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习目标,1.了解赫鲁晓夫的改革;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3.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从中体会我们汲取的教训.,回溯:,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哪些?,经济方面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积极性,产量长期停滞不前。4.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斯大林手里,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忽视民主法治,自学导航(5分钟),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评价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时间措施结果3.八一九事件的时间目的结果影响4.苏联解体的时间实质,195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一、赫鲁晓夫改革,“秘密报告”: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将个人崇拜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种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改革,目的:,克服斯大林时期的弊端,措施:,评价:,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实行管理体制大改组,把原属中央企业,一律由各地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只是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人,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厨房辩论”,尼克松,赫鲁晓夫,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开展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批判个人迷信平反冤假错案,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尼克松,二、苏联的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改革重点:经济改革,结果:,苏联食品短缺,人民排长队购买食品,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公开化“多元化”、“民主化”不仅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进而否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立陶宛宣布独立,“八一九”事件,结果: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一党之变成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快。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时间目的结果,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3、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走向解体,从苏联到独联体,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解体含义:苏联分成好多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苏联解体:1991年,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问题探究,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会存在下去?,因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僵化(根本原因)2.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原因).3.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其他原因)4.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思想混乱政局失控(直接原因)5.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会解体。,东欧剧变,概念:1989年起,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结果,原因,东欧剧变,1、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东欧国家普遍外债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3、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4、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的标志是什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有人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你是怎样理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历史证明,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无不经过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是如此。,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经济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小结,赫鲁晓夫改革:背景、目的、内容、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目的、内容、结果八一九事件:时间、目的、结果、影响苏联解体:时间、实质、根本原因,1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首次冲击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邓小平的改革开放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3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B.使国家权力分散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点击反馈,A,D,D,4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A体制僵化和弊端,经济发展缓慢B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C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政策D共产党和政府严重脱离群众,A,5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1956年赫鲁晓夫访英期间丘吉尔的谈话,请回答;1材料中的大深渊是指什么?赫鲁晓夫改革设计涉及哪些方面?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查房
- 2025标准版农村住宅购买合同协议书
- 国家施工标准合同范本
- 酒店维修合同范本简单
- 配件合同范本模板
- 奶粉店打工合同范本
- 租赁小屋合同范本
- 植物工厂购买合同范本
- 酒店转让合同范本
- 材料业绩合同范本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实战能力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技术
-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数字经济与市场结构-洞察及研究
- DB42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 学校餐厅试吃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