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期末论文山东省自然文化遗产_第1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期末论文山东省自然文化遗产_第2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期末论文山东省自然文化遗产_第3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期末论文山东省自然文化遗产_第4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期末论文山东省自然文化遗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期末论文学生姓名王婧所在院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班级1403班学生学号2014041344山东省自然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摘要】本文仅以山东省孔府、孔庙、孔林自然与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结合本学期在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课上所学的知识,以学生的角度对山东省孔府、孔庙、孔林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山东省孔府、孔庙、孔林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前言】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类。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正文】1、世界遗产的特征11孔府、孔庙、孔林内容简介孔庙、孔府和孔林统称为“三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建筑群。其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收藏以及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11曲阜“三孔”的历史背景孔庙是祭祀孔子之处,据书记载,孔庙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建初孔庙的规模并不算大,仅仅是孔子的居处作为孔庙,随着儒学地位的不断提升,孔庙的规模也随之日渐屈伸,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儒学思想被推崇上了史无前例的地位高度。三孔也因此受到了国家级的维修。后经多次修缮,于唐代初已具很大的规模。112孔府被誉为“规模仅次于皇宫的邸府”孔子辞世后,孔子的子孙后代都居住于此衙署,所以孔府又被称为“衍圣公府”,公元前19年,汉高祖刘邦于史书记载亲赴曲阜祭奠孔夫子,册封孔氏后人掌管奉祀孔子,北宋至和二年,孔子后代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于是此封被代代传承,“衍圣公府”也因此得名。孔府的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制度,即前堂后寝制度,建筑注重左右对称,分为东,西,中三路,东路是家庙,西路则是学习之地,中路是主体建筑。建筑功能区分也错落有致,大致布局为,前部为官衙,有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和六厅,孔子大门悬匾“圣府”二字,庄严肃穆,在仪门内的两侧,分别设为管沟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和掌书厅为孔府服务,孔府主要布局为前厅,中居和后园,前厅办公,中居主要是孔子后室衣食住行之地,最后则是花园,又称为“铁山园”。113孔庙规模最大的祭孔之地孔庙,又称至圣庙,其位于今天曲阜市鼓楼西侧300米,是用来祭祀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集大成者“孔子”之所,孔庙本是孔子以前居住的地方,于其身后,改作纪念孔夫子的庙,孔庙除祭孔子外,孔庙也同样有孔子弟子以及历代儒学大家作为从祀。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自汉武帝以来,历代君王都追加孔子谥号,也使孔庙的规模不断壮大。孔庙占地约10顷,长60米,宽145米,庙内有门坊,坛阁,殿堂等460多间,红墙围绕四周,角楼配以四角,以皇宫建筑为范本而建,庙宇前后有八进庭院,前三进主要起引导作用,按章法将金声玉振牌坊,棂星门,石桥等错落有致地布置于间,第四进为奎文阁,五进为碑亭院,六、七进分别是主建筑群,最后一进则是后院,此外,孔庙还拥有许多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碑刻,石刻等。两千多年来,曲阜的孔庙屡毁屡修,在历朝国家的保护下,孔庙由一座曾是孔子居住生活的地方成为了如今规模能与皇宫媲美的庞大建筑群。114孔林孔氏家族的墓地孔林又被称为“至圣林”,位于进曲阜市北面一千米的泅河南岸,与城门和神道相连,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两千多年来葬有大约80世,孔林也是目前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占地面积最大的家族墓地,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氏族墓群和人工园林,墓冢多达10万多座,孔子辞世后,其弟子将孔子埋葬于泗水之上,并且最初是“墓而不纹”,只有寥寥几个守林人陪伴其墓左右,孔林神道长达1200多米,其多为宋元时期所建,孔墓位于孔林中部,汉代尊儒术后,武帝令人于此管理打扫,拒载,元文宗至顺二年,孔子后裔孔思凯修筑了孔林围墙,明洪武十年又进一步扩大,雍正八年耗银两万多两筑起门坊,并派官员管理。孔林毫无疑问是一处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墓地,所以孔林作为考察中国两千多年来葬丧风俗是再适合不过了,孔林中拥有李东阳,严嵩,何绍基等著名书法家的亲笔所刻的碑文,地上还保存着宋明清的各种石刻珍品,园内还建有殿、坊、碑亭等60多种明清建筑,郭沫若曾赞叹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于是于1961年,孔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世界遗产的管理与保护21孔府、孔庙、孔林管理中的问题孔府、孔庙、孔林代表了孔子的儒家文化,包含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科学艺术价值。面对如此重要的历史文物,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治理。然而,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行社把矛头指向“三孔”,由于部分人群的素质过于低下,在“三孔”的许多角落里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记,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方面。对于游客而言,他们仅仅是想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虽然大量的游客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归根结底,这是当地旅游局和一些旅游社的责任。例如,2000年12月中旬的山东曲阜“三孔”文物受损事件,为了迎接“曲阜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创立,有关部门决定对“三孔”进行“大扫除”,于是引发“三孔”遭“洗劫”事件。具体情况是曲阜“三孔”管理部门对孔府、孔庙、孔林进行了全面卫生大扫除,买来升降机、水管、水桶等工具,对文物用水管从上至下直接喷冲,或以其它工具直接擦拭,致使“三孔”古建筑彩绘大面积模糊不清。其中孔庙受损最为严重。木质结构建筑渗水,造成漆层拱起,大成殿内文物几乎全部用水冲过,部分铜豆、簋、爵等器物内有较多积水。2001年2月7日,国家文物局文物司副司长晋宏逵就曲阜“三孔”遭水洗一事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不少人心态浮躁,拿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引发不少破坏性行为。”22孔府、孔庙、孔林应有的保护措施首先,我认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最重要措施是从根源上杜绝以文化遗产为理由的营利行为,将文化遗产收为国有,不允许其他股份公司以营利的理由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治理。例如,“水洗三孔”正是由于把文化遗产的管理权交给其他公司才产生。第二,根据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实际的原则,避免出现超容量的旅游和错位性旅游开发。严格控制每天的游客数量,防止由于旅客数量过多导致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如果将遗产旅游看成是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而忽视遗产资源与旅游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那么难以使遗产旅游与价值得到实现与发展。所以,允许各教育机构与文化遗产部门联系,设立专门的日期允许学校的学生团体免费参观。这样,既有助于实现与提升遗产旅游价值,也有助于遗产资源的保护与长期发展。第三,加强“文化遗产日”的宣传。例如,法国政府通过设立的“文化遗产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3、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31强化旅游保护,淡化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和旅游保护的矛盾是中国世界遗产地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的这些自然和文化遗产在历史、艺术、或科学、美学、人种学、人类学等许多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体人类。面对祖先和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一件件自然和文化瑰宝,我们面临的突出任务是保护和利用,保护当然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保护的目的又在于发挥遗产的作用,也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财富。我们强调旅游保护意识,并不是反对旅游开发,只是反对那些不遵循客观规律、急功近利的开发。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必须被当作资源保护工作的主题和支柱,必须被当作发展遗产旅游的基础和生命线。32强化旅游文化,淡化旅游经济旅游文化是一个比旅游经济古老得多的概念,它指的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因此我们所应强调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文化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历代旅游主体游览旅游客体时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二是对近半个世纪人类发展旅游产业过程所创造的介体文化即服务文化要加以借鉴和吸收。中国世界遗产地中的旅游景点都具有高品位的丰厚文化内涵,帮助旅游者感受古代先贤的精神风貌,融入自然,深刻了解地球上的地理环境是旅游介体的重要作用之一。事实上,旅游介体过分关注的却往往是旅游经济,重点在争取通过完善产业结构而赢得经济效益,而对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如何展开、项目设计如何展示景点文化内涵等不太重视,忽视了旅游者旅游需求中追求文化享受这一重要部分。失去灵魂的旅游业,前程可想而知。因此,无论是从满足中外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角度,还是从旅游中介机构提供旅游供给的角度,我们都应该重视旅游文化。重视旅游文化不仅是对旅游者的尊重,而且也是对遗产本身的尊重。【结论】中国是一个文化遗产大国,我们更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本土的宝贵财富,这项艰巨的任务不仅利于当下更会影响子孙后代,文化遗产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代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财富,为后人提够了宝贵的经验和意见。对于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必须保持自己的文化不被侵蚀,在当今社会中,随着西方文化对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