化工原理-传热课件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第09章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及其实证分析
- 学校各功能室使用情况登记表
- 《商务分析方法与工具》课程教学大纲
- 模块化硬件设计方案
- 高中日语开学第一课导入课课件
- 商户二次装修管理方案及管控要点概述
-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专题讲座
- 立志追梦圆梦!(航天员桂海潮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