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学一做 ”先进 事迹 材料 ( 4篇) 营养 ” 记福州日报采访部记者张铁国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张铁国认为不能停留在写稿的数量上,而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2011年 7月初的一天,他随一个爱心团队去连江下乡,见到了瘫痪在床无钱治病的村民陈裕武,家里 还有年近七旬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全家的重担就落在 11岁的儿子陈财东身上。这个瘦小的孩子,六七岁就学会了挑水做饭,令他深深感动。于是,张铁国冒着烈日多次前往采访,稿件发表后被国内近百家媒体转载。陈财东的 事迹 感动了许多人,他因此被评为 “全国十大良心人物 ”,进京受奖。而读者和网友募捐的 70多万元爱心款,让陈裕武两条腿先后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令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又站了起来。 在闽侯上街镇沙堤村采访时,张铁 国看到一座由几位村民筹建的烈士陵园,那是老人们为感恩当年驻扎在村里的解放军野战医院伤病员为他们接济食物而建立的,但其中只有 10位烈士有名有姓,其余的 70多人都成了无名烈士。张铁国萌发了为烈士寻亲的念头。随后,他根据墓碑上的地址,通过微博、微信和电话,多方联系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媒体,并托全国各地的战友和朋友打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去年清明前夕,相继找到了 5位烈士的亲属,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今年 1号台风 “尼伯特 ”给永泰带来严重灾害,清凉镇旗山村党支部书记林新华在抢救群众途中遇难。台风期间,张铁国主动请缨去 永泰采访,深入旗山村收集第一手翔实资料,连夜加班写成稿件突遭泥石流,老支书倒在救灾途中,成为第一个报道林新华的记者,许多中央媒体也跟进报道,一个 “好支书 ”就这样 “走 ”向全国。 10多年来,他时刻不忘初心,每天充满激情地奔忙在采访的路上,坚持从 “平民英雄 “身上汲取营养,收获感动,并将感动通过稿件传递给广大读者和网友。 居民贴心人 杨桥河南社区是个老旧住宅小区,共有 3500户居民, 1万多人,社区党委下辖六个党支部, 251名党员。 2014年,河南新村成为无物业小区长效管理的试点社区 ,要发动居民共同参与,收取每月每户 20元的物业服务费。为突破收费难关,社区工作人员在崔蕊芬的带领下 ,连续一个月没有休息,白天开居民会议解释说明,晚上展开入户收费,以诚意和坚韧换来了 80%的交费率,推动了社区服务的市场化运作。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加班加点是常事,在社区工作了 16年,每年的除夕夜,崔蕊芬都是在社区的值班室渡过。杨桥新村拆迁工作漫长而琐碎,为了让 700多户居民全部顺利搬迁,崔蕊芬舍小家为大家。母亲病危住院 1个多月,她每天只有在下班后,才能匆匆赶到医院,只陪伴老人家生命里最后的 10个夜晚。 社区 里 60岁以上的老人有 1500多人,每个传统节日,她都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社区党员用冬至的搓糍,拗九的粥,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的太平面 身体力行表达敬老孝心。社区里有 8位孤寡老人,她和社区干部记住每一位老人生日,每到特殊的日子, “作为闺女 ”的她们都不忘上门和他们在一起过。 作为社区 “大管家 ”,她努力探索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成立了书画社、乡音讲坛、歌友会、票友会、集邮协会、太极学会和睦邻驴友队等舒心文化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圈子。 福州供电公司现有 12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十几年如一日的贴心帮扶、用心护电,已成为党联系群众的 “连心桥 ”。 今年夏天, “尼伯特 ”台风来袭,闽清、永泰告急,闽清县 6个变电站全停,部分地区中低压电网毁灭性损坏,电杆倒断 4758基。停水停电、道路被毁、信号不通,抢修困难重重!响应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詹仁俊带领党员抢修队连夜奔赴灾区。没有路,徒步前进,没有图,现场手绘, 75支应急抢修队伍、 1535人坚守一线!一条条抢修指令发出,一批批支援队伍赶来,一车车应急物资到位,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塔庄镇主网率先全面复电。 近年来,为配合市政府城区改造、地铁施工等要求,电缆下地和智能化改造工程的大量任务都落在了运维班的肩上。工程停电时间往往都在凌晨三四点。作为配电抢修服务队队长,黄颂每次都亲力亲为,从未落下。为方便工作,他甚至把家 “搬 ”到了单位,每年除夕他都没能同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 好服务离不开好技术。在班组中,老师傅们带头学习创新,积极传帮带,让徒弟们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冯振波是输电带电一班班长,身为全国劳模的他,虽干着常人眼中一线工人最普通的活,但在输变电带电作业这一电网核心技术上,却是大家公认的专家。 2011年,冯振 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一个个创新的点子在这里被激活、尝试、研发、运用,到现在已经获得了专利 31项,各类创新成果 48项。 吉钓岛四面环海、面积只有 住人口不到 800人。船,是出岛的唯一交通工具。 1986年,卫校毕业的王锦萍放弃了进城工作机会,接过叔叔的班,成为吉钓岛的新村医。 作为岛上的唯一医生,王锦萍除了给乡亲们看病、抓药,还要负责给接生。一次,一个年轻产妇分娩。当王锦萍赶到她家时,孩子的一只脚已经伸出了产道,但是不会哭、不会动,停止了呼吸。王锦萍没有放弃抢救, 坚持给婴儿做人工呼吸,最终从死神手中挽回新生儿的生命。在岛上,她一共迎接了 200多个新生命,没有一例发生意外。可以说,今年 15岁到 30岁的吉钓岛人,几乎都是由王锦萍接生的。 吉钓岛上老人多, 65岁以上的就有 100多位。哪个老人有什么慢性病,对什么药过敏,王锦萍记得清清楚楚。 80多岁的独居老人陈吓姆是她的老病号,罹患皮肤癌晚期,卧床不起,皮肤溃烂流脓,她坚持每天定时给他换药,喂水喂饭,既当医生,又当保姆,直到老人去世,替他张罗后事。她总是把病人摆在第一位,先人后己。有一次,外面刮着 12级台风。一个村民摔伤了求 诊,她打开诊室,狂风瞬间灌进房屋,一下子掀开了 2楼的屋顶,房间顿时下起了 “瓦片雨 ”。当时,她的小儿子正好腿部受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种群的数量特征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1
- 2025年物业公司物业管理基本工作范围及职责知识竞赛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议C
- 2025年春季展览会场地租赁及全面后勤保障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高层建筑防水工程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合作协议
- 2025年山东石灰石矿山开采经营权转让协议
- 高速公路防撞护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医院感染控制年度总结报告范文
- UGV无人地面车辆技术发展现状报告
- 食品加工关键控制点执行细则
- 2025年兵团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一起)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 《圆的周长》说课ppt
- GIS产品维护检修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题库及答案
- GSP兽药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 试模报告单模板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活着》读书分享优秀课件
- 微型桩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