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刚石、石墨和C60讲义【学习目标】1、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性质认识其不同用途。2、通过实验事实明白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3、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学科思想。【预习检测】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2.可燃性:碳在点燃条件下,具有_,氧气充足时生成_,氧气不充足时生成_;3.还原性:较高温度下,碳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_,具有_性。【知识精讲】情境引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广告语说明碳单质有什么化学性质?一、碳的化学稳定性【引入】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不一样,但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决定于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列方式。1、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古画或古人真迹。这些字画都已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纸或布都已破损,但黑色(墨中含有碳)仍然不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上述两个现象都与碳的化学性质有关,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二、碳与氧气的反应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电子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2.碳不完全燃烧2C+O22CO(O2不充足)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1.组装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2.反应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3.观察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管内粉末倒在纸上。实验中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若先撤酒精灯,试管中的气体冷却,试管内压强变小,冷的石灰水倒流入管内,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粉末中有红色物质。分析生成了二氧化碳、铜。结论想一想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中的氧。1.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2.能夺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3.碳、氢气都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以用于冶金工业的还原剂【例题】例1.古人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还原性C.具有氧化性 D.常温下性质稳定例2.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该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1)刚开始预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2)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这个反应中_(填“木炭”或“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_(填“木炭”或“氧化铜”)具有还原性。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稳定;2、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办企业科学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 管理沟通中的会议沟通
- 文化市场消防安全培训
- 压疮的居家护理
- 雷火灸常见病治疗
- 中班课件:动物睡觉的方式
- 2025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英语试题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要求
- 2025-2030年中国无缝钢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延长县黑家堡共大滩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数学真题
- 2025中考英语解题技巧专题10.阅读表达解题技巧(学生版+解析)
- 初三志愿填报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北京市租赁合同模板
- 粮食收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大学物理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题试题及答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MOOC 大学体育-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