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论,服装可以说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又是人类在社会性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重要的精神表现要素。它与人的身心形成一体,成为人的“第二皮肤”。服装的演变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和风尚变迁。同时,服装的发展不仅受到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更受到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人类创造了服装,服装也塑造了生活人类。,目录,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第二节、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第三节、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第一节、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二节、服装变化的现象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今天的社会是从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发展而来,服装也是经蒙昧逐渐发展起来。追溯服装的起源,就是要研究人类何时穿衣与为何穿衣的问题,并从其源头来探讨服装的本质。,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最早的人类分为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等阶段,他们生活距今300万1万年前。人类最初的服装就是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逐渐产生的。,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1)“裸”态生活期,裸态,指的是原始人类利用自身体毛生活的状态,裸态生活期距今300万20万年,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1)“裸”态生活期,裸态生活期在地质时代属于更新世早期至中期,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初期,民族学上分期属于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这个时期人类已经进化成直立人,我国习惯上称为猿人。直立人以自身体毛和火来御寒。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的萨瓦尼亚,有40块烧过的黏土小碎块篝火遗迹,年代距今约142万年。,“直立人”阶段的原始人类,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1.元谋人2.蓝田人3.北京人,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4.德国海德堡人5.坦桑尼亚的舍利人,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距今25万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智人阶段。智人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30万20万年前;25万4万年前是人类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晚期智人生活在4万1万年前,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已经没有多大差别,是人类蒙昧时代晚期到荒蛮时代。智人已经能制造多种石器,例如石锛、石斧、石网坠、骨镞等。,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1.法国克罗马农人2.柳江人3.山顶洞人,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1.石锛、石斧2.石网坠3.骨镞,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骨针的发明,是人类服装起源中的一项重要事件。它标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同时也为以后的编制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我国的山顶洞人的骨针,针孔直径仅1.5毫米。,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骨针缝合的兽皮主要用于气候寒冷的北方,南方天热,则用骨锥扎叶、穿藤皮长草编织成衣。皮服和卉服这种北方和南方人共同创造的原始服装,标志了原始服装的诞生,是人类服装的萌芽。,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非洲原始部落人的装束,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智人时期,已经产生了朦胧的审美意思和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人对肉体的修饰和在身体上附加装饰物这种人为的改变外观形象的行为,无论是出于宗教信仰、象征标识、异形吸引,还是装饰审美,都充分表明人类在进化到穿衣以前曾有过人体装饰阶段,当人类真正的服装出现以后,装饰的意义也就转化为服饰的语言。,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1.奥地利出土的“维伦多夫的维纳斯”2.山顶洞人遗址中的饰物,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3.非洲部落象征地位的“唇盘”4.瘢痕纹身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群,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3)纤维织物期,约1万5千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人类已经进入了晚期智人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纤维织物服装也是出现在这个时期。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并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逐渐掌握了制造皮革以及棉、麻、毛和编制等技术。在人类对天然纤维的利用中,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浙江出土有约4千7百多年前的丝绸织物。新石器时代的后期,距今约5千4千年,人类掌握了冶炼技术,纺织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成为独立经济,随后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3)纤维织物期,服饰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判定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万年前左右。而真正意义上的纤维织物服装的产生,大约在一万年前。原始社会服装的兴盛期应是纺织技术有所发展,纤维材料更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5千年左右,当时原始社会已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人类已经普遍穿着纤维织物的服装在自然与社会中生存和交往了。,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器物,1.骨梭2.带有麻织物印痕的碗底,第二节: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一、生理需求论(1)气候适应说论者认为人类是为了抵御严寒、酷热、干燥而创造了衣服。(2)身体保护说这种说法认为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难免受到伤害,于是发明了不同的保护性衣物,来保护头部、躯干、四肢和性器官等。,第二节: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二、心理需求论(1)护符说这种说法认为,原始人类相信万物有灵,对给人类带来疾病灾害的凶恶灵魂,需求躲避,而辟邪求安的形式就是在身体上佩挂饰物。这就形成了原始的护身符。(2)象征说这种说法认为配饰在最初是作为某种身份象征来使用的,后来演变成衣物和饰品。(3)装饰审美说这是心理需求论的一种典型的说法。论者认为人类服装起源于人类对美得追求。美化自身是高等动物包括原始人类所共有的本能。,第二节: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三、性需求论(1)遮羞说论者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出现了性羞耻感之后,男女为避免对方看到自身与性有关的部分二用物体遮盖起来,以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2)吸引说这种说法与遮羞说在因果上正好相反,人类处于不穿衣的时代,人体各部位并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在某些部位加挑逗性装饰。隐藏的东西反而容易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第三节、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人类服装的起源是在漫长的人类劳动和生活中,由于许多因素激发了人类对服装的需求,所以人类才发明了不同服饰以满足不同时地、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并逐渐发展成不同的服装形式。劳动是不可忽略的,劳动既然创造了人,也必然创造出一切与人有关的物品与艺术,服装也是如此。服装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生产和发展与人的自觉劳动紧密联系,它首先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这种生存是人的社会性生存。具有社会和文化意义。自然界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劳动本身也是自然力的表现,社会是文化得以运动不可脱离的环境,人类的劳动与劳动对象和环境共同提供了服装生产的源泉,并不断向前发展。,第三节、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1.克罗马农人遗址中的女性雕塑2.中美洲早期人类的泥塑人像,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同特征,人类服装自原始社会起至今,有着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区别,要把握服装的基本规律和根本动力,必须认清人类服装在整个发展史上所存在的共同特征。共同特征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概念,共性,值得是普遍性;特征指的是普遍性中的突出点,是个性特点。普遍与独特的对立统一,在服装史上表现的尤为鲜明。不论服装的外部形态如何反复多变,其内在的共性特征是可把握的。,第一节、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服装是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其实是一种功能上的变化,包括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实用功能是对人体的实际作用;社会功能是指服装对人的精神和社会交际上的作用。从“环境服装人”这一公式出发,分别对影响服装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概括出两大因素,即环境因素和功能因素。,第一节、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一、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在服装变化中,自然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般指的是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气候及相关的生活环境。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会在服装上产生变化。(2)社会环境人的社会环境处于相对变化的状态,变化速度或快或慢,或急或缓,但不会长期停滞不前,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1、政治思想和人文: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往往直接影响服装的改革。2、科技和经济:服装的变化从生态角度分析,它必然以它所出时代和地区的科技与经济为依托。3、习俗心理和时尚:不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服装习惯和服饰审美心理。,第一节、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对服装的影响,2.社会环境中的政治变革剃发易服,3.社会环境中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对服装变化的影响,4.社会环境中的习俗心理和时尚,第一节、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二、功能因素(1)物质功能因素服装的实用功能有一定的时效性,即服装的某一种实用功能会随着人们生活劳动的变化而产生、发展或减弱以致消失。(2)精神功能因素人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精神需求和愿望,由于这种特殊性赋予了服装以特殊的含义。,第一节、影响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1.功能性较强的运动服装2.具有朋克风格的装束,第二节、服装变化的现象,一、阻力与动力的矛盾服装的变化的速率依赖于两股作用力,即限制或妨碍变化的消极因素和刺激或加速变化的积极因素。一种会阻碍服装的进步,一种则促进服装的发展。(1)阻力因素阻力因素包括落后的经济、封闭的地域、陈腐的制度以及顽固的习俗等。(2)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包括的内容即阻力因素的对立面,指发达的经济、开放的地域、先进的制度、有生命力的习俗、新的生活方式、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时尚青年与妇女,以及社会变革,第二节、服装变化的现象,二、渐变与激变交叉渐变是指服装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缓慢地变化着,人们慢慢地习惯它,不知不觉地予以接受和认同。激变指的是在极短的时期内服装发生根本的改变交叉是说这两种变化可能在同一时空内并存,也可能在相对的时间段里交替出现。交叉现象是服装变化中固有的模式。,第二节、服装变化的现象,三、外因与内因的冲突内外因冲突是人类对生活态度和环境的冲突。一般情况下,内因是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如果它顺应环境,服装发展就比较正常,如果它抵制环境,服装发展就会产生较大的波动。,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服装的发展规律是服装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和服装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运动、如何发展变化的。找到这种规律,我们就能够正确认识几千年服装发展史的本质以及当今服装发展的由来,也能科学地预测未来服装发展的趋势。,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服装、环境三大元素关系表,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模仿和从众都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他们发生在人际关系之间。在人际和社会交往中,个体的人会在知觉、判断、行为、意识等方面与他人或群体做出一致反应的心理和言语。少数服从多数,这是社会流行服装成为主流,推动了服装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流行的刺激性消失,就会出现标新立异的个别服饰行为,创造出新的服装,这种行为得到人们认可,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模仿、流行、消失。,1.朋克服装2.朋克纹身的流行,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服装对于人来说一般是为了满足生活劳动和精神心理两方面的需求。为了便于劳作和生活,人们要求服装穿脱简便。物极必反,求简走到极端后,会引起人们心理需求的渴望,既对美得渴望,审美心理会抵抗这种服装,就出现在服装上饰以装饰的行为,并逐渐扩大、发展、创新出美轮美奂的新服装,以满足人们求美心理。,3.欧洲宫廷服装4.现代男装,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三、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发展过程中人堆环境的服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顺应自然环境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前提,顺应社会环境是维护社会稳定无可非议的手段。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看,人是内因,环境是外因。,5.民国初年剪辫成为拥护革命的标志6.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的设计作品,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四、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这是一种出现在服装和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融合吸收指的是本民族服装对外来民族服装在功能、形式、技术、材料等方面的融合或吸收外民族服装的优势,以促进本民族服装的发展与变革。,7.清末满族服饰8.现代改良旗袍,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五、符号标识与个性自由的规律从服装与环境的角度来观察,服装是处在被动角度的,尽管人是服装的载体,一旦服装成为一种抽象的符号时,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就会忽略人的主体因素,而授予服装特殊的含义,即服装的符号化,它可以起到识别民族、地位、性别等作用,也可以达到整体和统一美的效果。当服装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即社会环境对服装没有强制性或者影响很小的时候,服装就会向多彩、自由和个性的方向发展,在激烈的冲撞中,其一种或几种服装会成为流行,9.二战时期的军装风格女装10.迈克杰克逊所穿的军装风格演出服装,第三节、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六、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每个民族只要没有地域或认为限制的影响,一定会发生往来,服装就不可避免地相互吸引、借鉴,在这种相互冲击、相互借鉴的条件下,促使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月份急救N2-N3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无人零售店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 无公害蔬菜市场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淀粉基缓释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工艺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5G技术对城市交通的优化方案
- 2025年新《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方案咨询公司
- 特殊作业监护人试题及答案(2025新版)
- 2025年湖北省随州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技术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高级工程师聘用合同
- 1.3 植物与阳光(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企业文化建设及推广工具箱
- 福建省三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监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缺血性卒中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5-1 安全协议概述(1)-安全协议内涵
-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