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三首PPT课件_第1页
李商隐诗三首PPT课件_第2页
李商隐诗三首PPT课件_第3页
李商隐诗三首PPT课件_第4页
李商隐诗三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商隐诗三首,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牛党)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得王茂元(李党)赏识,娶其女。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这使得他一生沉沦下僚,抑郁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46岁就因病去世。,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艺术上,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之一,积累识记:,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千古名句: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但心心相印,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昨夜相会的追忆(虚),今宵诗心中所感(实),宴会之热闹(虚),如今无限惆怅之情(实),昨夜现在最初相识如今情景叙写上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领悟主旨:,对于此诗主题理解各有不同,有说是政治失意,有说是写爱情,有说是偷情,但一般俱将此诗作为言情诗阅读。,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思考探究:,这首诗歌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试作分析。(课后练习一),(1)虚实结合。(2)首联对昨夜相会的追忆,虚写;颔联写自己与意中人相隔的现实处境,实写;颈联回想与意中人共同参加宴会,虚写;尾联写诗人不得不“应官”报到的无奈,实写.(3)表达了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1、实写:2、虚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3、回忆:已逝之景(境)4、联想:由此及彼,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或渲染烘托气氛,或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背景简介: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被贬长沙,成了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时常用的题材。这里,诗人选择贾谊被召回长安时宣室夜对的情节入诗。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借古事而抒发自身感慨。,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无伦:无与匹比,可怜:可叹、可惜,这首诗的题材和写作目的分别是什么?,(1)怀古诗。(2)借古讽今。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鉴赏探究练习第三题,现代汉语中“可怜”意为:值得怜悯、怜悯。下列诗句中“可怜”的含义依次为:可怜楼上月徘徊:可爱,指月光善解人意;可怜春半不还家:可叹,指岁月蹉跎而有情人难以相聚;可怜身上衣正单:可叹,令人怜悯;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羡,惹人羡慕;可怜夜半虚前席:可叹,令人感慨万千,寓微讽之意。,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逐、舞:拟人,写出春柳可爱、充满生机及婀娜多姿之状。,如何、肯:加强反诘语气,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柳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日之柳繁华得意,秋日之柳零落憔悴,对比,隐喻诗人身世之感。,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试分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1)情景交融。(2)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又句句是情;句句咏物,又句句写人。(3)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也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小结:手法:拟人、对比、借景抒情情感:借咏柳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对比阅读,内容,议论,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意思对即可),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