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2015_第1页
统计学练习题2015_第2页
统计学练习题2015_第3页
统计学练习题2015_第4页
统计学练习题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练习题、例题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B】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康令B、威廉配第C、凯特勒D、恩格尔【D】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标志值C、样本D、总体单位【B】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B】4、总体的变异性是指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总体总是变化的【A】5、下列数据属于定类数据的是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B出生年1986年、1987年C统计学成绩优、良D年龄20岁、21岁【B】6、下列数据属于定序数据的是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B出生年甲子年、乙丑年C学生人数20人、30人D年龄20岁、21岁【D】7、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有绝对零点的数据是A定类数据B定序数据C定距数据D定比数据【D】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或估计总体指标【A】9、下列调查中,哪个一定属于全面调查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A】10、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A、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B、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C、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D、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D】11、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抽样调查【A】12、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总量情况B、了解全国经济增长速度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B】13、为了了解某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而到销量最大的10家商场搜集其销售记录,这种数据搜集方式属于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统计报表制度【D】14、中秋节对某商场的月饼质量进行调查,最宜使用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随机抽样调查【B】15、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各工业企业B、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C、一个工业企业D、每一位职工【A】16、统计分组后,应使A、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B、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同质性C、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差异性D、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B】17、全国所有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B】18、有780户居民,家庭人口最多的是每户8人,则统计分组时最宜采用A组距式分组B单项式分组C简单分组D复合分组【A】19、进行统计分组时,落在某一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A频数B组数C频率D累计频数【B】20、在研究次数分布数列时,某一组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这一组的A概率B频率C次数D频数【B】21、在一组数据中,某组数据出现的次数与组距之比称为A、频数B、次数密度C、频率D、累计频率【A】22、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应该A重叠B相近C不等D差值为1【A】23、在进行统计分组时,若变量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重合的上、下组限,则一般应该A将此值归入以该值为下限的组B剔除这个变量值C将此值归入以该值为上限的组D归入这两组中的哪一组都可以【B】24、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指标进行统计分组,其中分组最合适的是A85以下,8595,95105,105115B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C89以下,9099,100109,110以上D80以下,80190,901100,1001以上【B】25、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500元以下;25001000元;310002000元;42000元以上,则2000元以上的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A、2000元B、2500元C、3000元D、无穷大【D】26、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B】27、数据161,161,162,163,163,164,165,165,165,166的中位数是A、163B、1635C、164D、0【B】28、某项管理措施在实施前对职工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抽取了100名职工,其中69人赞成,22人中立,9人反对。则这些数据的中位数为A中立B赞成C69D22【C】29、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一般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C一组数据的众数肯定是唯一的D众数一般用于测度数据的集中趋势【D】30、下列指标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极差D中位数【A】31、对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D】3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B】33、离散变量可以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D】34、若变量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即XBN,P,则X的方差为ANPBPCP1PDNP1P【A】35、根据长期经验,某厂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为95,每件合格品可获利10元,每件次品损失5元,则每件产品获利的期望值为A925元B975元C95元D475元【A】36、若某变量X服从泊松分布,则X的标准差为5PAB5C25D55【B】37、设XN(,2),将X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转化公式ZAX/2BX/CX/DX/【C】38、若变量Z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且查表知概率PZ2等于A002275B09545C00455D097725【C】39、“统计量”一定是A与样本信息无关的量B与总体参数值无关的量C除了样本信息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的量D除了总体信息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的量【B】40、统计量是根据()计算出来的。A、总体数据B、样本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B】41、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均值已知,标准差未知,X1,X2,X3为来自总体的样本,则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量是AX1/BX1X2X3/CX2DX12/2【A】42、抽样分布指的是A样本统计量的分布B总体中各个观测值的分布C样本个数的分布D一个样本的各个观测值的分布【C】43、样本均值的分布是一种A总体分布B样本分布C抽样分布D二项分布【D】44、抽样平均误差与边际误差之间的关系是A前者一定大于后者B前者一定等于后者C前者一定小于后者D上述A、B、C的情况之一都可能【D】45、下列有关参数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间估计比点估计准确B点估计比区间估计准确C两种方法一样准确D无法评判哪种方法更准确【C】46、有关参数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间估计可以计算置信概率,因此,它比点估计更准确B点估计可以得出一个具体值,因此,它比区间估计更准确C使用区间估计时,置信区间是以样本均值为中心的对称区间D使用区间估计时,置信区间是以总体均值为中心的对称区间【B】47、若其它条件不变,在进行区间估计时A置信概率越小,相应的置信区间也越宽B置信概率越小,相应的置信区间越窄C置信概率越大,相应的置信区间越窄D置信概率的大小不影响置信区间的宽窄【B】48、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总体均值的95置信区间,则该区间A有95的概率包含样本均值B一定包含总体均值C有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D要么包含总体均值,要么不包含总体均值【B】49、在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小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需要使用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BT正态分布CF分布D分布2【A】50、在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大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需要使用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BT正态分布CF分布D分布2【A】51、在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大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需要使用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BT正态分布CF分布D分布2【B】52、在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小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需要使用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BT正态分布CF分布D分布2【A】53、有关假设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假设检验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小概率原理B任何条件下,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不可能同时减小C假设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显著性水平无关D显著性水平越大,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越大【A】54、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A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错误B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正确D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D】55、为了了解新生的外语成绩,从全校新生110个班中随机抽出20个班,计算这20个班的每个学生平均分,这种抽样组织形式属于A机械抽样B多阶段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D】56、从N个元素组成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并且总体中每一个元素被抽到的机会相同,这样的抽样组织形式称为A整群抽样B分层抽样C分层抽样D纯随机抽样【C】57、农业调查中,把耕地按地形分为山区、丘陵、平原,然后分别从各种地形中抽取一部分地块组成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属于A整群抽样B多阶段抽样C分层抽样D机械抽样【D】58、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A越大越好B占总体单位数的510最好C越小越好D取决于抽样可靠程度的要求【C】59、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B】60、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A】61、关于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否需要区分自变量、因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回归分析必须区分B两者都不需要区分C相关分析必须区分D两者都必须区分【C】62、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AX数值增大时Y值也随之增大BX数值减少时Y值也随之减少CX数值增大(或减少)时Y值也随之减少(或增大)D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C】6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D】64、对存在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而言,它们的相关系数A一定大于零B一定小于零C一定等于零D可能等于零【C】65、若变量X和Y之间线形相关程度越高,则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A越小B越大C绝对值越接近于1D绝对值越接近于零【D】66、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的回归方程时,要使A最小B最小IIYIIYC最小D最小2II2II【C】67、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BXAYA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C】68、铸铁单位成本Y元与铸件废品率X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568X,这意味着A成本每增加1元,废品率增加1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D消除了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和不规则波动的影响【D】69、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C】70、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C】71、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A】72、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A】7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每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每年下降B每年增长C每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A】74、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D】75、某商场2006年销售额是2002年158倍,则该期间销售额平均发展速度为ABCD58145815815814【A】76、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A】77、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A先综合,后对比B先对比,后综合C先平均,后对比D先对比,后平均【B】78、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01PQ010PQ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二判断题(在前后面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划)【V】1、所谓统计学规律性,就是大量现象的数量规律性。【V】2、政治算术的作者是威廉配第。【X】3、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V】4、统计指标一定能够用数量表达。【X】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就是调查结果是否包括被调查单位各方面的数据。【V】6、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V】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X】8、调查时间就是调查工作所需要使用的时间长短。【X】9、离散型随机变量只能进行单项式分组。【X】10、离散型变量值不能进行组距式分组。【V】11、根据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以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V】12、进行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尽、互斥”的原则。【X】13、确定了组距和组数,就完成了一次统计分组。【V】14、进行统计分组时,闭口组的上限与下限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X】15、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组数越多组距越大。【V】16、总体的平均指标是衡量总体集中趋势的重要指标。【X】17、总体的平均指标越大,说明总体的集中趋势越明显。【V】18、离散程度指标反映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X】19、平均指标就是“各标志值之和”与“单位数”的商。【X】2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仅取决于各单位标志值的大小。【V】21、算术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X】22、中位数就是一系列数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X】2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V】24、众数也是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V】25、一般情况下,如果数据分布右偏,则其众数最小,算术平均数最大。【V】26、“平均差”是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X】27、离散系数越大,平均数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强。【X】28、随机变量就是变量值无规律变化的变量。【X】29、概率就是某一事件出现的频率。【X】30、概率就是某一事件出现次数与总试验次数之比。【X】31、概率密度函数的取值一定是大于0且小于1的。【X】32、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等统称为统计量。【V】33、从一个全及总体可以抽取到多个样本总体,因此,样本平均数是一个变量。【V】34、在大样本的情况下,即使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均值也近似服从正态分布。【X】35、进行统计抽样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抽样误差。【V】36、抽样误差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X】37、抽样误差就是参数的抽样估计值与参数的真值之差。【X】38、区间估计中,总体均值不在某一区间的可能性用表示,称为置信水平。【X】39、在假设检验中,当备择设为真时作出拒绝原假设的判断,就犯了第一类错误。【V】40、原假设为真时,作出拒绝原假设的判断,这类错误成为第一类错误。【V】4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严格遵守“随机性”原则。【V】42、两个相关的变量,其相关系数也可能很低。【X】4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X】44、如果样本相关系数很高,则总体相关系数也必定很高。【X】45、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X】46、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采用的两种不同分析方法。【V】47、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变动值。【X】48、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X】49、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X】50、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V】51、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X】52、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V】53、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X】54、环比增长率可以根据定基增长率减1来求得。【V】55、时间序列中,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同时期总的定基增长速度。【X】56、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之积。【V】57、采用移动平均法得到的新数列一定比原时间数列的项数少。【X】58、在利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时,移动平均的间隔越长越好。【X】59、季节变动就是时间数列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的变动。【V】60、就广义而言,一个变量值对该变量另一个特定值的比值都可以称为指数。三、计算分析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1、数据的图表描述(参考教材相关例题)2、三个班组(各10人)工人日产量(件)资料如下班组日产量A25252525252525252525B20222325252626262829C11151822302931253435分别计算A、B、C三组工人日产量的平均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比较三组的人均日产量代表性。解平均数(过程略)件25CBAX全距A组全距25250B组全距29209C组全距351124平均差件0110XDA件2B件861010XDAC标准差件2XA件572106102B件82XC标准差系数025AXV187B3205CXV显然,A组代表性最强,C组最差,B组居中。3、某投资者有一笔资金可用于投资,现有两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每个项目的各种可能的回报率和相应主观概率如以下两个表格。试用数学期望和方差的知识比较哪个投资项目更佳。项目A项目B回报率X概率P回报率X概率P4005550255010650256015750257040850258015901010005解计算两个项目的预期回报率,过程如下表项目A期望回报率计算期望回报率计算回报率X概率PXP400502005010050060150900704028008015120090100900100050500合计17项目项目B期望回报率计算期望回报率计算回报率X概率PXP550251375650251625750251875850252125合计17由于期望回报率相同,因此还要评价两项目的投资风险,计算过程如下表项目项目A(风险)(风险)回报率XX2概率PX2P49000050455400010040610001501570000400008100015015940001004010900005045合计2812项目项目B(风险)(风险)回报率XX2概率PX2P55225025056650250250067502502500685225025056合计51125项目A的标准差(风险指标)为412A项目B的标准差(风险指标)为5B可见,在预期平均回报率相同的前提下,项目B的风险较小,较佳。4、某企业生产一种螺钉,根据以往经验,该螺钉长度(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为002,现从一批产品中抽取9枚,测得其长度分别为2,N214,213,215,210,212,215,214,211,213,要求计算螺钉长度均值的置信区间(取置信概率为95)。解(1)这是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条件下样本均值的区间估计问题。(CM)132912415210251324X因此抽样平均误差为(CM)67N因为,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0591961025Z抽样极限误差为(CM)37961025NZX可得置信区间下限为21300132117(CM)置信区间上限为21300132143(CM)即可95的置信概率估计该批螺钉长度的置信区间为(2117,2143)CM5、某企业生产一种螺钉,根据以往经验,该螺钉长度(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现从一批产品中抽取9枚,测得其长度分别为2,N210,213,210,212,215,214,211,213,215,要求计算螺钉长度均值的置信区间(取置信概率为95)。解(1)(2)这是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小样本条件下的区间估计问题。样本均值为(CM)12695124152102530X样本标准差为019483733612222NXS抽样平均误差为(CM)0594S因为,查T分布表得501306205T抽样极限误差为(CM)1362025NSTX可得置信区间下限为212600152111(CM)置信区间上限为212600152141(CM)即可95的置信概率估计该批螺钉长度的置信区间为(2111,2141)CM6、某企业对一批电子原件进行耐用性测试,所得结果如下表,求耐用时数均值的置信区间(取置信概率为95)。耐用时数/小时组中值X/小时原件数量F/件XF900以下87518759009509252185095010009756585010001050102535358751050110010754346225110011501125910125115012001175335251200以上122511225总计100105550解这是方差未知、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估计问题。样本的平均值为(小时)501FX样本标准差为250150871951087222FXS(小时)95抽样平均误差为(小时)19NS因为,查表可知950162Z抽样极限误差为(小时)17095105NSX可得置信区间下限为105551017104533(小时)置信区间上限为105551017106567(小时)即可95的置信概率估计该批螺钉长度的置信区间为(104533,106567)小时。7、某产品规格要求耐用时间达到5000小时以上才算合格,现随机抽取某厂大批量生产的100个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发现耐用时间达到此标准的有96个,求产品的合格品率的置信区间(取置信概率为95)。解这是大样本条件下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问题。样本合格品率为9601P合格品率抽样平均误差为01961NP因为,查表可知9501962Z因此抽样极限误差为03841962NPP可得置信区间下限为0960038409216置信区间上限为0960038409984即可95的置信概率估计产品的合格品率为(9216,9984)8、某厂生产一种电子元件,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X(单位小时)服从正态分布,某日,从该厂生产的电子元件中随机抽取16个,测的样本210,5N均值为2435小时,假定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的方差不变,问在显著性水平为005要求下,能否认为这批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均值为2500小时解这是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条件下的一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问题。提出假设2500H2500H选用并计算统计量167143NXZ当显著性水平005时,查表得92因为,所以,Z值落入拒绝域。617216Z这说明,不能认为这天生产的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均值为2500小时。9、勘测地热时,井底温度X服从正态分布,根据以往经验,某井底温度平均为1126,现测量7次得温度分别为1120,1134,1112,1120,1145,1129,1136,问能否认为井底温度仍平均为1126(取显著性水平为005)解由题意知,这是正态、方差未知、小样本条件下,一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问题。原假设H01126备择假设H11126选用统计量10NTSXT计算得温度样本平均值812736129452034120NX样本标准差1362NXS459071368T因为005,查T分布表得46921052TNT显然,46946590025T所以,应该接受原假设H0,即认为井底温度平均仍未1126。10、某调查结果声明,某市老年人口比重为147,为了检验该结果是否可靠,进行抽样调查,共抽选了400名居民,发现其中57人为老年人,问能否认为该调查结果可靠(取显著性水平为005)解这是大样本条件下一个总体成数的假设检验问题,提出假设原假设H0P147备择假设H1P147样本成数为2514057P由于样本为大样本,可以采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25404710NZ当005时,查表得961025Z显然有250Z因此接受H0,即可以认为调查结果可靠。11、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和工业增加值的统计资料整理如下,要求(1)以“生产性固定资产”为横轴,绘制散点图,判断两变量的相关形态。(2)计算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3)编制工业增加值关于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线性回归方程。(4)根据回归方程,当生产性固定资产平均变化1万元时,工业增加值变化多少(5)根据回归方程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的工业增加值。企业编号生产性固定资产X(万元)工业增加值Y(万元)X2Y2XY13185241011242745761666322910101982810010383619272903200638400004070441276004409815167281664225333335541591317222583356937889565029282520048611844658567314605985963660251899708121015161464100229825618343609102212191044484148596112458181012251624150062526373761989400合计652598015668539108665777659156解(1)散点图如下图,可以判断两变量的相关形态可视为线性相关。(2)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94801108657652839109722222YNXNYR由于,所以两变量之间高度相关。8094(3)设回归方程为BXAY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得8950652839101722XNB9YA因此回归方程为X8503(4)由系数B的含义知,当生产性固定资产平均变化1万元时,工业增加值增加08958万元。(3)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工业增加值为(万元)9713808950Y12、已知A、B两国1999年至2004年某产品的年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下时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50010001500X/万元Y/万元A国年产量/万件159516451700181019002000B国年产量/万件241024702520257026212673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A、B两国年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2)A、B两国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3)如果B国增长速度不变,A国要在2010年将年产量赶上B国,则今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不应低于百分之几解(1)A国年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为(159516451700181019002000)/61775(万件)B国年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为(241024702520257026212673)/62544(万件)(2)A国年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为631045925因此,A国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同理,B国年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27因此,B国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102(3)这相当于6年后A国赶上B国,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