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8.05,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藉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A.故事不经之谈安居乐业B.故实不刊之论安居乐业C.故事不刊之论安土重迁D.故实不经之谈安土重迁,【答案】D【解析】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故实,指出处;典故;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根据语境,第一空选“故实”,排除AC。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根据后文的“不攻自破”,可知选“不经之谈”。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安土重迁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根据后文“并渴望着重归故土”,选“安土重迁”。,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答案】D【解析】A把“人群中这些面孔”比作“幽灵”,把“美丽的面孔”比作“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B把“铁轨”比作“中国的肋骨”;C把“心”比作“窗扉”。D无比喻手法。,3.下列诗句都是就菊花特点展开的吟咏,其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宋郑思肖的寒菊)B.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C.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D.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答案】C【解析】ABD三句都是就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的特点展开吟咏的,这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而C句是说金黄色的菊花零落凋残,即使干枯了香气也不会改变,侧重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幽默并不等于尖刻,。,。,。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事实上,刀光血影中只有恨,并无幽默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句中的“事实上”解释了句中的“不少人误认”的内容,所以应是,排除CD。句中的“杀气、怨气”是对句中“高度的严肃”的进一步阐释,所以应该是,排除A,所以选B。本题也可以从标点符号的关系上入手。,5.某同学家里添了个书房,他向朋友征集书房名,要求能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下列书房名不符合要求的是A.十驾斋B.知不足斋C.尔雅斋D.映雪斋,【答案】C【解析】A含“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意思;B取“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C含“文章尔雅,训辞深厚”的意思;D取孙康“映雪”苦读的意思。所以选C,C强调文章的特点,没有体现其发愤读书的意愿。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囊萤映雪:比喻人勤学好问。原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后以“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尔雅,儒家经典之一,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辞书之祖。“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余庆传王世贞余征君,讳(名讳,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分用义异,合用义同名字,但含有敬意)庆。王父(即祖父,也泛指对老人的尊称,又为神仙名)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岐黄,最初指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和其作者岐伯与黄帝,后世因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业指中医行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向西游历)湘汉,之(往,朝某方向走,到去)固始,所至以其业起(使康复)病者,而固始士大夫尤贤(以为贤)之,遂家(安家;定居)焉。娶于氏,生征君。征君甫(刚刚,才)七岁,而有大人志,诸公属(sh)以偶对(即属对,谓诗文对仗,简单来说,属对就是对对子,也就是中国人的给上联对下联),辄应若响(回声)。叹曰:“是儿,国器(旧指可以治国的人材)也。”以是橘泉公益重(看重)。弱冠(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补弟子员(汉朝对太学生的称谓和明清时期对县学生员的称谓)。中州属(zh)文(撰写文章)以气胜,而征君独传(chun,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于理,其词藻足发(表达,阐述)之,屡试学使者(即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辄冠(gun,以为第一)其曹偶(即侪chi辈、同类),而至大试,则数奇(命数不好。数:命运、命数。奇:不偶,不好。古代占法以偶为吉,奇为凶),凡四试皆北(败北,失败之意)。,余征君,名庆。祖父希犹是南昌定安人,生儿子橘泉公,名禄。学问广博擅长写诗,尤其精通医药。长大后考虑到定安地方小而贫穷,不能够用来施展自己的才能,于是向西游历于湘汉,(后来)到了固始。在那儿凭着自己的岐黄之业治好了病人,固始的士大夫特别认为他有才能,于是在那儿成家。娶妻于氏,生了征君。征君才七岁,却有了大人的志向,各位长者叫他对对子,他就能对答迅速,如回声应和。那些长者赞叹说:“这个孩子,是治国的人材啊。”因此,橘泉公更加看重他。(征君)成年时,补为太学生。中原一带写文章以气势见长,但是征君却独独以说理见长,他的文字能充分阐发道理,屡次比试,学政都把他列为同辈之首,但到了乡试(大比)时,却运气不好,总共考了四次都失败了。,余征君,讳庆。王父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而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征君甫七岁,而有大人志,诸公属以偶对,辄应若响。叹曰:“是儿,国器也。”以是橘泉公益重。弱冠补弟子员。中州属文以气胜,而征君独传于理,其词藻足发之,屡试学使者辄冠其曹偶,而至大试,则数奇,凡四试皆北。,又试为戊午,其文已中鹄(h,指射中靶子,引申为准确,喻及第)矣,至署榜(开列姓名,张榜示人)而有轧(y,排挤,倾轧)者,两罢之。征君不为阻,又再试为甲子,司理长矣,从征君试而独得魁选(科举考试中第一名,泛指位次第一)。征君既稍(略微)自愉快,已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顾汗血(指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立享千金,乃不如骥之子,而奈何逐逐(奔忙貌;匆忙貌)盐车于太行之崎岖乎?”乃谢不赴有司(“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试,而考筑河之湄(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凿池、编篱、浇花、荣(使繁茂)竹木,日召亲知文酒会(又称文会宴、文字饮,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甚适也。征君既为诸生祭酒(古代飨宴时长者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束(收拾;整理)贽(zh,本意是指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引申义是持物以求见,赠送)请益(指请求增加或向人请教)者众。予里人(同里的人,邻居,同乡)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指获罪入狱)不得出,征君脱骖马(cn,指驾车之马)赎之出,而医药(寻医问药)之,得不死。他日,之别墅,遇有夫妇哭甚哀,问知其有巨室(此指富家)逋(b,此指拖欠的债物),且鬻(y,卖)妇以偿也,趋(急速)诣巨室,自为券以代而解。,又试为戊午,其文已中鹄矣,至署榜而有轧者,两罢之。征君不为阻,又再试为甲子,司理长矣,从征君试而独得魁选。征君既稍自愉快,已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顾汗血,立享千金,乃不如骥之子,而奈何逐逐盐车于太行之崎岖乎?”乃谢不赴有司试,而考筑河之湄,凿池、编篱、浇花、荣竹木,日召亲知文酒会,甚适也。征君既为诸生祭酒,束贽请益者众。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征君脱骖马赎之出,而医药之,得不死。他日,之别墅,遇有夫妇哭甚哀,问知其有巨室逋,且鬻妇以偿也,趋诣巨室,自为券以代而解。,戊午年又考了一次,他的文章已经中榜了,到张榜公布时却因为有人说坏话,两次被取消。征君不为此而受到阻挠,又在甲子年参加科考,(这时,他的儿子)司理长大了,跟着他一起参加科考而独自中了第一名。征君自己略微感到愉快,过了一会歌唱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伯乐看一下汗血马,马便价值千金,(我)竟然不如儿子,那么为什么还要无休无止地驾着盐车行走在太行山的崎岖之路呢?”此后就拒绝参加官府举行的考试,并在河岸边考察住地筑室而居,开凿水池、编织篱笆、浇灌花朵、种植竹木使之繁茂,天天召集亲朋好友聚集一起饮酒赋诗,非常满足安适。征君做了儒生的老师后,拿着礼物来请教的学生很多。我的同乡秦生被诬陷,受拷打将要死了,还是因罪关押狱中不能出来,征君解下自己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且给他寻医问药,秦生得以不死。某一天,征君到别墅去,碰到一对夫妇哭得很悲伤,询问后知道他们欠了豪门的债,将要把妻子卖了来还债,(征君)急忙赶到富豪家,自己写了一张欠条来代他们还债而解除了那对夫妇的困境。,征君所行德(实行德政,此指做善事)甚众,然不以自名(自称;自命)。其受人德(恩惠;恩德),则缕缕热中(指内心)不亟(j,急切)报不止也。事橘泉公无违色。既以考终(指考终命,即尽享天年,长寿而亡),柴毁骨立(形容因父母去世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每念不能终养(奉养父母,以终其天年。多指辞官归家以终养年老亲人)公,泪交下(俱下;齐下)于颐(指面颊,腮)。少能诗,晚而渐入唐格(唐诗的格调)。能文,能书,旁(别的,其他的)晓星历(此指天文历法)之技。盖都邑(此指京城,京都)既欲以公应辟书(指征召的文书)不果(没有成为事实;终于没有实行),则以应岁荐(指每年荐举),甫治装(整理行装;准备行装)而病卒矣,年仅五十七。赞(指论赞,作史者用以议论史事、表达思想的文体。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曰:余所睹博士师弟之荐征君牍(原指古时书写用的木片,引申为公文),抑何其详至委曲(详尽、详细)也。汝南故(过去的,原来的)善“月旦评”,今犹有古之遗也。夫以其文俳(pi,诙谐,玩笑,滑稽,幽默)故不志(记载,记录),志(此指方志,就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大都云司理之治晋陵。余以是传(为作传)之。(节选自固始县志,有删改)【注】司理,官职名,文中用作人的称谓。月旦评,指评价人物。,征君所行德甚众,然不以自名。其受人德,则缕缕热中不亟报不止也。事橘泉公无违色。既以考终,柴毁骨立。每念不能终养公,泪交下于颐。少能诗,晚而渐入唐格。能文,能书,旁晓星历之技。盖都邑既欲以公应辟书不果,则以应岁荐,甫治装而病卒矣,年仅五十七。赞曰:余所睹博士师弟之荐征君牍,抑何其详至委曲也。汝南故善“月旦评”,今犹有古之遗也。夫以其文俳故不志,志大都云司理之治晋陵。余以是传之。(节选自固始县志,有删改)【注】司理,官职名,文中用作人的称谓。月旦评,指评价人物。,余征君做的善事很多,但并不借此而自夸而求取名声。他受人恩德,一丝丝(牢记心头),急着(报答),不能马上报答不肯停止。余征君侍奉橘泉公始终和颜悦色。父亲去世后,他悲伤过度,以至于形体消瘦憔悴。(后来)每次想到不能奉养橘泉公以终其天年时,就泪流满面。余征君年少时就擅长写诗,晚年渐渐有了唐诗的格调。(他还)擅长写文章,擅长书法,又旁通天文历法。大概是京城因为想让征君应征而没有成功,就又让接受岁荐,(他)刚整治行装却因病去世了,年仅五十七岁。赞曰:我所看到的征君的学友们推荐他的文案,是那么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汝南这个地方向来喜欢品评人物,至今遗风犹存。大概是因为他文章言辞诙谐而没被列入方志,方志所记的几乎全部是说司理治理晋陵的政事。我因此为他写了这篇传。,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应若响响:回声B.浇花、荣竹木荣:使繁茂C.束贽请益者众贽:礼物D.问知其有巨室逋逋:追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D“问知其有巨室逋”意思是:询问后知道他们欠了豪门的债,其中的“逋”是名词“债务”的意思,不是动词“追讨”。,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人物间的关系看,希犹生橘泉公,橘泉公生余征君,因此文章第一段中的“王父”当解释为“祖父”的意思。B.在某次科举考试中,余征君的儿子跟他一起参加考试并得了第一名,他却再次落榜,之后他就放弃了以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念头。C.为了排遣科考不利带来的失落和无奈,余征君在河边寻找适宜的地方筑室居住,与亲朋好友饮酒作诗,日子闲适自得。D.余征君年少时就有才名,人们视之为“国器”,但他命运不好,常常落榜。后来应“岁荐”时,因生病去世而终于没能成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C“为了排遣科考不利带来的失落和无奈”错,原文表达的意思是此后就拒绝参加官府举行的考试。,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9.请概括余征君为人方面的特点。,【答案】好善乐施,急人所难;侍亲孝顺;受人之恩急于图报。【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要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本题重点分析为人方面的特点,集中在第三段中,如他看到同乡秦生被诬陷,受拷打于是解下自己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到富豪家,自己写了一张欠条来代那对夫妇还债而解除了那对夫妇的困境。可见其好善乐施,急人所难。他受人恩德,一丝丝(牢记心头),急着(报答),不能马上报答不肯停止。可见其受人之恩急于图报。余征君侍奉橘泉公始终和颜悦色。父亲去世后,他悲伤过度,以至于形体消瘦憔悴。(后来)每次想到不能奉养橘泉公以终其天年时,就泪流满面。可见其侍亲孝顺。,【答案】(橘泉公)长大后以为定安地狭而贫穷,不能用来舒展自己的才能,于是向西在湘汉一带游历。,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答案】我的同乡秦生被诬陷,受拷打将要死了,还是关押在狱中不能出来。,【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壮”长大后;“狭瘠”狭窄贫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里人”同里的人,同乡;“杖”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坐系:获罪入狱。,三、古诗词鉴赏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破阵子远眺【明】徐允贞万里孤峰匝地,一弯新月如钩。点点寒鸦争晚树,片片轻帆落远洲。黄昏犹倚楼。暮雨又归南浦,潮声惊满长楸。玉笛只悲征客梦,小艇才闻渔夫讴。风吹无限愁。,简析:上阕重在写景,词人登高远望,只见远山逶迤,近峰孤立,新月初升,如钩在梢。语带夸张,意境阔大。又见空中寒鸦聒叫渐渐归巢,江上渔舟落帆纷纷泊岸,时已黄昏,词人犹然独倚楼头,久久不思归程。正所谓情蕴景中,景衬情生,“寒鸦归巢“、”轻帆泊岸”等景象最易触动词人心怀,加上一个“犹”字,既表明驻留时间之久,更暗示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难以排遣。末句结构上总结上文,所写之景均为登楼所见,同时通过“倚楼”这一细节描写为下阕抒情作了充分铺垫和暗示。下阕侧重抒情,首句以景衬情,暮雨潇潇,南浦渡口别情伤怀;秋风劲起,道旁楸林惊涌如潮,人在他乡本就思归,萧飒风雨更阻归程。此景此情,耳闻目睹,正是词人思乡之意的形象写照。紧接着耳旁又闻听玉笛悠扬,奏响征客悲声;岸边再传来渔歌喧闹,唱出劳者欢愉。一“只”一“才”,说明悲愁常有,欢愉难闻。词人本就是“征客”身份,羁旅乡中,愁思难抑,早就烦恼满腹,而在这一悲一乐的鲜明对照中,更衬出词人奔波他乡、劳心俗事的无限悲愁。,注释:匝地:遍地,满地。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轻帆:指小舟,轻舟。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长楸(qi):高大的楸树。古代常种于道旁。征客:指作客他乡的人。渔父:代表隐逸、淡泊、顺应自然、和谐处世的隐者象征。,(1)简要赏析“黄昏犹倚楼”一句中“犹”字的妙处,并分析这句话在词中的作用。,【答案】“犹”,“仍然”的意思,既表明倚楼时间之久,也暗示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难于排遺。紧扣题旨,点明新月、孤峰等是倚楼远眺之景。【解析】本题考查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黄昏犹倚楼”中“犹”,“仍然”的意思,既表明倚楼时间之久,也暗示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难于排遣。紧扣题旨,点明新月、孤峰等是倚楼远眺之景。点睛:分析诗歌鉴赏中的炼字型题目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注:含手法语法现象以词类活用为主。修辞手法则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表达技巧。)(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词人所说“无限愁”具体包含了哪些愁绪?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词人身为“征客”,远离家乡,充满了思乡之愁;寒鸦归巢,轻帆泊岸,自己却依旧漂泊在外,倚楼眺望,反衬出词人羁旅之愁;“渔夫讴”的自由快乐,唤起心中奔波在外,劳心于俗事的愁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可通过了解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认真揣摩诗歌的意象和语言风格来分析。本题要求分析“无限愁”具体包含了哪些愁绪,可逐句分析,找到具体愁绪的体现。如上阕重点在于写景,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来分析情感,“孤峰、新月、寒鸦、轻帆、黄昏”这些意象明显带有诗人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惆怅之情。下阕抓住“征客”一词,“征客”为作客他乡的人,可知诗人具体的愁苦原因了,远离家乡,充满了思乡之愁;寒鸦归巢,轻帆泊岸,自己却依旧漂泊在外,倚楼眺望,反衬出词人羁旅之愁;“渔夫讴”的自由快乐,唤起心中奔波在外,劳心于俗事的愁怨。,四、名句名篇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_。(诗经卫风氓)(2)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3)无边落木萧萧下,_。(杜甫登高)(4)间关莺语花底滑,_。(白居易琵琶行)(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荀子劝学)(6)_?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7)小知不及大知,_。(庄子逍遥游)(8)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答案】(1)言笑晏晏(2)扈江离与辟芷兮(3)不尽长江滚滚来(4)幽咽泉流冰下难(5)而致千里(6)春花秋月何时了(7)小年不及大年(8)寄蜉蝣于天地【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晏晏”“扈”“致”“蜉蝣”。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苍蝇【新西兰】曼斯菲尔德“你这儿可真舒服。”伍迪菲尔德坐在皮椅中,像婴儿车中的婴儿似地看着经理他的朋友的办公室。要说的都已经说了,现在该走了,他却不肯走。中风后,妻子和女儿把他禁锢在家里。只有星期二,她们给他打扮一番,放他进城。至于他在城里做些什么,她们一无所知。她们想,他是去惹人讨厌的吧人们对于最后的乐趣都是依依不舍的,就像树木依恋最后几片叶子一般,伍迪菲尔德就那么坐着,羡慕地盯着经理。经理比他大五岁,身体健壮。“是的,舒服极了。”经理深感自豪,他喜欢让别人,尤其是让伍迪菲尔德羡慕。现在,他端坐在办公室正中,瞧着羸弱的伍迪菲尔德,心满意足。“这是我新布置的!新地毯!新家具!新电炉!”他没有提及那张照片。照片中是一个身穿军服的小伙子。照片不是新的,它摆在桌上六年了。“有件事想告诉你。什么事呢?”伍迪菲尔德回忆着,目光暗淡,双手颤抖。可怜的老头,时日不多了。经理动了恻隐之心,打开办公桌下面的柜子,拿出一个黑色的方瓶。“威士忌?在家里她们根本不让我沾唇。”酒暖和了他的身子,也暖和他那冷冰冰的脑袋。“是这么回事,”他说,“上星期,我女儿到比利时去了,去看看里奇的坟墓,碰巧也见到了你儿子的墓。”,他顿住了。经理默不作声,眼皮的跳动表明他是听到了。“我女儿对那里的情况很满意,”他说,“照管得很好,你没有去过吧?”“没,没有!”“方圆好几英里都是坟墓。像个公园,坟墓上都栽着鲜花,道路又宽又平。”听那副腔调可以看出他对又宽又平的道路十分赞赏。伍迪菲尔德又顿了一顿,忽然兴奋起来。“你知道,在那儿一罐果酱要多少钱?”他说,“十法郎!简直是抢劫。格特鲁德说,就半个金镑那么大一罐,他们竟要她十法郎。格特鲁德干脆把罐子带走了,为了教训教训他们。干得好。他们利用我们的感情赚钱,以为我们到那边去扫墓,就什么钱都肯花。”他转身向门口走去。伍迪菲尔德走了,经理呆呆地立了很久。头发花白的听差看着经理,活像一条狗,渴望主人带它出去溜达一下。“麦凯,半小时之内我不见任何人。懂吗?谁也不见。”门关上了,沉重的步履踏过鲜艳的地毯,肥胖的身躯跌坐在弹簧椅上;他想要,他打算,他已准备好大哭一场“我的儿子啊!”他深深地叹道,但没有落泪。过去,在孩子死后的最初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里,他一说这几个字,就心如刀绞,非大哭一场不可。那时,他逢人就说时间不能减轻他的痛苦。别人可以忘却不幸,他却不能。他儿子是独生子,自孩子出生之日起,他就含辛茹苦,为他创业;要不是为了儿子,不但蒸蒸日上的企业毫无意义,就是生活本身也都索然无味了。他不时想像着儿子继承他事业的美妙前景。,这个前景的实现只是功亏一篑。战争爆发前,儿子已在公司见习了一年,深受公司职员爱戴。然而,这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那一天,麦凯交给他一封电报:“兹沉痛通知阁下”他悲痛欲绝,生活彻底毁灭了。六年过去了。六年时间过得真快!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啊。经理没有落泪。他似乎感到有些不对头。他想站起来去看看儿子的照片。他看见一只苍蝇落在墨水瓶里,正在拼命挣扎。瓶壁湿滑,它爬上来又掉下去了。他拿起钢笔,把它拨出瓶子,放在吸墨纸上。苍蝇在那滩墨水中静静地躺了一会,随后它的前腿开始动了几下,继而立住脚跟,把湿漉漉的小身子支撑起来。它踮起脚尖,竭力展开一片翅膀,然后是另一片。现在,你可以想象,它在轻快地、欢乐地摩擦前腿呢!危险业已过去,它死里逃生,准备飞向生活了。这时,一滴墨水滴了下来,不偏不倚落在它身上。那小家伙吓坏了,一动也不敢动。过了一会,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移动前腿,站住脚跟,一切重新开始。真是个有勇气的小家伙,办事就要有这种勇气,他想。这时,苍蝇又完成了那艰巨的工作。然而,又是一滴墨水,不偏不倚地滴在它擦净的身体上。这次看它怎么办?经理焦急地等了一会儿。看哪,它的前腿又在动了。他松了一口气,同情地俯身对它说:“你这能干的孩子”他吹几口气帮它擦干身子。尽管如此,苍蝇已经有气无力了。经理把钢笔插入墨水瓶中,决定最后再来一次。最后一滴墨水落在吸墨纸上,苍蝇躺在墨水中不动了。后腿粘在身上,前腿不见了。“爬起来,”经理说,“快!”他用笔拨了拨苍蝇,毫无动静。苍蝇死了。,经理用裁纸刀挑起苍蝇扔进废纸篓中。突然,他觉得有些不安,于是揿铃传呼麦凯。“给我送几张吸墨纸来,”他厉声说,“快点!”听差离开后,他开始回想刚才在想些什么来着。想什么呢?是他掏出手帕擦擦脖子。他怎么也记不起来了。(有删改),12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简析伍迪菲尔德的生活状态。(4分),【答案】单调无聊,孤独寂寞(2分)。和家人的关系:平时妻女把他禁锢在家里,周二放他出去也不关心他在外面干什么,可见他得不到亲情的温暖(1分);在经理朋友那儿,朋友只是向他炫耀自己的成功,让他羡慕,可见他得不到朋友的关心(1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问“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简析伍迪菲尔德的生活状态”,文中讲述了伍迪菲尔德与家人和经理之间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原文说“中风后,妻子和女儿把他禁锢在家里。只有星期二,她们给他打扮一番,放他进城。至于他在城里做些什么,她们一无所知”。可见他得不到亲情的温暖。与经理的关系,原文说“是的,舒服极了。经理深感自豪,他喜欢让别人,尤其是让伍迪菲尔德羡慕。现在,他端坐在办公室正中,瞧着羸弱的伍迪菲尔德,心满意足。”可见朋友只是向他炫耀自己的成功,让他羡慕,他得不到朋友的关心。作者通过讲述伍迪菲尔德与家人和经理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伍迪菲尔德生活的单调无聊,孤独寂寞。,13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经理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1)“我的儿子啊!”,【答案】(1)对儿子在战争中遇难感到遗憾、无奈、伤痛;希望自己能为儿子大哭一场。(2分)【解析】回答本题要结合前后文的语境来分析当时人物的心情。第一句“我的儿子啊!”是在经理六年后又想到死去的儿子时,发出的一句感叹,抓住原文中的“他打算,他已准备好大哭一场”,“他深深地叹道,但没有落泪”。可见他对儿子在战争中遇难感到遗憾、无奈、伤痛,希望自己能为儿子大哭一场。,(2)“你这能干的孩子”,【答案】(2)对苍蝇遭遇不幸的同情;对苍蝇努力抗争的赞赏(肯定);也期待它能克服困难,好好地活下去。(2分)【解析】第二句是在经理看到苍蝇顽强地,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困难时发出的感叹,首先有他对苍蝇努力抗争的赞赏(肯定),还有对苍蝇遭遇不幸的问情,也期待它能克服困难,好好地活下去。,14简要概括你对小说中苍蝇形象的理解。(6分),【答案】苍蝇代表着竭力与命运抗争却终究难免一死的弱小生灵;暗指战死沙场的那些牺牲者;也指在命运的摆布下无能为力的伍迪菲尔德、经理等人;象征无法预知未来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每点2分,答满6分为止,共6分)【解析】苍蝇是作者在文中设置的一个物象,作者通过对苍蝇形象的描写,是要展示像苍蝇一样的人的生活状况,所以考生在分析苍蝇形象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象征意义,并且要结合文中具体的人物,如伍迪菲尔德、经理来分析他们和苍蝇之间的相似性。文中的苍蝇虽然弱小,但面对困境时仍竭尽全力的去战胜它们,直到生命的结東,可见苍蝇代表着竭力与命运抗争却终究难免一死的弱小生灵:也暗指战死沙场的那些牺牲者。同时苍蝇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人为造成的,经理如果不再滴墨水在苍蝇的身上,苍蝇有可能就活了下来,苍蝇的命运掌握在经理的手上,可见苍蝇也指在命运的摆布下无能为力的伍迪菲尔德、经理等人;也象征无法预知未来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15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答案】将苍蝇折磨死后,明明很难过却忽然忘了刚才所想,表现了经理人性的扭曲和冷酷;使劲回忆也终于记不起刚才所想,表现了经理努力的徒劳和生命的空虚;连刚才所想何事都记不起来的事实,增强了故事的讽刺意味、荒诞感与悲剧性;作者最终也没有告诉读者经理“刚才所想”何事,留下了空白,增添了小说张力。【解析】本文的结尾是以人物心理描写和行为神态描写作结的,其作用有:1、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矛盾的心理。2、烘托/丰满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3、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暗示故事的走向。4含蓄表达主题。解答时要结合全文的故事情节来描摩人物心理。经理在看见一只苍蝇落在墨水瓶里后,他拿起钢笔,把它拨出瓶子,放在吸墨纸上。当他看见苍蝇死里逃生,准备飞起来时,又滴了一滴墨水在苍蝇的身上,反复几次之后,苍蝇终于死了,他觉得有些不安,于是揿铃传呼麦凯给他送几张吸墨纸来,可当听差离开后,什么也想不起来了。结尾通过对经理心理和行为的描写,表现了经理人性的扭曲和冷酷;使劲回忆也终于记不起刚才所想,表现了经理努力的徒劳和生命的空虚;连刚才所想何事都记不起来的事实,增强了故事的讽刺意味、荒诞感与悲剧性;作者最终也没有告诉读者经理“刚才所想”何事,留下了空白,增添了小说张力。点睛:小说结尾的作用:1、指向情节:生起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憾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2、指人物: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3、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结合内具体分析(赞颂、讽刺、揭露)4、指向读者: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震撼人心,给人以悲伤(愉悦)之感。,六、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漫话高雅与通俗金开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剧被归为“高雅艺术”;由此类推,越剧、沪剧、锡剧、黄梅戏等等势必亦将归于“高雅”。不久以前,还见到有的报道把苏州评弹归为“高雅艺术”;那么,如评书、大鼓等各种地方曲艺也就都将归入“高雅”之列了。然而,从中国戏曲发展的实际来看,这些艺术之所以曾经大为兴盛,并非因为今人所谓的“高雅”,而恰恰是因为它们通俗。唯通俗才能赢得广大观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杨小楼在天津演了一出金钱豹,街头巷尾的顽童便纷纷学喊“闪开了”。戏曲艺术是通俗的,然而却雅俗共赏。所以苏州评弹虽为地道的通俗艺术,但却不乏高人雅士成为“书迷”。“高雅通俗”的分类之所以概括不确、不大说得通,主要因为在逻辑上这个分类并未依据同一个标准,因而其外延有可能多所重合,并且使分类不周延。比如说把一群马分为公马与母马,这是可以的,因为这是根据同一个标准(性别)来分的;倘若分为公马与白马,这就不可以,因为公马同时可以是白马,又无法包含母马中的非白马。就文学艺术的品种而言,高雅的创作可以表现为通俗,通俗的创作可以包蕴着高雅,因而往往外延重合。再者,那些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在分类中却没有着落。与高雅对立的概念不是今人所谓的“通俗”,而是低俗、庸俗与恶俗。不能因为“通俗”一词“不幸”带了一个“俗”字,便认为它就一定不高雅了。,看看许多文章所作的“高雅”与“通俗”之分,大致是出于直观,其间隐隐约约含有一种想法,即凡是现在不大兴旺、欣赏者不多、反应冷落的便是“高雅艺术”;反之,欣赏者众多、反响热烈的便是“通俗艺术”。文学艺术作品应该为大众喜闻乐见,为此力求雅俗共赏乃是创作的光明大道。当然,世界上也确有真正高雅而不易为大众理解、接受的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雅”与“通俗”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乃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评估。而且,就实际情况来看,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有影响和生命力的作品往往兼有高雅与通俗两个特征,这可以从部分的唐诗、宋词、元杂剧及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优秀小说一直说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等,真可谓其例不胜枚举。现在如把“高雅”与“通俗”截然分为两类,恐怕过去和未来的文学艺术史都该换一种写法了,然而事情是绝不会这样的。那么,文学艺术作品究竟可不可以分类呢?答曰:可以。例如分为高雅与低俗可以,分为精品与次品也可以。但这种含有褒贬意义的分类只能在同一种文学或艺术中进行,而决不能在不同种的文学或艺术中进行。例如同是电视剧,却有高低之别;同是相声,却有雅俗之分。然而决不能认为电视剧比相声高雅,或小说比诗歌低俗。不同的文艺是不同的创造,有不同的特色,品种之间是没有高低雅俗之分的。(选自群言,有删改),16.联系上下文,阐释第段中画线句的含意。,【答案】“高雅通俗”这一分类在逻辑上没有依据同一个标准,因此高雅的创作可以是通俗的,通俗的创作也可能是高雅的,两者所指的作品会有重合;高雅的和通俗的作品之和不能穷尽所有创作,即这一分类无法包含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否则就没有语境会太片面。“因而其外延有可能多所重合,并且使分类不周延”这句话是针对戏曲艺术“高雅通俗”的分类不准确来说的,考生要到文章找到关于戏曲艺术“高雅通俗”分类不准确的论述,然后进行理解,抓住“外延有可能多所重合”“分类不周延”。(外延:适合于某一概念的一切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外延(对照)也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者范围。不周延:一个判断的主词(或宾词)所包括的不是其全部外延,如“有的工人是共青团员”这个判断句中主词是不周延的,因为它说的不是所有的工人。)原文说:就文学艺术的品种而言,高雅的创作可以表现为通俗,通俗的创作可以包蕴着高雅,因而往往外延重合。再者,那些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在分类中却没有着落。与高雅对立的概念不是今人所谓的“通俗”,而是低俗、庸俗与恶俗。可见这句话是要说明:(1)“高雅通俗”这一分类在逻辑上没有依据同一个标准,因此高雅的创作可以是通俗的,通俗的创作也可能是高雅的,两者所指的作品会有重合;(2)高雅的和通俗的作品之和不能穷尽所有创作,即这一分类无法包含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17.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层次。,【答案】首先,从文学创作角度提出应追求雅俗共赏的观点;接着,指出雅俗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雅俗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评估),并以具体作品说明最有影响和生命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兼有雅俗两个特征;最后,否定了将“高雅、通俗”分为两类的错误做法(得出雅俗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共存的结论)。【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证层次。本题考查的是第五段的层次结构,考生可先划分句子内部层次,然后再概括句意,最后要运用一些表示顺序的连词来连接,如首先、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医生执业技能考试:急救技能操作试题库
- 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试社会工作伦理试题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人文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构建实践研究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华文教育专业课程质量保障机制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文化传承与交流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华文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社区护理学专项)社区护理研究方法试题型
- 2025年室内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卷-室内设计行业市场风险分析试题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试卷:口语对话提升试题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