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象的分类及其诊疗_第1页
痧象的分类及其诊疗_第2页
痧象的分类及其诊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痧象的分类及其诊疗刮痧作为中国传统医疗保健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从中医理论讲,人体感染风、湿、火等邪气后,阳气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刮痧可以帮助宣泄邪气,出痧是祛除邪气的必然结果。现代医学认为,出痧是血管扩张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血斑的一种表现。如果想让刮痧起到治疗作用必须出痧,这也是衡量治疗效果的标准。出痧,是指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亦即指“痧痕”。皮肤的这些变化可持续1天至数天。“痧”的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不同痧象,主要是指痧疹出现的部位不同及痧疹本身的形态不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病程、预后判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痧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证,病程短,病情轻,预后好;痧色暗红,呈片状或瘀块,多为里证,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为了比较确定经脉瘀滞的程度,将痧象划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第一种:轻度痧象。痧象颜色鲜红、光泽度好,提示血脉瘀滞的时间短,也提示热证、炎症。有痧点痧斑,部位与皮肤其他部位高度基本持平,为轻度痧象。第二种:中度痧象。痧斑部位与皮肤持平,或略高于其他部位,为中度痧象。痧象颜色紫红色提示经脉瘀滞时间相对较长的郁证。第三种:重度痧象.紫黑色或青黑色提示经脉瘀滞时间长,疼痛反应越明显,指机体亚健康状态,或某些疾病的时候越长,程度越重。青黑色的一个或多个包块状或青筋样痧斑部位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或面积较大的乌青色斑片状痧为重度痧象。若无痧或仅有分散的点状浅红色痧粒,也无疼痛、结节、肌肉僵硬或松弛、萎软等阳性反应,则说明是平和体质;若出痧少,速度也慢,疼痛程度轻,多为酸痛,有肌肉松软和较软的砂砾、结节等阳性反应,则说明是气虚体质;若出痧量不多,痧色浅,疼痛性质多为胀痛,有气泡感、砂砾、结节等阳性反应,则说明是气郁体质。出痧的部位就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也是经脉气血瘀滞的部位,“痧诊”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出痧所在的经脉穴位或全息穴区,判断病位;根据出痧的多少,痧色的深浅、形态,判断微循环障碍的轻重程度、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的性质和体质特点。通过痧象(颜色、形状)来判断对方体质颜色:鲜红色:热暗红色:寒紫色:郁青黑色:寒毒形状散:体内毒素较少密集 斑块:毒素多水泡样: 湿重怎样通过形状和颜色结合?比如对方是紫色斑块状,说明毒素较重并且血湿热 容易皮肤病。暗红色散状,一般身体较虚,气虚血虚。在关键脏腑穴位出现青黑色痧,说明病变涉及脏腑,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