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后一次讲演 (3)_第1页
13最后一次讲演 (3)_第2页
13最后一次讲演 (3)_第3页
13最后一次讲演 (3)_第4页
13最后一次讲演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重难点探究,1,鉴赏与写作,2,课堂练习,3,目录,CONTENTS,1、语气和用语上感情色彩的截然不同;2、多种句式的运用3、不断变换的人称。,一、这篇演讲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1、对进步力量和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用语感情色彩截然不同。,语气热情,满怀崇敬,反复称颂。,歌颂,语气上洋溢着激情。,斥责,语气上充满蔑视、愤怒和仇恨。(心理、罪行、结局),在用语色彩上,也表明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对人民,对先烈。他使用了不少褒义词语,如“光荣”“光明”“宝贵的生命”“无限的光荣”“强的很”等;对敌人,则使用了一系列贬义词语,如“卑劣”“无耻”“疯狂”“末日”“屠杀”“恐怖”等。,李公朴先生:,人民:,敌人,2,多种句式的运用:文中多次使用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语言风格,感叹句:是这篇演讲中用得最多的,闻一多先生一直无比激愤,运用感叹句有效地表达了他强烈的愤慨之情。,有的是对敌人罪行的谴责;(面对面,短兵相接),有对李公朴先生的赞扬,对人民力量的歌颂;,有对光明前途的展望;,有的是决心和号召。,这些语言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增强了表达效果。,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问句比陈述句更能表达愤怒和斥责的情感,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情感。,3.讲演者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这是为什么?,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1)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2)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3)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1)对比手法的运用。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的距离,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如,“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先生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又以李先生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两者互为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写作技法,(2)心理的描述。通过对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举止的真实意图。对敌人心理的抨击,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最易致敌人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的战术。闻一多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如,“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也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恐怖啊!”暗杀李先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恐怖”,这一心理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大家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以压力,给人民以动力。,重难点探究,二,这篇讲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进行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课堂练习,(1)文中“你们”指的是,“我们”指的是。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演讲者和广大人民;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A设问句,B。反问句。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