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让医生大有可为.doc_第1页
自媒体时代让医生大有可为.doc_第2页
自媒体时代让医生大有可为.doc_第3页
自媒体时代让医生大有可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媒体时代让医生大有可为自媒体时代扑面而来。医生也不例外,同样写微博、发微信、晒照片、发表对热点事件的看法。然而,同是晒照片,有的医生收获了公众赞许,有的医生却遭遇谩骂、处罚;同样是发微博,有的医生收获百万粉丝,许多好医生却是仍然默默无闻。医生如何使用互联网为自己加分?如何借助自媒体维护自身形象?又如何防范自媒体可能带来的伤害?同是“医生手术室自拍” 两个结局截然相反2014年6月,一条3名医生累瘫在手术台边的图片新闻成为热门话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陈建屏、陈靖、陈松三名外科医生,为一名脑部患多处肿瘤的病人连续做了32小时的手术。手术成功后,三名医生累得散了架,直接躺在了手术台边。此照片爆红网络,公众纷纷为医生点赞,呼吁理解医生的辛苦。有人称赞这是“以生命换生命”的奉献。同样是2014年,另一组手术室自拍照片却没有那么幸运。12月21日,西安某医院,一组医生在手术台前的自拍照在网上热传。随即引发网友争议,舆论一边倒地痛骂医务人员。不到一天,西安市卫生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并快速处分、免职了多名医务人员。接下来,医生含泪道歉,拍图过程进一步清晰。原来照片拍于几个月前,因刚刚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为患者保住了腿,免于截肢,且因手术室即将搬迁而拍照留念。同样是手术成功后的“手术室自拍”,医生也都是尽职尽责的好医生,但照片公布出来的效果却截然相反。是何原因呢?自媒体(We Media)是普通大众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和分享自身记录与新闻的途径。它一改传统新闻的传播模式,让传者与受众随时改变角色,形成点对点(Peer to Peer)的“互播”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所有参与者均以个人身份参加,并随时可以更换角色,新闻不经过中间人(Mediator)且不经过滤,直接传播给受众。正是自媒体的“互播”,使两次“手术室自拍”事件显得截然不同。从拍照者的角度理解,两次“手术室自拍”所表达的情感相似,都是医生在艰难的手术终获成功之后留下真实写照。然而,在自媒体的“互播”过程中,人们对照片的理解和“传播”不需要向拍照者求证,也不需要任何过滤。而是按照发布者自己的理解直接传播给其他受众。这是手术室自拍者所始料未及的。在西安“手术室自拍”事件中,由于照片的手术台上还躺着病人,于是种种批评蜂拥而至,从违反手术室规定、侵犯病人隐私,直至草菅人命的,指责愈演愈烈。最初拍摄者想表达的情感已被批得“体无完肤”。可见,自媒体时代,拍医生工作照一定要谨慎,要了解自媒体传播的特征和风险,避免受到公众的指责。患者隐私保护一定不能忽视。拍照时涉及患者隐私之处应特别注意:1、处理发生时间:推迟或虚化发生的时间,不要让读者“对号入座”,保护患者隐私;2、隐去或虚构年龄、地域、性别、姓名;3、尽量虚化患者场景;4、避开敏感的角度;5、脸部隐私要尤其注意保护。医生需要互联网为自己加分当今中国老百姓看病普遍“认庙不认人”。同样一名优秀医生,在协和医院就门庭若市,走出协和可能会变成门可罗雀。然而,也有例外: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就是不同的一个。她利用微博爆红网络,粉丝数超三百万,即便她离开了协和这座庙,依然能获得老百姓认可。张强是另一个成功使用互联网的医生。这位Smile医生自由执业和组建医生集团,被业内同行和主流媒体称之为“中国医疗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标杆性事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不仅增加了张强医生血管外科专家的个人知名度,使他的“体制外行医”之路走得更扎实,也牢固地确立了他在执业发展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阶段。好医生更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做“时代的医生”。微博和微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互联网必将使医院和医生越来越活跃。2011年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大批医院纷纷开设官方微博,许多医学专家也开设了实名认证微博、微信。活跃医学专家的微博粉丝人数也越来越多。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大潮,毋庸置疑,医生们急需努力学习和掌握自媒体的新知识,将自身的专业优势恰当地融入互联网传播。通过沉默寡言来明哲保身是行不通的。因为,当一张不会说话的图片与高度自由的舆论环境碰撞时,公众对图片的不同解读就会空前膨胀,或称赞、或贬低、或客观、或主观、亦或歪曲自媒体时代呼唤医生发声自媒体时代,医生的声音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极为重要。因为只有让患者了解医生的工作,才能使他们理解医生。医生需要主动呈现医学的真相。去年,湖南湘潭妇幼保健院一产妇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起初,媒体的片面报道使舆论一边倒地将矛头指向医院。很快,相当多有正义感的医生,通过微博和微信发表科普文章和评论,从专业角度对产妇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这些评论说到了点子上,理性、平和兼而有之。通过及时引导,避免了公众陷入“自言自语”的情绪宣泄困境,最后舆论起于喧嚣止于理性。相反,201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恶性伤医事件,医生1死3重伤。当晚,某网站刊登该新闻并附带调查。调查中选择“高兴”的竟占到6成以上。难道真是网民都“幸灾乐祸”吗?其实这只是表象,调查结果和片面报道直接相关,更和医院专业、及时通报的缺位有很大关系。移动互联网的新应用,使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医生有机会给更多的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也有机会建立“医生品牌”。自媒体时代无疑将让医生大有可为。同时,医疗行为专业性极强。当医疗事件发生,各种观点弥散网络时,来自医生专业的、有立场、有担当的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