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ppt_第1页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ppt_第2页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ppt_第3页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ppt_第4页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主要内容,压风自救系统简介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压风自救系统验收标准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压风自救系统应用案例,案例1江西英岗岭某矿1991年发生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17人存活,3人死亡案例2江西半城局某矿煤巷掘进工作面出现突出预兆时,36名矿工进入到压风自救系统防护袋内,突出后由救护队营救出井案例3老虎台煤矿2006年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大量瓦斯涌出,16名矿工靠压风自救系统,确保了生命安全,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简介,组成:压风自救装备系统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及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组成。当发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近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避灾。作用:为井下人员在灾变环境中提供新鲜空气或充足氧气,工作原理隔绝式防护装置发生动力现象时避灾人员迅速撤离到自救装置解开防护袋打开通气开关迅速钻进防护袋内压气减压阀节流减压新鲜空气充满防护袋袋内正压力达0.09MPa左右袋外有害气体不能进入防护袋内防护袋为特制塑料通过热合而成,不漏气,阻燃和抗静电,装置特征:1、减压作用。即在不同的供气压力情况下,可将供气压力调减到0.09Mpa以下,使人呼吸感到舒适。2、流量调节。气体流量调节到人体最大呼吸量的两倍,使避灾人员具有舒适,送气自然的感觉。3、净化气体。除去供气中的污物、油雾、粉尘等。4、消除噪音。将减压过程中产生的噪声20db左右,使避灾人员感觉良好,无噪声干扰。,技术特征,结构特征组成:管路、开关、送气器、防护袋等送气器功能减压0.30.7MPa0.09MPa以下消声过滤压风输入新鲜空气,100150L/min调节(约为一人每分钟耗气量2倍以上)外套用微孔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化学性能稳定,防腐不生锈,技术特征,参数指标压风压力0.30.7MPa单个装置耗气量100150L/min重量1.65Kg减压阀指标输出压力调节范围0.9MPa减压噪声85dB(A)操作方式手动调节、操作供气方式连接压风系统或单独配气站(地面),供风能力和管路断面要求:1、供风能力:供风量应考虑受灾区域内的最多人数和管路漏风因素,要求压风机的供风能力应等于或大于灾区需风量。公式:Q压=K1K2NqQ需式中:Q压压风机供风能力,m3/minQ需受灾区域所需风量,m3/minK1压风管路漏风系数,1.11.3K2灾区人员不均衡系数,1.1N灾区最多人数q每个装置耗风量,0.15m3/min2、供风管路路可单独设置,也可与井下生产压风管路共用。管路断面运输大巷100mm以上,采区上、下山50mm以上,采煤工作面两道和掘进巷道25mm以上。,第二节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1、煤矿企业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2、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但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3、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应按矿井需风量、供风距离、阻力损失等参数计算确定,但主管路直径不小于100毫米,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毫米。4、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矿井可设置压风自救装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第二节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避难所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风自救装置的设置组数(长距离掘进和长距离进、回顺,每50m影射一个压风自救点)。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人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敷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6、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7、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8、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第二节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9、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分贝。10、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11、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12、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等)。,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安装要求系统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风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无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0.5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便于自救人员使用煤巷掘进面距工作面2540m设置一组,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数多2台,然后每隔50m设置一组每组48台,1一三通;2一气管;3一弯头;4一接头;5一球阀;6一气管;7一自救器;8一卡子;9一防护袋,岩巷掘进面距工作面100130m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向外每隔10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设置一组,每组48台,回采面回风巷距采面上口以外2540m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向外有作业的地点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回采面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口以外50100m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工作面放炮警戒位置设置一组,数量为48台,各机电设备附近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管路敷设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隔3m吊挂固定一次岩巷用金属托管配合卡子煤巷用钢丝绳吊挂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扳手要同一方向,主压风管安装放水器压风管路进入自救器连接处,加装开关,其后安装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保证正常使用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安装总阀门空压机设置应安装在地面井下移动压风机,应安装在供风水平以上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综采工作面安装,1一阀门;2一放水器;3一气水分离器;4一主管;5一支管;;6一压风自救装置;7一支架;8一采煤机,高档普采工作面安装,1一挂钩;2一送风器;3一胶管;4一三通;5一快速接头;6一刮板输送机;7一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用面罩式压风自救装置,1一盒体;2一送风器;3一卡箍;4一软管;5一紧固螺母;6一半面罩,装置的使用期和维护工作:1)装置在正常情况下,其使用期可为35年,其中防护袋由于受井下特殊环境影响,容易老化、损坏,使用期一般12年。2)装置必须有专职人员维护检查,一般按每百个配一人。3)井下各地点装置的安装必须有专职人员统一安装,然后划分责任区进行管理。4)建立健全一套装置的日常管理制度,以确保装置处于正常待用状态。,管理维护要求(某矿)压风自救装置下井安装前须检查是否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安装完毕后,需先进行安装质量检查,首先检查是否按规定要求安装,连接件是否牢固可靠,连接处密封是否严密,然后送气,检查系统有无漏气现象。再逐个检查送气器是否畅通,流量是否符合要求。送气不畅通,流量小于规定值的自救装置需取下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安装使用。经检查、测试完毕,装置才可投入正常使用。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在该区域施工的区队管理维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巷道移交时,两巷压风自救系统交与巷道接收单位进行管理;工作面安装完毕后进、回风巷压风自救系统随工作面一起移交采煤队管理,机电队按规定负责工作面回采期间进、回风巷压风管路移动、撤除、装置的维护等。,管理维护要求(某矿)采区上、下山100mm以上的压风自救管路由安装队负责管理和维修;已交付使用的巷道和车场内的压风自救系统随巷道移交,由机电队负责管理和维护。各掘进工作面安装后但不再使用的压风自救系统要及时拆除,拆除回收的管路要摆放整齐,压风自救装置要清洁卫生后妥善保存,不得吊挂于任何地巷帮之上,不得拿压风自救袋铺垫进行坐卧,造成压风自救袋损坏。机电队要确保地面压风机的正常运转,如出现无计划停风,安装队要保证井下抽放主管路上安装的汽水(油)分离器的良好性,避免压风自救系统内存水,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回采工作面回采期间进、回风巷巷道如需扩修时,施工队要采取措施保护压风自救系统,因扩修导致管路落地,扩修结束后要按原安装标准及时恢复。,管理维护要求(某矿)回采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由通风队负责对上、下付巷压风管路进行维护管理,按标准吊挂。各采掘工作面现场瓦斯检查员是现场压风自救系统的管理监督员,每班的瓦斯检查员必须对所负责区域的压风自救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联系,责令整改。运输队往各采掘工作面运送物料时,不得将所运物料卸放在压风自救系统下面,运送物料时不得损坏压风自救系统。各采掘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需要停风时,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调度室、安通科批准,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管理维护要求(某矿)本系统必须每天进班时作好检查、维护工作以确保一旦发生灾变时能可靠使用。每班进班时打开汽水分离器排出孔,排除积存在内的积水与杂质。每班要逐个打开自救装置,作通气检查,如发现气不足或无气流出,要当班更换,如有连接不牢和漏气现象,要及时处理,保证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压风自救袋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经常保持清洁。矿井应对入井人员进行压风自救系统使用的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压风自救系统使用演练,确保每位入井员工都能正确使用压风自救系统。,技术管理要求(河北)1.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制定泵站司机、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检查、检修制度。明确负责压风泵站、管路和自救装置等设施维护、维修的部门和人员。2.压风泵站必须有专人值班;维护、维修人员必须每天对空气压缩机、管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建立设备台帐、设备故障记录表、巡查和检修记录。3.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设计,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由开滦、冀中能源集团的二级子公司设计部门编制,二级子公司审批、验收;地方煤矿由具有资质的设计院所编制,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验收;并建立验收档案。,技术管理要求(河北)4.绘制压风自救管路布置图,并根据实际生产作业区域的变化及时修改、调整和审批,需要时能随时打印出图。5.每天至少要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1次供气试验,每次试验时间不少于30min,保证系统各环节正常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6.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入井合格证后,方准入井。,第四节压风自救系统验收标准,基本要求,安装要求安装地点及数量,压风自救系统验收标准,安装要求安装质量,管理要求,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依据-1-第二节矿井概况及生产状况-1-第二章矿井压风自救系统-2-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的作用及构成-2-一、压风自救系统作用-3-二、压风自救系统的构成-3-第二节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设-4-一、压风自救系统风源-4-二、压风管道的敷设-4-三、管路三通、阀门的安设地点及要求:-5-四、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设地点及要求:-5-第三章使用和维护-7-压风自救器使用情况表-10,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4.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6.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7.其他有关的规程、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第二节矿井概况及生产状况,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第二章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的作用及构成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的要求及确保安全生产,充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矿井必须装备压风自救系统,它的作用与构成分别为:,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一、压风自救系统作用矿井压风自救系统主要适用于下列方面:1、当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自救器失效或人员来不及使用自救器;2、采掘工作面突然停风,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导致缺氧,巷道较长,人员不能迅速安全地撤出;3、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且冒顶量大,冒落煤矸石堵塞巷道全断面,风筒被压埋,冒顶区以内无风;4、与自救器配合使用,作用相同,互为补充;5、遇到其他事故或灾害时紧急自救使用。,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二、压风自救系统的构成压风自救系统主要是用于事故时遇险人员避灾自救的设施,该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及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组成。矿井副井井口工业广场建有压风机房,装备2台MM110型螺杆空气压缩机,一用一备;井下压风管路均为钢管;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选用公司生产的型自救器。压风自救器由管路、开关、送气器、口鼻罩、箱体等部分组成。送气器和口鼻罩均装在箱体内,多个口鼻罩共用一套送气器以供若干个避灾人员同时使用,压缩空气利用率高。自救器不但具有减压、流量调节、净化、消除噪声之功能,为避灾人员创造了完全的避难条件等优点。而且,结构合理,采用口鼻罩供风,避灾人员可随时观察到灾情,以利采取措施。矿井配备ZY45型矿用压缩氧自救器,自救器选用与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相符合。自救器实现集中管理,定期检查校验,保证应急使用,并及时更换过期自救器。,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第二节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设压风自救系统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及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组成。当发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近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避灾,结合山西离柳兑镇煤业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为:一、压风自救系统风源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副井井口工业广场建有压风机房,安装2台MM110型螺杆空气压缩机,一用一备,高压风流经主井由压风管路送往井下各用风地点。该空压机经相关检测部门检测检验为合格。,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二、压风管道的敷设为确保在事故是最大化的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矿井在井下主要地点必须敷设压风管路,管路材质为铁质管路,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150;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100;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80。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吊挂高度一致且便于使用。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三、管路三通、阀门的安设地点及要求:1、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要设有总阀门,中间每300m设置一个分阀门。采掘工作面煤巷内每50m设置一组三通及阀门;岩巷内每隔100m安装一组三通及阀门。2、820大巷、四采材料巷内每隔100米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3、集中皮带巷、四采总回风、三采总回风内每50m设置一组三通及阀门;4、中央变电所、四采01盘、四采02盘门口必须设置一组三通及阀门;5、其他有人操作的地点必须设置三通及阀门。,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四、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设地点及要求:我们选用*公司生产的*型压风自救器,该装置系统结构简单,为永久性自救装置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压气源压力:0.30.7MPa,输出压力调节范围:0.09MPa,单个装置的耗气量:150200L/min,供气方式:连接压风系统,减压噪声:85dB,操作方式:手动调节、操作,重量:0.5kg。在安装与使用中必须:1、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自救装置数量为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15个)压风自救装置,向外每隔100m安装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5个装置)。,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四、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设地点及要求:2、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装置,自救装置个数为30个;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装置,自救装置个数为30个;工作面回风巷反向风门外放炮警戒位置设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四、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设地点及要求:3、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6m,自救装置的安装高度按自救装置的装置底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安装压风自救装置时,压风自救装置的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自救装置阀门扳手要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压风自救装置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压风自救系统下面或管路上不得堆放杂物。,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四、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设地点及要求:4、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装置的防护装置、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113的规定。装置配有口罩时,口罩用材料应符合GB2626的规定。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装置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个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实例,四、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设地点及要求:5、压风自救装置试验方法试验用压力表、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不低于2.5%;声级计为型。仪表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试验时,气源压力不小于0.75MPa,稳定、可调。试验系统如下图所示气体压力和流量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值。在试验系统上,当供气压力为0.7MPa时,距出气口250mm处,用手心迎气流检查是否有刺痛和压迫感。供气压力和排气量测定:调整试验系统开关、观察供气压力。调整装置的阀杆位置,使供气压力分别为0.3,0.5,0.7MPa,测量排气量。噪声测定:当试验系统供气压力为0.7MPa时,在装置的减压部件轴线的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