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肴之战PPT课件_第1页
秦晋肴之战PPT课件_第2页
秦晋肴之战PPT课件_第3页
秦晋肴之战PPT课件_第4页
秦晋肴之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秦晋殽之战左传,-,2,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围绕中心、详略得当的特点;理解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在政治斗争中运用外交辞令的高度技巧;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如“乘”、“免”、“辞”、“辱”、“所”等。,-,3,目录隐公(元年十一年)桓公(元年十八年)庄公(元年三十二年)闵公(元年二年)僖公(元年三十三年)文公(元年十八年)宣公(元年十八年)成公(元年十八年)襄公(元年三十一年)昭公(元年三十二年)定公(元年十五年)哀公(元年二十七年),春秋左传,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年体,-,4,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5,联系初中时学过的曹刿论战看,左传写战争有怎样一个突出的特点?,重在写人物议战,不着重写交战情景。,-,6,战争背景:,首先是秦、晋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在春秋时代是颇为特殊的。它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结成联盟,又用“联姻”的形式来巩固这个联盟。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文公(名重耳)、晋惠公(名夷吾)的姐姐,秦穆公后来又把自己的女儿先是嫁给晋惠公的太子围(晋怀公),后又嫁给晋文公。,-,7,晋献公晚年因为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杀,当时尚是“公子”的晋文公、晋惠公也被迫流亡国外。晋献公死后,晋国局势混乱,晋惠公和晋文公都先后依靠秦国的力量回国为君。秦穆公这样做,表面上是出于姻亲关系,实际上是要建立自己在中原的霸主地位。,-,8,晋惠公由于背信弃义,没有处理好跟秦国的关系,联盟曾一度破裂。晋怀公是在秦国以太子身份为“质”时,抛弃秦穆公的女儿,逃回晋国继位为君的,双方关系更坏。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外流亡了19年的晋文公才得以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争夺君位。,-,9,晋文公因为强调不忘秦国的恩惠,跟秦国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好。但随着他打出尊王拥周的旗号,在城濮之战中打败南方的强楚,使晋国一跃而成为中原霸主,秦晋双方争夺中原霸权的矛盾就逐步激化起来,以致在“殽之战”的前二年,秦晋联合,围攻依附楚国的郑国的时候,,-,10,秦穆公竟背着晋国,单独与郑结盟,并留下杞子等人助郑防守,以对付晋国。由于晋文公强调不要忘记秦穆公对他的恩惠,双方当时才未发生战争。一旦文公去世,这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由此可见,在这场战争中,秦晋双方都无正义可言,正义只属于郑国。,-,11,-,12,本篇写的是秦穆公在企图称霸中原的野心指导下向东扩张势力的尝试。文章的宗旨在于总结秦败的原因。战争所与三方,在秦,则师出无名,是非正义的;在郑,则保卫国土是正义的;在晋,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帮助正义一方的。作者的思想倾向都通过具体的叙述表现了出来。,秦晋殽之战,-,13,1、结构严谨,线索分明,围绕中心安排材料。全文以蹇叔哭师开头,中间写了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逐客,殽山丧师,最后以秦穆公哭师结束,首尾呼应,回抱圆合。在详略的处理上,对直接提示秦败原因的蹇叔哭师,弦高犒师详写,对显示秦败结果的殽山丧师则只用了十几个字,写得极其简略。王孙满观师后的的评论和晋国战前军事决策会议上的意见,既是对蹇叔意见的补充,又是从裁判的角度对秦败原因的直接揭示。可见左传的作者在剪裁方面极具匠心。,写作特点,-,14,蹇叔是一位忠心耿耿,爱国爱民,深谋远虑,见识卓绝的老臣的形象。他劝告穆公晓之以理,言辞委宛;告诫孟明通之以利害,言辞激切;哭送儿子动之以情,言辞哀痛。他的性格特点虽然只是通过其语言表现出来的,但很富于立体感。弦高是一名有正义感的爱国者的形象,由于他的沉着机智,巧于应变,终于使郑国转危为安。先轸是一员多谋善断,性格刚烈的将领的形象,他眼光敏锐,在截击秦军的问题上,当机立断,迅速组织了这场战争并获得了胜利。文赢放三师之后,他当着襄公的面,疾言厉色,不顾而唾,一方面表现了他火暴的性格,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他对晋国的无比忠诚。秦穆公的先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与后来在事实面前勇于改错,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刻划了几个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15,弦高犒师用心良苦皇武子辞客绵里藏针孟明谢赐弦外有音,3、出色的外交辞令,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16,二、左传的思想内容,(1)重视民势和民心向背,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民力量不断显现的结果,它迫使统治者在考虑施政方略时不得不考虑民心民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有一定的进步性。(2)歌颂正义、歌颂爱国,如对郑子产、弦高、楚申包胥,齐晏婴等人的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言行是充分肯定的。(3)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和秽行。(4)记述了许多战争,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今天仍有借鉴意义。(5)局限:首先,维护旧礼制、宣扬血缘宗法制度的倾向很突出,对当时一些革新措施颇为不满。其次,左传对妖鬼、神怪、占卜、津津乐道。,-,17,三、左传的文学成就,(1)善于写矛盾冲突,文章有不少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的情节。(2)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叙事虽尚简,但“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左传记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简而奥的辩证统一。刘熙所指出:“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艺概文概)。(3)善于写战事。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采,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绘声绘色。,-,18,(4)、善于写人。古之史官,有所谓记言、记事之分。其实往往言中见事,事中有言,机械区分很难,而记言记事皆必记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5)工于记言,尤长于出色的外交辞令。如烛之武退秦师、齐伐楚鉴于召陵(末段)、齐晋鞍之战等。,-,19,蹇叔的道理说得那么透彻,为什么秦穆公硬是拒不接受?,在“殽之战”的前二年,秦晋联合伐郑,秦穆公单独与郑结盟,解围而去后,晋文公曾逼郑投降,迫使郑文公立了亲晋的公子兰为太子,才撤兵而去。晋文公去世时,郑文公也刚刚去世,公子兰继位为郑君,是为郑穆公。,-,20,面对这一情势,秦穆公担心郑穆公的亲晋势必危及秦国在郑国的利益,杞子等人不可能长期戍守郑国都城的北门,加上错误的估计了晋国新值国丧,一定无暇外顾的局势,就认为应抓紧时机袭郑,错过了机会,就会永远丧失争霸中原的机会。,-,21,这种担心,就使秦穆公利令智昏,听不进蹇叔的意见,作出悍然出兵袭郑的错误决策。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是有好处的。因为担心失去时机,从而利令智昏,作出错误的判断、决断、决策的情况,是无论古今,都会经常发生的。,-,22,-,23,文言知识整理:,一、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若潜师以来:发兵(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6)子墨衰绖:染黑,-,24,(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8)晋于是始墨:同上(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2、名词作状语:(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25,3、形容词作名词:(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4、动词用作名词:(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5、意动用法:(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26,6、使动用法:(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2)而以贪勤民:使劳(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