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为我们选取了几篇篇幅不长、形式自由、内容富有情趣的散文佳作。从体裁上看,这几篇文章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散体,也有骈体。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的则情理兼顾,互相渗透;有的则表现出一种趣味。文章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新颖生动,不拘一格,贴近生活而富有情趣,值得反复研读品味。,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本单元的鉴赏角度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一点来培养我们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学习建议1.准确理解散文文本的基本意义,在此基础上提要钩玄,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探究作品的主旨,培养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推陈出新,提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2.梳理鉴赏课题,分组合作探究,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拓宽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通过理解散文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理解不同时期的作家因经历和时代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种树郭橐驼传,古人勤于植树,造福于后人。树木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兴,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落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栽种,“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对此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后,在柳州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的诗句。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到底是不是也在谈种树?,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将。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传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意深远。本文借谈养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讽谏唐朝统治者不要扰民,要与民休息。,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1)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已:通“矣”,了(2)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活用(1)名我固当名:名词活用作动词,起名(2)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活用作动词,结果(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繁衍生息(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使茂盛(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指甲划破,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1.甚善。名我固当。译文:好得很。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点评:别人名之曰“驼”,指其形象,本有戏谑、贬抑之意,但他欣然接受,足见其开朗的性格特征。骆驼的隐忍与耐劳在郭橐驼身上也得以体现。,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2.其乡曰丰乐乡莫能如也。点评:郭橐驼以种树为业。种树为他带来“际遇”“争迎取养”。为什么“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原来他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郭橐驼种的树既能满足一些人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一些人的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很全面。,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1.郭橐驼种树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结合文本分析。提示:“或移徙,无不活”,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但郭橐驼种的树移植了还能活,这是其奇特之处。“硕茂,早实以蕃”,他种的树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说明他种的树质量高,品质优。“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别人怎么模仿都不如他,这是他的独门本领。,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2.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提示:“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如果将最后一段比作一出戏的尾声,那么,郭橐驼完成了使命,就从旁门下场了。而作者在形式上仍保留了问者的独立身份,写出了他“问养树,得养人术”的欣喜。由此可知,作者的真正意图并不在谈种树,而在谈“养人术”,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文章最后一句(结语)“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实际上表明了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巧用两“比”,主旨显豁对比可凸显事物的特点,突出事物的差别,强化说理的力度,收到不言自明的奇效。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自道其种树之理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对比。郭氏特色的种树规律归纳为四个“欲”字句:“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概括了树木的本性,揭示了种树的奥妙,而其他种树者“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显然扭曲、摧折了树的本性,以致产生“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是从种植“当”和“不当”这一角度所进行的第一重对比。郭橐驼还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这一视角予以第二重对比。从表面上看,郭橐驼“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乃至“其置也若弃”,似乎对种下的树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甚至近乎漠不关心了。,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殊不知,这是遵循树木生长的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而其他种树者“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实际上是阻遏、抑制树木自然、自由发展的愚蠢行为,其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一针见血地指出其荒谬性。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之理。,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本文不只是对科学的种树经验的陈述,在对比出种树之理后,醉翁之意在于讥刺官场之弊。柳公通过“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自然过渡到下文,引申到吏治上。本来种树与治民并无干系,但由“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一种树之理对应俗吏、庸吏扰民的种种情形,自然得出这种吏治违反了民生之本的结论。这样看来,“树”与“人”本质迥异,“种树”与“养人”也各有其特点,但尊重并依照规律而动,却是不二之理。两者类比,贴切自然,充分升华了主题,指斥了中唐繁政扰民的现象,告诫统治者应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文章巧用对比,突出种树之理;巧用类比,使文章主旨得以升华。就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言,豪强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理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java路由配置方法面试题及答案
- 赌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石油测井考试题及答案
- 长春燃气考试题及答案
- 函数极限试题及答案
- 货币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手卫生院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园业务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滴灌施肥技能培训课件
- 胶原蛋白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科研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GB/T 45785-2025压缩空气站能源绩效评价
- 产权车位转让协议书范本
- CCU护士进修出科汇报
- 解表药白芷讲课件
- T/CUWA 60054-2023饮用水纳滤阻垢剂性能试验方法
- 青少年应急救援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