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题库_第1页
静脉输液题库_第2页
静脉输液题库_第3页
静脉输液题库_第4页
静脉输液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静脉治疗知识竞赛题库第三部分一、单选题1、静脉炎1级的临床表现(C)A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B输液部位疼痛,可触及条索状静脉C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D输液部位疼痛,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E没有症状2、静脉炎的发生率为AA2545B1040C545D2540E10503、对外周静脉短导管的研究显示置入时间(C)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会增加。A72HB48HC72HD96HE72H4、最为严重的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是(C)A静脉炎B皮肤坏死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D导管堵塞E血栓5、如果置管时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如导管是在紧急的情况下置入的),则应尽快更换导管,最长不超过(C)A12HB24HC48HD72HE96H6、输液渗出是(B)A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刺激性药液输入了周围组织。B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非腐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C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腐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D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刺激性药液和发疱剂或液体输入了周围组织。E指在输液过程中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7、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的措施,下面描述错误的是(B)A尽量减少穿刺置管时对静脉和血管内膜的损伤。B使用普通输液装置。C减少药物联合输注,注意药物配伍禁忌。D正确选择穿刺点、正确固定导管预防导管打折、移动或滑出。E检查输液装置有无药流受阻的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性阻塞。8、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措施不包括(D)A输液过程严防液体滴空,防止血液回流。B应用输液泵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报警装置。C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D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经动脉导管采集血标本。E按不同导管的维护说明,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程序完成冲管和封管操作。9、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此临床表现属于(D)静脉炎。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10、静脉炎4级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D)A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B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C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D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E没有症状。11、关于静脉炎的处理描述错误的是(A)APICC置管部位一旦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B血栓性静脉炎必要时遵医嘱进行溶栓。C如有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D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严重者遵医嘱局部应用抗生素药膏或使用湿热敷等。E抬高发生静脉炎的肢体,避免剧烈运动。12、下列预防药液渗出措施错误的是(C)A避免在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B尽量避免在下肢和瘫痪肢体留置导管。C出现局部疼痛有回血,无药液渗出可能。2D提高穿刺成功率,做到穿刺一次置管成功。E评估外渗的风险因素。13、液体外渗在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中属于第D级。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14、药液渗出的临床表现与分级下列描述错误的有(C)A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B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C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D3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E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15、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所述临床表现在药液渗出的临床表现与分级属于第(D)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16、药液渗出和外渗后处理应按下列间隔时间给病患部位拍照,下列错误的是(B)A损伤发生时B损伤后12小时C损伤后24小时D损伤后48小时E损伤后7天17、药液渗出和外渗后护理文件记录的内容不包括(E)A记录发生渗出和外渗的药液名称和时间B记录渗出和外渗的临床表现。C记录渗出和外渗的处理措施及效果。D记录导管拔出的时间。E记录导管置入的时间18、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DA发现并存在病毒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B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是局部的。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发现并存在细菌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D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E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主要由三种类型,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9、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通常发生在穿刺位置,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B)内。A1CMB2CMC5CMD10CME15CM20、CRBSI是(C)的英文缩写。A导管相关感染B导管局部感染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D导管隧道感染E导管感染21、CRBSI的诊断标准是(A)A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B有全身感染症状,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C有局部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D有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E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不同的病原体。22、静脉炎的处理原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A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B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C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3D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E应拔除导管,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23、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原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A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告知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B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给予热敷、按摩。C应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D只需观察置管侧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E观察内容有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背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24、确认导管堵塞时,()立即拔除,()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B)APVC;PICC。BPVC;PICC、CVC、PORT。CPICC;CVC、PORT。DPVC、PICC;CVC、PORT。EPVC、PICC、CVC;PORT。2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原则是DA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继续输液,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B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并继续输液,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C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CVC,暂时保留PIC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D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E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PICC、CVC,暂时保留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26、移除血管通路装置(VAD)时,护士应在(C)内对血管穿刺处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96小时27、血管通路装置(VAD)相关感染不包括(B)。A外部穿刺点B外周导管C皮下隧道D输液港E导管相关血液感染28、发生渗液/外漏后任何变化都应及时向(C)汇报A护理部B家属C有独立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D总值班E护理人员29、护士根据(D)来估计渗入组织中的液体总量A抽吸出的药液量B外漏的面积C患者主诉D注射或静脉输液量及距离前一次评估时间的间隔E注射或静脉输液量30、当患者出现空气栓塞时,应紧急采取何种体位(B)A半坐卧位B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端坐位E平卧位31、当患者出现空气栓塞,采取紧急卧位的目的(B)A使右心室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B使右心室下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C使左心房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D使右心房下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E使左心室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32、推荐在插管结束后行A以确定导管头端位置。A胸片BCTCMRID超声E心电图33、在插管过程中,可使用(D)引导以除外导管头端进入颈内静脉A胸片BCTCMRID超声E心电图34、护士应熟知CVAD移位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及时向(D)汇报。A科主任B护士长C主班护士D具有独立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E护理部35、护士对所有类型血管通路设备引起的渗液/外漏进行评估和记录,该措施应坚持至患者(B)A严重程度减弱B症状消失C损伤区域功能感觉丧失D皮肤水疱形成E肢体功能缺陷与丧失36、静脉炎的发生率应以(C)为基础计算。A外周导管的静脉炎发生率BPVC的静脉炎发生率C短期外周导管的静脉炎发生率DPICC的静脉炎发生率E静脉炎发生病例数37、针对导管的综合处理措施应由(E)共同决定。4ALIP及患者B医生和护士CLIP和护理人员D护理人员及患者ELIP、护理人员及患者38、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C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A5MLB10MLC10ML及以上D20MLE20ML及以上39、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E)天更换一次。A1B2C3D5E740、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D)周维护一次。A1B2C3D4E541、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A)周维护一次。A1B2C3D4E542、儿科患者应使用(C)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A1U/MLB010U/MLC110U/MLD10U/MLE1100U/ML43、穿刺点透明敷料对成人和青少年来说至少(C)更换一次敷料。A3天B5天C一周D两周E四周44、更换敷料前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消毒剂首选(A)。A2的氯己定B碘酊C碘伏D乙醇E络合碘45、纱布敷料常规(C)更换一次,若完整性受损应立即更换。A12HB24HC48HD72HE96H46、输液器应每(C)更换一次,如被污染或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A8HB12HC24HD48HE72H47、脂质液体应在(C)内输完,否则弃去。A8HB12HC24HD48HE72H48、冲管液的最小量应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B)倍。A1倍B2倍C3倍D4倍E5倍49、中心静脉置管和PICC在导管正常使用且没有发生局部或系统并发症时,需(E)。A1周更换一次B2周更换一次C4周更换一次D半年更换一次E没有必要定期更换50、减轻机械性静脉炎症状的方法是(A)。A局部湿热敷B局部按摩C局部冷敷D鼓励活动患肢E局部抬高51、透明的半透膜敷料至少(C)更换一次。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52、不要为了控制感染而常规使用(D)。A三通B肝素帽C正压接头D过滤器E实心导管帽53、PORT可用肝素盐水的浓度D。A010U/MLB10U/MLC10100U/MLD100U/MLE1000U/ML54、PICC及CVC可用肝素盐水的浓度A。A010U/MLB10U/MLC10100U/MLD100U/MLE1000U/ML55、抽血或输注胃肠外营养液等高粘滞性药物后,用(D)ML生理盐水冲管。A5B10C15D20E3056、静脉留置导管正压封管方法为将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剩(C)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导管内充满封管液。A05B1C051D115E15257、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E)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A34天B7天C14天D6个月E1年58、静脉治疗过程中,确认导管堵塞时,应立即拔除的是(A)。APVCBPICCCCVCDPORTE其他59、头皮钢针的拔除流程正确的是AA、输液毕关闭调节器去除输液贴快速拔针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B、输液毕去除输液贴关闭调节器快速拔针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C、输液毕关闭调节器去除输液贴快速拔针轻揉穿刺点至不出血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5D、输液毕关闭调节器去除输液贴快速拔针轻揉穿刺点至不出血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E、输液毕关闭调节器快速拔针去除输液贴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60、抑菌09氯化钠含有防腐剂苯甲醇,成人24小时用量不应超过(C)ML。A10B20C30D40E5061、用于血液透析的导管在每次使用后必须使用(E)的肝素封管液封管。A010U/MLB10U/MLC10100U/MLD100U/MLE1000U/ML62、在从植入型静脉输液港移除留置针芯做周期性接入和冲洗之前,必须用(D)肝素封管液封管。A010U/MLB10U/MLC10100U/MLD100U/MLE1000U/ML63、用于血细胞采集的导管多为大口径导管,使用后必须使用(E)肝素封管液封管。A010U/MLB10U/MLC10100U/MLD100U/MLE1000U/ML64、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封管液作为预防感染的措施,因为有导致(B)的可能。A化学静脉炎B耐药菌株产生C血栓性静脉炎D高浓度封管液副作用E导管堵塞65、肝素封管液中加入哪种抗生素时可能出现沉淀(B)A替硝唑B头孢唑啉C林可霉素D氨曲南E奥硝唑66、成人和儿童患者短外周导管在(B)使用后必须用不含防腐剂09氯化钠封管。A每天B每次C每周D每小时E每两天67、冲洗导管所需的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最少用量要视导管类型和尺寸/患者年龄及所输注液体的性质而定,推荐使用不低于(B)导管体系的冲洗液冲洗导管。在采血或输血后推荐使用更大体积的冲洗液冲洗导管。A1倍B2倍C3倍D4倍E5倍68、如果在回抽过程中遇到阻力或回抽时无回血,护士在给药或输液前(D)。A用肝素液冲洗导管B用不含防腐剂09氯化钠冲洗导管C用含防腐剂09氯化钠冲洗导管D进一步检查导管通畅性E其他69、封闭中央血管导管时,在每次间断使用后最好采用(C)封管。A1000U/ML肝素B100U/ML肝素C10U/ML肝素D含防腐剂09氯化钠E不含防腐剂09氯化钠70、对于接受任何浓度肝素溶液封管的术后患者,自第4天起至第14天或直至停止使用肝素期间,(C)检测血小板数量以防HIT。A每68小时B每24小时C每23天D每5天E每7天71、如果患者有任何与置入短外周导管相关的不适或疼痛主诉,应首先(C)。A告知医生,继续观察。B给予局部皮肤50硫酸镁无菌纱布湿敷。C移除导管。D给予2利多卡因无菌纱布湿敷。E抬高患肢。72、对于接受任何浓度肝素溶液封管的术后患者,自第D天起至第天或直至停止使用肝素期间,每23天检测血小板数量以防HIT。A2;3B3;5C7;10D4;14E7;1473、在挽救发生感染的长期使用的CVAD导管时可用(C)封管。A100U/ML肝素B10U/ML肝素C抗感染封管液D含防腐剂09氯化钠E不含防腐剂09氯化钠74、用于输注胃肠外营养及脂肪乳剂的输液器及附加装置应每(C)更换一次,如被污染或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A8HB12HC24HD48HE72H75、纱布敷料与透明的半透膜敷料一起使用时,更换时间为(C)A12HB24HC48HD72HE96H76、输全血或成分血时,输血装置和附加过滤器应在每一个单位全血或成分血输入后更换1次,或每(A)更换1次,如疑被污染或系统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A4HB8HC12HD24HE48H677、单纯的脂肪乳建议在(C)内输完,最长不能超过24HA4HB8HC12HD16HE24H78、建议肝素帽更换频率与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同步,否则,每(D)更换1次,如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或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均应更换新的肝素帽。A1DB3DC5DD7DE14D79、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成人外周静脉短导管至少(D)更换1次。A1224HB2448HC4872HD7296HD96120H80、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还应保持穿刺点(D)密闭。A4HB8HC16HD24HE48H81、下列关于无菌敷料更换的说法错误的是(C)A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B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C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天更换一次。D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E若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82、发生静脉炎时,应立即拔除的导管是(A)APVCBCVCCPICCDPORT83、关于主要和次要持续输液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用于输注除脂质、血液或血制品以外液体的,主要或次要连续性输液装置的更换时间间隔不应少于72H。B当次要输液装置从主要输液装置分离出来,并作为主要间断输液装置时,必须48H更换。C当次要输液装置从主要输液装置分离出来,并作为主要间断输液装置时,必须72H更换。D当确定无输液成份间配伍禁忌时,可采用后方加压输液模式的次要输液装置进行输液,这样可减少断开次要间断输液装置的次数。E用于输注除脂质、血液或血制品以外液体的,主要或次要连续性输液装置的更换时间间隔不应少于48H。84、主要间断输液装置必须(C)更换。A8HB12HC24HD48HE72H85、输注丙泊酚时必须使用生产厂商说明书中推荐使用的输液装置,并且必须每(C)随输液瓶一起更换。A4HB8HC12HD24HE48H86、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的传感器和/或传感器圆顶及系统其他组件,包括输液装置、持续冲洗装置、用于侵袭性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冲洗液,均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系统,必须(E)更换。但当怀疑污染、输液药品包装或系统完整被破坏时立即更换。A12HB24HC48HD72HE96H87、移除中心静脉导管操作中错误的是(C)A当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在评价患者和医疗团队协作干预无效时,必须移除导管。B护士必须用凡士林为基础的软膏和消毒敷料覆盖穿刺点以封闭皮肤血管的通道。C移除导管后护士必须将导管穿刺点位置置于心脏水平或高于心脏水平以减少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D如果在移除导管过程中出现阻力,切勿强行拔出。E如果患者有任何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不适或疼痛主诉,则必须移除导管。88、当用玻璃或半刚性输液容器时,必须用()的输液装置;当用塑料输液容器时必须用()的输液装置。(D)A带排气孔,带排气孔B不带排气孔,带排气孔C不带排气孔,不带排气孔D带排气孔,不带排气孔89、头皮针输液拔针的方法不正确的是(B)A拔针时先关闭调节器,固定针柄,B撕去输液贴,用棉签顺血管走向压穿刺点再迅速拔针,C局部压迫至不出血为止。D不宜按揉穿刺点。E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90、PICC拔除的护理不正确的是(A)APICC导管留置时间应由护士决定,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与程序拔除。7B拔除导管后应更换敷料。C每24H评估穿刺点1次,直到上皮形成。D拔管如遇阻力,应立即停止,不得强行拔管。EPICC导管拔除后不得再次被送入血管。91、PICC拔管操作中不正确的是(B)A拔除时,平行静脉方向,捏住导管尾部,B沿直线向外拉,每次23CM,C从穿刺点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D用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E如遇阻力,可暂时固定导管,实施热敷,直至导管松动,最终拔除。92、CVC拔除与PICC拔除护理要点不同的是(C)A用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B按压力度要适中,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C拔管后患者需静卧30MIN。D拔除导管后应更换敷料。E怀疑出现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时,进行细菌培养。93、拔除CVC时与拔除PICC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同的是(C)A告知患者拔除导管的过程。B告知患者如有与导管有关的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C告知患者导管拔出时应屏住呼吸。D告知患者放松,不要紧张。94、移除导管过程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为(E)A皮下淤血B出血C血肿D穿刺部位感染E空气栓塞95、更换输液接头的操作步骤错误的是(E)A准备生理盐水预冲液、75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B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C取下原有输液接头打开外包装,用生理盐水预冲输液接头D用碘伏棉球或75酒精棉球消毒输液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E连接新的输液接头,以脉冲式冲洗导管,记录更换贴膜时间、签名。96、如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出,应选择哪类敷料更为合适(C)A透明敷料B半透明敷料C纱布敷料D伤口防水贴E泡沫敷贴97、连接CVC的肝素帽在哪种情况下不必更换(A)A使用3DB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C取下肝素帽D肝素帽破损E更换CVC时98、需使用避光输液器的药物为(D)A脂肪乳B乳酸林格C50葡萄糖D氧氟沙星注射液F氟尿嘧啶99、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应如何输注(A)A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冲洗输液器及导管B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更换输液器C使用三通接头输注两种药物D使用双头输液器输注两种药物100、更换接头时正确的消毒方法为(E)A使用消毒剂擦拭接头横切面两遍B使用消毒剂擦拭接头外围两遍C使用消毒剂多方位用力擦拭接头横切面D使用消毒剂多方位用力擦拭接头外围E使用消毒剂多方位用力擦拭接头横切面及外围101、更换输液器的方法错误的为AA1天内输注数个脂肪乳,24H更换输液器1次B连接到患者前需先排气C输液器漏液时应立即更换D连接后查看莫非滴管液面是否过高或过低E使用前检查输液器有效期,有无膨胀、外包装有无破损102、不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的是(E)A敷料B导管接口C输入脂肪乳剂D导管留置时间E无针输液系统103、使用下列哪项输液附加装置可以降低输液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D)A三通B肝素帽C无针接头D过滤器E实心的导管帽104、输注下列哪些药物需增加输液装置的更换频率(D)A50葡萄糖溶液B顺铂C乳酸林格D血小板E红花注射液105、年龄小于7天的新生儿不可以使用哪种消毒剂(D)8A碘酊B碘伏C75的酒精D2氯己定E09氯化钠106、穿刺部位的护理操作不正确的是(C)A触摸穿刺部位前洗手B使用辅助材料时洗手C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部位的触诊D皮肤上的消毒剂自然风干E必须等到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后再进行操作。107、为了有效降低穿刺部位的感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D)A穿刺部位使用抗生素药膏B穿刺部位使用丙酮C穿刺部位使用乙醚D穿刺部位使用皮肤消毒剂,待干后操作E穿刺部位使用皮肤消毒剂,棉棒擦拭消毒液后操作108、儿童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至少(F)更换A1224HB2448HC4872HE7296HF治疗结束,除非有并发症发生109、如果输液治疗时间需要维持14周,可考虑使用哪种导管(D)A外周静脉留置针BPICCC输液港D中等长度导管E头皮钢针110、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需常规更换的导管为(A)APVCBPICCCCVCDPORTE动脉导管111、需立即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的情况为(C)A患者出现一种发热感染征象B发生菌血症而感染源不像是导管的患者C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怀疑有CRBSID中心静脉导管不通畅E导管尖端血栓形成112、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D)确定导管在静脉内。A输入生理盐水B输入少量药物C输入10葡萄糖D回抽血液E推注50葡萄糖113、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输液前,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C)A20ML以上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B5ML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C进一步确认导管的通畅性D1ML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E10ML以上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114、拔除PICC导管时,()静脉方向,捏住导管尾部,沿直线向外拉,每次()CM(B)A平行,23B平行,510C逆向,23D逆向,510E垂直,510115、输注胃肠外营养液及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隔()更换一次,如果数个单位的脂肪乳在1天内间歇输入,每瓶脂肪乳()输液装置。CA4H,均需更换新的B12H,均需更换新的C24H,均需更换新的D4H,可使用原来的E24H,可使用原来的116、外周静脉留置针和外周静脉留置导管(中等长度导管)脱出后(E)。A2氯己定消毒后送入血管B05碘伏消毒后送入血管C2碘酊和75酒精消毒后送入血管D75酒精消毒后送入血管E不得再次被送入血管117、对于住院患者来说,静脉输液时临床最常见、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根据(A),临床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及静脉输液导管。A药物性质、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自身的特点B药物性质、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疾病的特点C药物性质、给药时间的不同及疗程的长短D患者经济条件、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自身的特点E药物性质、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经济条件118、遵循手卫生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来自皮肤的致病菌是感染的重要来源B良好的手卫生是护理操作前后的必要保障C在触摸穿刺部位前后应遵守手卫生原则D使用消毒措施后可继续进行穿刺部位的触诊E使用辅助材料时应遵守手卫生原则119、护士需持续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观察内容不包括(E)A皮肤颜色、温度B肢体感觉9C肢体血运D关节活动E意识120、关于输血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A输血器用于输血及血制品;B虽然输血器与输液器滤网的孔径不同,但输血器也可以于输液;C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葡萄糖溶液冲洗输血管道;D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连续输入即可;E用于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品的输血器宜12小时更换一次;121、如果所输药品与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有配伍禁忌,必须先用(A)冲洗,再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和或肝素封管液冲洗。A5葡萄糖B10葡萄糖C50葡萄糖D5葡萄糖生理盐水E3生理盐水122、CVC拔除时,护理要点中错误的是(D)A有医生遵照医疗机构的规定与程序拔除中心静脉导管B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按压力度要适中,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然后在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C拔管后患者静卧半小时D告知患者导管拔出时深呼吸E怀疑出现与CRBSI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与程序,对导管进行细菌培养123、动脉穿刺置管的拔除,错误的是(B)A拔管后用加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B可在按压处上下揉动C在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或加压包扎止血D每24小时评估穿刺点一次,直至上皮形成E导管拔出后不得再次被送入血管124、对皮肤管连接处和周围组织的观察和评价内容中,错误的是CA每天对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评估,透过敷料来触诊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压痛B如果患者局部压痛或其他可能为CRBSI的表现,应去除不透明的敷料并进行观察C如患者出现静脉炎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D每日对穿刺部位进行监测,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时,应立即拔除导管125、必须按规定的间隔进行血管通路装置置入点护理及换药,除外下列哪种情况(D)A敷料完整性受损B敷料潮湿C敷料有液体或血性液体渗出D患者发热E出现置入点感染症状体征126、某护士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无菌手套破损,她应(E)A加戴另一副手套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用胶布粘贴破损处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更换手套127、护士为患者行深静脉置管,应戴(A)A无菌乳胶手套B非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C双层手套D薄膜手套E任何手套128、静脉注射部位选择不应(C)A长期注射自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血管B化疗、刺激性药物推注前后注入09生理盐水C尽量选择对患者活动限制最多的部位D粗直、弹性好的血管E避开伤口、血肿或多次穿刺部位129、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定义为(A)A输液渗出B输液外渗C输液外溢D输液外漏E药物外漏130、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泡剂及刺激性药液进入了周围组织。定义为(B)A输液渗出B输液外渗C输液外溢D输液外漏E药物外漏131、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为(A)ACVCBPICCPNDPORTEPVC132、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为(B)ACVCBPICCCPNDPORTEPVC133、输液港的缩略语为(D)ACVCBPICCCPNDPORTEPVC10134、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缩略语为(E)ACVCBPICCCPNDPORTEPVC135、中等长度导管的平均置管时间是7天,也可长至(E)天A14天B21天C28天D42天E49天136经PVC输注药物前(B)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A应B宜C不应D不宜E可137输注脂肪乳、化疗药物及中药制剂(B)使用精密过滤器。A应B宜C不应D不宜E可138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A)使用避光输液器。A应B宜C不应D不宜E可139、下列可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导管是(B)A耐高压PICCBCVCC外周静脉留置针D头皮钢针E外周静脉导管140、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导管,当使用多腔导管输注静脉营养液时,应(A)A选定一条通路输注B间隔4H更换另一条通路C间隔8H更换另一条通路D间隔12H更换另一条通路E间隔24H更换另一条通路141、留置针固定错误的是(B)A透明贴首选B接头尽量靠近导管C接头高于导管尖端D延长管U型固定E穿刺点局部出血时纱布固定142、CRBSI描述错误的是(E)A不明原因发热B外周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C伴有寒颤或低血压等表现D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E沿穿刺静脉条索状红线143、CRBSI缩略语是指(C)A导管相关局部感染B隧道感染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D菌血症E败血症14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拔除导管(D)小时出现菌血症。A6B12C24D48E72145、CAVD导管头端位于(B)部位时,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更高。A上腔静脉下部分B上腔静脉中至上部分C右心房D颈内静脉E腋静脉146、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部位选择(A)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选择()高。A肘前窝、中上臂B前臂、肘前窝C肘前窝、前臂D中上臂、肘前窝E中上臂、前臂147、预防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措施中不包括(C)A置管后尽早活动肢体B进行每日正常活动C预防性抗凝治疗D轻度的肢体锻炼E适当饮水148、最常引起导管破裂的原因为(B)11A导管打折B导管夹闭综合症C患者烦躁D导管固定不牢固E穿刺过程中机械损伤导管149、PICC穿刺及维护过程中护士哪项干预措施可预防导管栓塞的发生(D)A在插管过程中,将钢针撤回导管B针芯再次插入导管中C护士对不能耐高压的血管通路装置进行高压注射D使用20ML以上的注射器进行冲管150、渗漏处导管破裂的前兆不包括哪项(C)A无法抽回血B输液时局部疼痛C穿刺静脉发红,呈条索状改变D皮下水肿E输液后肿胀151、选择PVC穿刺时宜(B)A、规范洗手B、规范洗手,戴清洁手套C、规范洗手,戴无菌手套D、规范洗手,戴双层手套152、在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采用何种方法确定导管在静脉内(A)A输入生理盐水B推注生理盐水C回抽血液D推注肝素盐水E输入葡萄糖153、在经PICC输注药物前宜采用何种方法确定导管在静脉内(C)A输入生理盐水B推注生理盐水C回抽血液D推注肝素盐水E输入葡萄糖154、静脉导管若在给药前后遇到阻力或在抽吸无回血时应采用何种方式处理(C)A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B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C进一步确定导管是否通畅,不强行冲管D加大推注生理盐水力度E进行抗凝治疗155、在经PROT输注药物前宜采用何种方法确定导管在静脉内(C)A输入生理盐水B推注生理盐水C回抽血液D推注肝素盐水E输入葡萄糖156、移除VAD时,护士应对血管穿刺处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输液后静脉炎,护士健康宣教内容应为(E)A告知患者或陪护者静脉炎症状和体征为穿刺部位疼痛B告知患者或陪护者出院后穿刺肢体抬高制动C告知患者或陪护者出院后穿刺肢体抬高制动及联系人信息D告知患者或陪护者穿刺局部涂抹喜辽妥预防静脉炎E告知患者或陪护者静脉炎症状和体征包括穿刺部位疼痛、疼痛、红斑、发热、肿胀、肿胀、硬结、化脓或可触及的静脉条索及联系人员信息。157、若怀疑存在CRBSI而需移除植入式输液港时,应送检的内容物除导管尖端外还应包括(D)A无损伤针B延长管C肝素帽12D输液贮器E导管夹158、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可靠指标为(C)A体温升高B寒颤C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发现明显的细菌繁殖E穿刺点炎症反应F低血压159、护士应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时机应为(A)A应用抗感染药物之前采集血标本B应用抗感染药物时从静脉通路处采集血标本C应用抗感染药物时从另一侧肢体采集血标本D应用抗感染药物之后从静脉通路处采集血标本E应用抗感染药物之后从另一侧肢体采集血标本160、外周静脉穿刺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进行皮肤消毒,不推荐使用的消毒液为(B)A酒精B碘伏C氯己定D碘酒161、当从导管中采集血培养标本时,正确的操作为(C)A获取样本前更换无针连接器采血,收集首次采集的最初血样丢弃。B获取样本前酒精擦拭旧的无针连接器后采血,收集首次采集的最初血样应接种于培养瓶。C更换无针连接器,酒精擦拭新的无针连接器后采血,收集首次采集的最初血样应接种于培养瓶。D更换无针连接器,酒精擦拭新的无针连接器后采血,收集首次采集的最初血样应丢弃。E获取样本前更换无针连接器采血,收集首次采集的最初血样接种于培养瓶。162、护士在导管移除时错误的做法是(E)A如患者有任何与植入短外周导管相关的不适与疼痛主诉,则必须移除导管。B移除短外周导管必须小心谨慎,移除时必须手指压迫直至出血停止,穿刺点敷料包扎。C儿科患者护士不应常规更换短外周导管。D当怀疑存在CRBSI时,必须考虑培养移除导管。E如果出现药品外渗,护士必须在移除导管后开始治疗。163、非隧道式CAVD的最长置管时间目前还不清楚,必须(A)监测导管。A每天B每2天C每3天D每周E每5天164、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后,下列操作错误的是(D)A应迅速终止输液B拔除导管前,应抽吸输入的药物C轻轻按压穿刺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D在该肢体远端留置导管以方便用药E持续评估与观察外渗部位165、如果短期中心静脉导管插管部位化脓,应(A)A立即拔除B75酒精消毒后继续使用C更换无菌敷贴D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E全身使用抗生素,继续使用导管166、在新生儿脐动脉导管输液时需用(A)肝素化。A1U/ML肝素B0U/ML肝素C2U/ML肝素D5U/ML肝素E10U/ML肝素13167、CAVD置入点的护理及换药不包括的内容为(A)A及时更换液体B移去旧的敷料C使用适合的消毒剂清洗导管皮肤连接处D更换固定装置E使用无菌敷料覆盖168、下列静脉治疗护理操作中不必2天更换的纱布敷料为(D)A覆盖PICC穿刺点的纱布敷料B覆盖CVC穿刺点的纱布敷料C覆盖中等长度导管穿刺点的纱布敷料D支撑输液港非损伤性针头的固定翼且并不阻挡导管插入位置E覆盖静脉留置针穿刺点的纱布敷料169、对于新生儿及儿童患者渗液/外漏的治疗中存在争议的方式为(C)A停止输液B抬高患者C热敷D局部理疗E抽吸渗液170、下列哪些措施不属于早期发现液体渗漏的措施(A)A依赖电子输液泵报警装置来发现渗液/外漏。B患者主诉有任何穿刺处疼痛感、烧灼感或针刺感时停止输液C评估输入药物的PH值D评估输液速度E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17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通常发生在穿刺位置B隧道感染通常发生在植入式输液港的穿刺位置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源,外周血培养和导管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D隧道感染通常发生在隧道式导管出口位置E隧道感染通常发生在输液港的开口位置172、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做法错误的是(D)A药液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被微生物污染。B不同性质的液体配制按规定的环境洁净标准执行。C严格遵守配制药液的有效时间。D将导管及其套管接口处用敷料覆盖后允许洗澡。E加强观察,及早发现感染征象。173、使用肝素盐水封管的患者应常规进行(D)监测A血红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EAPTT174、导管血栓的二线方案为(D)A压力性冲管B尿激酶溶解酶灌注溶解C机械性取栓D取管E组织源性纤溶酶灌注溶解1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发生率低于头皮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头皮钢针组静脉输液组B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发生率低于头皮钢针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高于头皮钢针组。C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发生率高于头皮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头皮钢针组静脉输液组。D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发生率高于头皮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高于于头皮钢针组静脉输液组。E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皮下血肿发生率高于头皮钢针静脉输液组,导管阻塞、渗漏发生率低于头皮钢针组静脉输液组。14176、(E)可以降低输液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A延长管B三通C实心的导管帽D肝素帽E过滤器177、(C)的发生率在置管72H与置管96H内并没有明显的不同。A局部感染B血栓性静脉炎C静脉炎D导管细菌定植E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78、中等长度导管的平均置管时间是7D,也可长至(E)天。A15B28C30D40E49179、抽血或输注胃肠外营养液等高粘滞性药物后,用(D)ML生理盐水冲管。A5B10C15D20E25180、关于PVC的拔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应由医护人员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与程序进行B每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留置PVCC按压的力度要适中,切忌来回揉动D置入时间超过72H者必须立刻拔管E拔管后在穿刺点覆盖无菌敷料181、关于拔除PVC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E)。A正确的拔管方法可避免血管损伤B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适当延长按压时间C护理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拔管后按压方法D护士应警惕导管拔除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E发生发疱剂渗出时,拔除导管后明确治疗方案182、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的措施不包括(D)。A尽量减少穿刺置管时对静脉和血管内膜的损伤B使用带有过滤器的装置C及时更正不正确的体位D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E注意药物配伍禁忌183、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措施不包括(E)。A正确的冲、封管B输液过程须严防液体滴空,防止血液回流C应用输液泵时合理设置报警装置D正确经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E注意药物配伍禁忌184、CVC置入的静脉不包括(C)。A锁骨下静脉B颈内静脉C颈外静脉D股静脉185、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不包括(D)。A注册护士B注册医师C乡村医生D临床药师186、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D)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15A1B2C3D5E8187、CVC不可用于(D)。A中长期静脉治疗B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C血液动力学监测D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E采集血标本188、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C)CM。A3B5C8D10E15189、PICC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D)CM。A5B8C15D20E25190、PICC穿刺后记录内容不正确的是(E)。A穿刺静脉B日期C导管刻度D导管尖端位置E置管侧上臂臂围191、PICC穿刺时可选用(E)。A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术侧肢体B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C安装起搏器侧D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E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肢体192、关于PN的输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E)。A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进行配制B配好的PN标签上应注明科室、病案号、床号、姓名、药物名称、剂量、配制日期和时间C宜现配现用,应在24H内输注完毕D在输注的PN中可以添加无配伍禁忌的药物E注意观察患者反应193、输血完毕后,空血袋应(C)。A常温保存24HB常温保存12HC低温保存24HD低温保存12HE低温或常温保存一段时间194、配制抗肿瘤药物时操作者应做好个人防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戴双层手套,内层PVC手套,外层乳胶手套B穿防水、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前部完全封闭的隔离衣C应佩戴护目镜D戴一次性口罩E操作台面垫以防渗透吸水垫195、下列关于肝素封管的说法错误的是(D)。A护士必须评价不适应于肝素封管的禁忌症B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经导管回抽血液中肝素会对实验室结果产生干扰D肝素对全身性抗凝系统不会产生影响E一旦出现或怀疑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应立即停止使用肝素16196、下列关于肝素封管的做法错误的是(C)。A对于接受任何浓度肝素溶液封管的术后患者,推荐自第4天起至第14天或直至停止使用肝素,每23天监测血小板数量B不推荐接受肝素溶液封管的内科患者常规监测血小板数量C研究表明用肝素溶液和用生理盐水封闭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相同,故不建议使用肝素溶液封管DPORT用100U/ML肝素液封管E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用1000U/ML肝素液封管197、发生液体渗出后,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A迅速终止输液B通知医生C拔除导管前抽吸药物D用力按压穿刺部位以止血E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198、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导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A选择适当的静脉留置导管B急诊留置的外周导管24H内更换C尽早移除不必要的静脉留置导管D定期更换导管E按要求更换输液装置和附加装置199、外周静脉穿刺采集血培养标本时,不推荐使用(E)进行皮肤消毒。A酒精B碘酒C氯己定葡萄糖酸溶液D氯己定酒精溶液E碘伏200、(B)被认为是微生物进入导管及液体的入口。A延长管B三通C实心的导管帽D肝素帽E过滤器2、多选题120道1、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ABCDE)。A导管堵塞B静脉炎C渗出或皮肤坏死D血肿E导管相关性感染2、从静脉导管采血会增加(AE)。A导管堵塞B静脉炎C渗出或皮肤坏死D血肿E导管相关性感染3、导管堵塞管腔内堵塞的原因有(ACD)A导管内血凝块B导管尖端贴在血管壁上C沉淀的不相容药物D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E导管顶端血栓或纤维素鞘形成4、导管堵塞管腔外堵塞的原因有(BDE)A导管内血凝块B导管尖端贴在血管壁上C沉淀的不相容药物D导管所处部位的解剖结构E导管顶端血栓或纤维素鞘形成5、预防导管堵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EA如果导管不用适宜的冲管液冲管就会发生管腔内堵塞B应该是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17C在输注不相容的药物和液体之前用生理盐水冲管就可保持导管通畅D冲管液通常需要510ML生理盐水E推荐的冲管手法是采用间歇推注法(正压脉冲)6、静脉炎分为(ABCD)A机械性静脉炎B感染性静脉炎C细菌性静脉炎D化学性静脉炎E非感染性静脉炎7、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的措施包括(ACDE)A尽量减少穿刺置管时对静脉和血管内膜的损伤。B使用普通输液装置。C减少药物联合输注,注意药物配伍禁忌。D正确选择穿刺点、正确固定导管预防导管打折、移动或滑出。E检查输液装置有无药流受阻的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性阻塞。8、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ABCDE)A输液过程严防液体滴空,防止血液回流。B应用输液泵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报警装置。C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D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经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E按不同导管的维护说明,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程序完成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