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_第1页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_第2页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_第3页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_第4页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科学复习提纲科学入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学习科学的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1毫米103微米1微米103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认识刻度尺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一定要估读)记正确记录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注意页和张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3、体积的测量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等。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毫升(ML)。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量杯或米尺;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3、量筒的使用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放平稳把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大,俯视时读数偏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1)在量筒中加一定量的水,记下此时体积V12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读数V2(3)物体的体积V物V2V1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4、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相平(4)记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不读成摄氏三十七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或负二十摄氏度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最小刻度为01。特点玻璃泡上方有缩口,用前需甩,离开人体读数。5、质量的测量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克(G),吨,斤,两,毫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见的是托盘天平4、托盘天平的使用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到“0”刻度线处。3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注意调平后,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再动)4称量时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5读数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注意若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会造成称量结果偏大。(6)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称质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称量的物体质量很小时,可取多个这样的物体进行测量,得出总质量,然后除以个数,就得出了单个物体的质量。如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或小零件的质量(2)补差法1)先测量容器的质量M0,2)将待测液体倒入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总M0如测某液体质量(若将1、2步骤颠倒测量值将偏小空烧杯将沾水,M0将偏大)六、时间的测量在自然界,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如日晷、沙漏、燃香1、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指瞬时时间中的某一点,如现在时间是9时30分,9时30分就是时刻。时间间隔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如上午8时上班,L2时下班,上午上班4小时,4小时就是时段。2、单位秒(S)常用的还有分、时、天、月、年等换算关系是1天24小时,1小时60分3600秒3、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作出解释讨论交流。第2章观察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1、自然界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观察蜗牛实验表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身体的结构有壳,2对触角,腹足是它的运动器官,能分泌黏液,以茎叶为食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触觉、嗅觉和味觉;没有听觉。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生长;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有一定结构(有细胞);有遗传变异;需要呼吸;能主动适应环境等等。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植物不需要吃东西(有叶绿体,自己制造营养);一般不能快速运动;对刺激反应不灵敏;有细胞壁动物需要吃东西;一般能快速运动;对刺激反应灵敏;无细胞壁二、常见的动物根据物体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分类标准(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根据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类有皮毛;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鸟类有羽毛;肺呼吸;体温恒定;卵生。爬行类表皮干燥(有角质鳞片或甲);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卵产在陆地上)。两栖类皮肤湿润,裸露;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卵产在水中)。鱼类皮肤湿润,有鳞片;终生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卵产在水中)。易混淆的动物哺乳类蝙蝠、鲸、海豹等;爬行类龟、蛇、鳄鱼、蜥蜴、变色龙等;两栖类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鱼类鲨鱼4、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草履虫)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母海蜇、水螅、珊瑚虫)摄食和排泄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摄食和排泄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线形动物(蛔虫、蛲虫、钩虫)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长或薄的体型;身体线形,不分节。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长或薄的体型;身体有许多体节。软体动物(蜗牛、螺、蚌、乌贼即墨鱼)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非长或非薄的体型;身体柔软,有贝壳。节肢动物(蚱蜢等昆虫、虾、蟹、蜘蛛、蜈蚣等)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非长或非薄的体型;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棘皮动物(海星)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非长或非薄的体型;身体具有棘皮。5、昆虫蜜蜂、蚕蛾、蟑螂、螳螂、苍蝇、蝗虫、蜻蜓等属节肢动物,已知有100多万种。有保护身体的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三、常见的植物1、根据植物是否产生种子,把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两类。2、根据植物的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把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类。3、植物的类群(结构最复杂的是被子植物;结构最简单的是藻类植物。)被子植物即绿色开花植物(苹果、黄瓜、豌豆、郁金香、玉兰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蕨、胎生狗脊等)有根、茎、叶;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等)有茎和叶;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藻类植物(紫菜、海带、水绵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种。在分类阶层系统中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共同特征越多。四、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单位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发现了细胞;实际上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选择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在这里进行。有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中细胞质是流动的,加速了新陈代谢的进行。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有液体叫细胞液(含水、色素、酸味、甜味等物质)。3、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学说,基本观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4、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形成了复杂的生物体。2)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子细胞体积为母细胞的一半)分裂过程的变化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的结果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单细胞个体繁殖了后代。3)细胞生长子细胞吸收营养,由小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体积增大。4)细胞分化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五、显微镜下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衣藻单细胞藻类;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草履虫原生动物;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草履虫首先参加摄食的结构纤毛;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食物泡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细菌很小,用光学显微镜较难观察到。有球菌、杆菌、螺旋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像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典型的细菌有乳酸菌、炭疽杆菌、葡萄球菌等。真菌(霉菌、酵母菌、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动物、植物、人等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食物的保存方法和原理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致,避免食物变质,必须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主要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保存食物的方法依据的原理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冷藏法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加热法食物经加热,然后密封你能否从以上不同的保存食物的方法中可知,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即营养)等条件。巴斯德消毒法对于某些食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为80摄氏度),持续半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事物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个体2、多细胞生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或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结构功能单位细胞;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保护功能)、输导组织(输送物质)、营养组织(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机械组织(支持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等等。动物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组织结构特点分布主要功能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间质少体表和管腔的内表面保护、分泌和吸收结缔组织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分布广(如血液、软骨、肌腱)保护、支持、连接、营养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躯体四肢、心脏、胃肠等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脑、脊髓、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3)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心脏皮肤、脑、胃、肠、血管、神经等等。植物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4)系统由多个器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如消化系统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共同完成消化食物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和吸收营养的功能。人体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七、显微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推动了微观领域研究的发展。八、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善待生物。保护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九、显微镜1、实验室观察植物细胞用的工具是显微镜,它所成的像是倒像,若要把显微镜内的物象往左移,应把玻片标本往右移;若要把显微镜视野内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应把玻片标本往右下方移。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Q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上标有“5、10”,物镜上标有“10、40”;那么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最小放大倍数是51050倍。3、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显微镜视野内有一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当光线过强时,应选用小光圈、平面镜5、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6、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7、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8、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气泡9、显微镜的镜筒上安装的是目镜;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载物台上安放的是玻片标本。10、按实验要求,简要写出制作洋葱鳞茎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7个步骤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从洋葱的内侧表皮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1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1)取材用的牙签必须经过消毒。(2)实验中滴在载玻片上的液体为09生理盐水。(3)实验中所用的染色液是稀碘液。(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应把视野调暗些。地球与宇宙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形状的证明方法(1)离岸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由一点出发,向东或向西一直走,总会回到原地)(3)发生月食时,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的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4)站的更高,看的更远(5)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注意;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只能证明地球的自转)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二、地球仪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经线的特点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半圆,有无数条。2、经度0经线是指经过英国格林尼志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经度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度,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180经线与之相反。经度最大为180,总共360。3、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的特点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指示东西方向,圆形,有无数条。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北极点,它们的纬度是南极点90S、北极点90N。4、纬度0纬线赤道;纬度的划分是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低纬度030N、S中纬度30N、S60N、S高纬度60N、S90N、S5、(1)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以西为东半球,西半球是指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的地区,即西经20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东经160经线正好相反。(3)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小于20东半球大于160西半球20160(E东半球,W西半球)注意0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东西经,20W和160E经线划分东西半球6、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构成,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三、地图地图的基本“语言”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也叫做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换算,由千米到厘米去掉5个零)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大小与范围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也越详细。(2)方向在地图上辨方向,一般的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有方向标的地图上,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图例记住常见图例(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镇、洲界、国界、省界、铁路、公路、河流、运河、沙漠、山峰)四、太阳和月球1、太阳(1)恒星(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2)日地距离15亿千米;(3)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1500万;(4)直径140万千米;(5)大气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6)太阳活动的标志是黑子(光球层)和耀斑(色球层)。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磁暴、极光、气候和水文异常、紫外线增强。2、月球(1)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2)月地距离3844万千米(3)直径3476千米,为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质量为地球的1/81。(4)月貌有众多的环形山。环形山的成因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作用;月海月球上地势教低的平原和低地;月面上较明亮的部分是地势较高的高原和山地(5)月球概况没有液态的水、没有大气(声音无法传播、昼夜温差大、陨石坑多)、没有生命。昼夜温差大,达300多(6)月球开发空间、矿产资源第1次登月时间1969年7月20日我国“嫦娥计划”“神舟6号”五、月相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的圆缺形态规律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新月(初一)上弦月(初七、八)满月(十五、十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新月(初一)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同一侧月球与太阳成90度角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两侧月球与上上上西西,左亏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上半夜、西边的天空,月轮朝西凸下下下东东,右亏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下半夜、东边的天空,月轮朝东凸成因A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光,只是反射太阳光。B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地变化,使地球上的该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与月相有关的节日中秋节(八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春节(正月初一)、除夕(三十)、端午节(五月初五)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同步自转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六、日食和月食1、日食是指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太阳成270度角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同一侧(1)成因A月球本身不发光,B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且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C月球遮挡了地球上的人们看太阳的视线(2)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3)日食的过程开始于太阳的西缘,结束于东缘。(4)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初一,而且每次日食并不是地球上每个地区都能观察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