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免疫学习题_第1页
微生物免疫学习题_第2页
微生物免疫学习题_第3页
微生物免疫学习题_第4页
微生物免疫学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A法氏囊B胸腺C淋巴结D肝脏E骨髓2异嗜性抗原属于A完全抗原B自身抗原C共同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半抗原3半抗原A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无免疫反应性E仅能刺激B细胞活化4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5抗原物质的免疫原性取决于A高分子量B异物性程度C化学结构的复杂性D注入机体后的稳定性E以上均是6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是由A二条相同的重链组成B二条多肽链组成C以J链连接的一条轻链和一条重链组成D二硫键连接的二条相同重链和二条相同轻链组成E二硫键连接的一条重链和一条轻连组成7合成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浆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T细胞D肥大细胞E细胞8下列哪种抗体在血清中含量最高AIGDBIGMCIGADIGGEIGE9人血清中天然的ABO血型抗体属于何种IGAIGEBIGMCIGGDIGAEIGD10下列那一种称攻膜复合体AC4B2B3BNBC56789CC4B3BDC3BBBEC4B2B11下述哪种物质可活化补体旁路途径A内毒素B单体IGGC抗原抗体复合物DCLE五聚体IGM12关于补体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耐热的球蛋白B存在与人或动物血清中C性质不稳定D作用是非特异的E血清中含量稳定13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是AIL1BIFNCIL10DIL2ETNF14关于细胞因子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MHC限制性B高效性C多效性D多源性E分泌性15下列哪种细胞表面具有CD8分子A单核细胞BB细胞CCTLD肥大细胞E中性粒细胞16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是ACD2BCD3CCD4DCD5ECD817人类MHC的染色体定位A笫1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17号染色体E第22号染色体18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19机体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婴儿期C幼儿期D青春期E老年期20与I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成分是A抗体(IGE)B补体C肥大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1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是I型超敏反应A接触性皮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血细胞减少症D荨麻疹E移植排斥反应22防止对某种食物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A脱敏B吃这种食物后立即服用抗组织胺C避免吃这种食物D用RIST法检测敏感度水平,如果低,则可吃这种食物E只好很好烹调后的这种食物23关于抗毒素使用,错误的是A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做过敏试验B治疗时要早期足量使用C抗毒素可提高机体特异性抗病能力,故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多次给儿童注射D对抗毒素过敏的机体,若必须应用时可采取脱敏疗法E抗毒素在人体内存留时间较短,只能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24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A纳米B微米C毫米D厘米E米25细菌特殊结构性菌毛的功能是A在不同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B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保护细菌不受外界环境破坏D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E以上都不是26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是A细菌的芽胞是否被杀灭B细菌繁殖体是否被完全杀灭C热原质是否被完全清除D内、外毒素是否被彻底清除E以上都不是27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干扰细菌DNA的复制C损伤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D切断肽聚糖中聚糖骨架支架1,4糖苷键E以上都不是28细菌在生长周期中哪一期生物学特性最典型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都不29用于生理盐水的灭菌方法,下列哪种最常用A加热煮沸30MINB紫外线照射C滤菌器过滤D高压蒸气灭菌E巴氏消毒法30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病灶易局限,且浓汁粘稠是因为产生下列哪种致病物质A透明质酸酶B血浆凝固酶C杀白细胞素D链激酶E链道酶31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产褥热B风湿热C猩红热D波浪热E以上都是32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菌毛E侵袭性酶33脑膜炎球菌的致病物质最主要的是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肠毒素E外毒素34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血清学试验为AOT试验B血浆凝固酶试验C肥达氏试验D血凝试验E血沉试验35常作为饮用水、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查指标的是A大肠埃希菌B沙门菌C志贺菌D葡萄球菌E霍乱弧菌36下列关于肠道杆菌的特征,错误的是A均为G杆菌B都不形成芽胞C抗原构造复杂D营养要求高,常用血琼脂培养基E生化反应活跃37对可疑的霍乱病人应采集的标本是A痰液B中段尿C血液D米泔水样便E以上都不是38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侵袭性酶E芽胞39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机制是A中和游离的外毒素B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C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D在补体参与下溶解破伤风杆菌E减轻临床症状40有关结核分枝杆菌的特点,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抗酸染色呈红色B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C耐酸碱、耐干燥,对湿热、紫外线、75酒精敏感D经毒力变异获得减毒株卡介苗E细菌主要以内毒素致病41感染结核后机体获得的免疫力的特点是A以体液免疫为主B可清除体内的细菌C传染性免疫D免疫力极弱E以细胞免疫为主42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E以上都不对43下列哪一项不是病毒体的特征A、非细胞结构B、只含一种类型核酸C、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D、对抗生素不敏感E、对干扰素敏感44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复制B二分裂C原体、始体D有丝分裂E以上都不对45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原是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C、腺病毒D、风疹病毒E、鼻病毒和冠状病毒46以下哪种微生物感染时可引起口颊粘膜出现KOPLIK斑A疱疹病毒B、流感病毒C、腮腺炎病毒D、新型隐球菌E、麻疹病毒47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A脑神经节B脊髓前角神经细胞C神经肌肉接头D海马锥体细胞E三叉神经节48以下哪种病毒属于缺陷病毒HAVB、HCVC、HEVD、HDVE、HBV49引起口唇疱疹的病毒是A、HSV1B、HBVC、HIVD、HSV2E、VZV50单纯疱疹病毒潜伏部位是A、迷走神经结B、B细胞C、淋巴结D、三叉神经节E、神经和肌肉的接头处51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脑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麻疹病毒E、EB病毒52儿童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中老年复发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是A、VZVB、EB病毒C、乳头瘤病毒HPVD、朊粒E、HSV53下列肝炎病毒中,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的是AHAV和HBVBHBV和HCVCHAV和HEVDHBV和HEVEHCV和HDV54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同性或异性间性行为B、吸毒者共用注射器C、输血和器官移植D、母婴垂直传播和围产期传播E、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55感染人体后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A、乙型脑炎病毒B、狂犬病毒C、登革病毒D、HIVE、EBV56SSPE的病原体是AHIVBEBVCHBVD麻疹病毒E风疹病毒57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是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流感病毒D、乙脑病毒E、甲肝病毒58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是A流感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HCVDHEVEHSV59真菌的主要结构成份是A、菌丝和孢子B、菌丝和芽孢C、菌毛和孢子D、菌毛和芽孢E、始体和原体60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E、立克次体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免疫2抗原3细胞因子4凝集反应5L型细菌6消毒7败血症8缺陷病毒9(流感病毒)抗原转换10DANE颗粒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简述抗体产生(初次和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7分)2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是什麽(6分)3简述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组成,分别有何意义(7分)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卷(一)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CCABEDADBBAABACEBAABDCCBAADBDBBCCCADDBBECDCAEEBDADAACEBDBCAC二、名词解释、免疫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抗原是指能够激活机体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细胞因子是指由某些细胞分泌的能够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的糖蛋白。、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性物质的反应。、L型细菌细菌在某些理化因素(射线、抗生素或补体)的作用下,其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损,形成的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消毒杀灭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灭非致病性微生物的方法。、败血症化脓菌局部繁殖后,进入血液并大量繁殖,随血液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造成化脓性感染的过程。、缺陷病毒基因组缺损的病毒,感染细胞后无法正常的进行复制。、(流感病毒)抗原转换流感病毒的或蛋白发生较大的变异,常常产生新的基因型,形成较大范围或世界性的流行。、DANE颗粒大球型颗粒,是完整的病毒粒子,有感染性。三、问答、简述抗体产生(初次和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答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潜伏期长,需710天后才能在体内检出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低;在体内维持时间短;最初出现IGM,随后出现IGG;抗体的亲和力较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潜伏期短,一般13天,甚至数小时即可有特异性抗体产生;抗体效价高,约为初次应答的几倍到几十倍;体内维持时间长;抗体类别以IGG为主,而IGM含量与初次应答相似;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是什麽种类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菌及部分G菌G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或细菌崩解后释出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差、608030MIN破坏好、16024小时破坏毒性作用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DIC等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简述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组成,分别有何意义抗原抗体组成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感染者血中,位于DANE颗粒外衣壳、小球型颗粒和管形颗粒表面,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其相应抗体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故血清中出现HBSAB是乙型肝炎恢复的标志。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内衣壳上,不易在血液中检出,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可表达,抗原性强。相应抗体抗HBC为非中和性抗体,无免疫保护作用,抗HBCIGG在血中持续时间长;抗HBCIGM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E抗原(HBEAG)可出现在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及游离存在于患者血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基本一致,故可作为HBV复制及具有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相应抗体抗HBE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预后良好的征兆。一、名词解释抗原(ANTIGEN,AG)抗原决定簇半抗原异嗜性抗原二、选择题1、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A、半抗原B、完全抗原C、TDAGD、TIAGE、共同抗原2、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是()A、免疫原性B、免疫反应原性C、变应原性D、耐受原性E、以上均可3、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半抗原E、脂类4、对人体具有抗原和抗体二重性的物质是()A、抗白喉外毒素血清B、干扰素C、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D、细菌外毒素E、马抗破伤风血清5、位于抗原分子表面,易被BCR或抗体识别结合的表位称()A、独特型决定基B、顺序决定基C、功能性抗原决定基D、隐蔽性抗原决定基E、抗原决定基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A、通常为蛋白质B、易于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C、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D、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和再次应答E、由B表位和T表位组成7、对人体而言,ABO血型抗原是()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异嗜性抗原D、共同抗原E、同种异型抗原8、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A、异种抗原B、共同抗原C、改变的自身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半抗原9、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小分子化学药物B、脂多糖C、佐剂D、酵母多糖E、类毒素10、免疫学中的非己物质不包括()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物质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E、胚胎期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11、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12、TDAG得名,是因为()A、在胸腺中产生B、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应答C、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D、只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E、产生相应的抗体需T细胞辅助1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抗原决定簇B、抗原的电荷性质C、抗原的大小D、载体的性质E、抗原的物理性状14、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超抗原C、交叉抗原D、异嗜性抗原E、类属抗原15、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半抗原B、抗原C、抗体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E、超抗原16、交叉反应是由于二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A、构象决定簇B、功能性决定簇C、不同的抗原决定簇D、共同决定簇E、连续性决定簇17、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A、免疫耐受B、超敏反应C、自身免疫性疾病D、免疫缺陷E、免疫排斥选择题答案1E2E3B4E5C6D7E8B9A10D11C12E13A14D15D16D17D一、名词解释1、抗体(ANTIGEN,AB)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4、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二、选择题1、免疫球蛋白分型的依据是()A、CH和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VL抗原特异性不同C、VH抗原特异性不同D、CH抗原特异性不同E、CL抗原特异性不同2、胎儿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含量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DD、IGME、IGE3、特异性IGM水平升高有助于感染早期诊断的原因是()A、IGM比其他类型IG容易测定B、感染可导致很高的IGM应答C、IGM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D、IGM是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同时其半衰期较短E、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IG4、胎儿发育晚期能够合成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MD、IGEE、SIGA5、免疫球蛋白的CDR位于()A、CH和CLB、CH和VLC、VH和CHD、VH和CLE、VH和VL6、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IGEB、IGG、IGDC、IGG、IGAD、IGM、IGGE、IGG、SIGA7、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VH和CHB、CH和CLC、VH和VLD、VH和CLE、VL和CH8、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I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DD、IGEE、IGM9、寄生虫感染时,人体内含量明显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DD、IGEE、IGM10、IGG分子中与补体结合的部位存在于()A、CH2B、CH1C、CH3D、CH4E、VH11、合成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浆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T细胞D、肥大细胞E、B细胞12、分泌型IGA能抵抗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由于()A、局部粘液对它有保护作用B、它是二聚体C、有J链D、有分泌片E、以上都不是1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A、IGMB、IGGC、IGAD、IGEE、IGD14、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A、IGMB、IGGC、IGAD、IGDE、IGE15、在局部粘膜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IG是()A、IGG1B、IGG4C、IGAD、SIGAE、IGE16、可将IGG分解成FAB2和PFC的酶是()A、木瓜蛋白酶B、胰酶C、胃蛋白酶D、激肽原酶E、脂氧化酶17、IGE()A、为单体分子B、有高度细胞亲和性C、有CH4区D、可介导过敏反应E、以上均可18、抗体是()A、都是IGB、由浆细胞产生C、均为糖蛋白D、多是种球蛋白E、以上均对19、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A、IGG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B、抗体具有免疫原性C、抗体均可与FCR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D、除IGG外,其它类型IG也能穿过胎盘E、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20、本身具有调理作用的IG是()A、IGMB、IGGC、IGAD、IGEE、IGD选择题答案1D2D3B4C5E6E7C8D9D10A11A12D13B14A15D16C17E18E19B20B一、名词解释1补体COMPLEMENT,C2补体经典途径二、选择题1补体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AC123456789BC124536789CC145236789DC142356789EC1243567892下列那一种称攻膜复合体()AC4B2B3BNBC56789CC4B3BDC3BBBEC4B2B3下述哪种情况,需补体参加()A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时B特异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时CADCC作用D中和作用E沉淀反应4下述哪种物质可活化补体替代途径()A内毒素B单体IGGC抗原抗体复合物DCLE五聚体IGM5下述哪种补体成分可以丢失而剩余的补体系统却仍可经替代途径活化()AC1,2,3B仅C3CC2,3,4DC1,2,4EC56下列哪种物质既是过敏毒素又是趋化因子()AC3DBC4ACC5ADC3BEC5B7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IG是AIGG1,IGG2,IGG4,IGMBIGG1,IGG2,IGG3,IGMCIGG,IGADIGG1,IGG2,IGG3,IGAEIGG,IGA,IGD,IGM8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AC2BC1CC3DC6EC99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AC1BC2CC3DC4EC510关于补体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一组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球蛋白B存在与人或动物血清中C性质不稳定D作用是非特异的E含量随免疫原的刺激而增高11H因子的作用是A促进C5B9的灭活B促进C5678的灭活C促进C3的灭活D促进C3BBB的灭活E促进C4B2B的灭活12与补体旁路激活途径无关的补体成分是AC4BC3CC5DC9EB因子13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AIGM、IGABIGG、IGACIGMDIGD、IGEEIGG、IGM14补体激活后,不能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是A溶解或杀伤细胞作用B免疫粘附作用C中和毒素作用D炎症介质作用E调理吞噬作用15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C3ABC3BCC567DC4AEC3A、C5A16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C2ABC3ACC3BDC4AEC5A17既参与补体经典途径,又参与补体旁路途径的成分有AC19BC15CC39DC59EC1818在补体激活过程中,MG2参与A维持C1分子完整性BC3转化酶形成C膜攻击复合物形成D调理作用E激活C1S19下列何种作用无需补体成分参与A抗A抗体对A型红细胞的溶解B免疫粘附C中和溶解病毒DADCC作用E免疫调理作用20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AIGG1BIGG2CIGG3DIGMEIGA21可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补体成分是()AC1QBC3BCC5ADC4BEC2A22替代途经激活补体的重要意义在于()A在感染早期可发挥有效的抗感染作用B协助体液免疫应答有效发挥抗感染作用C介导炎症细胞参与的抗感染作用D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作用E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选择题答案1D2B3B4A5D6C7B8C9C10E11D12A13E14C15E16C17C18B19D20D21C22A一、名词解释MHCHLA二、选择题1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是()ACD2BCD3CCD4DCD5ECD82编码HLAII类抗原的基因位于()AHLAA基因座位BHIAB基因座位CHLAC基因座位DHLAD基因座位EHLAE基因座位3II类HLA抗原在以下哪种细胞膜上不能检出()A静止T细胞BB细胞C单核细胞D激活T细胞E树突状细胞4II类HLA抗原的组成()A和链BIG的L和H链C一条链D链和2M链ETI和TI链5编码人2M的基因位于()A第2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15号染色体D第17号染色体E第22号染色体6I类HLA抗原出现于()AT细胞B单核细胞C枯否氏细胞DB细胞E以上各细胞都有7II类HLA抗原出现于()AB细胞B静止T细胞C原始T细胞D红细胞E浆细胞8下列分子哪一个不是由MHC基因编码的()AHLAI类分子轻链(2M)BHLAI类分子重链(链)CHLAII类分子DC4EBF9下列哪一种成分不是由HLA基因编码的产物()AC4BB因子C2MD肿瘤坏死因子E热休克蛋白7010II类HLA抗原基因组以下哪几区组成()ADRDQBDQDPCDPDRDQDIAEABC11在人群中HLAA1和HLAB8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0158和0092,假定这些等位基因随机遗传(不存在连锁不平衡),A1B8单元型的期望频率会是()A0072B0057C0030D0015E000312一男性患者接受器官移植的最适宜供者是()A其父B其母C其妻D同血型兄弟E孪生兄弟13当细胞癌变时,其表面发生的变化是()AHLA一I类抗原显著减少BHLA一I类抗原显著增加CHLA类抗原显著减少DHLA类抗原显著增加EHLA一I类和类抗原均显著减少1480以上的强直性脊椎炎病人下列哪一种HLA抗原阳性()AHLADW3BHLAB8CHLAB27DHLAB7EHLAA51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由人的MHC基因编码的()A2微球蛋白BI类HLA抗原CII类HLA抗原DC4E热休克蛋白16人类MHC的染色体定位()A笫1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17号染色体E第22号染色体17HLAI类抗原存在于()A白细胞表面B有核细胞表面C淋巴细胞表面D巨噬细胞表面E上皮细胞表面18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A异嗜性抗原B改变的自身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隐蔽抗原E肿瘤相关抗原选择题答案1C2D3A4A5C6E7A8A9C10C11D12E13A14C15A16B17B18C一、名词解释1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APC)2细胞因子(CYTOKINE,CK)3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二、选择题1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是AIL1BIFNCIL10DIL2ETNF2外周免疫器官中,T细胞定位在()A法氏囊B脾脏红髓C肌肉细胞D淋巴结副皮质区E胸腺皮质区3人类B细胞发育的器官是()A骨髓B脾C淋巴结D胸腺E以上均不是4抗原呈递细胞包括下列细胞但除外()A辅助性T细胞B巨噬细胞C朗罕氏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5直接特异杀伤靶细胞的是()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K细胞DNK细胞ETC细胞6最常用的人类T细胞有丝分裂素是()ALPSBCONACPHADSPAESAC7哪一个是中枢淋巴器官()A扁桃体B淋巴结C胸腺D肠淋巴组织E脾脏8下列细胞因子中哪一种不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AIL1BIL2CIL4DIL5EIL109IL1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ATHBTCCTDDTSE巨噬细胞10TNF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A巨噬细胞B静止T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红细胞11关于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作用强B持续时间长C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功能D主要为非抗原特异性作用E在抗肿瘤、抗细胞内微生物感染中起重要作用12关于细胞因子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MHC限制性B高效性C多效性D多源性E分泌性13下列哪项属于分泌型免疫分子AMHC分子B细胞因子C粘附分子DFCRECD分子14关于IL2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B促进T细胞增殖与分化C被活化的B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D增强NK细胞活性E主要由B细胞产生15分泌IL4和IL5的淋巴细胞是ATCBTSCTH1DTH2ETH1和TH216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BTNFCIFNDCSFETGF17以下哪种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ABBIL1CIL2DIFNETNF18干扰素的特点是A无种属特异性B可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C由感染机体的病毒合成D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E属于多糖类物质19在抗体类别转换中,诱导IGE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5EIL620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哪项是错误的A可作用于产生的局部B可作用于远处的细胞C可作用邻近的细胞D可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E可作用于不同种属细胞选择题答案1B2D3A4A5E6C7C8A9E10A11B12A13B14E15D16D17A18D19C20E一、选择题1特异免疫有以下特点A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B有针对性C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DA与BEA与B与C2巨噬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递呈过程不包括()A吞噬体形成B吞噬溶酶体形成C抗原降解成抗原肽D抗原肽在内质网中加工修饰E抗原肽与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3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4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AM对抗原的处理和传递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E效应细胞的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5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主要黏附分子对是()ACD28B7BLFA1ICAMCCD80CD86DCD40CD40LECD19CD216抗体再次应答时产生IG的特征是AIGM抗体显著高于初次应答BIGG抗体显著高于初次应答CIGM和IGG抗体显著高于初次应答D抗体的特异性改变E抗体的亲和力无改变7关于TC细胞杀伤靶细肥的特点是()A无抗原特异性B受MHC类分子限制C抗体和补体参与D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E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8机体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婴儿期C幼儿期D青春期E老年期9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除了AB细胞BT细胞CMDNK细胞E浆细胞10当机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产生比初次接触抗原更快、更强烈的免疫应答,这是因为()A抗原量大B抗体量大CAPC作用强D特异性强E记忆细胞的存在11免疫应答发生场所是()A淋巴结B胸腺C骨髓D血液E腔上囊12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点是AIGG为主BIGM为主C持续时间短D亲和力低E没有免疫记忆13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注射途径为()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B静脉腹腔皮下、肌肉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D皮下、肌肉腹腔静脉E腹腔皮下、肌肉静脉14从动物的种属来看,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动物是()A大鼠和小鼠B家兔C有蹄类D灵长类E禽类15体液免疫的生物学功能错误的是()A中和作用B调理作用C介导细胞毒作用DSIGA的局部抗菌作用E抗肿瘤作用16除了下列疾病以外,都需要人为地建立免疫耐受A自身免疫病B长期慢性感染C系统性红斑狼疮D器官移植E骨髓移植17不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TH细胞B树突状细胞CB细爬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18TD抗原诱导机体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B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C不需APC预先处理抗原D不需TH细胞参与E可形成免疫记忆细肥19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主要黏附分子对是()ACD28B7BLFA1ICAMCCD80CD86DCD40CD40LECD19CD2120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指()ACD4与MHC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CD8与MHC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IL1与相互受体间的相互作用DIL2与相互受体间的相互作用E协同刺激分子与相互受体间的相互作用21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ATC细胞与肿瘤细胞B巨噬细胞与TH细胞CTH细胞与B细胞DNK细胞与肿瘤细胞E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22TI抗原引起免疫应的特点是()A必须经APC处理B需TH辅助C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D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E可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选择题答案1E2D3A4C5A6B7E8A9D10E11A12A13B14A15E16B17D18E19D20E21D22C一、名词解释超敏反应HYOERSENSITIVITY二、选择题1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现象()A抗肿瘤免疫B移植排斥反应C接触性皮炎D感染性变态反应E中和外毒素2在减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是()AIGMBIGGCIGEDIGDEIGA3与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成分是()A抗体(IGGIGM)B补体C吞噬细胞DNK细胞E致敏T细胞4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有()ATH,TC,MBT,B,MCT,B,NKDT,B,肥大细胞ET,B,粒细胞5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型超敏反应A接触性皮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血细胞减少症D荨麻疹E移植排斥反应6与抗体及补体无关的反应是()AI型超敏反应B型超敏反应C型超敏反应D型超敏反应E以上均不是7所有这些物质来源于肥大细胞,除了()A组织胺BIGEC血小板活化因子D过敏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白三烯8属于型超敏反应疾病的是()A支气管哮喘B新生儿溶血症C传染性超敏反应D荨麻疹E青霉素过敏性体克9引起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复合物为()A小分子可溶性B中等大小可溶性C大分子不溶性D以上均可以E以上均不可以10防止对某种食物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A脱敏B吃这种食物后立即服用抗组织胺C避免吃这种食物D用RIST法检测敏感度水平,如果低,则可吃这种食物E只好很好烹调后的这种食物11参与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MCIGEDIGAEIGD12属于型超敏反应疾病的是()A青霉素过敏性体克B输血反应C类风湿关节炎D肾小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