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GI1,主编,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投影基础,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2)能够正确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绘图,并具有徒手绘制草图的技能。4)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技能。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2)能够正确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绘图,并具有徒手绘制草图的技能。,4)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技能。,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要注重形象思维2.要注重基础知识3.要注重作图实践,1.要注重形象思维,2.要注重基础知识,图0-1装配体、装配图,零件、零件图及依据图样加工零件的示例,3.要注重作图实践,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制图工具及用品第二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第三节尺寸注法第四节几何作图第五节平面图形的画法第六节徒手画图的方法,第一节制图工具及用品,一、图板二、丁字尺三、三角板四、圆规五、分规六、铅笔七、绘图纸,一、图板,二、丁字尺,图1-2用丁字尺画水平线,二、丁字尺,图1-2用丁字尺画水平线,三、三角板,图1-4倾斜线的画法,三、三角板,图1-4倾斜线的画法,四、圆规,图1-5圆规的用法,五、分规,六、铅笔,图1-6铅笔的削法,六、铅笔,图1-7固定图纸的位置,七、绘图纸,第二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二、比例(GB/T146901993)三、字体(146911993)四、图线(GB/T174501998、GB/T4457.42002),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1.图纸幅面2.图框格式3.标题栏的方位与看图方向,1.图纸幅面,2.图框格式,3.标题栏的方位与看图方向,图1-8基本幅面的尺寸关系,3.标题栏的方位与看图方向,表1-1图纸幅面尺寸(单位:),3.标题栏的方位与看图方向,图1-9图框格式,3.标题栏的方位与看图方向,图1-10对中符号与看图方向,3.标题栏的方位与看图方向,图1-11制图作业标题栏的格式,二、比例(GB/T146901993),1.术语2.比例系列,1.术语,(1)比例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2)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3)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4)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1)比例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2)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3)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4)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2.比例系列,1)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由表1-2“优先选择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2)必要时,也允许从表1-2“允许选择系列”中选取。,1)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由表1-2“优先选择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2)必要时,也允许从表1-2“允许选择系列”中选取。,表1-2比例系列,2)必要时,也允许从表1-2“允许选择系列”中选取。,图1-12以不同比例画出的图形,三、字体(146911993),1.基本要求2.字体示例,1.基本要求,1)在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都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2)汉字应写成长方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3)数字和字母可写成斜体和直体。,1)在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都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2)汉字应写成长方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3)数字和字母可写成斜体和直体。,2.字体示例,表1-3字体,2.字体示例,B10307.TIF,2.字体示例,B10308.TIF,四、图线(GB/T174501998、GB/T4457.42002),1.图线的应用2.图线的画法,1.图线的应用,表1-4图线,2.图线的画法,1)机械图的图线分为粗线和细线两种,其线宽之比为2。2)细点画线(细虚线)应恰当地相交于画线处。)细点画线超出图形轮廓约mm(图-a)。,1)机械图的图线分为粗线和细线两种,其线宽之比为2。,2)细点画线(细虚线)应恰当地相交于画线处。,)细点画线超出图形轮廓约mm(图-a)。,图1-13各种图线应用示例,)细点画线超出图形轮廓约mm(图-a)。,图-5圆的中心线画法,)细点画线超出图形轮廓约mm(图-a)。,图-5圆的中心线画法,第三节尺寸注法,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二、尺寸的组成三、常见尺寸的注法,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的符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对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标注尺寸的符号和缩写词,应符合表-5的规定。,)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的符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对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标注尺寸的符号和缩写词,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常用的符号和缩写词,二、尺寸的组成,)尺寸界线和尺寸线均用细实线绘制。2)尺寸线终端可以有箭头、斜线两种形式。3)对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应填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如图-6所示。,)尺寸界线和尺寸线均用细实线绘制。,2)尺寸线终端可以有箭头、斜线两种形式。,图-6尺寸的组成及标注示例,2)尺寸线终端可以有箭头、斜线两种形式。,图-7尺寸线终端的两种形式,3)对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应填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如图-6所示。,三、常见尺寸的注法,1.线性尺寸2.圆、圆弧及球面尺寸3.小尺寸的注法4.角度尺寸的注法,1.线性尺寸,图-8尺寸数字的方向,1.线性尺寸,图-930范围内尺寸数字注法,2.圆、圆弧及球面尺寸,图-22小尺寸的注法,2.圆、圆弧及球面尺寸,图-21球面尺寸注法,2.圆、圆弧及球面尺寸,图-21球面尺寸注法,3.小尺寸的注法,4.角度尺寸的注法,图-23角度数字的注写位置(一),4.角度尺寸的注法,图-24角度数字的注写位置(二),4.角度尺寸的注法,图-25标注角度的实例,第四节几何作图,一、等分作图二、圆弧连接三、斜度和锥度,一、等分作图,.等分线段2.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等分线段,2.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图-7用圆规三、六等分圆周,2.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图-7用圆规三、六等分圆周,2.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图-8作圆的外切正六边形,二、圆弧连接,1.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2.用圆弧连接相交两直线3.用圆弧连接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弧4.用圆弧连接已知两圆弧,二、圆弧连接,图-9圆弧连接示例,1.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1)圆与直线相切与已知直线相切的圆,其圆心轨迹是一条直线,如图-30所示。(2)圆与圆相切如图-31所示,与已知圆相切的圆,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的同心圆。,(1)圆与直线相切与已知直线相切的圆,其圆心轨迹是一条直线,如图-30所示。,(2)圆与圆相切如图-31所示,与已知圆相切的圆,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的同心圆。,图-31圆与圆相切,(2)圆与圆相切如图-31所示,与已知圆相切的圆,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的同心圆。,图-31圆与圆相切,2.用圆弧连接相交两直线,(1)当两直线相交成钝角或锐角时(图-32),其作图步骤如下:(2)当两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图-33),其作图步骤如下:,(1)当两直线相交成钝角或锐角时(图-32),其作图步骤如下:,1)作与已知角两边分别相距为的平行线,交点即为连接弧圆心。2)自点分别向已知角两边作垂线,垂足、即为切点。3)以为圆心,为半径在两切点、之间画连接圆弧即为所求。,(2)当两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图-33),其作图步骤如下:,图-33用圆弧连接相交两直线(二),(2)当两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图-33),其作图步骤如下:,图-33用圆弧连接相交两直线(二),1)以角顶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直角两边于、。,(2)当两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图-33),其作图步骤如下:,2)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相交得连接弧圆心。3)以为圆心,为半径,在、间画连接圆弧即为所求。,3.用圆弧连接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弧,(1)连接弧与已知弧外切(2)连接弧与已知弧内切以已知半径画弧,连接直线,并内切于半径为的已知圆弧,如图-5所示。,(1)连接弧与已知弧外切,1)先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2)作距为的平行线,使其交于所画圆弧于点,即得连接弧圆心。3)连接和,与圆弧相交于点,再由作的垂线得点,则和两点即为切点。4)再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即得所求的连接圆弧。,(2)连接弧与已知弧内切以已知半径画弧,连接直线,并内切于半径为的已知圆弧,如图-5所示。,图-5画弧连接直线和内接已知弧,(2)连接弧与已知弧内切以已知半径画弧,连接直线,并内切于半径为的已知圆弧,如图-5所示。,图-5画弧连接直线和内接已知弧,4.用圆弧连接已知两圆弧,(1)连接弧与两圆弧外切。(2)连接弧与两圆弧内切。(3)连接弧与一圆弧外切,与另一圆弧内切。,(1)连接弧与两圆弧外切。,(2)连接弧与两圆弧内切。,(3)连接弧与一圆弧外切,与另一圆弧内切。,图-36画弧内外接两圆弧,1)按外切的几何关系,先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3)连接弧与一圆弧外切,与另一圆弧内切。,2)按内切的几何关系,再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即为连接弧圆心。3)将连接弧圆心分别与和相连接,则得连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和,即为切点。4)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即得所求的连接圆弧。,三、斜度和锥度,图-7斜度作法示例,三、斜度和锥度,图-8锥度作法示例,第五节平面图形的画法,一、尺寸分析二、线段分析三、平面图形的画法,一、尺寸分析,()定形尺寸用于确定线段的长度、圆弧的半径(或圆的直径)和角度大小等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用于确定线段在平面图形中所处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如图-39中的尺寸8确定了5的圆心位置;尺寸75间接地确定了R10的圆心位置;尺寸45确定了圆心的一个坐标值。,()定形尺寸用于确定线段的长度、圆弧的半径(或圆的直径)和角度大小等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图-39手柄平面图,()定位尺寸用于确定线段在平面图形中所处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如图-39中的尺寸8确定了5的圆心位置;尺寸75间接地确定了R10的圆心位置;尺寸45确定了圆心的一个坐标值。,图-40画底稿的步骤,二、线段分析,(1)已知圆弧具有两个定位尺寸的圆弧,如图-39中的。(2)中间圆弧具有一个定位尺寸的圆弧,如图-9中的。(3)连接圆弧没有定位尺寸的圆弧,如图-9中的。,(1)已知圆弧具有两个定位尺寸的圆弧,如图-39中的。,(2)中间圆弧具有一个定位尺寸的圆弧,如图-9中的。,(3)连接圆弧没有定位尺寸的圆弧,如图-9中的。,三、平面图形的画法,第六节徒手画图的方法,一、握笔的方法二、直线的画法三、常用角度的画法四、圆的画法五、圆弧的画法六、椭圆的画法,一、握笔的方法,二、直线的画法,图-41直线的徒手画法,三、常用角度的画法,图-42角度线的画法,四、圆的画法,图-43圆的徒手画法,五、圆弧的画法,六、椭圆的画法,图-44圆弧的徒手画法,六、椭圆的画法,图-45椭圆的徒手画法,第二章投影基础,第一节投影法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三视图第三节点的投影第四节直线的投影第五节平面的投影第六节几何体的投影第七节几何体的轴测图,第一节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一、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二、投影法的分类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一、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图2-1中心投影法,二、投影法的分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中心投影法,图2-2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显实性当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直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实形的性质,称为显实性(图2-3)。(2)积聚性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的性质,称为积聚性(图2-4)。(3)类似性当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平面图形的投影仍与原来的形状相类似的性质,称为类似性(图2-5)。,(1)显实性当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直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实形的性质,称为显实性(图2-3)。,图2-3平面、直线平行投影面时的投影,(2)积聚性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的性质,称为积聚性(图2-4)。,图2-4平面、直线垂直投影面时的投影,(2)积聚性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的性质,称为积聚性(图2-4)。,图2-5平面、直线倾斜投影面时的投影,(3)类似性当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平面图形的投影仍与原来的形状相类似的性质,称为类似性(图2-5)。,第二节三视图,一、视图的基本概念二、三视图的形成三、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四、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一、视图的基本概念,二、三视图的形成,.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3.三投影面的展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图2-6获得视图的投射情况,.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图2-7三投影面体系,.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3.三投影面的展开,图2-8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三、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三视图的位置关系2.三视图间的“三等”关系3.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1.三视图的位置关系,2.三视图间的“三等”关系,图2-9视图间的“三等”关系,2.三视图间的“三等”关系,图2-10物体的三视图,2.三视图间的“三等”关系,图2-11视图和物体的方位关系,3.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四、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图2-12三视图的画图步骤,第三节点的投影,一、点的三面投影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三、两点的相对位置四、读点的投影图,一、点的三面投影,1.点的两面投影的连线必定垂直于投影轴,即: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对应投影面的距离,即:,一、点的三面投影,图-13点的三面投影,一、点的三面投影,关于空间点及其投影的规定标记:空间点用大写字母,例如、,水平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如、;正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一撇,如、,侧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两撇,如、。,1.点的两面投影的连线必定垂直于投影轴,即:,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对应投影面的距离,即:,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例-已知点(,),求点A的三面投影图。()画出投影轴、。()在轴上量取,见图-5。()过作轴的垂线,并量取,见图-5。()过作轴的平行线与的角平分线相交,过交点作轴的垂线与过所作轴的垂线相交于,即得点的三面投影图,见图-5。,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图-4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例-已知点(,),求点A的三面投影图。,()画出投影轴、。,()在轴上量取,见图-5。,()过作轴的垂线,并量取,见图-5。,()过作轴的平行线与的角平分线相交,过交点作轴的垂线与过所作轴的垂线相交于,即得点的三面投影图,见图-5。,图-5已知点的坐标求作投影图,三、两点的相对位置,图-6两点的相对位置,四、读点的投影图,例-识读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图2-17a)。,例-识读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图2-17a)。,图2-17识读A、B两点的投影图,例-识读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图2-17a)。,图2-18根据投影图想象点的空间位置的方法,例-识读A、B两点的三面投影图(图2-17a)。,图2-19作点投影的轴测图,第四节直线的投影,一、直线的三面投影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三、直线上的点四、读直线的投影图,一、直线的三面投影,图2-20直线的三面投影,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特殊位置直线2.一般位置直线,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图2-21直线对投影面的三种位置,1.特殊位置直线,(1)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平行线。,(1)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垂直线。,表2-1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垂直线。,表2-1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垂直线。,表中的竖向内容(从上到下):“实例”说明直线取自于体(足见几何元素的投影绝非虚无缥缈);“轴测图”表示直线的空间投射情状;“投影图”为投影结果平面图;“投影特性”是投影规律的总结。它们示出了由“物”到“图”的转化(画图)过程。反过下而上,则表明由“图”到“物”的转化(读图)过程。阅读时,就是要抓住物(轴测图)、图(投影图)的相互转化,并应将这种思路、方法贯穿到本课学习的始终。由于看图是学习重点,所以应特别强化这种逆向训练,其方法是:根据“投影特性”中的文字表述内容,画出投影草图,再据此勾勒出轴测图。由于这些都是在想象中进行的,所以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莫大帮助。此外,还应对表中的图、文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异同点,以利于总结投影,(1)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垂直线。,要熟记(各种位置直线)名称及投影图特征,其程度应达到:说出直线的名称,即可画出其三面投影图;一看投影图,便能说出其直线的名称。要反复地练,变法地练。比如,可将教室的墙面当作投影面或自作投影箱,以铅笔当直线进行比示等(表2-2表2-4均应采用以上阅读方法)。,()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平行线。,表2-2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平行线。,表2-2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2.一般位置直线,图2-22一般位置直线、直线上点的投影及直线投影图的读法,三、直线上的点,图2-23求直线上点的投影,四、读直线的投影图,第五节平面的投影,一、平面的三面投影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三、平面上的直线和点四、读平面的投影图,一、平面的三面投影,图2-24平面图形的投影,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1.特殊位置平面2.一般位置平面,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图2-25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1.特殊位置平面,(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2)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垂直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平行面。,(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表2-3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B20304.TIF,(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B20305.TIF,(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B20306.TIF,(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B20307.TIF,(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B20308.TIF,(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B20309.TIF,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垂直面。,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为原形的类似形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为原形的类似形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为原形的类似形平面的其他两面投影均为原形的类似形,(2)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垂直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平行面。,2.一般位置平面,水平投影反映实形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X轴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YW轴正面投影反映实形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X轴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Z轴侧面投影反映实形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Z轴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YH轴平面的其他两面投影均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2.一般位置平面,表2-4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2.一般位置平面,B20404.TIF,2.一般位置平面,B20405.TIF,2.一般位置平面,B20406.TIF,2.一般位置平面,B20407.TIF,2.一般位置平面,B20408.TIF,2.一般位置平面,B20409.TIF,水平投影反映实形,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X轴,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YW轴,正面投影反映实形,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X轴,侧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Z轴,侧面投影反映实形,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Z轴,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OYH轴,平面的其他两面投影均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三、平面上的直线和点,例-已知ABC上点K的V面投影,求和(图2-26)。,例-已知ABC上点K的V面投影,求和(图2-26)。,图2-26求平面上点的投影,例-已知ABC上点K的V面投影,求和(图2-26)。,图2-27读平面的三面投影图,四、读平面的投影图,图2-28读平面投影图的思维过程,第六节几何体的投影,一、平面立体二、回转体三、线框的含义四、识读一面视图,一、平面立体,1.棱柱2.棱锥体,1.棱柱,(2)棱柱表面上的点当点位于几何体的某个表面上时,则该点的投影必在它所从属的表面的各同面投影范围内。,1.棱柱,图-29三棱柱的三视图及属于表面的点的求法,(2)棱柱表面上的点当点位于几何体的某个表面上时,则该点的投影必在它所从属的表面的各同面投影范围内。,图2-30不同位置的棱柱体及其三视图,2.棱锥体,(1)棱锥体的三视图图2-31a为一正三棱锥的投射情况。(2)棱锥体表面上的点如图2-31所示,已知棱面SAB上点M的正面投影m和棱面SAC上点N的水平投影n,试求点M、N的其他投影。,(1)棱锥体的三视图图2-31a为一正三棱锥的投射情况。,图2-31正三棱锥的三视图及表面上的点,(2)棱锥体表面上的点如图2-31所示,已知棱面SAB上点M的正面投影m和棱面SAC上点N的水平投影n,试求点M、N的其他投影。,图2-32棱锥体及其三视图,(2)棱锥体表面上的点如图2-31所示,已知棱面SAB上点M的正面投影m和棱面SAC上点N的水平投影n,试求点M、N的其他投影。,图2-33棱锥台及其三视图,二、回转体,1.圆柱体2.圆锥体3.圆球4.圆环5.不完整的几何体,1.圆柱体,(1)圆柱体的形成如图2-34a所示,圆柱面可看作一条直线AB围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回转而成。()圆柱体的三视图图-34所示为圆柱体的三视图。()圆柱体表面上的点如图-35所示,已知圆柱体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求另两面投影和。,(1)圆柱体的形成如图2-34a所示,圆柱面可看作一条直线AB围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回转而成。,图2-34圆柱体的形成及三视图画法,()圆柱体的三视图图-34所示为圆柱体的三视图。,图-35圆柱体表面上点的求法,()圆柱体表面上的点如图-35所示,已知圆柱体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求另两面投影和。,2.圆锥体,()圆锥体的形成如图-36所示,圆锥面可看作由一条直母线围绕和它相交的轴线回转而成。()圆锥体的三视图图-36所示为圆锥体的三视图。()圆锥体表面上的点如图-37所示,已知圆锥体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求和。,()圆锥体的形成如图-36所示,圆锥面可看作由一条直母线围绕和它相交的轴线回转而成。,图-36圆锥面的形成及三视图的画法,()圆锥体的三视图图-36所示为圆锥体的三视图。,()圆锥体表面上的点如图-37所示,已知圆锥体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求和。,图-37圆锥体表面上的点的求法,)辅助素线法如图-37所示,,()圆锥体表面上的点如图-37所示,已知圆锥体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求和。,过锥顶和点M作一辅助素线,即在图-37中连接,并延长到与底面的正面投影相交于,求得和;再由根据点在线上的投影规律求出和。)辅助圆法如图-37所示,过点M在圆锥面上作垂直于圆锥轴线的水平辅助圆(该圆的正面投影积聚为一直线),即过所作的(图-37)的水平投影为一直径等于的圆,圆心为,由作轴的垂线,与辅助圆的交点即为。,图2-38圆台及其三视图,3.圆球,()圆球面的形成如图-39所示,圆球面可看作一圆母线围绕它的直径回转而成。()圆球的三视图图-39所示为圆球的三视图。()圆球表面上的点如图-39所示,已知圆球表面上的点M的水平投影,求其他两面投影。,3.圆球,图-39圆球的形成、三视图的画法及圆球表面上点的求法,()圆球面的形成如图-39所示,圆球面可看作一圆母线围绕它的直径回转而成。,()圆球的三视图图-39所示为圆球的三视图。,()圆球表面上的点如图-39所示,已知圆球表面上的点M的水平投影,求其他两面投影。,4.圆环,()圆环面的形成如图-40所示,圆环面可看作由一圆母线绕一与圆平面共面但不通过圆心的轴线回转而成。()圆环的视图及其分析图-40为圆环的三视图。,()圆环面的形成如图-40所示,圆环面可看作由一圆母线绕一与圆平面共面但不通过圆心的轴线回转而成。,图-40圆环面的形成及其视图分析,()圆环的视图及其分析图-40为圆环的三视图。,5.不完整的几何体,图2-41二分之一回转体及其三视图,5.不完整的几何体,图2-42四分之一回转体及其三视图,三、线框的含义,)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均表示物体的一个表面(平面、曲面及其组合面)或孔的投影。)视图中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物体上位置不同的两个表面的投影。)在一个大封闭线框内所包括的各个小线框,一般是表示在大平面体(或曲面体)上凸出或凹下的各个小平面体(或曲面体)的投影。1)由于几何体的视图大多是一个线框,如三角形、矩形、梯形和圆形等,因此,看图时可先假定“一个线框表示的就是一个几何体”,然后根据该线框在其他视图中的对应投影,再确定此线框表示的是哪种几何体(或是几何体上的一个表面)。,三、线框的含义,2)线框的分法应根据视图形状而定。,)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均表示物体的一个表面(平面、曲面及其组合面)或孔的投影。,)视图中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物体上位置不同的两个表面的投影。,)在一个大封闭线框内所包括的各个小线框,一般是表示在大平面体(或曲面体)上凸出或凹下的各个小平面体(或曲面体)的投影。,图-43线框的含义,1)由于几何体的视图大多是一个线框,如三角形、矩形、梯形和圆形等,因此,看图时可先假定“一个线框表示的就是一个几何体”,然后根据该线框在其他视图中的对应投影,再确定此线框表示的是哪种几何体(或是几何体上的一个表面)。,2)线框的分法应根据视图形状而定。,四、识读一面视图,1)对视图中的线框进行分析,将平面图形看成是“起鼓”(凸、凹)的“立体图形”。2)尽量多地想出物体的可能形状(本例只列出四种,见图2-44b)。3)补画其他视图,将想出的物体定形、定位,如图2-45所示。,四、识读一面视图,图2-44一个视图不能确切表示物体的形状,1)对视图中的线框进行分析,将平面图形看成是“起鼓”(凸、凹)的“立体图形”。,2)尽量多地想出物体的可能形状(本例只列出四种,见图2-44b)。,3)补画其他视图,将想出的物体定形、定位,如图2-45所示。,例2-4根据图2-46a所示的俯视图,想出物体的形状,并补画出主视图。例2-5根据主视图(图2-47),补画左视图(该体由三个几何体组成)。例2-6根据左视图(图2-48),补画主视图(该体由四个几何体组成)。,3)补画其他视图,将想出的物体定形、定位,如图2-45所示。,图2-45根据同一主视图,补画俯、左视图,例2-4根据图2-46a所示的俯视图,想出物体的形状,并补画出主视图。,图2-46根据俯视图,补画主视图,例2-5根据主视图(图2-47),补画左视图(该体由三个几何体组成)。,图2-47根据已知的主视图,补画左视图,例2-5根据主视图(图2-47),补画左视图(该体由三个几何体组成)。,图2-48根据已知的左视图,补画主视图,例2-6根据左视图(图2-48),补画主视图(该体由四个几何体组成)。,第七节几何体的轴测图,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二、正等轴测图三、斜二轴测图,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2.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3.轴测投影的分类,1.基本概念,(1)轴测图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体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或轴测图)。(2)轴测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根坐标轴O1X1、O1Y1、O1Z1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X、OY和OZ,称为轴测轴(图2-49)。(3)轴间角轴测投影中,任意两根直角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如图2-49所示。(4)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相应投影轴上的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1)轴测图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体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或轴测图)。,图2-49改变投射方向或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2)轴测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根坐标轴O1X1、O1Y1、O1Z1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X、OY和OZ,称为轴测轴(图2-49)。,(3)轴间角轴测投影中,任意两根直角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如图2-49所示。,(4)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相应投影轴上的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2.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1)物体上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它的轴测投影必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2)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它们的轴测投影也相互平行。,1)物体上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它的轴测投影必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2)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它们的轴测投影也相互平行。,3.轴测投影的分类,二、正等轴测图,1.正等测的形成及投影特点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3.回转体的正等测画法,1.正等测的形成及投影特点,(1)形成(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正等测中的轴间角均为120(图2-51a)。,(1)形成,图2-50正等测的形成,(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正等测中的轴间角均为120(图2-51a)。,图2-51正等测轴间角及轴测轴画法,(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正等测中的轴间角均为120(图2-51a)。,图2-52轴向伸缩系数不同的两种正等测的比较,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例2-7根据三棱锥的三视图(图2-53a),画正等测。例2-8根据正六棱柱的主、俯两视图(图2-54a),画正等测。1)画平面立体的轴测图时,首先应选好坐标轴并画出轴测轴;然后根据坐标确定各顶点的位置,最后依次连线,完成整体的轴测图。2)为使图形清晰,在轴测图上一般不画细虚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黑龙江佳木斯市卫生健康委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湖南湘潭市纪委监委所属事业单位选调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音箱的语音识别技术进展
- 2025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习水县官店镇卫生院招聘见习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西姆洛甲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江苏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东越秀区华乐街道办事处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承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见习岗位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煤矿回收材料管理制度
- (202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石化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以桂为墨:高中桂花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 游戏俱乐部投资合同协议书
- 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云南事业单位a类真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答案
- 委托品牌代工合同协议
- 珠宝购销合同书范本珠宝购销合同书5篇
- 美容皮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 2025年机关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