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欲、得、患、甚、是、贤、心等。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二)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2了解本文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三)情感目标: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情操,思考现代人生。 二、学法引导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重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难点:对孟子思想积极意义的理解。四、课时安排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语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基础知识介绍,扫除文字障碍字音字意:一箪()食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不为苟得也(读wi,动词,做,干。) 所恶(渎W,动词,厌恶) 为宫室之美(读wi,介词,为了) 欲(喜爱)舍(舍弃)甚(超过、胜过) 恶(讨厌、不喜欢) 患(灾祸)(6)身(自身、自己 由(用、采用) (8)蹴(踏) 屑(值得) (10)向(从前) 宫(先秦与“室”同义,非“宫殿”义) 得(通“德”,释为“感恩德”或“感激”) 可得(同义连用,释为“可能”或“可以”) 者也(语气词连用,“者”表停顿,“也”表肯定)正句读:所欲/有甚于生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文言虚词: 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文言实词: 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试着翻译全文。难句点拨(同学回答,教师校正):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第一段第层:提出论点。第一、二句。第层:分析论证。“生我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第层:层进论证。第二段举例论证。举例说明“义”的表现,证明“义”的普遍存在。第三段正反对比说明论点。问题与讨论:?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舍生取义 分析: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味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水到渠成。讨论文章思的路。分析: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方法,并举例。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学生卷
- 江苏常州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册期末调研数学试题学生卷
-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考核试卷
- 创新思维培训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设备自动化升级方案考核试卷
- 健康促进项目评估中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评价考核试卷
- 水资源保护法规考核试卷
- 压力传感器数据传输考核试卷
- 哺乳期营养保健品效果评价考核试卷
- 智能化医疗器械产品追溯系统考核试卷
- 影视视听视听语言课件
- 活性污泥法PPT参考课件
- 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20张
- (全)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建议
- 2022年福建华侨大学研究生院招聘行政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 VTS中雷达和AIS的技术应用与进展
- 芬顿试剂投加量计算
- 建筑自动化课件2013 10.通信网络技术
- LS/T 8008-2010粮油仓库工程验收规程
- GB/T 18749-2002耐化学腐蚀陶瓷塔填料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