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提纲参考答案-2015_第1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提纲参考答案-2015_第2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提纲参考答案-2015_第3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提纲参考答案-2015_第4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提纲参考答案-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HIJUE整理,仅供参考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提纲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1高层建筑的定义2高层建筑A级高度和B级高度的定义答高层建筑各种竖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3高层与多层的内力本质区别答多层建筑由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占主导地位,水平荷载影响较小。高层建筑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由于弯矩与高度的平方成正比,侧移与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风荷载与地震作用占主导地位,竖向荷载的影响相对较小,侧移验算不可忽略。竖向荷载中恒载所占比重较大。4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哪几类各类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以及适宜的建造高度如何答分为框架侧向刚度小,侧移大框剪具有较好抵抗水平荷载能力剪力墙抗侧刚度大,侧移小筒体抵抗水平作用能力更大其他结构。5结构高宽比的规定6鞭梢效应的概念答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或其他建(构)筑物顶部细长突出部分振幅剧烈增大的现象7后浇带的做法答SHIJUE整理,仅供参考28加强带的做法9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平面不规则指标(3个)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不规则指标(3个)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10高层建筑结构天然地基基础的埋深规定答可取房屋高度的1/1511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埋深规定答可取房屋高度的1/1812概念设计答是指一些结构设计理念,是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SHIJUE整理,仅供参考313结构布置的原则答1)简单、规则、均匀、对称2)承重结构应双向布置,偏心小,构件类型少。3)平面长度和突出部分应满足要求,凹角处宜采用加强措施。4)施工简便,造价低14什么叫结构薄弱层包括软弱层、薄弱层、竖向抗侧力不连续15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规定答框架,室内55M(外35M)。剪力墙,室内45M(外30M)16防震缝的最小缝宽规定100MM17防震缝的最小缝宽的计算18高层建筑新的设计概念和结构形式第三章荷载与地震作用1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哪几类其对应的代表值取值规定2基本风压W0是怎样规定的高规对应的取值原则SHIJUE整理,仅供参考43风荷载标准值WK与哪些因素有关4地面粗糙度类别是怎样划分的5风振系数Z的采用条件6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7基本烈度、设防烈度8大震、中震、小震9强震三要素10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概念及计算11结构楼层的剪重比答剪重比等于楼层地震作用(楼层地震剪力)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第四章设计计算的基本假定1结构计算的三大基本假定(1)弹性工作状态假定(2)平面结构假定(3)刚性楼面假定2作用效应组合的总原则(1)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各分项系数按上述说明取值;但当重力荷载效应对结构构件有利时,G10。(2)进行位移计算时,各分项系数均取10。(3)实际组合时,风荷载应考虑左右,水平地震作用应考虑左右,竖向地震作用应考虑上下;因SHIJUE整理,仅供参考5此,取值存在正负之分。(4)实际组合时,应考虑可能与最不利原则,在上述某一可能组合中,某些项不考虑。(5)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前面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7的地方应采用093作用效应组合的七种可能答可能11无地震时,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且Q10;W06/L10(G12,Q14,W14)永久荷载楼面可变荷载风荷载(10;06)SGSGKLQQSQKWWSWK12SGK1014SQK0614SWK可能12无地震时,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且Q07;W10/L10(G12,Q14,W14)永久荷载楼面可变荷载风荷载(07;10)SGSGKLQQSQKWWSWK12SGK0714SQK1014SWK可能2无地震时,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且G135;Q07/L10根据GB50009第323条注3,水平风荷载不参与组合(G135,Q14)永久荷载楼面可变荷载SGSGKLQQSQK135SGK0714SQK可能3有地震时,即重力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的组合(G12,EH13)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SGSGEEHSEHK12SGE13SEHK可能4有地震时,即重力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的组合6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考虑,且W02(G12,EH13,W14)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SGSGEEHSEHKWWSWK12SGE13SEHK0214SWK可能5有地震时,即重力荷载与竖向地震作用的组合9度抗震设计时考虑,大跨、水平长悬臂结构8、9度抗震设计时考虑(G12,EV13)重力荷载竖向地震作用SGSGEEVSEVK12SGE13SEVK可能6有地震时,即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与竖向地震作用的组合9度抗震设计时考虑;大跨、水平长悬臂结构7度015G、8、9度抗震设计时考虑(G12,EH13,EV05)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SGSGEEHSEHKEVSEVK12SGE13SEHK05SEVKSHIJUE整理,仅供参考6可能7新高规564重力荷载水平地震竖向地震风载SGSGEEHSEHKEVSEVKWWSWK12SGE13SEHK05SEVK0214SWK特别的水平长悬臂结构和大跨度结构,7度015G、8度、9度抗震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下面组合SGSGEEHSEHKEVSEVKWWSWK12SGE05SEHK13SEVK0214SWK4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5抗震等级的划分依据(抗震考)6结构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包括哪两种极限状态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7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的主要原因1)保证主结构基本牌弹性受力状态。2)保证填充墙、隔墙和幕墙等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损伤。8楼层的屈服强度系数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9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验算刚重比刚重比是指结构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设计值之比,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的主要参数10重力二阶效应的概念(P与P的区别)1)P效应由于构件自身挠曲引起的附加重力效应。(长细比不大,其挠曲二阶效应可忽略不计)2)P效应重力荷载由于结构的水平侧移而引起的附加效应。(相对P效应较为明显,可使结构位移和内力增加,当位移较大时甚至导致结构失稳)第五章高层框架结构设计1框架计算简图的确定原则P116的53计算简图2分层法的基本假定分层法的计算步骤答基本假定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小可忽略不计。2)每层梁上的荷载对其他各层梁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计算步骤1)将多层多跨框架分层即每层梁与上下柱构成的单层作为计算单元,柱的远端为固定端;2)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底层柱除外),楼层柱弯矩传递系数为1/3,底层柱为1/2;3)按力矩分配法计算各单元内力;4)横梁的最后弯矩即分层计算所得弯矩;SHIJUE整理,仅供参考75)柱的最后弯矩为上、下两相邻简单刚架柱的弯矩叠加,若节点弯矩不平衡,对节点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分配;6)画出结构弯矩图。3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M、N、V图4反弯点法的计算假定反弯点法的计算步骤基本假定1)框架梁、柱线刚度比(层平均)大于等于3时,假定框架梁的刚度无穷大;柱端只有侧移,没有转角2)忽略框架梁的轴向变形;3)假定同层各柱的侧移相等;SHIJUE整理,仅供参考84)反弯点位置假定底层柱反弯点位置在距离基础顶2/3柱高处,其他层柱反弯点位置在柱高的中点处。5)梁端弯矩可由结点平衡条件求出,并按结点左右梁的线刚度进行分配。计算步骤1)确定各柱反弯点位置。2)分层取脱离体计算各反弯点处剪力。3)先求柱端弯矩,再由节点平衡求梁端弯矩,当为中间节点时,按梁的相对线刚度分配节点外柱端不平衡弯矩。5框架柱抗侧刚度D值的物理意义抗侧刚度为使柱产生单位位移的剪力6框架柱抗侧刚度D值的推导纯框架结构的柱抗侧刚度D值推导如下根据上图,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的弯矩表达式为MAB2I2A1B3AB/LMBA2I2B1A3AB/LA、B分别为A、B端的转角,AB为A、B端的相对侧移根据平衡条件可写出其剪力表达式为VQABQBAMABMBA/L6IAB2AB/L/L则V6IAB2AB/L/L12IC/H2V/12IC/H2根据抗侧刚度的物理意义抗侧刚度为使柱产生单位位移的剪力,则柱的抗侧刚度D为DV/12IC/H2(ICEIC/H)7D值法的计算假定D值法的计算步骤计算假定(1)平面结构假定;(2)忽略柱的轴向变形;(随着建筑高度增大,由此带来的误差会增大)(3)等层高各层层高相等;(4)等转角各层梁、柱结点转角相等(123);(5)等侧移各层层间侧移相等(123)。计算步骤1)求各柱的D值及每根柱分配的剪力2)计算反弯点高度比3)求各柱的柱端弯矩4)求出各横梁梁端的弯矩5)绘制弯矩图。8D值的推导SHIJUE整理,仅供参考9SHIJUE整理,仅供参考109反弯点高度比的构成各层柱底至反弯点的高度YHY0Y1Y2Y3H,Y0为反弯点高度比,与结构总层数N,该柱所在的层次J,框架梁柱线刚度比K及侧向荷载的形式有关,具体计算式和附表查阅教材吧;Y1为上下横梁线刚度比对反弯点高度的影响;Y2Y3为层高变化对反弯点的影响,取值由表查的。10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M、N、V图SHIJUE整理,仅供参考1111框架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的计算步骤1)、求各层中柱、边柱的K、值2)、求各层中柱、边柱的D值3)、求各层柱的D值4)、求各楼层的总剪力VPJ5)、求各楼层的层间侧移由于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6)、求各楼层相对于地面的总侧移由于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12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总体变形特征13框架梁、柱的控制截面分别是哪些截面框架梁跨中和端部截面框架柱每一层的柱顶、柱底截面14框架梁端塑性调幅的具体规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时的内力重分布,对框架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0809进行调幅15延性16实现延性框架的三大措施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17框架梁的构造规定P16218框架柱的构造规定P16419框架节点的构造规定(要求图示)16720框架梁箍筋的面积配筋率的计算计算公式为SVASV/BSNASV1/BS。21框架柱箍筋的体积配筋率的计算计算公式为V(ASVILINI)/(ACORS)22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的范围SHIJUE整理,仅供参考1223框架柱端箍筋加密区的范围第六章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一般剪力墙的界定一般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2整体墙的判别依据及其受力特征不开洞或开洞面积不大于15的墙为整体墙,弯曲为主。3整体小开口墙的判别依据及其受力特征整体系数不大于1,为整体小开口墙,弯曲为主4联肢墙的判别依据及其受力特征SHIJUE整理,仅供参考13整体系数大于1小于10,为联肢墙,弯曲为主5壁式框架的判别依据及其受力特征整体系数不小于1,为壁式框架,剪切为主6整体系数的物理意义反应了边梁总转角风度与墙肢总线刚度两者的相对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系数。7I的物理意义剪力墙对组合截面形心的惯性矩8IN的物理意义扣除墙肢惯性矩后的剪力墙惯性矩9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的规定10短肢剪力墙的界定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4811短肢剪力墙的最小厚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