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从“苏丹红”事件浅析媒体在社会危机事件中的作用和意义郭权内容提要:危机事件往往会给社会稳定和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面对危机事件,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苏丹红”事件为例,分析了媒体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舆论角色,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究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苏丹红 舆论 社会公器 话语权 Simply analyz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media in social crisis from the event of “C16H12ON2” Guo-quan (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 China )Abstract:The crisis will often bring the great challenge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bearing of the public. In confronting with crisis , how to guide the public opinion correctly ,and how to reveal the function of social public vehicle ,are duty-bound obligations of the media. Taking the event of“C16H12ON2”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that the media took in this event ,and probes into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edia in such circumstance . Key words: C16H12ON2; Public Opinion; Social Public Vehicle; Words Right 一“苏丹红”事件苏丹红(一号)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用于为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在我国以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不属于食用色素,一般用于汽油、机油、鞋油等工业产品中,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不能添加在食品中。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产品清单。截至2月21日,清单上的产品增加到了419种,这些产品包括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英国食品标准署已下令召回上述食品。在我国截至目前查出含有“苏丹红”成分的食品:3月4日,北京首先检出亨氏“美味源”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次日广州又检出大批亨氏涉嫌食品。 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美味源辣椒油、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 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东环”牌辣油腐乳、“东环”牌红油臭腐乳。 长沙坛坛香调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坛坛乡”牌风味辣椒萝卜,含有“苏丹红四号”。 浙江海宁市盐官方便蔬菜食品厂生产的“山峰”牌炒萝卜,含有“苏丹红一号”和“苏丹红四号”。 慈溪市红圩菜厂生产的“周太”牌农家辣萝卜,含“苏丹红一号”和“苏丹红四号”。 昆明官渡金星万家欢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香辣猪蹄150克装、香酥猪蹄150克280克装和香酥鸭爪65克装。 3月13日,南宁检出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的食品:四川郫县筒春豆瓣酿造厂生产的“鹃西”牌郫县红油豆瓣,四川成都市福传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福传”牌满江红红油火锅料3月14日,湖南长沙坛坛香调料食品有限公司的某品牌萝卜干被查处含有苏丹四号染料。3月15日,中国肯德基餐厅销售的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调料被发现含有苏丹一号成分,次日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开始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二媒体在“苏丹红”事件中的舆论角色从3月4日到3月15日,关于“苏丹红一号”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占据着各大报纸的重要位置,“苏丹红一号”这个曾经对大多人来说极其陌生的名词,而今天却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曝出一起又一起的“涉红”事件,公众对此事的反应怎样呢?根据泉洲日报的调查显示,90%的泉洲人对此感到震惊,特别是作为家喻户晓的知名餐饮品牌,肯德基被发现产品调料中有苏丹红,的确引起了市场不小的风波。众多人谈食色变,惠州一名女士称她当天幸好没有吃到烤翅,一名广州女孩听到记者说新奥尔良烤翅含有“苏丹红一号”时,差点叫起来:“我前两天还在中山八路附近吃过鸡翅呢!”(人民网)。为了调查人们对身边的食品市场到底有多少担忧,近日,安徽市场报记者随机向不同年龄层次的主妇发放了100张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65%的家庭主妇认为食品市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其中30岁左右的家庭主妇担心比例高达80%。(安徽市场报3月25日讯) 面对公众的忧虑焦急彷徨,我们的媒体在这次危机事件中是以怎样的舆论角色引导民众呢?笔者通过对部分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相关调查与分析,认为众多媒体是以如下的方式引导舆论:1争相曝光涉“红“食品和企业,让公众知晓事情成因,成为形成舆论的信息发布者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这种意见只有建立在对事实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了解事实真相是形成舆论的前提。在社会变动中经常不断发生的危机性事件则是引起舆论的导火索,危机性事件的发生是人们无法预料到的,往往又是属于天灾人祸的恶性事件,发生后对社会和公众心理的冲击都比较大,因此,在危机事件发生初期,公众迫切希望了解事实真相并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权威信息的发布为其后有影响力的舆论的形成做了铺垫,媒体就在此担当了权威信息的发布者。3月1日中国食品质量报第一和第四版分别刊出题目为:各地严查“苏丹红一号”食品和天然食用色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3月4日北京首先检出亨氏“美味源”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开始,涉“红”事件的报道不断见诸于报纸电视网络等各大媒体,如:南方日报从3月6日起到3月24日几乎每天都把“苏丹红”事件的报道放在重要版面。从3月1日起中国食品质量报对“苏丹红”事件进行了不间断的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也毫不示弱,连续把相关报道刊在版面的显眼位置。网络媒体的报道更是如此,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网络媒体争相对涉“红”产品和企业进行曝光,并对事件的成因及企业处理问题的方式作出评价。通过这些权威信息的发布,使小道消息和谣言失去了传播的土壤,避免了给整个社会舆论信息系统造成混乱。2引导公众舆论,督促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查出涉“红”食品和企业,成为解决危机事件的推动者具有冲击性的危机事件往往会引发人们激动、不安或兴奋的情绪,人们据此产生的意见会汇合成小的舆论圈,从而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舆论。媒体收集公众的反馈意见,反映当前的舆论主题,实质上是隐蔽地引导舆论。在传播学的角度看,是通过媒体议程来引导舆论,影响公众,从而设定政府的议程。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我们就需要在全社会达成共识,以形成最佳的解决办法,媒体作为舆论的引导者能够将其由一种单纯的意见转化为人的社会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和解决突发事件的公众凝聚力。在3月18日人民网的今日要闻苏丹红启示录中刊出其编者按:这次事件不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食品安全问题宣战的号角。 并在结尾处一再呼吁:我们希望,尽管“苏丹红一号”事件本身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暂时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愿其会引发有关管理部门细化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从而打击那些不法生产企业,让百姓不再担心以何“食”为天。 3利用媒体优势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平台,成为政府与社会舆情互动的连接者在危机事件逐步得到有力解决,社会舆论处于缓和平稳状态之时,媒体正成为政府和公众舆情互动的连接者。在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公众意见的不断磨合,媒体构筑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平台,一方面向公众传达了政府的决策,使公众更清楚地了解到社会热点和政府工作重点;另一方面使得民情上达,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和公众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政府与公众双向沟通的舆论渠道,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现场可以回答记者和媒体的提问,而记者的问题中也是暗含着公众的普遍态度的。这种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记者和公众关注的问题做出解答,并解说突发事件发展动态和产生的影响,以了解民间舆论走向,使官方观点和公众意见协调发展。在2005年3.15消费者权益维护日南方日报组织了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活动,邀请了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局卫生厅执法监督处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等领导负责人直接参与热线咨询,回答记者和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苏丹红”问题。这次活动的组织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认为“报社、网站有这么好的载体,多一点组织,我们也会积极配合”“这样的一个活动,不在于能够回答多少问题,很重要在于能够使消费者来关注这个问题,引起广泛的重视,消费者和互动部门真诚互动。”三媒体在未来危机事件中如何应对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公器,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公共信息平台,其首要功能是进行环境监测,并把观测到的结果告诉公众;大众传播媒介的任务不仅是报道、传播、争论或劝服他人,而是忠诚与负责地为公众利益服务。媒介的这种特点,要求传播者站在受众的立场,为受众着想,为受众说话,为受众谋利,为受众作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面对突发事件,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就显得更加重要。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各阶层、各种利益代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见、观点,有关突发事件的处置与正常社会运转之间的关系、矛盾等等也会表现出来,这种时期的舆论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由于社会处在非常时期,从而使得其“杀伤力”几倍于平常时期。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和民众,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行为也容易产生偏激,此时大众传媒舆论引导一旦失误,其后果就会被几倍地放大,甚至会酿成灾难。笔者认为,在危机事件中媒体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维护好公众的利益是媒体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树立自身形象,获得公众好评的唯一途径。为此,笔者提出几点看法求教与大家:1媒体应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面貌和进展情况,及时报道最新动态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是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容易导致形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心态,我国非典发生初期就是如此。突发公共事件中,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全社会告知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谣言的产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大众比起平常时期,此时也更加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以作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与应对。守望环境的功能是大众传媒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它是通过向社会成员提供准确和最新的信息来实现的,这也就是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把传媒谓之为“社会雷达”的缘由。在我们历来的灾难报道中,由于限制过多而总显得步履维艰,特别是对灾情的实况报道更是讳莫如深,这实在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漠视,是不明智之举。2媒体应对危机事件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反思和批判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是日常生活中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正式传播渠道与谣言传播的民间渠道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正式渠道沉默,信息匮乏,就给谣言传播带来极好的机会。面对涉及自身生命安全的传闻,公众的心理往往是脆弱的,他们无暇顾及传闻的真假,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信念来寻求一种自救,就像在“非典”时期追风抢购药品的行为一样,这是一种本能,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我们的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主动地组织起科学的危机救助行为,以引导公众盲目的自救行为。然而一些主流媒体为了省时省力,对民间媒体的小道消息缺乏判断,竟也争相转载报道,被谣言牵着鼻子走,失去了媒体的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社会稳定,还严重损害了媒体的自身形象。所以我们的媒体对待危机事件的各类信息应进行严格审查,以批判的眼光反思问题,杜绝一味地抄袭。3媒体应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舆论监督通过媒介的公开报道公开评论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舆论的支持,不仅在监督范围上是全方位的,在参与监督的主体上也可以发动广大群众,它的巨大影响制约了政治权力的极端扩张和膨胀,对净化社会环境推动社会民主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刘华蓉)。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政府行为有一定的自身逻辑,有时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在影响巨大的突发事件面前,更要正确发挥监督作用,促使政府采取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得事件的处置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展开的正确监督,更能够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4引导大众情感的合理适量宣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在遭受挫折以后,无论挫折情境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还是内在因素造成的,对人的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产生相应的心理和行为反映,为了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和外界要求,他必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面对突发事件,普通民众有可能产生恐慌、悲伤、焦虑等等各种情绪,当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仅仅靠自我控制压抑等方法是不够的,而必须适当的宣泄消极情绪,用恰当的方式将愤怒不满等消极情绪表达出来,否则,过度的压抑会导致爆发性的情绪发作行为,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应该用适当的表现方法、适当的传播程度使得民众的相关情感得到合理宣泄,比如提出一些议题让公众讨论,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传播效果反而更好。因为,民众如果从大众传媒中得到的有关突发事件产生后相应的情感表达与自己的情感状况差距甚大,反而会因为得不到宣泄,使得不良情绪加剧。在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后,传媒上既有民众恐惧、悲伤、焦虑情感的宣泄,也有乐观、坚定、同仇敌忾等情绪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也稳定了整个社会的情绪。5媒体应构建传者话语空间,树立本媒体的权威形象传者在任何传播方式中都是最重要的传播环节,其身份是向受者传递信息,传统媒介的传者身份是向受者真实、及时地传递信息。在危机事件中,面对各种谣言和舆论,公众无法分辨哪个是真是假,急需听到权威的声音,为公众说话,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这时媒体构建话语空间以及发挥媒体的权威作用就显得异常重要。媒体构建传者话语空间就是为了能掌握话语权,媒介的话语权是媒介在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话语权作为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更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对于权力的理解,以科尔曼为代表的“信任权威”模式认为,权力只能存在于群体中,权力是个人基于利益的权衡由信任而出让对自身一定行动的控制所形成的外部管理约束机制,也就是说个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让自身的一部分利益由他人掌控的一种社会行为。媒体的话语权就是受众出于对个体自己或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考虑,将自身的一部分利益由媒体来间接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保安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新型运营管理技术应用研究报告2025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农机驾驶维修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中式面点师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热力运行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水工监测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中式面点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食品检验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工程测量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派出所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范文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中建三局社招在线测评题
- 2024年甲醇合成及精馏操作理论试题题库
- 外科学-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
- 旅游规划行业旅游目的地规划方案
- 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TCNPA - 景区玻璃栈道建设规范
- 股权估值协议书模板
- 顺丰快递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