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2复习题_第1页
生化2复习题_第2页
生化2复习题_第3页
生化2复习题_第4页
生化2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代谢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A、丙酮酸B、乙醇C、乳酸D、CO2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A、NADPHHB、NADC、ADPD、COASH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A、异柠檬酸脱氢酶B、6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转氨酶4、下面哪种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1,6二磷酸果糖激酶D、已糖激酶5、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A、糖酵解B、TCA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氧化磷酸化作用6、在TCA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A、柠檬酸酮戊二酸B、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7、丙酮酸脱氢酶系需要下列哪些因子作为辅酶()A、NADB、NADPC、FMND、COA8、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A、生物素B、FADC、NADPD、NAD9、在三羧酸循环中,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需要()A、NADB、NADPC、COASHD、ATP10、草酰乙酸经转氨酶催化可转变成为()A、苯丙氨酸B、天门冬氨酸C、谷氨酸D、丙氨酸11、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A、线粒体基质B、胞液中C、内质网膜上D、细胞核内12、糖异生途径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的己糖激酶()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葡萄糖6磷酸酯酶D、磷酸化酶13、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键是()A、A1,6糖苷键B、B1,6糖苷键C、A1,4糖苷键D、B1,4糖苷键1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A、FADB、COAC、NADD、TPP15、有关葡萄糖酵解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1克分子葡萄糖净生成2克分子ATPBATP的生成部位在胞浆CATP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DATP是通过H在呼吸链传递生成的EATP的生成不耗氧答案O1C2A3C4B5D6B7A、D8B9A,C10B11B12C13C14C15D二、是非题1、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ATP多一倍。()2、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3、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4、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5、糖酵解反应有氧无氧均能进行。()6、在缺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意义是使NAD再生。()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还原型的辅助因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而被氧化,以使循环所需的载氢体再生。()8、动物体内合成糖原时需要ADPG提供葡萄糖基,植物体内合成淀粉时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答案O12345678三、问答题1、写出三羧酸循环的四步脱氢反应及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说明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2、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其生物学意义何在3、计算在有氧条件下,1摩尔葡萄糖在生物体内氧化成CO2和H2O,可净产生多少摩尔的ATP(写出计算步骤)4、试述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5糖酵解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写出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过程的三个不可逆反应的反应式四、名词解释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作用五、填空题1丙酮酸脱氢酶系中,包括()、()、()三种酶和()、()、()等六种辅助因子。2酵解过程中有三个不可逆反应,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分别是()、()、()。3磷酸化酶是糖分解代谢一个关键酶,有具活性的磷酸化酶()和无活性的磷酸化酶()2种形式,它们的转化由磷酸化酶激酶调节。一、选择题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A、F1PB、F6PC、F1,62PD、G6PE、G1P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A、G6PB、F6PC、1,3二磷酸甘油酸D、3磷酸甘油酸E、磷酸二羟丙酮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A、羧基碳上B、羟基碳上C、甲基碳上D、羟基和羧基碳上E、羧基和甲基碳上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A、草酰琥珀酸A酮戊二酸B、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C、琥珀酰COA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羧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C、醛缩酶D、磷酸丙糖异构酶E、乳酸脱氢酶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A、乙酰COAB、硫辛酸C、TPPD、生物素E、NAD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E、延胡羧酸酶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A、乳酸B、甘油酸3PC、F6PD、乙醇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A、NADB、COASHC、FADD、TPPE、NADP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D、己糖激酶E、果糖1,6二磷酸酯酶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A、R酶B、D酶C、Q酶D、A1,6糖苷酶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A、A和B淀粉酶B、Q酶C、淀粉磷酸化酶D、R酶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C、A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羧酸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A、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和CO2C、CO2H2OD、CO2,NADH和FADH2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A、2B、25C、3D、35E、4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A、9或10B、11或12C、13或14D、15或16E、17或1818胞浆中形成的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MOL产生的ATP数是A、1B、2C、3D、4E、519下述哪个酶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A、磷酸甘油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琥珀酸辅助A合成酶20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和ATPA、3CO2和15ATPB、2CO2和12ATPC、3CO2和16ATPD、3CO2和12ATP21高等植物体内蔗糖水解由下列那种酶催化A、转化酶B、磷酸蔗糖合成酶C、ADPG焦磷酸化酶D、蔗糖磷酸化酶22A淀粉酶的特征是A、耐70左右的高温B、不耐70左右的高温C、在PH70时失活D、在PH33时活性高23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循环一周可产生4个NADHHB、循环一周可产生2个ATPC、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羧酸转变为苹果酸D、琥珀酰COA是A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24支链淀粉中的A1,6支点数等于A、非还原端总数B、非还原端总数减1C、还原端总数D、还原端总数减1二、填空题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葡萄糖基的受体是;在磷酸蔗糖合成酶催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基的供体是,葡萄糖基的受体是。2A和B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彻底水解。3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初产物是。4糖酵解在细胞内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的一系列酶促反应。5在EMP途径中经过、和后,才能使一个葡萄糖分子裂解成和两个磷酸三糖。6糖酵解代谢可通过酶、酶和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以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7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然后和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产物。8丙酮酸脱氢脱羧反应中5种辅助因子按反应顺序是、和。9三羧酸循环有次脱氢反应,次受氢体为,次受氢体为。10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个阶段,分别称为和,其中两种脱氢酶是和,它们的辅酶是。11由葡萄糖合成蔗糖和淀粉时,葡萄糖要转变成活化形式,其主要活化形式是和。12是糖类在生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形式。13在HMP途径的不可逆氧化阶段中,被氧化脱羧生成、和。14丙酮酸脱氢酶系受、三种方式调节15在、和4种酶的参与情况下,糖酵解可以逆转。16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的氧化。17丙酮酸形成乙酰COA是由催化的,该酶是一个包括、和的复合体。18淀粉的磷酸解通过降解A1,4糖苷键,通过酶降解A1,6糖苷键。三、是非题1在高等植物体内蔗糖酶即可催化蔗糖的合成,又催化蔗糖的分解。2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由于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结果。3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能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4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5由于大量NADHH存在,虽然有足够的氧,但乳酸仍可形成。6糖酵解过程中,因葡萄糖和果糖的活化都需要ATP,故ATP浓度高时,糖酵解速度加快。7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之一是使NAD再生。8在生物体内NADHH和NADPHH的生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9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即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形成,也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分解。10植物体内淀粉的合成都是在淀粉合成酶催化下进行的。11HMP途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12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13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本质上都是氧化酶。14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为CO2和H2O的途径。15三羧酸循环提供大量能量是因为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ATP。16糖的有氧分解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糖分解代谢愈旺盛,对生物体愈有利。1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氧在循环中是一些反应的底物。18甘油不能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前体。19在丙酮酸经糖异生作用代谢中,不会产生NAD20糖酵解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四、名词解释极限糊精EMP途径HMP途径TCA循环回补反应糖异生作用有氧氧化无氧氧化乳酸酵解五、问答题1什么是新陈代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3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4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5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6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但高浓度的ATP却抑制该酶的活性,为什么7三羧酸循环必须用再生的草酰乙酸起动,指出该化合物的可能来源。8核苷酸糖在多糖代谢中有何作用六、计算题1计算从磷酸二羟丙酮到琥珀酸生成的ATP和P/O2葡萄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自由能为686KCAL/MOL,以此为基础,计算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后的能量转化率。答案一、选择题1C2E3E4C5B6D7D8D9C10C11C12D13A14D15B16B17E18C19B20A21A22A23D24B二、填空题1UDPG果糖UDPG6磷酸果糖21,4糖苷键31磷酸葡萄糖4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和NADH5磷酸化异构化再磷酸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6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7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8TPP硫辛酸COAFADNAD943NAD1FAD10两氧化和非氧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11ADPGUDPG12蔗糖136磷酸葡萄酸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5磷酸核酮糖CO2NADPHH14共价调节反馈调节能荷调节15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6磷酸葡萄糖酶163磷酸甘油醛17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18淀粉磷酸化酶支链淀粉6葡聚糖水解酶三、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略。五、问答题1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其特点为有特定的代谢途径;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具有可调节性。物质代谢指生物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构件分子合成自身的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过程。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放能和需能过程。2糖类可作为供能物质,合成其它物质的碳源,功能物质,结构物质。3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动物中可保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和协助氨基酸的代谢;植物体中主要在于脂肪转化为糖。4是指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氧化脱羧、糖磷酸酯间的互变,最后形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的过程。其生物学意义为产生生物体重要的还原剂NADPH;供出三到七碳糖等中间产物,以被核酸合成、糖酵解、次生物质代谢所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供能。5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大量供能;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枢纽;物质彻底氧化的途径;为其它代谢途径供出中间产物。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为为代谢提供能量;为其它代谢提供中间产物;为三羧酸循环提供丙酮酸。6因磷酸果糖激酶是别构酶,ATP是其别构抑制剂,该酶受ATP/AMP比值的调节,所以当ATP浓度高时,酶活性受到抑制。7提示回补反应8核苷酸糖概念;作用为糖的载体和供体,如在蔗糖和多种多糖中的作用六、计算题114或15个ATP35或375242或3831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一、选择题1生物氧化的底物是A、无机离子B、蛋白质C、核酸D、小分子有机物2除了哪一种化合物外,下列化合物都含有高能键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磷酸肌酸C、ADPD、G6PE、1,3二磷酸甘油酸3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A、延胡羧酸丙酮酸B、COQ氧化型COQ还原型C、CYTAFE2CYTAFE3D、CYTBFE3CYTBFE2E、NADNADH4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A、NADB、FMNC、FE、SD、COQE、CYT5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A、NADH脱氢酶的作用B、电子传递过程C、氧化磷酸化D、三羧酸循环E、以上都不是6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A、在部位1进行B、在部位2进行C、部位1、2仍可进行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BC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8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A、FMNB、FES蛋白C、COQD、CYTB9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A、鱼藤酮B、抗霉素AC、寡霉素D、苍术苷10下列各种酶中,不属于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的为A、内膜外侧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B、内膜内侧对鱼藤酮不敏感NADH脱氢酶C、抗氰的末端氧化酶D、磷酸甘油脱氢酶11下列呼吸链组分中,属于外周蛋白的是A、NADH脱氢酶B、辅酶QC、细胞色素CD、细胞色素AA312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A、抗霉素AB、鱼藤酮C、一氧化碳D、硫化氢13下列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A、FMNCOQB、NADHFMAC、BCD、A1A3O214ATP的合成部位是A、OSCPB、F1因子C、F0因子D、任意部位15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A、化学偶联假说B、构象偶联假说C、化学渗透假说D、中间产物学说16下列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A、丙酮酸B、苹果酸C、异柠檬酸D、磷酸甘油17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A、FMNB、CYTBC、CYTCD、CYTC118ATP含有几个高能键A、1个B、2个C、3个D、4个19证明化学渗透学说的实验是A、氧化磷酸化重组B、细胞融合C、冰冻蚀刻D、同位素标记20ATP从线粒体向外运输的方式是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外排作用二、填空题1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同时产生的过程。2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来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表示,生物化学中PH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3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是指水解时的化合物,其中重要的是,被称为能量代谢的。4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5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作用,即参与从到的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转移到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6由NADH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和。7鱼藤酮、抗霉素A和CN、N3、CO的抑制部位分别是、和。8解释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机制的三种假说分别是、和,其中得到多数人的支持。9生物体内磷酸化作用可分为、和。10人们常见的解偶联剂是,其作用机理是。11NADH经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个ATP,琥珀酸可产生个ATP。12当电子从NADH经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对H从泵到,从而形成H的梯度,当一对H经回到线粒体时,可产生个ATP。13F1F0复合体由部分组成,其F1的功能是,F0的功能是,连接头部和基部的蛋白质叫。可抑制该复合体的功能。14动物线粒体中,外源NADH可经过系统转移到呼吸链上,这种系统有种,分别为和;而植物的外源NADH是经过将电子传递给呼吸链的。15线粒体内部的ATP是通过载体,以方式运出去的。16线粒体外部的磷酸是通过方式运进来的。三、是非题1在生物圈中,能量从光养生物流向化养生物,而物质在二者之间循环。2磷酸肌酸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贮存形式,可随时转化为ATP供机体利用。3解偶联剂可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4电子通过呼吸链时,按照各组分的氧化还原电势依次从还原端向氧化端传递。5生物化学中的高能键是指水解断裂时释放较多自由能的不稳定键。6NADPH/NADP的氧化还原电势稍低于NADH/NAD,更容易经呼吸链氧化。7植物细胞除了有对CN敏感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抗氰的末端氧化酶。8ADP的磷酸化作用对电子传递起限速作用。四、名词解释生物氧化高能化合物P/O穿梭作用能荷F1F0复合体高能键电子传递抑制剂解偶联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五、问答题1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是什么2CO2与H2O以哪些方式生成3简述化学渗透学说。4ATP具有高的水解自由能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ATP是生物体内的“能量通货”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D5C6E7D8C9C10D11C12B13B14B15C16D17C18B19A20C二、填空题1有机分子氧化分解可利用的能量2GG0G03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ATP通货4线粒体线粒体内膜5生物氧化底物氧HE生物合成6NADHCOQCYTBCYTCCYTAA3O27复合体I复合体III复合体IV8构象偶联假说化学偶联假说化学渗透学说化学渗透学说9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102,4二硝基苯酚瓦解H电化学梯度113212呼吸链3内膜内侧内膜外侧电化学F1F0复合体内侧113三合成ATPH通道和整个复合体的基底OSCP寡霉素14穿梭二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苹果酸穿梭系统内膜外侧和外膜上的NADH脱氢酶及递体15腺苷酸交换16交换和协同三、是非题12345678四、略。五、问答题1特点常温、酶催化、多步反应、能量逐步释放、放出的能量贮存于特殊化合物。方式单纯失电子、脱氢、加水脱氢、加氧。2CO2的生成方式为单纯脱羧和氧化脱羧。水的生成方式为代谢物中的氢经一酶体系和多酶体系作用与氧结合而生成水。3线粒体内膜是一个封闭系统,当电子从NADH经呼吸链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H从内膜内侧泵到内膜外侧,从而形成H的电化学梯度,当一对H经F1F0复合体回到线粒体内部时时,可产生一个ATP。4负电荷集中和共振杂化。能量通货的原因ATP的水解自由能居中,可作为多数需能反应酶的底物。脂类代谢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号前面的括号内)()1合成甘油酯最强的器官是A肝;B肾;C脑;D小肠。()2、小肠粘膜细胞再合成脂肪的原料主要来源于A小肠粘膜吸收来的脂肪水解产物;B肝细胞合成的脂肪到达小肠后被消化的产物C小肠粘膜细胞吸收来的胆固醇水解产物;D脂肪组织的水解产物;E以上都对。()3、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酰基转移酶;B乙酰辅酶A羧化酶;C肉毒碱脂酰辅酶A转移酶;D肉毒碱脂酰辅酶A转移酶;E酮脂酰还原酶。()4、酮体肝外氧化,原因是肝脏内缺乏A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B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C羟丁酸脱氢酶;D羟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酶;E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裂解酶。()5、卵磷脂含有的成分是A脂肪酸、甘油、磷酸和乙醇胺;B脂肪酸、甘油、磷酸和胆碱;C脂肪酸、甘油、磷酸和丝氨酸;D脂肪酸、磷酸和胆碱;E脂肪酸、甘油、磷酸。()6、脂酰辅酶A的氧化过程顺序是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水合、加水、再脱氢、硫解。()7、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A油酸、软脂肪酸;B油酸、亚油酸;C亚油酸、亚麻酸;D软脂肪酸、亚油酸。()8、可由呼吸道呼出的酮体是A乙酰乙酸;B羟丁酸;C乙酰乙酰辅酶A;D丙酮。()9、与脂肪酸的合成原料和部位无关的是A乙酰辅酶A;BNADPHH;C线粒体外;D肉毒碱;E、HCO3()10、并非以F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有A琥珀酸脱氢酶;B脂酰辅酶A脱氢酶;C二氢硫辛酸脱氢酶;D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11、不能产生乙酰辅酶A的是A酮体;B脂肪酸;C胆固醇;D磷脂;E葡萄糖。()12、甘油磷酸合成过程中需哪一种核苷酸参与AATP;BCTP;CTTP;DUDP;EGTP。()1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的去路A合成脂肪酸;B氧化供能;C合成酮体;D合成胆固醇;E以上都是。()14、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AHMGCOA合成酶;B乙酰辅酶A羧化酶;CHMGCOA还原酶;D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15、胆汁酸来源于A胆色素;B胆红素;C胆绿素;D胆固醇。()16、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B肉毒碱脂酰转移酶C脂酰辅酶A脱氢酶;D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E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17、氧化过程的逆反应可见于A胞液中脂肪酸的合成;B胞液中胆固醇的合成;C线粒体中脂肪酸的延长;D内质网中脂肪酸的合成。()18、并非类脂的是A胆固醇;B鞘脂;C甘油磷脂;D神经节苷脂;E甘油二脂。()19、缺乏维生素B2时,氧化过程中哪一个中间产物合成受到障碍A脂酰辅酶A;B酮脂酰辅酶A;C,烯脂酰辅酶A;DL羟脂酰辅酶A;E都不受影响。()20、合成胆固醇的原料不需要A乙酰辅酶A;BNADPH;CATP;DO2。()21、由胆固醇转变而来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PP;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22、前体是胆固醇的物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组胺;D性激素;E抗利尿激素。()23、能产生乙酰辅酶A的物质是A乙酰乙酰辅酶A;B脂酰辅酶A;C羟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D柠檬酸;E以上都是。()24、因缺乏乙酰乙酰辅酶A硫激酶和琥珀酰辅酶A转硫酶而不能氧化酮体的组织是A脑;B肾;C心脏;D肝脏;E肠。()25、胞液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脂肪酸碳原子长度至A18;B16;C14;D12;E20。()26、乙酰辅酶A羧化酶所催化的产物是A丙二酰辅酶A;B丙酰辅酶A;C琥珀酰辅酶A;D乙酰乙酰辅酶A;E乙酰辅酶A。()27、奇数碳原子脂肪酰辅酶A经氧化后除生成乙酰辅酶A外,还有A丙二酰辅酶A;B丙酰辅酶A;C琥珀酰辅酶A;D乙酰乙酰辅酶A;E乙酰辅酶A。()28、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辅助因子是A叶酸;B生物素;C钴胺素;D泛酸;E硫胺素。()29、脑磷脂含有的成分是A脂肪酸、甘油、磷酸、二醇胺;B脂肪酸、甘油、磷酸、胆碱;C脂肪酸、甘油、磷酸、丝氨酸;D脂肪酸、甘油、磷酸。()30、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功能是A转运胆固醇;B激活脂蛋白脂肪酶;C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D转运脂肪酸。()31、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促甲状腺素(TSH)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E、以上都是()32、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辅酶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循环是A、三羧酸循环B、苹果酸穿梭作用C、糖醛酸循环D、丙酮酸柠檬酸循环E、磷酸甘油穿梭作用()33酰基载体蛋白特异含有A、核黄素B、叶酸C、泛酸D、钴胺素E、抗坏血酸()34、含有三个双键的脂肪酸是A、油酸B、软脂肪酸C、亚麻酸D、棕榈酸E、花生四烯酸二、填空题1、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辅酶A需消耗()个高能磷酸键。2、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3、脂酰辅酶A经一次氧化可生成()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4、一分子14碳长链脂酰辅酶A可经()次氧化,生成()个乙酰辅酶A。5、肉毒碱脂酰转移酶存在于细胞()。6、脂酰辅酶A每一次氧化需经脱氢、()、()和硫解等过程。7、若底物脱下的氢全部转变为ATP,则1摩尔软脂酸经脂酰辅酶A氧化途径可共产生()个ATP或净产生()个ATP。8、酮体是指()、()和()。9、酮体生成的酶系存在于()。氧化利用的酶系存在于()。10、一分子脂肪酸活化后需经()转运才能由胞液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线粒体内的乙酰辅酶A需经()才能将其带入细胞参与脂肪酸合成。11、脂肪酸合成所需的原料是()、()和()等。12、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辅酶A来源于()或()。NADPH来源于()。13、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超过16碳的脂肪酸主要通过()和()亚细胞器的酶系参与延长碳链。14、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和()。15、脂肪动员是指()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并释放入血液以供其它组织氧化作用。16、丙酰辅酶A的进一步氧化需要()和()做酶的辅助因子。17、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中若其双链位置是顺式3中间产物时,需要()特异的3顺2反烯酰辅酶A异构酶催化后转变为2反式构型,继续进行氧化作用。三、判断题()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辅酶A时,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2、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浆中进行,脂酰辅酶A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3、肉毒碱脂酰辅酶A转移酶有型和型,其中型在线粒体外膜,型在线粒体内膜。()4、脂肪酸经活化后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需经脱氢、脱水、再脱氢和硫解等过程。()5、奇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后全部生成乙酰辅酶A。()6、脂肪酸的合成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液内进行。()7、脂肪酸合成中所需的氢全部由NADPH提供。()8、在胞液中,脂肪酸合成酶合成的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一般在18个碳原子以内,更长的碳链是在肝细胞内质网或线粒体内合成。()9、胆固醇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调节膜的流动性,原理是胆固醇是两性分子。()10、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过程部分与酮体生成过程相似,两者的关键酶是相同的。()11、抗脂解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12、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氧化的逆反应。四、名词解释1、酮体;2、脂肪降解;3、脂肪酸的氧化。五、问答题1、请计算1摩尔14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可产生多少摩尔的ATP2、脂肪酸分解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和作用部位有何不同3、乙酰辅酶A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请列出。4、胆固醇可以分解为乙酰辅酶A吗请写出胆固醇可转变为哪些化合物5、为什么摄入糖量过多容易长胖6、不饱和脂肪酸是如何进行分解代谢的请写出。7、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途径有什么差异请解释之。参考答案第九章脂类代谢一选择题1A2A3B4B5B6C7C8D9D10D11C12B13E14C15D16A17C18E19C20D21D22D23E24D25B26A27B28B29A30C31、E32、D33、C34、C二填空题122肉毒碱酯酰转移酶31分子乙酰COA酯酰COA4675线粒体内膜6加水再脱氢7131130或1298丙酮乙酰乙酸羟丁酸9肝内线粒体肝外线粒体10肉毒碱柠檬酸丙酮酸11乙酰COANADPHATP12糖的有氧氧化脂肪酸氧化磷酸戊糖途径13内质网线粒体14、脂肪降解产物糖酵解15、脂肪脂肪酸和甘油16、生物素维生素B1217、线粒体三判断题1对2对3对4错5错6错7错8错9对10错11、错12、错四名词解释1、脂肪酸在肝内分解氧化时产生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为酮体。2、脂肪动员(脂肪的降解)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过程。3、脂肪酸在氧化时,从碳原子位被氧化,失去一对碳原子,故称脂肪酸的氧化。五问答题1、步骤(1)1摩尔14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过6次氧化,每次氧化产生6摩尔的FADH2和6摩尔NADH,每分子FADH2产生2摩尔ATP,每分子NADH产生3摩尔ATP,所以6次氧化产生(23)X630。(2)脂肪酸激活消耗2摩尔ATP(两个高能磷酸键),所以,经氧化产生28摩尔的ATP。(3)14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过6次氧化产生7摩尔的乙酰COA,每摩尔的乙酰COA进入TCA循环产生12摩尔ATP,所以,7摩尔的乙酰COA彻底氧化产生12X784摩尔ATP(4)14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产生2884112摩尔的ATP。2、脂肪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在分解之前,需将脂肪酸激活,并以肉毒碱为载体将酯酰COA转运入线粒体,在线粒体中脂肪酸经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四个过程,完成脂肪酸的一次氧化,失去两个碳原子,经过多次氧化,至脂肪酸分解成全部的乙酰COA或多分子的乙酰COA和1分子的丙酰COA。脂肪酸合成是在细胞的胞浆中进行的,在合成之前,需将线粒体内的乙酰COA转运入胞浆,然后,开始合成的全过程。整个过程需以下几步反应(1)乙酰COA羧化成丙二酰COA;(2)乙酰基酮基ACP合成酶的生成;(3)丙二酰基的转移;(4)缩合反应;(5)乙酰乙酰ACP的还原;(6)脱水反应;(7)烯丁酰ACP还原成丁酰ACP。经过上述多次的循环直到16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生成。3、答(1)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大量能量。(2)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合成脂肪酸,进一步合成脂肪和磷脂等。(3)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合成酮体作为肝输出能源方式。(4)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合成胆固醇。4、答不能。但古城可以转变为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3和胆汁酸。5、答(1)糖类在体内经水解产生单糖,像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作为脂肪酸合成原料合成脂肪酸,因此脂肪也是糖的贮存形式之一。(2)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也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来源。所以,摄入糖量过多可以引起肥胖。6、答不饱和脂肪酸也在线粒体中进行氧化(1)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均为顺式,而饱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烯脂酰辅酶A是反式2烯脂酰辅酶A,因此当不饱和脂肪酸在氧化过程中产生顺式3中间产物时,须经线粒体特异3顺2反烯脂酰辅酶A异构酶的催化转变为反式构型,氧化才能进行。(2)若不饱脂肪酸经氧化后生成顺式2脂烯酰辅酶A,水和后生成D()羟脂酰辅酶A,需经线粒体的表异构酶催化,将右旋异构体变为氧化酶系所需的L()羟脂酰辅酶A左旋异构体,才能继续进行氧化。7、答饱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途径循氧化进行。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见第六题。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分解代谢的差别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的位置和构型与氧化产生的脂烯酰辅酶A和羟脂酰辅酶A的中间产物不一样,需要线粒体特异的3顺2反烯脂酰辅酶A异构酶和D()羟脂酰辅酶A表异构酶催化才能转变为氧化的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二、习题(一)名词解释11必需脂肪酸22脂肪酸的氧化33脂肪酸的氧化(二)填空题1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与3分子酯化而成的。2在线粒体外膜脂酰COA合成酶催化下,游离脂肪酸与和反应,生成脂肪酸的活化形式,再经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衬质。3一个碳原子数为N(N为偶数)的脂肪酸在氧化中需经次氧化循环,生成个乙酰COA,个FADH2和个NADHH。4乙醛酸循环中两个关键酶是和,使异柠檬酸避免了在循环中的两次反应,实现从乙酰COA净合成循环的中间物。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C2供体是,活化的C2供体是,还原剂是。6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该酶以为辅基,消耗,催化与生成,柠檬酸为其,长链脂酰COA为其7脂肪酸从头合成中,缩合、两次还原和脱水反应时酰基都连接在上,它有一个与一样的长臂。8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一般只合成,动物中脂肪酸碳链延长由或酶系统催化;植物的脂肪酸碳链延长酶系定位于。9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途径合成的;许多细菌的单烯脂肪酸则是经由途径合成的。10三酰甘油是由和在磷酸甘油转酰酶的作用下先形成,再由磷酸酶转变成,最后在催化下生成三酰甘油。11磷脂合成中活化的二酰甘油供体为,在功能上类似于糖原合成中的或淀粉合成中的。(三)选择题1下列哪项叙述符合脂肪酸的氧化A仅在线粒体中进行B产生的NADPH用于合成脂肪酸C被胞浆酶催化D产生的NADPH用于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E需要酰基载体蛋白参与2脂肪酸在细胞中氧化降解A从酰基COA开始B产生的能量不能为细胞所利用C被肉毒碱抑制D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E在降解过程中反复脱下三碳单位使脂肪酸链变短3下列哪些辅因子参与脂肪酸的氧化AACPBFMNC生物素DNAD4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多选)A它对于以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是必要的;B它还存在于油料种子萌发时形成的乙醛酸循环体;C乙醛酸循环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从乙酰COA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D动物体内不存在乙醛酸循环,因此不能利用乙酰COA为糖异生提供原料。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ACPBCOAC生物素DTPP6下列关于脂肪酸碳链延长系统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多选)A动物的内质网酶系统催化的脂肪酸链延长,除以COA为酰基载体外,与从头合成相同;B动物的线粒体酶系统可以通过氧化的逆反应把软脂酸延长为硬脂酸;C植物的型脂肪酸碳链延长系统分布于叶绿体间质和胞液中,催化软脂酸ACP延长为硬脂酸ACP,以丙二酸单酰ACP为C2供体,NADPH为还原剂;D植物的型延长系统结合于内质网,可把C18和C18以上的脂肪酸进一步延长。7下列哪些是人类膳食的必需脂肪酸(多选)A油酸B亚油酸C亚麻酸D花生四烯酸8下述关于从乙酰COA合成软脂酸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多选)A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以NADPH做辅助因子;B在合成途径中涉及许多物质,其中辅酶A是唯一含有泛酰巯基乙胺的物质;C丙二酰单酰COA是一种“被活化的“中间物;D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9下列哪些是关于脂类的真实叙述(多选)A它们是细胞内能源物质;B它们很难溶于水C是细胞膜的结构成分;D它们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0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A乙酰COA羧化酶B缩合酶C酮脂酰ACP还原酶D,烯脂酰ACP还原酶11下列关于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多选)A细菌一般通过厌氧途径合成单烯脂肪酸;B真核生物都通过氧化脱氢途径合成单烯脂肪酸,该途径由去饱和酶催化,以NADPH为电子供体,O2的参与;C植物体内还存在12、15去饱和酶,可催化油酰基进一步去饱和,生成亚油酸和亚麻酸。D植物体内有6去饱和酶、转移地催化油酰基9与羧基间进一步去饱和。12以干重计量,脂肪比糖完全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下面那种比例最接近糖对脂肪的产能比例A12B13C14D23E3413软脂酰COA在氧化第一次循环中以及生成的二碳代谢物彻底氧化时,ATP的总量是A3ATPB13ATPC14ATPD17ATPE18ATP14下述酶中哪个是多酶复合体AACP转酰基酶B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C酮脂酰ACP还原酶D羟脂酰ACP脱水酶E脂肪酸合成酶15由3磷酸甘油和酰基COA合成甘油三酯过程中,生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下列那种A2甘油单酯B1,2甘油二酯C溶血磷脂酸D磷脂酸E酰基肉毒碱16下述哪种说法最准确地描述了肉毒碱的功能A转运中链脂肪酸进入肠上皮细胞B转运中链脂肪酸越过线粒体内膜C参与转移酶催化的酰基反应D是脂肪酸合成代谢中需要的一种辅酶(四)是非判断题()1脂肪酸的氧化和氧化都是从羧基端开始的。()2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才能经氧化降解成乙酰COA。()3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将糖代谢生成的乙酰COA从线粒体内转移到胞液中的化合物是苹果酸。()4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5脂肪酸氧化酶系存在于胞浆中。()6肉毒碱可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分解。()7萌发的油料种子和某些微生物拥有乙醛酸循环途径,可利用脂肪酸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合成苹果酸,为糖异生和其它生物合成提供碳源。()8在真核细胞内,饱和脂肪酸在O2的参与下和专一的去饱和酶系统催化下进一步生成各种长链脂肪酸。()9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包括二个方面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10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磷酸甘油,反应消耗ATP,为可逆反应。(五)完成反应式1脂肪酸ATP()()()()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2甘油二酯R3COSCOA()HSCOA催化此反应的酶是()3乙酰COACO2ATP()ADPPI催化此反应的酶是43磷酸甘油()()NADHH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脱氢酶(六)问答题及计算题1按下述几方面,比较脂肪酸氧化和合成的差异(1)进行部位;(2)酰基载体;(3)所需辅酶(4)羟基中间物的构型(5)促进过程的能量状态(6)合成或降解的方向(7)酶系统2在脂肪生物合成过程中,软脂酸和硬脂酸是怎样合成的4在脂肪酸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酶起什么作用习题解答(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2氧化氧化作用是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是D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3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断裂,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7乙酰COA羧化酶系大肠杆菌乙酰COA羧化酶含生物素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和转羧基酶三种组份,它们共同作用催化乙酰COA的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单酰COA。8脂肪酸合酶系统脂肪酸合酶系统包括酰基载体蛋白(ACP)和6种酶,它们分别是乙酰转酰酶;丙二酸单酰转酰酶;酮脂酰ACP合成酶;酮脂酰ACP还原酶;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ACP还原酶。(二)填空题1脂肪;甘油;脂肪酸2ATPMG2;COASH;脂酰SCO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系统305N1;05N;05N1;05N14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三羧酸;脱羧;三羧酸5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NADPHH6生物素;ATP;乙酰COA;HCO3;丙二酸单酰COA;激活剂;抑制剂7ACP;COA;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8软脂酸;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溶质9氧化脱氢;厌氧;103磷酸甘油;脂酰COA;磷脂酸;二酰甘油;二酰甘油转移酶11CDP二酰甘油;UDPG;ADPG(三)选择题1A脂肪酸氧化酶系分布于线粒体基质内。酰基载体蛋白是脂肪酸合成酶系的蛋白辅酶。脂肪酸氧化生成NADH,而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需要NAD。2A脂肪酸氧化在线粒体进行,连续脱下二碳单位使烃链变短。产生的ATP供细胞利用。肉毒碱能促进而不是抑制脂肪酸氧化降解。脂肪酸形成酰基COA后才能氧化降解。3D参与脂肪酸氧化的辅因子有COASH,FAD,NAD,FAD。4ABCD5A脂肪酸从头合成的整个反应过程需要一种脂酰基载体蛋白即ACP的参与。6ABCD7BCD必需脂肪酸一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8AC在脂肪酸合成中以NADPH为供氢体,在脂肪酸氧化时以FAD和NAD两者做辅助因子。在脂肪酸合成中,酰基载体蛋白和辅酶A都含有泛酰基乙胺,乙酰COA羧化成丙二酸单酰COA,从而活化了其中乙酰基部分,以便加在延长中的脂肪酸碳键上。脂肪酸合成是在线粒体外,而氧化分解则在线粒体内进行。9ABC脂类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一类物质。脂类除含有碳、氢、氧外还含有氮及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