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难点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捕捉文章的中心,深入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1、谈话的问题。T1:脑筋急转弯:什么球不能玩?(板书:地球)T2:你还知道了地球的那些知识?2、把课题补充完整,学生读题。二、学生初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的理清文章的脉络。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一下问题。T: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2、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学生认读下列生字词,然后读读字词所在的句子。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3、学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围绕该话题给课文划分段落,理清文章的脉络。三、初步捕捉文章的中心,熟读文章最后以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捕捉文章的中心。T:课文向我们介绍地球的这些内容,最终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文章那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一主题?2、学生熟读最后以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与前面内容的关系,体会它的作用(总结全文、点名中心)四、学习文章第一部分,感受地球外表美丽壮观的同事,体会出地球与人类与生命的关系。1、学生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体会地球的“美丽壮观”。2、结合科学知识说说宇航员看到的“蓝色、白色、纱衣各指地球上的什么?(蓝色是海洋,白色是云层或积雪冰山,纱衣指大气层)3、体会地球与人类与生命的关系,指导学生读好“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注:科学探测发现“水”是决定地球产生生命关键因素。)4、学生有感情读文章第一部分。四、引导学生总结所学。五、学生读文巩固。六、作业:1、学生熟读课文。2、学生完成生字词书写训练。3、比一比,组词莹( )蔼( )资( )矿( )赐( )竭( )滥( )胁( )睹( )萤( )葛( )咨( )旷( )锡( )歇( )尴( )肋( )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通过以下连个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T1:地球的美丽壮观是指什么?(遥看地球所见到的样子。)T2:让人觉得地球和蔼可亲是因为什么?(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二、重点学习文章第二部分。!、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了解到地球的哪些知识?体会学习文本中“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由地球的渺小转入学习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引导学生品味段落中隐藏的情感。1学生轻声读课文3、4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句段。T:在地球有限“自然的资源”中,你读出了 地球的什么品质和人类的什么品质呢?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2出示相关资料,丰富文本内涵,让学生深刻体会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威胁”(资料见附页)三、学习文章第三部分,学习“设例”的说明方法1、快速读文章第三部分,从文章最后以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这一部分内容。2、引导学生理解“别无去处”中 体会“设例”的说明方法。3、找出这一部分中与前面“相互照应”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全文,齐读文章最后一种自然段。五、读文巩固。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2、有感情读课文3、预习大瀑布的葬礼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并用画线的词造句。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附板书:13、只有一个地球生命 生态灾难 别无去处可爱 易碎 精心保护 附件:相关链接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为第三颗,形状像球而略扁,自转一周时间是一昼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和动植物等生存。有一个卫星月球。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0月14日第十一版)报道:全球生态环境亮起红灯,表现在: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1/3土地面临沙漠化。80个国家严重缺水。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1999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指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草地退化、消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14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一)分组学习、讨论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3、思考下列问题:(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4、提出不懂的问题(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3、由此你想到什么?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四、总结、扩展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五、布置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附: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同时能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文章中蕴含的事理。教学过程一、直接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二、学生初读课文,在读通文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并学习文章“故事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板书课文生难字词。2、学生认读下列词语,并勾画出相关句子,再读一读。相悖、雇请、生机勃勃、一命呜呼、难逃厄运踪影、糟蹋、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3、学生浏览课文,简要说说课文讲了“鹿与狼”的什么故事?4、引导学生文章第一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故事简述引导学生故事按“起因、经过、结果”分成三个部分。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读懂故事中的事理,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T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找出文章中集中说明这个道理的自然段读一读。2、抓住“一系列”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故事部分”体会第一句的表达作用。3、抓住“角色”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狼与鹿的关系”4、指导学生结合全文理解“事理”。5、学生整体读文章最后以自然段,结合全文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四、读全文,引导学生总结所学。五、读文巩固。六、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完成生字词书写训练。4、完成练习册。5、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相反( )限制( )反义词:强大( )凶残( )5、读课文,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生机()()面目全()一命()呼罪魁( )首 自由自() 苟延()喘附板书14、鹿和狼的故事 保护鹿 杀了狼 (饥饿) 鹿多了 植被少了 鹿数量锐减(疾病) 道理:遵循自然的规律 行动:科学地认识自然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习目标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通课文,初步体验文章中所含的情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圣” ,初步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直接板题,学生读题。二、初读课文,初步体验文章中所含的情感,理清文章的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板书本课生难字词。2、检查学生难字词的自学情况,读读这些字词所在的句子。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3、学生浏览课文,初步体验文章中所含的情感。T1:读课文,你体会出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并读读相关的句子。4、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T2:印第安人之所以对这片土地怀着这样的情感,是因为这片土地在他们心中是怎样的呀?文章中那几个自然段主要突出了这一内容。T3:余下部分又写了些什呢?三、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圣”。1、学生再读课题,结合课文理解课题中的“神圣”是什么意义?2、学生听读相关资料,简介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他们认为大山是有生命的,并把这些山称作“父亲”。3、学生轻声读文章第一部分,感兴趣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1边读边品味,看看“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的神圣”。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指导学生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四,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所学。五、读文巩固六、作业1、有感情读全文2、完成生字词书写训练3、比一比,再组词。嗡( )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 )翁( )麓( )竣( )赝( )孱( )指( )鹦( )券(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在学习中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一、回顾上节课所学,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回顾第一部部分的学习内容。二、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印第安人的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进一步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1、简介作品背景。写作背景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2、学生学生自由读文章,品读体会。T4:你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请画出相关的句子,简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3、学习体会文本利用“反复”修辞手法点题的表达方法。三、学习最后一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进一步集聚情感,深刻体验印第安人对大地的无限热爱之情。1、学生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画出感动自己的句子。然后多读几篇,想想是什么感动了你?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深刻体验过印第安人对大地无限热爱之情。3、拓展情感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四、有感情读全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自由读文巩固。六、作业。1、有感情读课文,背诵全文。2、完成练习册。3、预习青山不老4、读课文,在下列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一( )沙滩 一( )耕地 一( )山脉 一( )松针一( )昆虫 一( )家园 一( )倒影 一( )土地附板书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神圣(敬畏)爱护(眷恋)热爱16、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读懂课文,感受老人的心。教学过程一、指接板题,学生读题。看题提问激趣,诱发学生阅读期待。T:青山怎么会是不老的呢?二、学生初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通读课文,找出文章中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2、学生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T1:是老人的什么事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感受老人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1、围绕“奇迹”引导学生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的艰辛。1先理解“奇迹”。(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2引导学生通过字面的“奇迹”结合课文深度感知“奇迹”的内容是不怕困难。先让学生说说理解,再让学生读读相关句子,再想想体会。T2:老人在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把文章中他的困难的句子与写他的种树成果的句子连起来读读。2、引导学生探究老人这样做的原因,来感受老人绿化家园的决心。T3:老人这样不畏险恶、不顾身体的去种树,是为了什么?(守住这片土)3、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理解总点句子深化主题。句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句2:他已经将自己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句3: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四、学生读文巩固所学。五、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完成生字词书写训练。3、完成练习册。4、预习口语交际作文5、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抉择( ) 雄伟( ) 设计( ) 飘荡( )6、读课文,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风雨同( ) 山川( )存 日月同( ) 绿风荡(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险恶之地 不畏困难 奇迹年老体衰 热爱家园 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教学过程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组内交流讨论(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见资料。(略)开展看后感受交流。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节约每一张纸。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课外延伸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内科医生外出进修汇报
- 消防基本常识与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水土保持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糖蜜行业供需态势及消费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医技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防疫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管道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林木种苗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防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环境监测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4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6个英语字母描红练习(素材)-小学英语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 糖尿病医疗广告宣传指南
-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中外民歌欣赏(高中音乐课件)
- Revit-基础教程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五单元:书法艺术
- 消防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命运观
- 高中新外研版单词总表(必修123+选修123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