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制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注意其外文名词)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工程拟核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细胞融合CELLMEMBRANE,PLASMAMEMBRANE,BIOLOGICALMEMBRANE,膜脂MEMBRANEPROTEIN,穿膜蛋白膜周蛋白流动镶嵌模型被(主动)运输易化扩散胞吞(吐)作用ENDOMEMBRANESYSTEM,ENDOPLASMICRETICULUM,糙面内质网LYSOSOME,过氧化物酶体细胞骨架微管微丝中间纤维自(异)养生物MITOCHONDRIA,细胞呼吸核孔复合体核纤层染色质CHROMOSOME,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动粒端粒核型核小体GENE,“中心法则”细胞分裂细胞周期纺锤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测点细胞分化全能性细胞核细胞决定去(转)分化差异表达细胞衰老HAYFLICK界限APOPTOSIS,CASPASE家族细胞连接封闭连接紧密连接锚定连接通迅连接间隙连接细胞黏附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联蛋白细胞外基质基膜细胞信号转导受体配体第一(二)信使STEMCELL,再生不对称分裂胚胎干细胞组织干细胞全能(多能、单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巢细胞工程细胞核移植转基因动物GENEKNOCKOUTIN,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细胞治疗思考题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2、细胞生物学研究在医学中的意义。3、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技术。4、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分子结构模型。5、物质跨膜运输的种类和作用。6、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7、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8、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功能。(包括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等。)9、细胞核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10、染色质的基本概念及折叠包装成染色体的过程。11、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及结构特征。12、中心法则的含义。13、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分类、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共同特点。14、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及各期主要特征。15、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进程。16、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的概念及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17、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18、细胞分化与再生。19、细胞衰老在细胞形态结构和代谢功能上的改变。20、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如何21、简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坏死的主要区别。2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23、什么是细胞黏附,细胞黏附分子的分类作用方式和主要功能。24、细胞外基质有哪些主要功能25、信号转导有何生物学意义和医学意义26、简述信号转导途径的共同特点。27、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28、组织干细胞分化的可塑性及其意义。29、细胞工程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30、通过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你在医学科学研究方面有何感想31、如何通过细胞的分化及其调控来认识“肿瘤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可以改邪归正”32、如何通过细胞的分化及其调控来认识“肿瘤细胞可能起源于未分化或微分化的干细胞”在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中都应重视该部分内容与医学临床的联系,就低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需要联系得如何紧密严谨、十分正确,但应该时时有此意识。1原核细胞(PROKARYOTICCELL)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仅由细胞膜包围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无被膜包围,该区域一般称为拟核,胞质内除核糖体外无细胞器。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较小。在细胞膜之外,有一坚韧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和糖脂。常见的原核细胞有支原体、细菌、放线菌和蓝绿藻(蓝细菌)等,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2真核细胞EUKARYOTICCELL真核细胞进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出现了细胞核和由膜包围的各种细胞器。最主要特征是出现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人类及动、植物生物均为真核生物。3细胞增殖(CELLPROLIFERATION)4细胞工程CELLENGINEERING是指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征,从而创造新物种,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产品的方法体系。5拟核(NUCLEOID)真核细胞中仅含有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裸露DNA链的区域。6细胞超微结构(CELLULTRASTRUCTURE)7细胞化学技术(CYTOCHEMISTRY)是在保持细胞结构完整的条件下,借助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研究细胞乃至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一种技术,有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特殊染色技术等方法。8细胞培养技术CELLCULTURE)是从活体中取出小块组织分离出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使之能继续生存、生长、增殖的一种方法。9原代细胞(PRIMARYCULTURE)是从生物供体分离取得组织或细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也是建立各种细胞系的第一步,培养时间一般是14周10传代培养(SUBCULTURE)将培养的细胞从原培养瓶中加以分离,经培养基稀释后再接种于新的培养瓶中,这一过程即为传代培养。11细胞融合(CELLFUSION)又称为细胞杂交,是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的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12细胞膜(CELL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MEMBRANE)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细胞膜不仅形成细胞结构上的边界,把细胞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号转导等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3生物膜BIOLOGICALMEMBRANE细胞内还有许多膜结构,它们形成了细胞内各种膜性细胞器,称内膜系统,细胞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14膜脂MEMBRANELIPID即细胞膜上的脂类,约占膜成分的50,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糖脂组成,其中以磷脂为最多。所有膜脂都是两亲性分子,具有一个亲水(极性)的末端和一个疏水(非极性)的末端。膜脂分子排列成双分子层BILAYER,具有屏障作用,使大多数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只允许亲脂性物质通过。15膜蛋白(MEMBRANEPROTEIN)决定了细胞膜的不同特性和功能,是细胞膜上附着(镶嵌)的蛋白质。不同细胞中膜蛋白的含量和类型有很大差异,细胞外表面的膜蛋白也可连接寡糖链形成糖蛋白。膜蛋白承担着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构成运输蛋白、酶类、骨架、胞外基质、膜受体等等。16穿膜蛋白TRANSMEMBRANEPROTEIN两亲性分子,其主体部分穿过细胞膜,分为单次穿膜,多次穿膜和多亚基穿膜,大多数跨膜蛋白的跨膜区呈螺旋结构,也有片层的筒状结构。17膜周蛋白PERIPHERALPROTEIN又称外在蛋白位于膜脂质双层的内、外表面,一般通过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类分子头部极性区或跨膜蛋白亲水区的一侧,间接与膜结合。18流动镶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它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层分子层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则附着在脂双层的表面。它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的结构,其组分可以运动,还能聚集以便参与各种瞬时的或非永久性的相互作用。19被动运输(PASSIVETRANSPORT)又称为易化扩散,这是使物质顺着浓度或电化学梯度不耗能的运输方式。20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穿膜转运方式,需耗能,能量来源包括ATP水解,光吸收,电子传递,顺浓度梯度的离子运动等。21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22胞吞作用ENDOCYTOSIS又称内吞作用是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23胞吐作用EXOCYTOSIS细胞内某些物质由内膜包围形成小泡,从细胞内部逐步移到膜下方,小泡膜与质膜融合,然后把物质排出胞外。与内吞作用相反,根据方式不同,分为连续性分泌和受调分泌。24内膜系统(ENDOMEMBRANESYSTEM)相对于细胞质膜而言,细胞内部那些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所有膜性结构的细胞器被通称为细胞的内膜系统,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25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细胞核附近、细胞质区域内的一些由小管和小泡连接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其主要化学组成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和多种酶类。26糙面内质网(ROUGHENDOPLASMICRETICULUM,RER)多呈扁平囊状,排列较为整齐,其网膜胞质面附有许多核糖体颗粒,两者共同形成一种功能性结构复合体,主要与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有关。27溶酶体(LYSOSOME)是一种内含多种水解酶的膜性细胞器,多呈圆形或球形,呈高度异质性。共同特征是含有丰富的酸性水解酶类。28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有别于溶酶体的另一类含酶的球状膜性细胞器,其所含酶类主要为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29细胞骨架(CYTOSKELETON)30微管(MICROTUBULE,MT)31微丝(MICROFILAMENT,MF)32中间纤维(INTERMEDIATEFILAMENT,IF)33自养生物(AUTOTROPH)34异养生物(HETEROTROPH)35线粒体(单数MITOCHONDRION复数MITOCHONDRIA)36细胞呼吸(CELLULARRESPIRATION)37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NPC)38核纤层(NUCLEARLAMINA)39染色质(CHROMATIN)40染色体(CHROMOSOME)41姐妹染色单体(SISTERCHROMATID)42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CHROMOSOME43着丝点CENTROMERE44动粒(KINETOCHORE)45端粒(TELOMERE)46核型(KARYOTYPE47核小体NUCLEOSOME48基因,遗传因子(GENE)49中心法则CENTRALDOGMA50细胞分裂CELLDIVISION51细胞周期(CELLCYCLE)52纺锤体(SPINDLE)53有丝分裂(MITOSIS54减数分裂MEIOSIS55细胞周期检测点CELLCYCLECHECKPOINT56细胞分化CELLDIFFERENTIATION57全能性细胞核(TOTIPOTENTNUCLEUS58细胞决定CELLDETERMINATION59去(转)分化DEDIFFERENTIATION/TRANSDIFFERENTIATION60差异表达DIFFERENTIALEXPRESSION61细胞衰老CELLAGING或CELLSENESCENCE62HAYFLICK界限HAYFLICKLIMITATION63细胞凋亡(APOPTOSIS)64CASPASE家族65细胞连接CELLJUNCTION66封闭连接OCCLUDINGJUNCTION67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68锚定连接ANCHORINGJUNCTION69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JUNCTION70间隙连接GAPJUNCTION71细胞黏附CELLADHESION72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7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SUPERFAMILY74整联蛋白INTEGRIN75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76基膜BASALLAMINA,BASEMENTMEMBRANE77细胞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78受体RECEPTOR79配体LIGAND80第一(二)信使FIRST/SECONDMESSENGER81干细胞(STEMCELL)82再生REGENERATION83不对称分裂ASYMMETRICDIVISION84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85组织干细胞TISSUESPECIFICSTEMCELL86全能(多能,单能)干细胞TOTIPOTENT/PLURIPOTENT/UNIPOTENTSTEMCELL87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88干细胞巢STEMCELLNICHE89细胞工程(CELLENGINEERING90细胞核移植NUCLEARTRANSPLANTATION91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ANIMAL92基因剔除(GENEKNOCKOUT)93基因重组(GENEKNOCKIN)94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TRANSGENICANIMALBIOREACTOR)95细胞治疗(CELLTHERAPY思考题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发现细胞建立细胞学说建立细胞学多学科渗透与细胞生物学细胞超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1604年第一台显微镜的诞生1665年英国ROBERTHOOKE观测到植物的CELL19世纪中叶德国SHLEIDENANDSCHWANNN创立细胞学说1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所有生活细胞的结构都是类似的;3所有细胞都是来源已有的细胞的分裂。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1达尔文的进化论2能量守恒定律3细胞学说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诞生,超微结构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英国WATSONAND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和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分子生物学的兴起。2细胞生物学研究在医学中的意义3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技术显微镜成像技术1光学显微镜技术光镜成像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相差显微镜技术;微分干涉差显微镜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2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化学和细胞内分子示踪技术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细胞纯化技术流式分离技术细胞纯化技术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细胞培养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反义技术基因转移技术基因剔除基因敲进4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膜功能的关系细胞膜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脂类排列成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对水溶性分子相对不通透的屏障;蛋白质以不同方式与脂类结合,构成膜的功能主体;糖类多分布于膜外表面,通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脂类或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此外,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5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和作用对小分子和离子1被动运输【简单扩散(脂溶性物质如醇以及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和水等)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产物等)离子通道(钠、钾、钙离子等极性很强的离子)】2主动运输【ATP驱动泵、协同运输】3水通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囊泡运输胞吞作用【吞噬作用(由吞噬细胞完成,在免疫防御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胞饮作用(非特异性地吞入胞外溶液和一些大分子)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通过受体的介导高效特异性地摄取胞外低浓度物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和非连续性分泌】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不仅参与物质运输而且对膜成分的更新和流动具有重要意义。6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内膜系统(ENDOMEMBRANESYSTEM),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1糙面内质网结构多呈扁平囊状,排列较为整齐,其网膜胞质面附有许多核糖体颗粒,两者共同形成一种功能性结构复合体。功能与外输性蛋白质的分泌合成、加工修饰及转运过程密切相关核糖体附着的支架;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蛋白质的糖基化;蛋白质的胞内运输2光面内质网结构电镜下管、泡样网状结构,网膜表面核糖体故光滑,常与粗面内质网相通功能作为细胞内脂类物质合成主要场所的多功能细胞器。脂质合成与转运;糖原代谢解毒作用;参与钙离子的储存和浓度调节;与胃酸、胆汁的合成、分泌密切相关。3高尔基复合体结构由三种不同大小类型的囊泡组成膜性结构复合体,扁平囊泡;小囊泡,又称为小泡;大囊泡,又称为液泡。功能细胞内蛋白质运输分泌的中转站;细胞内物质加工合成的重要场所;糖蛋白的合成和修饰、蛋白质(或酶原蛋白)的水解等;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膜泡的定向运输;参与溶酶体的形成。4溶酶体多呈圆形或球形,呈高度异质性。能够分解胞内的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残损的细胞器;具有细胞营养功能;是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参与个体发生、发育过程。5过氧化物酶体形态上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解毒作用是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生理功能。能够有效清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及其他毒性物质;有效进行细胞氧张力的调节;参与对细胞内脂肪酸等高能物质分子的分解和转化。7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外膜是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的一层单位膜,外膜含有脂质和蛋白约各占一半,多为转运蛋白。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叠形成特定的内部空间,内膜将线粒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其中由内膜直接包围的空间称内腔,含有基质,也称基质腔;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间称为外腔,或膜间腔,内膜上有大量向内突起的折叠,形成嵴。嵴与嵴之间的内腔部分称为嵴间腔而由于嵴向内突起造成的外腔向内深入的部分称为嵴内空间,内膜的通透性很小。内膜有高度的选择通透性。内膜(包括嵴)的内表面附着许多突出于内腔的颗粒,每个线粒体大约有104105个,称为基粒,基粒头部具有催化ADP生成ATP的酶。内外膜转为接触点线粒体内外膜转位接触点形成编码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通道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腔充满了电子密度较低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功能1线粒体介导了某些类型的细胞死亡(凋亡)(1)许多证据显示线粒体是控制细胞死亡的重要环节之一。(2)线粒体的改变构成了细胞死亡的原因或表现。当细胞受到内部或外部凋亡信号刺激时,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线粒体内的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IF等释放到细胞质中,与胞质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APAF1结合,活化CASPASE9进而激活CASPASE3,导致细胞凋亡。许多凋亡相关蛋白如BCL2、BAX等定位于线粒体膜上。(3)线粒体控制着某些细胞死亡过程的中心环节。2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细胞呼吸本质上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一系列由酶系所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细胞内生物能源生成的主要途径。8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功能。(包括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等。)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1微管微管MICROTUBULE,MT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由微管蛋白TUBULIN组成。1)微管因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抗压、抗弯曲,构成细胞内的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2)微管以中心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为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提供了轨道,细胞内合成的一些运输小泡、分泌颗粒等物质沿着微管提供的轨道进行定向运输。(借助马达蛋白)3)微管及其相关的马达蛋白在细胞内的膜性细胞器的空间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4)微管与细胞运动关系密切。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纤毛、鞭毛,其外表面覆盖质膜,内部有由微管组成的轴丝。5)在细胞分裂期,胞质微管网络发生全面解聚,重新组装形成“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运动和调节细胞分裂。6)微管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信号分子可直接与微管作用或通过马达蛋白及一些支架蛋白与微管作用实现信号的传递。2微丝微丝MICROFILAMENT,MF是普遍存在于细胞中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的直径57NM的骨架纤丝,可呈束状、网状或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中。其基本成分是肌动蛋白,具有收缩功能。1微丝构成细胞的支架并维持细胞的形态,如细胞皮层、应力纤维及微绒毛等;2微丝参与细胞的运动,如伪足等细胞的变形运动;3微丝在肌球蛋白参与下作为运输轨道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点类似于微管的轨道作用;4微丝参与细胞质的分裂,形成收缩环;5微丝参与受精作用,在溶酶体酶作用后参与精子和卵子的膜融合;6微丝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质膜下肌动蛋白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启动细胞内激酶变化引起级联反应;7微丝参与肌肉收缩3中间丝中间丝是直径10NM纤维状蛋白,由中间丝蛋白组成,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也是三类细胞骨架纤维中化学成分最为复杂的一种。1构成细胞完整的支撑网架系统;2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3参与细胞的分化;4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9细胞核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基本概念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组成1核膜(外核膜、内核膜、核周隙、核孔复合体以及核纤层)2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储存形式,主要组成成分均为核酸和蛋白质。3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显示为均匀、海绵状的球体4核基质NUCLEARMATRIX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除核被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一个精密的网架系统,因其与胞质骨架相似,又被称为核骨架,由非组蛋白构成。功能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DNA存在的主要部位,其功能主要涉及与遗传物质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是DNA储存、复制、传递及核糖体大小亚基组装、DNA损伤修复的场所,在维持细胞遗传稳定性及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增殖等生命活动中起着控制中心的作用。10染色质的基本概念及折叠包装成染色体的过程。基本概念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能被碱性染料染色,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是DNA和以组蛋白为主的相关蛋白质。过程1染色质的一级结构核小体。2核小体紧密连接,螺旋缠绕,形成一个外径30NM、内径10NM的螺线管,为染色质的二级结构。3螺线管进一步盘绕,形成超螺线管,为染色质的三级结构。4染色质的四级结构染色单体,由超螺线管经再次折叠而形成。11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及结构特征。形态特征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非随机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构成赤道板。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均位于同一平面,染色体两侧的动粒均面朝纺锤体两极,每个动粒上结合的微管可达数十根,纺锤体赤道面直径变小,两极距离增长。结构特征着丝粒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动粒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存在于着丝粒两侧的特化圆盘状结构;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或棒状结构;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12中心法则的含义。遗传信息通过DNA、RNA和蛋白质单方向流动。13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分类、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共同特点。概念通过化学信号分子而实现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现象。分类胞外信号分子,即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一信使,分为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局部化学介导因子和气体分子等四类。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内部能接受这些化学信号分子的受体,可分为膜受体与胞内受体,胞内受体又可分为胞质受体和核受体。受体将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分子,也称为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二信使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蛋白质变化及其所引发的细胞行为的改变。细胞生物学效应细胞信号转导调节控制着许多生命过程,包括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神经传导、激素和内分泌作用、学习与记忆、疾病、衰老与死亡等;也包括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分化与维持、免疫、应激、细胞恶变与细胞凋亡等。共同特点(见下26题)。14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及各期主要特征。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三种。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分裂过程首先是胞核拉长后从中间断裂,胞质随后被一分为二,两个子细胞由此形成。核膜不消失,无纺锤丝形成及染色体组装,子细胞核来自于亲代细胞胞核的断裂(遗传物质可能不均等)。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凝集、分裂极被确定、核仁缩小并解体。前中期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向赤道面运动。中期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非随机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构成赤道板。后期染色体两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子代染色体形成并移向细胞两极。末期子细胞核出现及胞质分裂(在收缩环作用下)。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1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I持续时间长,细胞变化复杂,胞核显著增大,发生染色体配对、交换。中期I四分体向细胞中部汇集,排列于细胞的赤道面上,通过动粒微管分别与细胞不同极相连。后期I受纺锤体微管作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并开始移向细胞的两极。同源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是随机的。末期I染色体去凝集,逐渐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纤维,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胞质分裂后,各含比亲代细胞少一半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着丝粒上连接有两条染色单体。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出现一个短暂的间期。2第二次减数分裂可分为前期II、中期II、后期II、末期II、胞质分裂。持续时间短,不发生DNA合成,无染色体复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15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进程。细胞周期(CELLCYCLE)是指细胞从上次分裂结束到本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期(MITOSIS期,M)及分裂间期(GAP期,G)两个阶段)。间期可分为G1、S、G2期。(一)G1期是DNA复制的准备期(二)在S期中DNA完成其复制(三)G2期为细胞分裂准备期M期为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体凝集及分离,核膜、核仁破裂及重建,纺锤体、收缩环在胞质形成,胞核分裂,两子核形成,胞质一分为二,细胞完成分裂。16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的概念及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癌基因VONCOGENE,VONC是指一些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所具有的、异常活化后可使细胞无限增殖进而癌变的DNA序列。在脊椎动物正常细胞中,与VONC相似的同源DNA序列,则被称为细胞癌基因(CELLULARONCOGENE,CONC)或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原癌基因是一种显性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其表达的产物量较少,但却为细胞生长、增殖所必须,原癌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将导致细胞增殖发生异常,引起癌变。癌基因和原癌基因产物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为生长因子类蛋白、生长因子受体类蛋白。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及转录因子类蛋白。通过不同的编码产物,癌基因与原癌基因能以多种方式参与对细胞周期的调节。17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转录、翻译以及蛋白质形成后活性修饰等不同水平,其中转录因子介导的转录水平调控是最重要的。1组织细胞特异性转录调节因子决定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2转录因子的独特调控方式启动特定谱系细胞的分化(3)染色质成分的共价修饰制约基因的转录18细胞分化与再生。1多潜能未分化细胞的再发育是再生的一般规律再生的本质是成体动物为修复缺失组织器官的发育再活化,是多潜能未分化细胞的再发育。再生方式有多种,其中涉及哺乳动物组织再生的方式有补偿性再生,表现为细胞分裂,产生与自己相似的细胞,保持它们的分化功能。当正常组织细胞的增殖不能完全补偿丢失的细胞时,存在于组织中的组织专能性干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参与组织的重建。2从对再生机制的认识到再生医学目前生命科学工作者已从人类发育的某些阶段分离出未分化的多潜能胚胎干细胞,并探讨了这些细胞的体外可塑性与临床上病变器官的修复和再生的关系。这些来源于胚胎早期的多潜能未分化细胞为迄今难以或无法治愈的白血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病以及老年痴呆等复杂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将来有可能解决组织和器官移植材料的来源。19细胞衰老在细胞形态结构和代谢功能上的改变。细胞在形态上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质膜透性和脆性提高,线粒体数量减少,染色质固缩、断裂等。(1)衰老细胞中水分含量减少(2)衰老细胞中色素蓄积(3)细胞膜系统的改变细胞膜的变化。磷脂含量下降,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升高;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随增龄而下降,细胞膜的黏滞性增加,膜流动性降低。内质网的变化。粗面内质网数量减少,排列无序,膜膨胀、崩解,膜表面核糖体数量减少,光面内质网呈空泡状。高尔基复合体的变化。囊泡肿胀,伴有扁平囊的断裂崩解,分泌功能降低。溶酶体的变化。溶酶体功能降低,细胞内残余体积累。4)线粒体的变化是细胞衰老的重要指标。数量减少,体积的增大,氧化产能功能下降。(5)细胞骨架的改变。G肌动蛋白含量下降,微丝数量减少,与微丝相关的信号传递功能下降。(6)核结构的改变。核膜内折、崩解、染色质固缩化。(7)蛋白质合成变化。蛋白质合成速率降低,特异蛋白、酶结构和数量改变,是细胞衰老的重要标志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减少(8)成体干细胞的衰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的能力下降。20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如何(1)机体的衰老并不等于体内所有细胞都衰老(2)机体的衰老与体内细胞的衰老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体的衰老可能是组织中干细胞的衰老引所致。21简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坏死的主要区别。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具有重要区别PAGE326特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诱导因素生理及弱刺激强烈刺激受累范围单个细胞丢失成群细胞死亡膜完整性保持到晚期早期即丧失细胞体积减少、固缩增大、肿胀染色质凝聚成半月形稀疏成网状细胞器无明显变化肿张破坏溶酶体保持完整破坏外溢细胞形状形成凋亡小体破裂成碎片基因组DNA有控降解随机降解大分子合成一般需要不需要基因调控有无后果不引起炎症反应引起炎症反应意义生理死亡方式病理死亡方式2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分子机制1线虫细胞凋亡基因1直接相关基因细胞死亡基因(CELLDEATHGENE)CED3、CED4死亡抑制基因(CELLDEATHSUPPRESSERGENE)CED92与死亡细胞吞噬有关的基因CED1、CED2、CED5、CED6、CED7、CED8、CED103控制DNA裂解基因NUC14特异细胞类型凋亡的基因CES1、CES2EGL1和HER12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1)CASPASE家族CED3的同源物是一类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EASPARTICACIDSPECIFICPROTEASE),简称胱天蛋白酶(CASPASE)(2)BCL2蛋白家族是线虫CED9的同源物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抑制凋亡的BCL2BCL2、BCLXL、BCLW、MCL1能阻止线粒体外膜的通透化,保护细胞免于凋亡。促进细胞凋亡的BCL2BAX、BAK,NOXA能够促进线粒体外膜的通透化,促进细胞凋亡。(3)P53基因抑癌基因DNA损伤P53活化P21基因转录细胞阻止在G1期,如果DNA损伤不能被修复,P53持续增高引起细胞凋亡。(4)FAS和FASLFAS是广泛存在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膜表面受体,FAS配体FASL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两者结合将导致携带FAS的细胞凋亡。生物学意义1发育过程中清除多余的细胞2清除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无用的细胞衰老的红血细胞、前T、前B淋巴细胞3清除病理活动过程中有潜在危险的细胞DNA损伤的细胞、有癌变危险的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23、什么是细胞黏附,细胞黏附分子的分类作用方式和主要功能。细胞黏附(CELLADHESION)细胞通过黏附分子介导的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着。分类钙黏着蛋白;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能源行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研究报告:深度分析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自考专业(法律)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重难点自考专业(学前教育)【新题速递】附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光通信技术升级与光纤通信网络智能运维研究报告
- 重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8年级数学下册试题【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
- 重难点解析四川遂宁市第二中学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攻克试卷(解析版)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常考点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化妆品行业-产品成分分析与配方优化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调查表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教学计划
- 顺丰快递员工入职合同范本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常用急救药品课件
- 幼儿园食品安全培训内容资料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12
- 美发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表
- 《生理性止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