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导入培训课件_第1页
VI导入培训课件_第2页
VI导入培训课件_第3页
VI导入培训课件_第4页
VI导入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觉识别系统分享,1,PPT学习交流,What?,什么是VI?,什么是CIS?,Ccorporate公司、企业IIdentity识别、统一性SSystem系统,CI是工业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经济交往无国界的产物。CIS是一门沟通整合学,是系统性工程。它将企业现有、抽象的资源通过系统分析、规划等方式,整合、提炼为易理解、易认知、易传播的“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达到对内强化“统一性”;对外强化“差异性”的作用。,CI,MI,BI,VI,MIMindIdentity理念识别企业哲学、精神的语言表现BIBehaviorIdentity行为识别行为、行动上的个性化表现VIVisualIdentity视觉识别视觉认知的直观表现,什么是VI?,VI是围绕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品牌核心元素展开的标准性、差别性、传播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视觉识别体系。VI立足于人的第一感观视觉,将抽象的品牌策略和定义,如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用直观的视觉语言表现出来,使受众通过视觉接触点体验和感知到这个品牌的特质。,VVisual视觉IIdentity识别、统一性,VI系统,VI系统是品牌策略的表达,商业战略,品牌战略,6,PPT学习交流,MI,BI,VI,CI好像一颗大树一样,MI是树根、BI是树干、VI是树冠,四者的关系,起源于欧洲18世纪以前,几乎每个商家或商人都有自己的商标,但并没有发挥出如同今日的力量。十九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市场竞争加剧。有远见的公司领导开始意识到品牌的力量视觉设计是一种强大的销售工具,塑造一个具有一致性的代表图形运用到一切产品上。,萌生于德国最早导入CIS的企业是十九世纪初的德国AEG公司1907年,德国AEG公司采用彼德.贝汉斯设计的三个字母作为企业标志,并将其运用到电器产品、包装、广告、橱窗及信笺上,形成了统一的形象识别,开始企业建立视觉识别系统先河。,彼德.贝汉斯德国著名建筑师,形成于英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伦敦地铁建立CI系统1933-40,爱德华.琼斯顿为伦敦地铁设计了标志,运用在车票、站牌、路标等方面,并聘请艺术家为其进行海报、纪念碑和地铁本部的设计。伦敦地铁建筑景观与运输机能相统一,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企业视觉形象的经典之作,也成为CI战略形成的标志。,发展壮大于美国五十年代,二战结束后,经济复苏,在此期间很多建筑师与艺术家纷纷离开德国,落足美国,为美国的建筑及设计也带来了很大影响。IBM,早期成功导入CI系统第一家,然后是美孚石油、西屋电气、可口可乐、3M及各大航空公司、银行、汽车公司等。,丰富于日本七十年代前后,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各企业先后导入VI,日本企业率先导入,MAZDA、大荣百货是早期比较成功的案例。日本导入CIS尤其特殊性,经过了三个阶段:1.视觉识别设计阶段2.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健伍)3.观念改革、素质改良阶段(普利斯通轮胎、麒麟啤酒),12,PPT学习交流,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导入CIS太阳神是中国企业率先导入CI的代表。,CI的类型划分欧美式“视觉型CI”欧美的CI战略定义为:以标准字体和商标作为沟通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工具。欧美型CI侧重VI部分,强调视觉传达的标准化,使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充分运用在整个企业中,用视觉语言传达企业的整体信息。,日式“文化型CI”日本企业家认为光注重视觉效果是不够的,还需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提供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达到推广的目的。日本型CI侧重企业理念和经营方针,是以企业理念为核心进行CI开发的。,Why?,为什么要导入VI?,红色的品牌联想,17,PPT学习交流,红色的品牌联想,18,PPT学习交流,19,PPT学习交流,这是一个充斥着“品牌”的时代!,20,PPT学习交流,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品牌(brand)是一个“名称、专有名称、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商群体的商品与服务,并且使它们与其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分开来”。,什么是品牌?,21,PPT学习交流,我们总是会见到它每天每小时每个闪动的瞬间在窗外在街上在电视里品牌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智里,22,PPT学习交流,身处信息如此之泛滥的年代,23,PPT学习交流,大脑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我们该依靠什么?让客户注意到我们的品牌,24,PPT学习交流,最为直观、有效的方式,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即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无比丰富的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25,PPT学习交流,对外部1.充分表达企业、品牌特有的品质、特性2.可以更好的区隔竞争对手,产生差异化3.帮助企业稳定有效的积累品牌资产4.快速认知,提高知名度5.增加品牌溢价和附加值,提高品牌忠诚度,VI的作用,对内部1.激励士气,另员工有归属感2.业绩的提高3.提高宣传推广力度4.统一设计制作降低成本5.利于内部管理,How?,怎么做?,标志是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28,PPT学习交流,但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仅依靠标志是不够的,29,PPT学习交流,建立统一、一致的视觉语言是“识别”的关键,30,PPT学习交流,反复重复、产生频率,积累品牌认知,31,PPT学习交流,科学的方法、法制化的管理,32,PPT学习交流,BrandAppreciate优秀品牌识别形象赏析,old,视觉整合,更鲜明、更清晰、更简洁、更纯粹,琐碎的混乱的视觉信息,new,整合后的形象更聚焦,形成强大的系统的视觉冲击力,35,PPT学习交流,old,各自为政的体系,来自于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不是“一家人”,36,PPT学习交流,new,37,PPT学习交流,old,它们已经很完整了,38,PPT学习交流,new,但是还可以更完整,39,PPT学习交流,old,什么都想说,等于什么都没说,40,PPT学习交流,new,一件事说好了,就是极致,41,PPT学习交流,old,品牌的视觉识别形象一定是健康向上的,42,PPT学习交流,new,这才是人文的,43,PPT学习交流,44,PPT学习交流,old,冰冷的零售业巨头,45,PPT学习交流,new,关心我们生活的朋友,46,PPT学习交流,old,没有形成“识别”体系,没有品牌.,47,PPT学习交流,new,48,PPT学习交流,49,PPT学习交流,50,PPT学习交流,51,PPT学习交流,简洁的辅助图形用到极致,52,PPT学习交流,新颖的辅助图形更严谨的规范,53,PPT学习交流,用视觉识别传达品牌调性,54,PPT学习交流,用视觉识别传达产品特征,55,PPT学习交流,强化与标志的关联性,56,PPT学习交流,利用每一个品牌触点建立识别形象,色彩形象是建立视觉识别的捷径,58,PPT学习交流,利用文字与排版建立视觉识别更有高度,59,PPT学习交流,VisualIdentitySystem_视觉识别系统,我们对_品牌识别形象传播目标是:独特、醒目、有效,品牌识别形象传播目标,基础部分,从技术层面,通过不同角度、方向对品牌的核心元素(标志、文字、色彩等)进行数值化和缜密化的规范,是品牌识别建立、应用的原则部分。,62,PPT学习交流,品牌标志,标志,logo,是表明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图形或文字符号体现品牌理念和诉求,表达意义、传递情感。标志是品牌资产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其识别性和美观度予以保护。,63,PPT学习交流,品牌标准字体,标准字是品牌的文字形象。根据标志的形态指定某款,或设计某种字体用来传达、呼叫企业名称,且所有媒介所传播的品牌名称只能使用此字体。,64,PPT学习交流,品牌色彩,色彩比其他视觉元素更容易且有效的传达情感,更加容易与目标受众产生共鸣。视觉识别系统的色彩需要紧密联系品牌价值和定位,在整个视觉识别系统中承担重要的角色。,65,PPT学习交流,辅助识别的图形语言,辅助图形辅助于标志传达品牌的理念和诉求,强化品牌的视觉识别,是塑造品牌气质的重要元素。,66,PPT学习交流,品牌图片风格,一张好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图片比文字更加容易传达直观的感受,使品牌更容易理解。因此,图片是传达品牌理念、与受众沟通诉求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我们被感知的形象,并使我们区别于其他的品牌。,67,PPT学习交流,专业字款,字体是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字体的搭配和使用必须符合视觉识别的风格,并与其他元素相协调。企业专用字款需适应跨媒体的应用,如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体。,68,PPT学习交流,品牌标准组合,将标志与标准字的排列形式进行多种组合,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