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SO3BN2O5CNA2ODCO2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胶体B溶液C悬浊液D乳浊液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分子和原子C门捷列夫提出的原子学说,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化学科学在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4下列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的是()A闻氯气的气味B用排水法收集氯气C盛装液氯的容器D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5下列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B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C碘酒、牛奶、豆浆、漂白粉均为胶体DNA2O2、NA2CO3、NA2SIO3、KNO3均为盐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存在氧的得失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C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D石灰石是生产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8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比水略大B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通常情况下,钠的熔点略低于水的沸点918G某金属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金属是()A铝B铁C镁D锌10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质量增加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0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02粉末C铝粉与FE203粉末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粉投入CUSO4溶液二、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2个,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若正确选项只有1个,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下列问题与NO2的排放无关的是()A酸雨B温室效应C光化学烟雾D腐蚀金属和非金属材料1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HCO3比NA2CO3稳定C澄清的石灰水能与NA2CO3反应,不与NAHCO3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等浓度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体积之比为21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为02NA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14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15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NH4BMG2CFE2DAL3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组成的材料B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而质轻的特点C硅酸盐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有机合成材料易老化,不耐高温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镁着火时,可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淀粉碘化钾溶液能区分NO2和溴蒸气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D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1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FE3、CL、SCNBNH4、H、NO3、SO42CBA2、NA、HCO3、SO42DFE2、K、MNO4、OH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6分)19物质的结构、制备、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室中少量的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其目的是(2)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可用于洗涤除污等,请你运用厨房中的物品鉴别纯碱和食盐(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3)通常用氯气、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铝热反应不仅用于焊接钢轨,还常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写出五氧化二钒(V2O5)与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1MOL金属钒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0某铝合金(硬铝)中含有铝、镁、铜、硅等成分,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实验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过滤操作的装置为(填序号)(2)固体2的化学式为(3)工业制取固体1中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4)生成溶液2中溶质的离子方程式为(5)验证两性氢氧化物固体3的洗涤是否干净的实验为(6)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1掌握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对学习元素化合物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三角转化”是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中常见的转化关系之一现有如图1转化关系若Z是一种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的气体则Z的名称为若X是一种强碱,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A的化学式为若X是一种金属单质,A为一种某强酸的稀溶液写出Y转化为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已知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现有如图2转化关系若A、B、C、D均为气体,且A为单质物质D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检验D气体的操作过程为若A为淡黄色的固体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B气体通入溴水中的现象为含2MOLE的浓溶液与足量的CU反应,产生B气体的物质的量22盐酸、硫酸和硝酸是常见应用于广泛的三种强酸,理解掌握酸的氧化性十分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盐酸是一种具有酸的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酸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于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的反应,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为(2)稀硫酸和浓硫酸都具有氧化性用质量分数为98(184G/CM3)浓硫酸配制46MOLL1的稀硫酸100ML,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配制过程中,除烧杯、量筒、滴定管、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可以与木炭反应,生成水和两种气体,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并验证两种气体产物,这些装置连接顺序是(填编号)(3)在浓硝酸中加入铜片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待反应停止后,若仍有铜剩余,再加入少量稀硫酸,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将128G铜与一定量的硝酸反应,铜完全反应后,共产生标况下气体560L,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SO3BN2O5CNA2ODCO2【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解答】解氧化钠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碳、SO3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N2O5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选C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胶体B溶液C悬浊液D乳浊液【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解答】解因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故选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分子和原子C门捷列夫提出的原子学说,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化学科学在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考点】绿色化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A、化学研究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C、门捷列夫发现并提出元素周期律;D、化学科学能研究出新材料【解答】解A、化学研究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工业生产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则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原子,故B错误;C、门捷列夫发现并提出元素周期律,原子学说是道尔顿提出的,故C错误;D、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的是()A闻氯气的气味B用排水法收集氯气C盛装液氯的容器D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气体的收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A多数气体有毒,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B氯气能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根据液氯的强腐蚀性和图标的含义判断;D氯气和碱反应,封闭的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大;【解答】解A氯气有毒,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要在瓶口轻轻煽动闻气味,图示与内容相吻合,故A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H2OCL2HCLHCLO,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故B正确;C液氯有强氧化性,有强腐蚀性,为腐蚀品,图示与内容相吻合,故C错误;D氯气和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封闭的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大,图示与内容相吻合,故D错误;故选B5下列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B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C碘酒、牛奶、豆浆、漂白粉均为胶体DNA2O2、NA2CO3、NA2SIO3、KNO3均为盐【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氨是氨气属于化合物、液氯是单质;B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C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间;D盐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液氨为液态氨气,属于纯净的化合物,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液氯是单质,故A错误;B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符合电解质概念,均为电解质,故B正确;C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牛奶、豆浆是胶体,漂粉粉为次氯酸钙、氯化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DNA2CO3、NA2SIO3、KNO3均为盐,NA2O2没有酸根离子,所以不是盐,是过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存在氧的得失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A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变化;B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氯气与水反应,只有CL元素变价,故A错误;B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氯气与氢气的反应中没有氧的得失,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置换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所以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存在化合价的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C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D石灰石是生产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考点】硅和二氧化硅【分析】A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C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根据制取水泥、玻璃的生产中使用的原料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A错误;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故B错误;C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为氧化物,不是硅酸盐,故C错误;D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都用到石灰石,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比水略大B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通常情况下,钠的熔点略低于水的沸点【考点】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分析】钠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据此解答;【解答】解A钠密度小于水,故A错误;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易燃烧,所以钠着火时,不可用水灭火,故B错误;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D钠的沸点为9781度,小于水的沸点,故D正确;故选;D918G某金属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金属是()A铝B铁C镁D锌【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假设该金属失去两个电子变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金属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进行计算其摩尔质量,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确定该元素【解答】解假设该金属失去两个电子变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CL2)01MOL,金属和氯气化合导致金属质量增加,则增加的质量为氯气的质量,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N(金属)201MOL20(1),N(金属)01MOL,金属的摩尔质量18G/MOL,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所以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27,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故选A10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质量增加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0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02粉末C铝粉与FE203粉末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粉投入CUSO4溶液【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生成铜和水;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C、铝粉与FE203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生成单质铁和氧化铝,1MOL铝转化成1MOL的铁,反应后固体物质质量减少;D、将锌粉投入CUSO4溶液,生成硫酸锌和单质铜,所以溶液质量减小【解答】解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生成铜和水,最终固体物质质量减小,故A错误;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最终固体物质质量增加,故B正确;C、铝粉与FE203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生成单质铁和氧化铝,1MOL铝转化成1MOL的铁,反应后固体物质质量减少,故C错误;D、将锌粉投入CUSO4溶液,生成硫酸锌和单质铜,所以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2个,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若正确选项只有1个,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下列问题与NO2的排放无关的是()A酸雨B温室效应C光化学烟雾D腐蚀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分析】NO2的排放,可使雨水中酸性增强,易导致光化学烟雾,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雨水中溶解二氧化氮,形成酸雨,故A不选;B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与二氧化氮无关,故B选;CNO2的排放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故C不选;D雨水中溶解二氧化氮,酸性增强,可腐蚀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故D不选;故选B1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HCO3比NA2CO3稳定C澄清的石灰水能与NA2CO3反应,不与NAHCO3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等浓度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体积之比为21【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NAHCO3不稳定,溶解度比NA2CO3小,与盐酸反应较NA2CO3剧烈,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相同的温度下,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则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A正确;B因2NAHCO3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所以NA2CO3比NAHCO3稳定,故B错误;C澄清的石灰水既能与NA2CO3反应,又能与NAHCO3反应,故C错误;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等浓度足量的盐酸反应,根据钠守恒,生成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消耗等浓度足量的盐酸体积之比为21,故D正确;故选AD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为02NA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B、亚硫酸为弱酸;C、氦气为单原子分子;D、标况下水为液态【解答】解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故当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02NA个电子,故A正确;B、亚硫酸为弱酸,故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2NA个,故B错误;C、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1MOL氦气中含1MOL氦原子即NA个,故C错误;D、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A14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分析】由图可知,为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备气体,且气体不溶于水,能利用排水法收集,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加热碳酸氢钠有水生成,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且二氧化碳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选;B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不溶于水,可利用与中装置,故B选;C氨气易溶于水,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选;D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不溶于水,可利用排水法收集,故D选;故选BD15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NH4BMG2CFE2DAL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NH4与碱在微热时反应生成氨气逸出,则铵根离子减少,FE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则FE2减少,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加热时,反应生成的氨气逸出,并同时生成MG(OH)2、FE(OH)2沉淀和NAALO2,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则MG(OH)2、FE(OH)3和NAALO2与过量酸作用分别生成MGCL2、ALCL3、FECL3,则减少的离子主要有NH4和FE2,故选AC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组成的材料B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而质轻的特点C硅酸盐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有机合成材料易老化,不耐高温【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B碳纤维为含C元素的材料;C硅酸盐为传统材料;D有机合成材料性质稳定,但高温发生化学反应【解答】解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故A正确;B碳纤维为含C元素的材料,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而质轻的特点,故B正确;C硅酸盐材料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有机合成材料性质稳定,但易老化,不耐高温,故D正确;故选C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镁着火时,可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淀粉碘化钾溶液能区分NO2和溴蒸气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D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BNO2和BR2蒸气均能氧化KI中的碘离子生成碘单质;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很高;DNO为无色气体【解答】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故A错误;BNO2和BR2蒸气均能氧化KI中的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很高,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会和其他物质间发生反应,故C正确;DNO为无色气体,故D错误故选C1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FE3、CL、SCNBNH4、H、NO3、SO42CBA2、NA、HCO3、SO42DFE2、K、MNO4、OH【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不能结合生成络离子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共存,故A不选;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选;C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C不选;DFE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B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6分)19物质的结构、制备、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室中少量的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其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与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接触发生反应(2)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可用于洗涤除污等,请你运用厨房中的物品鉴别纯碱和食盐(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分别取少量未知的食盐和纯碱固体,然后分别加入食醋,有气泡冒出的是纯碱(3)通常用氯气、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4)铝热反应不仅用于焊接钢轨,还常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写出五氧化二钒(V2O5)与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V2O510AL5AL2O36V;生成1MOL金属钒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NA【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分析】(1)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是隔绝空气;(2)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鉴别碳酸盐和氯化钠;(3)C1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水;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并且次氯酸见光、受热分解,从而使漂白粉失效;(4)根据化学反应,知道所有的AL共失电子6MOL,所有的V原子共失电子是10MOL,所以V2O5系数是3,V的系数是6,AL2O3的系数是5,金属AL的系数是10,V元素化合价下降,所以氧化剂是V2O5,3V2O510AL5AL2O36V,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是隔绝空气,故答案为隔绝空气,防止与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接触发生反应;(2)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鉴别碳酸盐和氯化钠,酸可用醋酸,故答案为分别取少量未知的食盐和纯碱固体,然后分别加入食醋,有气泡冒出的是纯碱;(3)C1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原理为强酸制弱酸,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4)根据化学反应,知道所有的AL共失电子6MOL,所有的V原子共失电子是10MOL,所以V2O5系数是3,V的系数是6,AL2O3的系数是5,金属AL的系数是10,V元素化合价下降,所以氧化剂是V2O5,3V2O510AL5AL2O36V,生成1MOL金属钒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NA,故答案为3V2O510AL5AL2O36V;5NA20某铝合金(硬铝)中含有铝、镁、铜、硅等成分,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实验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过滤操作的装置为A(填序号)(2)固体2的化学式为MG(OH)2(3)工业制取固体1中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4)生成溶液2中溶质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5)验证两性氢氧化物固体3的洗涤是否干净的实验为取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6)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100【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分析】由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流程可知,加盐酸,CU、SI不反应,则过滤得到的固体1为CU、SI,溶液中含AL3、MG2,加足量的NAOH,过滤得到的沉淀为固体2为MG(OH)2,溶液中主要含ALO2,通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固体3为AL(OH)3,洗涤灼烧得到YG固体为AL2O3,据此分析,(1)过滤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实验基本操作,在过滤器中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等;(2)分析可知固体2为氢氧化镁沉淀;(3)工业制取固体1中非金属单质为硅,工业制备硅是利用二氧化硅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4)生成溶液2中溶质为偏铝酸钠,反应是氯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5)溶液中氢氧化铝过滤后洗涤液中含有氯离子,利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设计检验;(6)依据铝元素守恒计算铝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流程可知,加盐酸,CU、SI不反应,则过滤得到的固体1为CU、SI,溶液中含AL3、MG2,加足量的NAOH,过滤得到的沉淀为固体2为MG(OH)2,溶液中主要含ALO2,通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固体3为AL(OH)3,洗涤灼烧得到YG固体为AL2O3,(1)过滤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实验基本操作,在过滤器中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等,装置中A为过滤装置,故答案为A;(2)固体2为氢氧化镁沉淀,化学式为MG(OH)2,故答案为MG(OH)2;(3)工业制取固体1中非金属单质为硅,工业制备硅是利用二氧化硅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2CSI2CO,故答案为SIO22CSI2CO;(4)生成溶液2中溶质为四羟基合铝酸钠,反应是氯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故答案为AL34OHALO22H2O;(5)溶液中氢氧化铝过滤后洗涤液中含有氯离子,利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设计检验,步骤为取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故答案为取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6)流程中得到氧化铝沉淀为YG,结合铝元素守恒计算得到铝的质量分数100100,故答案为100,21掌握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对学习元素化合物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三角转化”是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中常见的转化关系之一现有如图1转化关系若Z是一种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的气体则Z的名称为一氧化碳若X是一种强碱,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A的化学式为CO2(或SO2)若X是一种金属单质,A为一种某强酸的稀溶液写出Y转化为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2)已知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现有如图2转化关系若A、B、C、D均为气体,且A为单质物质D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实验室检验D气体的操作过程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D气体,试纸变蓝色若A为淡黄色的固体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将B气体通入溴水中的现象为溴水褪色含2MOLE的浓溶液与足量的CU反应,产生B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分析】(1)若Z是一种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的气体,则X为碳,A为氧气,Y为二氧化碳,Z为CO;若X是一种强碱,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则A为CO2(或SO2),X为碳酸盐(或亚硫酸盐),Y为碳酸氢盐(或亚硫酸氢盐);若X是一种金属单质,A为一种某强酸的稀溶液,则X为FE,A为硝酸,Y为硝酸铁,Z为硝酸亚铁;(2)已知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则Y为氧气若A、B、C、D均为气体,且A为单质,则A为氮气,D为氨气,B为NO,C为二氧化氮,E为硝酸;若A为淡黄色的固体,则A为S,D为硫化氢,B为二氧化硫,C为三氧化硫,E为硫酸【解答】解(1)若Z是一种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的气体,则X为碳,A为氧气,Y为二氧化碳,Z为CO,故答案为一氧化碳;若X是一种强碱,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则A为CO2(或SO2),X为碳酸盐(或亚硫酸盐),Y为碳酸氢盐(或亚硫酸氢盐),故答案为CO2(或SO2);若X是一种金属单质,A为一种某强酸的稀溶液,则X为FE,A为硝酸,Y为硝酸铁,Z为硝酸亚铁,Y转化为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2)已知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则Y为氧气若A、B、C、D均为气体,且A为单质,则A为氮气,D为氨气,B为NO,C为二氧化氮,E为硝酸,物质D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实验室检验D气体的操作过程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D气体,试纸变蓝色,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D气体,试纸变蓝色;若A为淡黄色的固体,则A为S,D为硫化氢,B为二氧化硫,C为三氧化硫,E为硫酸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的现象为溴水褪色,含2MOL硫酸的浓溶液与足量的CU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硫酸完全反应生成1MOLSO2,但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稀硫酸不与CU反应,则生成SO2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答案为SO22H2S3S2H2O;溴水褪色;小于1MOL22盐酸、硫酸和硝酸是常见应用于广泛的三种强酸,理解掌握酸的氧化性十分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盐酸是一种具有酸的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酸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对于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的反应,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CLO3,氧化产物为CL2(2)稀硫酸和浓硫酸都具有氧化性用质量分数为98(184G/CM3)浓硫酸配制46MOLL1的稀硫酸100ML,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250ML;配制过程中,除烧杯、量筒、滴定管、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可以与木炭反应,生成水和两种气体,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并验证两种气体产物,这些装置连接顺序是(填编号)DAC(3)在浓硝酸中加入铜片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待反应停止后,若仍有铜剩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旷课逃课的检讨书
- 受限空间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课件
- 医院安全生产新员工培训课件
- 今天刮什么风 教学课件
- 拓课怎么使用课件教学
- 2025年汽车防盗项目申请报告
- 双节客运安全培训课件
- 三年级英语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汇编
- 合欢树的课件中职
- 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2025年芳香保健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试题
- 世界避孕日培训
- 政务摄影培训课件模板
- 职业健康卫生培训课件
- 快递行业包裹分拣操作流程模拟题
- 辅助生殖妊娠营养干预
- 模块六 点的投影(课件)-中职高考《机械制图》一轮复习(高教版第5版)
- 健康素养促进项目课件
-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固定摊位合租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