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国旗下讲话_第1页
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国旗下讲话_第2页
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国旗下讲话_第3页
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国旗下讲话_第4页
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国旗下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小学生重阳节敬老爱老国旗下讲话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605中队的,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作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重阳敬老话说美德。明天,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年节。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的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作为一名小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多为他们着想。在此,我向大家发起倡议在家里,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多陪陪老人,多跟老人说说话,散散步,给老人盛饭、夹菜、倒茶,让老人在晚年不会感到孤独。在外,我们要学会礼让老人,给老人让座,排队时遇到老人,也应让他们先排,看到老人迎面而来,我们要让出路让他们先走,给老人们最大的方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同学们,虽然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更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帮助老人2/6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让我们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让老人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父慈子孝,子孝父心宽,家庭才和谐安宁。同学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为我们撑起的这片蓝天,让我们为争做一个知礼明礼的好孩子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谢谢大家12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重阳节和大庙山文化。重阳,又被冠以“重阳节”的美称,与除夕、清明、盂兰节,三节并称为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四大祭祖大节。重阳,在我们年少的记忆里,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铭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独在异乡思亲的落寞。借助于此,“登高”、“插茱萸”也成为了我们所知的重阳的旧俗。然而,这仅是旷远、古老的中国文化留给我们淡淡的一笔,“重阳”这一颇具分量的文化传统、举国欢度的祭祖大节就隐藏在这淡淡一笔之后,它的浓墨重彩,清幽淡雅,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仕女等待今天我们为她揭去神秘的面纱,重现那浓重深厚的文化传承。重阳,一般为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3/6名重阳。重阳,最早源于古人对上天时令更替的敬畏,对九月农作物丰收的感谢,祭飨天地,祭祖,是谢天地,祖先恩德的活动。也即是中西方共同的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重阳就是东方传统中德“感恩节”。重阳是民众生活中,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踏青”之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辞青”秋游。重阳这天,家族倾室而出,所有亲人都要一起出游赏景,登高远望,赏菊插萸,这些习俗,都寄寓了古人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因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故饮酒作诗,必不可免,因此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这些,都扎根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中国的血脉里。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而与登高相联系的则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所以福州至今仍有重阳节吃九层糕的习俗。另一方面,重阳节还有持螯赏菊并饮菊花酒的习惯。重阳节正是一年的4/6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值此菊花盛开、螃蟹上市之时,就有了如孟浩然所说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在大观园中举办的“螃蟹咏”,也自然更加令人欣然神往了。除此几项风俗之外,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而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九九重阳节,登高最相宜。如今,市民要登高,会首选鼓山。但许多“老福州”一提起过重阳节,首先会想到“要到大庙山踩踩登高石”。老人们说,登高石原是一颗星星,在许多年前的农历九月初九的美丽夜晚,这颗星星带着耀眼的光辉落到了龙岭顶。因为是天上掉下来的“天星”,所以小孩往上一登就会长高。有了这个传说,福州便有了“九月九”上大庙山登高的习俗。旧时,这一天城乡群众都会带着小孩到此登高、放风筝,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上大庙山有3条通道,一是从隆平路北端经龙岭顶而上;二是从延平路北段,也经龙岭顶而上;三是从大庙路直接上山。重阳节这一天,这3条路被挤得水泄不通。聪5/6明的小商贩抓住机会,沿途摆满各种玩具地摊,状元帽、木刀剑、土制小石磨、小刀等应有尽有,比中亭街还要热闹。小孩缠着大人要买这买那,大人只得慷慨解囊,祥和安乐的生活场景令人动容。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星空的秘密不断被破解,我们知道传说中的灿烂星石原来是一块陨石,是自然现象,不足为奇。但它却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人们美好的愿望,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如今,真正的登高石已不知所踪,但我们脚下的的这座大庙山,却依然埋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等待我们去探索。这座“低调”的名山,曾是八闽大地首位受天子册封的闽越王无诸的受册封之山,这里有两千年不干涸的古井,这里还有全国唯一的诗楼它,不但是XX区最重要的文化发祥地,而且对XX市甚至整个八闽大地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至今山上仍然保存着一座巨大的石碑,在石碑上刻着宋代著名书法家米带所写的“全闽第一江山”六个大字。这是对大庙山整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有代表性的概括。在农历重阳将要都来的时候,但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