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小学“问题学生”的现状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书难,育人更难。高年级学生处于童年与青年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出现许多教育上的难题,诸如迷恋网络而难以自控、学习困难而自暴自弃、家庭贫困而自卑、心理障碍而自闭等。这些学生既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像白纸一样干净纯洁,其后才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成绩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问题学生”的存在是必然的。一、现状分析“问题学生”的类型很多,是学习基础差,还是学习态度差?是思想品德差,还是行为规范差?是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能一言以蔽之,所以要具体分析。概括起来,“问题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网络痴迷者:现在电脑已进入大部分学生家庭,许多高年级学生迷上电脑游戏,影响学习,家长严禁孩子玩,孩子就到网吧玩,有的彻夜不归,甚至还离家出走泡网吧。2、行为违纪者: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3、学习困难者:这些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有的是智力发育迟缓、思维反应慢;有的智力不差,只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苦功。4、行为异常者:有的学生在家说说笑笑,但在学校从不和别人说话,甚至连老师问话,她都一言不发,不理不睬。二、对策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者必须认真研究他们,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将“特别的爱”洒向“特别的学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1、理解对症下药成年人玩电脑游戏都会觉得刺激好玩,学生当然也一样。对于这类电脑痴迷者,可以投其所好,跟他网络聊天,借用传统文化给孩子补“心”,即:对社会规则法制的敬畏心、对长辈的孝敬心、对自身的羞耻心、博爱平等心、容忍宽厚心、对学习的平常安静心、对社会诱惑的正确认知心。我就是用网络聊天法,帮助了六年级的男生陈XX。家长不让他玩电脑,他就拿钱到外面玩,一去就是三天找不到人。后来通过网络查明他的上网位置才找到人。孩子是回来了,可心没有归来。我就找到他的家长,跟他商量,是否给他一个过渡,让他每天上网20分钟,让老师和他QQ聊天。他真的很高兴,也乐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渐渐的又找到了原来聪明灵敏的可爱样子。2、宽容使其自省对学生不经意犯的错,能恰当地运用宽容,给学生一个自省的空间,一个反思的余地,使学生在和风细雨中认识到错误,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位活泼的女生叫小芳,有一天,她独处教室时拿了小燕同学十元钱。有男同学提意查书包,小芳赶紧报告老师她捡到了钱。下课后我耐心地与她谈话。我先告诉她撒谎的危害性,然后说这事肯定不是她心里想做的,一定有原因。宽松的谈话,关切的话语和耐心的开导使她道出了真情。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她乞求我不要把这事告诉别人。我知道父母对她要求严格,我答应了,也希望她以后再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了。下午放学,她母亲来接她,我一如以往,对这事只字不提。我“袒护”了她不大不小的错误,同她一起“欺骗”了家长。3、偏爱沟通心灵爱是一座熔炉,能熔化一切“顽石”。教师的爱是教育过程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最终使学生产生内驱动,改变不良行为。班上有位男生经常不戴红领巾和校徽,老师提醒他,同学督促他,他仍然我行我素。有一次,我让学生说说每个同学的优点,说到他时,全班同学都在数落他。他低下头,接受大家的批评。此时,我看到他还有自卑心理,这正是良好的教育时机。当时,我就对大家说:“XX同学虽然表现不好,可他很勇敢。”此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帮他分析同学们为什么对他有意见,然后说他变成这样不是他的错(因为父母离异,他跟着成天搓麻将的父亲一起生活。)我让他有什么困难来找我,因为老师愿意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他哭了,沉睡的心灵触动了。后来,我每天都为他准备一块红领巾、一枚校徽,他若忘记带,我就递过去给他;每次考试完,我就督促他订正,订正完了在考卷上签的是我的名字。特殊的“偏爱”转变了他思想表现,成绩也进步很大。4、关爱淡化考分传统教育的考试,强调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只能使学困生永不超“生”。课改以来,我能转变教育观念,淡化考试分数意识,不以一卷定优劣,不以考试分数排名论优的手段刺激学困生,对考试分数采用集体保密,个人公开的方式。对学困生采用形成性评定:采用“四三三”制,即考试成绩占总评的40%,课堂的主动参与占30%,平时作业占30%,最后转化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采用纵向比较,把“奖星加分表”张贴在学习园地上,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鼓励他们今天与昨天比,现在和以前比,同时指导他们确定奋斗目标,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又觉得有希望。5、微笑开启心扉微笑被称为“忘忧草”,教师的一频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上课时,教师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亲切的提问,都能打消“问题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更多地体验学习的愉快。平时,教师可以微笑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们的肩,理理他们的红领巾,真诚地亲近他们,以消除成人与孩子间的距离。对于上述提到的行为自闭的学生,我就是用“微笑”开启了她紧锁的心门,让她开了金口。其他对策还有让学生听古典音乐,用中国书法训练学生的静定学习状态,以古训向学生灌输传统的道德观念等。关注“问题学生”的方式很多,但最终需要付出的是教育者的爱,而且是“特别的爱”,让爱来点燃他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感到师爱的温暖。当然,“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学校工作的难点,是班主任工作的突破点,只有大家都来关注“问题学生”,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终级目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附送:2019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序号章节实验课题实验类型所需仪器材料备注11-2杠杆的科学演示实验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21-4轮轴的秘密演示实验钩码、段棉线、铁架台、大轮、小轮、简易机械盒31-5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组实验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41-7斜面的作用演示实验斜面板,不同的小物品、钩码、测力计52-2形状和抗弯曲能力分组实验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62-6建高塔分组实验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72-8用纸造一座“桥”分组实验旧报纸、胶带、剪子、尺子83-1电和磁分组实验一号电池、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93-3电磁铁的磁力(一)分组实验一号电池、大头针、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103-5神奇的电动机分组实验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号电池、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113-6电能和能量演示实验电扇、电灯123-7电能从哪里来演示实验小电珠、导线、指南针,手摇发电机133-8能量与太阳分组实验太阳能发电演示器144-1校园生物大搜索分组实验盒子、动物捕捉工具套材154-4种类繁多的动物分组实验动物标本套材(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l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自备) l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l实验材料:1支长竹筷(秤杆)、螺丝帽或钩码(秤砣)、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圆盘(秤盘)、砝码(50克)、剪刀。(自备) l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 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l实验材料:轮轴1个、销子1个、钩码24个、2段棉线、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或机械实验盒)l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l实验材料: 添加1个轮圈。(自备) l操作方法:(1)把轮圈组装到轮轴装置上;(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更大的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3种,并记录实验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1、研究定滑轮的作用的实验l实验材料:定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销子1个、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12图组装定滑轮装置;(2)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记录两端的钩码数(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反复做3-5次,并记录实验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研究动滑轮的作用的实验l实验材料:动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销子1个、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实验室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13图组装好动滑轮装置;(2)复习测力计及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单位:牛顿(N);(3)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上),反复做3-5次,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六课 滑轮组1、研究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l实验材料:定滑轮1个、动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销子1个、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实验室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14图组装滑轮组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下),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1、研究斜面的作用的实验l实验材料:简单机械试验盒、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实验室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16图组装斜面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2、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的实验l实验材料:简单机械试验盒、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实验室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17图组装好斜面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不同坡度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八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齿轮大小对改变轮子转动快慢的研究l实验材料:1辆自行车或完整的自行车结构图、1辆变速自行车。(自备)l操作方法:(1)数出前后齿轮的齿数推出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2)在变速车中,大齿轮带动最小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快,但是用力最多;大齿轮带动最大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慢,但是省力最多。 形状与结构单元第一课 抵抗弯曲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l实验材料:长度21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长度21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18cm)的纸条(自备),铁垫圈(学具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27、P28图组装实验装置;(2)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3)成倍改变纸梁的宽度和厚度,记录相应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二课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l实验材料:A4纸若干张、双面胶或透明胶(自备)铁垫圈(学具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29图组装实验装置;(2)把大小相同的牛皮纸或挂历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垫起不同形状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记录相应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瓦楞纸板的研究l 实验材料:瓦楞纸板若干。(自备)l 操作方法:(1)经过手掰瓦楞纸板感觉其软硬,撕开观察其构造,学生会发现瓦楞纸板有特殊的构造,正是这种构造使其抗弯曲能力变得很大。(2)观察后研讨这样的结构为什么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要学生作出自己的解释,这是对本节课形成的科学概念的变式应用。希望学生能发现瓦楞纸板不只是把纸单纯的弯折,也不是把纸单纯的平粘增加厚度,而是又折又黏合。第三课 拱形的力量1、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l实验材料:做拱形的纸(自备)铁垫圈若干(学具中有) 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31、P32图组装实验装置;(2)做一个纸拱放在桌上测试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的压力,注意每一次实验“弯曲了”的标准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拱足间的距离不变,只改变两边拱足的高度,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2、搭一个瓜皮拱l实验材料:实验桥墩、连接底座、6个梯形组件块。 (六上教学工具箱中有)l 操作方法:(1)如下图组装梯形拱装置。(2)观察承受压力时的拱形受力情况,用手试着向下压拱形,感受拱形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第四课 找拱形1、寻找生活中的拱形构造l实验材料: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自备)l操作方法:(1)通过“看”“捏”发现乒乓球壳本身不厚、较软;(2)三个剖开的乒乓球壳承载了一大摞书。最后用手捏、压乒乓球,乒乓球“纹丝不动”。 (3)通过对乒乓球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认识圆顶形承受力的特点。(3)要指导学生用比较、分部分、手捏的方法对塑料瓶进行观察,并完成记录表;(4)提供头骨、肋骨、足骨的图片,也可以摸自己的身体感知;(2)提供其他生物体上的拱形,如:龟壳、贝壳、蛋壳等进行观察。第五课 做框架1、制作四边形框架与三角形框架比较l实验材料:竹棒、小橡皮筋。(六上工具箱有) l 操作方法:(1)先将小橡皮筋绕成两圈,套在甲竹棒一头,用两个手指捏住这两圈橡皮圈,把他拉长,压住乙竹棒后仍套回甲竹棒上,这两根竹棒就绑在一起了(马鞍形绑扎法);(2)按以上方法做一个三角形与四边行框架,比较其稳固性;(3)得出结论。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l实验材料:长短竹棒若干、小橡皮筋。(六上工具箱有)l操作方法:(1)用“马鞍形绑扎法”把短竹棒扎成正方体,用长竹棒做斜杆加固直致最牢固为止;(2)用书本放到做好的框架上,感受到框架的巨大 “力量”。 第六课 建高塔1、探究高塔不容易倒的实验l实验材料: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自备) l操作方法:(1)学生能够用到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材料制作高塔。(2)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是启发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物体抗风能力比实体的物体强。(3)得出结论。第七课 桥的形状和结构1、模拟建造“钢缆桥”l实验材料:木板或瓦楞纸板、两张有背的椅子(自备)绳子(学具中有)l操作方法:(1)用木板或瓦楞纸板做“桥面”,用绳子做“钢缆”,用椅子背做“桥塔”搭成一个“钢索桥”。(2)在纸板上放重物,不同程度地拉紧绳子,感觉用力的大小,体会把桥塔修得很高的道理。 第八课 用纸造一座“桥”1、设计并制作一座“纸”桥l实验材料: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自备) l操作方法:(1)提出用纸造桥的要求,要求限制了时间,规定了使用的材料、桥的跨度、宽度、载重等;(2)引导学生考虑纸的特性 、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3)介绍评价总结。 能量单元第一课 电和磁1、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l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其中一根较长)(或电流实验盒)(实验室中有)指南针(工具箱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48组装好实验装置;(2)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短路时注意接通一下后马上断开,时间不能太长,比较两次磁针偏转情况,得出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2、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的实验l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长约两米的多股绝缘导线(或电流实验盒)(实验室中有)指南针(工具箱中有)l操作方法:(1)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如课本P49组装好实验装置;(2)通电后观察比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2)得出结论。第二课 电磁铁1、制作铁钉电磁铁l实验材料: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工具箱中有)大头针(自备)l操作方法:(1)如课本P50组装好实验装置;(2)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 ;(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2、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l实验材料:同上添加指南针(工具箱中有)。l操作方法:(1)如课本P50组装好实验装置;(2)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或者现象相反,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3)根据课本P51插图提示知道线圈有两种不同的绕法,启发学生想到是否与绕线的方向有关;(4)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当调换电池正负极连接时,或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时,铁钉电磁铁南北极会改变(两种方法都是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了)。第三课 电磁铁的磁力(一)1、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l实验材料:长约3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工具箱中有)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自备)l操作方法:(1)如课本P54组装好实验装置,三个电磁铁只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线圈圈数的差别要较大,这是为了使实验现象的差别较大,便于观察; (2)分别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记录相应数据;(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第四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1、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l实验材料:组一:3节电池和电池盒(自备)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工具箱中有)。组二:直径不同的3个线圈管、电池、电池盒(自备)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工具箱中有)。组三: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3个铁螺栓,电池、电池盒(自备)多股绝缘导线(工具箱中有)。组四: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3个铁螺栓,电池、电池盒(自备)多股绝缘导线(工具箱中有)。l操作方法:(1)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电池串联节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2)如课本P54组装好实验装置,三个电磁铁只改变的小组所要检验的条件,其余条件相同,如线圈圈数都相同等;(2)分别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记录相应数据;(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注意点:根据难易的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要给予指导。对于一些因素,比如铁芯粗细与磁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数据表明二者关系并不明显,学生会感到困惑,教师在此要强调尊重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芯粗细有关系,但不是铁芯越粗越好,也不是铁芯越细越好,这样“不单纯”“不典型”的研究学生过去很少遇到。其实,这种类型的关系在实际中是很多的,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机会。2、设计制作一个强力磁铁l实验材料:较大铁螺栓、螺帽、垫圈,4米以上多股绝缘导线。l操作方法:(1)把丝帽完全旋进螺杆,螺杆不伸出螺帽。在两片垫圈间密绕线圈200300圈,用两节电池做电源;(2)测试其磁力大小。第五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演示)1、观察拆开小电动机l实验材料:锁片已经撬开(容易拆开)的玩具小电动机。(工具箱中有)l操作方法:(1)拆开小电动机,根据课本P58介绍认识小电动机各部分名称。2、探究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的实验l实验材料:转子(工具箱中有)硬纸板盒或纸杯、橡皮筋、铜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树木缠绕处理方案范本
- 2026届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学校英语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海勃湾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债务清算与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保障综合协议
- 离婚协议中赠与合同不可撤销及合同效力确认
- 知识产权授权及私下股权转让协议书
- 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子女监护权转移合同
- CNAS-CC121-201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电力工程项目中八大员的具体职责
- 纪念九·一八: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主题班会课件
-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课件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 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社区护理学专项)-社区护理护理法律法规试题
- 第一单元 从感知到物联 第2课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人教版新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
- 胃疡病中医护理查房
- 水泥电杆行业分析报告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我是小学生啦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