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的捕获与利用(第一课时)资料.ppt_第1页
光能的捕获与利用(第一课时)资料.ppt_第2页
光能的捕获与利用(第一课时)资料.ppt_第3页
光能的捕获与利用(第一课时)资料.ppt_第4页
光能的捕获与利用(第一课时)资料.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复习提问:,1、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及作用2、脂质的分类3、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及作用4、酶的产生部位,作用,化学本质,作用场所,基本单位4、不同酶的最适宜PH5、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曲线描述,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酶都具有消化功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ABCD2能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A淀粉酶B脂肪酶C蛋白酶D肽酶,D,C,4、将肠淀粉酶溶液的PH值由1.8调高至12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的变化最接近下面(纵坐标代表催化活性,横坐标代表pH值)的哪一幅图,A,B,C,D,C,3.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C,“根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土壤减少的重量=植物增加的重量”,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推测:,植物为什么会生长?,2400多年前Aristotle,一、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资料一.海尔蒙特的实验:,五年后,柳树增重74.47kg土壤减少0.06kg,植物体增重只因为水,不严密,没有考虑到空气的影响,1、该实验的结论?2、该实验严密吗?有何不足之处?,光合作用,资料二: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资料三:1779年,英格豪斯的实验,该实验的结论?,在光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光合作用,资料四:178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放出的气体是氧气。,CO2,产物:,O2,资料五: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饥饿处理),清水漂洗,清水漂洗,资料六:1864年,萨克斯实验,该实验的结论?,绿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淀粉,光照几小时,遮光处理,问题探究:,酒精脱色,2、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消耗掉原有光合产物,1、黑暗处理目的?,光照有无,光合作用,CO2,淀粉,糖类等有机物,场所?,水绵,好氧细菌,实验材料:,必须在有氧环境下生活的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叶绿体呈带状,大而明显,便于观察,资料七:1880年,恩吉尔曼的实验,资料七:1880年,恩吉尔曼的实验,1、本实验如何控制实验条件?2、本实验如何进行对照?,选用黑暗、无氧气的环境:排除环境中光线和氧气的影响,选用极细的光束,并用好氧细菌检测:准确判断释放氧气的部位,自身对照,问题探究:,光合作用,CO2,叶绿体,光合作用反应式:,H2O,CO2,叶绿体,光能,O2,+,+,糖类等有机物,糖类等有机物,资料八:1941,鲁宾和卡门,H2OC18O2,H218OC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18O2,该实验的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H2O+CO2,O2+,糖类等有机物,光合作用反应式:,二、叶绿体的结构,基粒、类囊体(光反应有关色素和酶),外膜,内膜,基质(暗反应有关的酶少量DNA、RNA),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实验原理:,(2)分离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纸层析法),(1)提取原理:色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阅读原理,并填写学案内容,2、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研磨中加入石英砂及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2)画滤液细线时为什么要求细而直,并且重复操作?3)层析时为什么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石英砂:研磨充分碳酸钙:保护色素(防止叶绿体中叶绿素被破坏),细而直:防止色素带之间出现重叠重复操作:提高滤液细线上的色素含量,色素易溶于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要使它们释放出来并溶解在酒精溶液中,至少需要破坏一层细胞膜和二层叶绿体膜,所以研磨必须充分。二氧化硅是白色粉末,硬度大且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加入二氧化硅可以使研磨更加充分,破坏细胞膜和叶绿体膜,有利于叶绿体中的色素释放出来。,叶绿素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其中的镁易被H+、Cu2+、Zn2+等离子取代,研磨后细胞液(含有机酸)流出,其中的氢可置换镁原子,使其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而碳酸钙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溶解后呈现一种弱碱性,中和细胞液中的H+,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3、实验结果及分析,阅读教材P64及相关链接,填写学案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