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心理物理法,第一节传统心理物理学第二节心理物理函数第三节感觉的直接测量第四节信号检测论,.,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关于身体和心理之间函数依附关系的理论心理物理法,是指用来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方法心理物理法所处理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另一类是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第一节传统心理物理学,一、感觉阈限的含义二、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一)最小变化法(二)恒定刺激法(三)平均差误法(四)三种经典心理物理法的比较三、阈上感觉的测量(一)顺序量表的建立(二)等距量表的建立(三)比例量表的建立,.,一、感觉阈限的含义,(一)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被叫做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threshold),.,按照这种说法,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强度我们总是感觉不到的,而高于绝对阈限的刺激强度我们总是能感觉到的。,.,操作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50%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表1某些近似的觉察阈限,*引自Schiffman(1996),这些阈限值仅作示意用。1ft.=30.48cm,.,(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操作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也称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j.n.d),.,二、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一)最小变化法(极限法)(二)恒定刺激法(三)平均差误法,.,(一)、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也称极限法或系列探索法,是心理物理学的经典方法之一,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刺激按照“递增”或“递减”的两种系列逐级进行微小的变化,以探索被试对刺激有、无觉察反应的转折点,即阈限位置。利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测定被试对刺激的绝对感觉阈限,也可以测定被试对刺激的差别感觉阈限。,.,1、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1).刺激系列的确定:一般在刺激变化范围内确定1520个刺激点,其中最小刺激点应保证远在阈限值之下、最大刺激点应保证远在阈限值之上,而且刺激的强度要按照递增和递减的两种方式等距微小地变化。,(2).反应记录:刺激呈现过程中,要求被试报告“有”感觉或“无”感觉并分别记“”或“”。递增系列实验从较小刺激开始逐渐增加,每次记录被试的反应或报告,直到其报告从“无”变为“有”终止该次实验系列;递减系列实验从较大的刺激开始逐渐减少,每次记录被试的报告,直到其报告从“有”变为“无”就终止该次实验系列。,.,最小变化法是采用比较精细的方法探测阈限值位置,其要求的实验次数较大,一般递增和递减系列均要达到50次以上。此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刺激的改变是等距的;第二,刺激的起点是不确定的;第三,在实验系列中,被试出现不能确定的情况时,视为其感觉发生了变化,可以终止该系列实验,并将被试报告记为“?”;第四,采用“”或“”方法平衡系列误差,.,(3)阈限的确定在一个刺激系列中,被试报告“有”和“无”时,相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值。在每个系列的阈限值的基础上,计算出递增系列与递减系列的两个平均值,这两个平均值的平均数就是一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值。,举例1: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音高的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包含两对四种误差,具体内容见下表。,(4)误差及控制,.,多层次ABBA法的控制形式比较刺激系列呈现顺序递增递减递减递增标准刺激呈现位置左右右左右左左右相继呈现的先后顺序前后后前前后后前,.,2、利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感觉阈限,(1).刺激系列的确定:测定差别阈限的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比较刺激系列,比较刺激系列的最小刺激点远在标准刺激之下,被试能明显感到其与标准刺激相比较弱;比较刺激的最大点远在标准刺激之上,被试能明显感到其与标准刺激相比较强;其中还包括一个与标准刺激相等的刺激。,.,(2).反应记录:在差别阈限的测定中,被试的反应或报告有三类:感到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感到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或拿不准、感到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三种情况要求被试分别报告“小于”、“等于”或“不确定”、“大于”,分别记作:“”、“或?”、“”。,(3)差别阈限的确定第一步,求各列上限、下限差别上限(Lu)、差别下限(Ll)的确定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递增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下限;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上限,第二步,求不肯定间距(IU)、主观相等点(PSE)不肯定间距(IU)的计算: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IU=Lu-Ll主观相等点(PSE)的确定:就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PSE=(上限+下限)/2,第三步,求差别阈限、常误差别阈限(DL)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一半或上差别阈限(Lu-St)与下差别阈限(St-Ll)之和的一半,就是差别阈限。DL=(Lu-Ll)/2。常误(CE)St-PSE,举例2: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时间差别阈限,.,请思考:如何判断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4)误差及控制主要有四种误差:期望误差、习惯误差、时间误差、空间误差。在相继呈现的实验中存在时间误差;在同时呈现的实验中存在空间误差。可采用ABBA对相继呈现中的前后顺序和同时呈现中的左右顺序进行控制,ABBA法的控制形式,.,(二)、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也叫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正误示例法等,其特点是:只使用从能经常感觉到的刺激到经常感觉不到的刺激之间的57个恒定刺激点,各刺激点的呈现顺序是随机的。,.,(2).反应记录: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每呈现一次刺激都要求被试报告感觉到或感觉不到,即报告“有”或“无”。实验者记录每种刺激呈现时被试报告“有”或“无”并统计出各自的总次数。,(1).自变量的确定和呈现:首先确定刺激范围,即根据研究经验或预测找到从经常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几率小于5)至经常感觉得到(感觉到的几率大于95)的刺激范围,然后根据刺激范围的宽度确定57个等距的刺激点。各刺激随机呈现且次数要相等、次数要多。,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表中5个刺激值共随机呈现1000次,每种刺激呈现200次,其中各种刺激值呈现时被试报告“两点”的次数如表4-3所示。如何确定该两点阈的值呢?,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直线内插法,.,2、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感觉阈限,(1)自变量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是让被试者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标准刺激是能被感觉到的某一刺激强度,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从完全没被感觉出差别到完全感觉出差别的范围内选定5到7个刺激强度作为比较刺激。刺激要随机呈现.,.,(2)反应变量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反应变量要求被试者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两类反应:大于、小于三类反应:大于、等于、小于,.,两类反应,一个提重实验:标准刺激为200克,比较刺激为184、192、200、208、216克,共5个。每个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比较20次,共比较100次。结果如下:,.,依照恒定刺激法测绝对阈限时计算阈限的各种方法,计算出50%正反应的比较刺激值,.,值得注意的是,在两类反应中,50%正反应,即50%次数判断比较刺激重于标准刺激,50%次数判断比较刺激轻于标准刺激,这就相当于是没有分辨能力。因此,以7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2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有了上限和下限就可以求出差别阈限。这类叫“75%差别阈限”,.,练习,二类反应的差别阈限的计算:以重量辨别为例。以200克的重量为标准刺激,以从185到215克中的间隔为5克的7个重量为比较刺激,要求被试者只作“重”和“轻”这二类反应。,.,差别阈限的计算Lu=206.6克,Ll=192.8克差别阈限为:DL=(206.6-200)+(200-192.8)/2=6.9克主观相等点:PSE=(206.6+192.8)/2=199.7常误:St-PSE=200-199.7=0.3,三类反应,三类反应的差别阈限的计算:以重量辨别为例。以200克的重量作为标准刺激,以从185至215克中的7个重量作为比较刺激,7个重量间的间隔各为5克,要求被试作“重”、“相等”和“轻”这三类反应。,.,根据表的数据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差别阈限。表4-6中的、三个纵列的数据画出三条曲线,用直线内插法求得50的次数被判断比标准刺激重的重量为204.5克和50的次数被判断比标准刺激轻的重量为196.6克(见图4-4),这两个数值分别为上限和下限(即Lu=204克,Ll=196.6克)。根据上限和下限,就可计算如下:上差别阈=DLu=204克-200克=4克下差别阈=DLl=200克-196.6克=3.4克差别阈限=DL=(4+3.4)/2=3.7克,.,但在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三类反应,被试的态度等个性因素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在三类反应中,包括“大于”、“相等”、“小于”三种回答。较自信的被试,会较少或不作“相等”的回答,其反应的不确定性区间就小;较谨慎的被试则只有较大把握时才会作出“大于”或“小于”的回答,其“相等”的回答较多,不确定性区间就大,测量得到的差别阈限值也就较大。这样看来,使用三类反应来测量差别阈限时,所测量到的似乎不是被试的辨别能力,而是被试的态度或个性因素。,.,(三)、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实验程序是:为被试提供一个标准刺激作为参照点,然后让被试自己调整一比较刺激,直到被试感觉到自己调整的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相等,记录被试调整后比较刺激的实际大小与标准刺激的差异,即误差或差误值。重复多次后将各次测量误差或差误的绝对值平均,即得到被试绝对感觉阈限或差别感觉阈限。(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1、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绝对阈限(1)自变量:以“零”为标准刺激,调节比较刺激的大小。(2)反应变量:被判断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比较刺激值,即被试刚刚调到感觉不到时的比较刺激值。(3)绝对阈限的确定:各次测定数值的平均数即为绝对阈限。,.,2、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差别阈限自变量: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要求被试调节比较刺激的大小,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比较刺激是一连续变量。反应变量:被判断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比较刺激值。差别阈限的确定:测定的差别阈限值只是估计值具体求法为:(1)把每次的调整结果(X)与主观相等点(PSE或M)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将所求的平均数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值。AEM=|X-PSE|/N(2)把每次的调整结果(X)与标准刺激(St)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将所求的平均数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值。AEST=|X-St|/N,.,3、误差及控制,(1)动作误差因被试所采用的动作方式不同而产生的误差。如由小到大调节与由大到小调节所使用的动作不同。(2)时间误差在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相继呈现的实验中,因标准刺激相对比较刺激在前与在后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3)空间误差在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同时呈现的实验中,因标准刺激相对比较刺激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误差控制的方法:(1)多层次的ABBA法;(2)动作规范化。,.,(四)、三种经典心理物理法的比较,1.从阈限的涵义上来比较。极限法最符合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同时因为被试知道刺激呈现的秩序,能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从而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但也正是因为被试知道实验秩序,则容易产生期望误差、习惯误差。这种方法适宜于测定可以按小阶梯变化的刺激的感觉阈限,不适宜于测试连续变化的、适应性强的刺激。,2.从被试者方面来比较,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都要求较大的实验次数,被试被动参与就显得单调疲乏,所以平均差误法实验中被试能主动参与就可以激发其实验兴趣。在这方面,平均差误法优于极限法和恒定刺激法。,.,3.从误差方面看,三种方法都会有较大误差。极限法产生的是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系列误差;恒定刺激法用于那些不方便随意改变刺激的感觉阈限较方便,但使用三类反应时,不确定区间受主观因素影响明显;使用二类反应虽可避免不确定区间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但是迫使被试作出某种反应很不自然,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还有,在恒定刺激法实验中,刺激随机呈现,被试具有较多猜测成分。平均差误法实际上测到的只是一个近似值,结果不能与其他方法的结果比较。,4.从效率方面来说,平均差误法的效率最高。恒定刺激法的每一组数据都可以用上,效率也较高,但是极限法实验次数多、使用数据不充分,所以效率不高。,.,二、阈上感觉的测量,(一)顺序量表的建立1、对偶比较法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如共有10个刺激则可配成45对。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2、等级排列法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次刺激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除的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二)等距量表的建立1、感觉等距法通过将一种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二分法和多分法;同时性等分和渐进性等分,.,.,.,2、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最小可觉差来实现。具体地说,用任何一种古典的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并以此为起点,产生第一个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强度,以第一个最小可觉差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最小可觉差。这样测得许多最小可觉差以后,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费希纳定律就是一种等距量表(S=KlgR),.,.,(三)比例量表的建立1、分段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这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量表的。具体作法是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例如,2倍、3倍、1/2倍、或1/3倍等。每个实验只选定同一比例进行比较,同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当把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之后,便可用与各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的物理量值制成一个感觉比例量表。,.,2、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具体步骤是主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例如,一个重量,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如为10,然后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把其他不同强度比较刺激的主观值,放在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的关系中进行判断,并用数字表示出来。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在心理量和物理量关系的实验中,常会出现特别大的数字,所以数量估计法采用的数据处理通常是几何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定义为n个数值相乘之积的n次方根。例如,有三个数据:4、8、16,则几何平均数X为:也可用下列方法计算:X=(lg4lg8lg16)3的反对数=8,.,对数单位,.,.,三种量表法的比较,.,第二节心理物理函数,一、韦伯定律(一)韦伯分数和韦伯定律I/I=K,.,.,韦伯定律的意义,(1)是有关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函数关系的第一个定律,具有深远的影响。(2)提供了一个比较辨别能力的重要指标,使个体之间及感觉道之间感受性的比较成为可能。常见感觉的韦伯分数如下:音高:1/333;重压觉:1/77;举重1/52;响度:1/11;咸味:1/5。(3)在社会科学中有深刻引申意义。如在生活满意度,消费心理,个人追求与欲望方面都蕴涵着韦伯定律的道理。,.,下面哪个感受性更高?,.,(二)韦伯分数的修正I/(I+a)=C,.,.,二、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Fechner定律)P=KlogIP:感觉量I:刺激量K:常数前提:(1)韦伯定律正确(2)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相等,.,质疑一:韦伯定律的正确性,.,质疑二:最小可觉差的心理相等,实验证明,随着刺激强度水平的增长,最小可觉差代表的心理感受量值并不相等(Stevens,S.S.,1936)。一个在感觉阈限上20个最小可觉差的声音刺激,和一个在感觉阈限上10个最小可觉差的声音刺激,被试判断前者远远比后者的两倍更响。在另一个实验中,杜那普和皮耶隆(Durup和Piron,1933)要求被试调整蓝色光和红色光的亮度,以使它们看起来明度一致。与费希纳对所有最小可觉差都相等的假设相反,当这两种色光亮度同处于各自阈限以上同样数量的最小可觉差时,它们的明度从来都没有被认为相等过。,.,这一实验背后的逻辑是:对红色光和蓝色光的判断都是明度感觉。如果同一感觉中所有最小可觉差都是在心理上相等的,那么若两色光一开始被判断为明度一致,则将它们同增或同减相同数量的最小可觉差,它们也仍然会在明度上被判断为一致。然而实验结果表明:明度一致的两种色光,在同样变化相同数量的最小可觉差之后,明度变得不一致了。这就反过来说明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并不是等同的,它并不适合作为心理量表的等距单位。,.,三、史蒂文斯定律(幂定律、Stevens定律)(一)对最小可觉差的重新理解,.,.,(二)幂定律的提出1、公式:S=bIaS:心理量;I:物理量;a、b为常数。2、含义: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即心理量和物理量都按几何级数增长。当a1时,呈正加速曲线;当a1时,呈负加速曲线;当a=1时,是直线,.,.,(三)幂定律的发展,.,跨感觉道的匹配技术,幂定律的有效性取决于被试能否正确地使用数字去表示自己的心理感觉,有研究者指出,数量估计法中,被试可能更多地反映他的数字习惯而不反映他的感觉。那么不同感觉通道之间的主观量能否比较,能否调节一个感觉通道中的刺激强度,使其主观上感到好像和另一个感觉通道中的刺激一样强?跨感觉道的匹配法,无须被试产生数字等判断,被试的任务是把两个不同感觉通道产生的感觉量匹配起来。,.,(四)对数定律与幂定律的关系观点一:Togerson认为,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遵循哪个定律,不能在实验的基础上解决,而是一个在实验中进行选择的问题。他发现,被试依比例判断还是依等差判断由主试的指导语决定。以比例判断则符合幂函数,以等差判断则产生对数函数。观点二:Ekman在假定对数定律是普遍正确的前提下,指出幂定律可能是对数定律的一个特例。,.,在数量估计法中,以数目匹配刺激的程序,被试所匹配的实际上是两套刺激,一个是数字的主观量sn,另一个是刺激的主观量sI,依对数定律sn=algn+b,sI=clgI+d,(n代表数字刺激,I代表物理刺激),而sI=sn因此:algn+b=clgI+dlgn=(clgI+db)/a=(db)/a+clgI/a设(db)/a=,c/a=则lgn=+lgI可得lgn=lg10+lgI=lg10I于是有n=1I(其中1=10)n为数字估计量(代表心理量),I为刺激(物理量),二者间为幂函数关系。如果把幂定律看作是一种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描述,这就是心理物理定律;如果把它作为两个刺激(数字和物理的)变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它就代表以刺激表示的费希纳定律。,.,第三节感觉的直接测量,一、感觉的直接测量法(一)数量估计要求被是参照某个刺激所对应的数值,直接由数字估计有其他强度刺激产生的感觉量值。史蒂文斯定律的产生。数量估计法的形式:(1)赋予标准值估计法;(2)随机呈现刺激估计法,.,(二)数量生产给被试一个用数字表示的感觉量值,要求他们调整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量。,.,二、感觉直接测量的情境效应(一)实验中其他刺激的影响被试对刺激的数量估计受到刺激呈现情境的影响。如,同一个刺激和较弱刺激一起出现在实验中,往往会被估计为更大的数值;而与较强刺激一起,则会被估计为较小的数值。这也称为情境效应。原因:(1)被试的反应偏差(2)被试的感觉量本身,.,.,(二)刺激序列效应在同一实验阶段内,被试对某一刺激导致感觉的数量估计,往往受到与此之前所进行的其他估计的影响(作用方向与情境效应相反),.,.,(三)刺激全距的影响一般地,数量估计法得到的心理物理函数的斜率,会随着实验中采用的刺激强度的全距的减小而提高。目前对这种刺激全距影响效应的解释是:被试在实验中总是倾向于采用同样的反应数值全距,而不管是实验中所呈现刺激的全距大小。,.,.,三、直接数量估计法的应用1、情绪研究中的应用生活事件量表(1967):利用直接数量估计法,要求被试评定43种生活事件的影响强度,以及从事件中恢复所需时间长短。,.,生活应激事件量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院精神病学家Holmes等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把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生活危机(lifecrisis)归纳并划分等级,编制了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该表列出了43种生活变化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ifechangeunits,LCU),为指标加以评分。他们在一组研究中发现LCU与10年内的重大健康变化有关。,.,.,2、社会舆论的测定,.,英法两国战略核潜艇在水下相撞,.,英国“前卫”号核潜艇,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声纳失效抑或人为责任?现代潜艇都装有精密的声纳装置,为什么没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呢?,“双方反声呐技术太过高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一般情况下,舰艇可以通过声呐装置探测到与己方相近的其他舰只。不过,或许双方潜艇上的反声呐技术太过高端,以至于各自声呐装置均未能探测到对方。法方消息人士称,“凯旋”号水兵听到了“砰”的一声巨响,潜艇的声呐外壳几乎被撞烂。,.,也不排除人为的因素因为和平时期,核潜艇之间的对抗强度相比从前已经降低了很多。长期的和平状态必然造成人员的麻痹。从本次事件看,法国潜艇声纳存在被动的工作方式,发现英国潜艇也存在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核潜艇的水下生活对艇员的压力非常大,一般一次巡逻也就是2个月左右。发生事故的法国“凯旋”潜艇,恰恰是在返航的途中。这时艇员的精神状态也处在低潮期,这也是构成“潜艇相撞”的诱发因子之一。,.,第四节信号检测论,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信号检测论引入的缘由,信号检测论之所以引入心理学,有两个原因:(1)信号检测论本身的发展;(2)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有新兴的理论加入,.,传统认为,只有刺激强度会影响到被试的反应,因此,被试对刺激侦测到(报告“有”)的概率P(y)应该是刺激强度的函数,由于有了将P(y)=50%时所对应的刺激强度作为感觉阈限的操作性定义。如果影响P(y)的因素不仅仅有物理刺激强度呢?这种定义还是否合适?,.,研究显示,刺激出现的概率P(s)会影响P(y)P(s)=1刺激出现并报告“有”刺激出现并报告“无”P(s)1刺激出现并报告“有”击中(hit)刺激出现并报告“无”漏报(miss)刺激没出现、报告“有”虚报(falsealarm)刺激没出现、报告“无”正确拒斥(correctrejection)那么P(y)=P(hit)+P(fa),.,格希德的实验(1971),.,传统心理物理学控制反应偏差的方法:首先,根据阈限概念,被试对阈限以上的刺激总是报告“有”,这部分反应不会受到非感觉因素的影响;而对于阈限以下的刺激被试没有感觉,但由于动机、态度等因素的作用,被试会产生偏差,靠猜测对一部分实验反应为“有”,另一部分反应为“无”。实验中直接得到的P(y),其实就包括了被试真实感觉到的和被试猜测的结果。传统心理物理学关心的是阈限以上的那些刺激能产生多大概率的正向反应,这个概率记为P*(hit),代表修正的击中率。传统方法是插入“侦查实验”来确定被试猜测报告“有”的概率,方法是考查被试对实际没有呈现刺激的试验报告“有”的概率,这实际上就是被试的虚报率P(fa),.,.,.,二、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一)信号和噪音信号(Signal)和噪音(Noise)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噪音就是信号所伴随的背景,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二)决策标准,.,影响决策标准的因素(1)信号出现的先定概率(2)利益得失的权衡,.,三、信号检测论的两种独立指标,(一)反应偏向1、似然比=O击中/O虚报1标准较严格=1标准适中1标准较宽松,.,2、报告标准C,.,(二)辨别力指标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fN(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d=Z击中Z虚报,.,.,.,反应偏向固定,辨别力d的变化情况(1)感觉刺激非常敏感,击中率93%,虚报率7%d=Z击中Z虚报=1.476-(-1.476)=3,.,(2)当感觉辨别能力降低时,d=Z击中Z虚报=0.994-(-0.994)=2,.,(3)被试相对不敏感,或刺激相对较弱,击中率下降为70%,虚报率增加为30%,则d=Z击中Z虚报=0.524-(-0.524)=1,.,四、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等感受性曲线)(一)ROC曲线的绘制就是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二)方差齐性假设的检验,.,五、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一)有无法该方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根据被试对呈现刺激的判断结果来估计P(y/SN)和P(y/N)。,.,.,.,(二)评价法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首先回答有信号或无信号,然后说明我们对回答的确信程度,这就是评价法的实验。用这样的办法,我们就可以把信号或噪音引起的感觉离标准多远表达出来。在有无法实验中,只要求被试以“有信号”或“无信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备考市政工程考试攻略试题及答案
- 高效执行的2025年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课外阅读材料试题及答案
- 零售行业智慧门店建设与管理方案
- 分享经验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市场环境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效会议管理的策略计划
- 加强自我学习与知识更新的途径计划
- 展会营销与品牌推广计划
- 初中英语2023年中考专题训练任务型阅读-完成表格篇
- 数据中台-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 田径运动会检查员报告表
- 高级政工师职称面试题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高级第六章-需求评估
- 业主维权授权委托书范文
- 第四代EGFR-C797S药物管线及专利调研报告
- 骨科基础知识解剖篇
-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谱乐谱
- 有机硅化学课件-有机硅化合物的化学键特性
- 蒸汽和饱和蒸汽热焓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