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四川卷解析版_第1页
2016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四川卷解析版_第2页
2016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四川卷解析版_第3页
2016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四川卷解析版_第4页
2016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四川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9页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集合,Z为整数集,则中元素的个数是|2AXAZ(A)3(B)4(C)5(D)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故其中的元素个数为5,选C2,10,Z考点集合中交集的运算【名师点睛】集合的概念及运算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属于容易题一般是结合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韦恩图或数轴解答2设I为虚数单位,则的展开式中含X4的项为6XI(A)15X4(B)15X4(C)20IX4(D)20IX4【答案】A考点二项展开式,复数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及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概念及运算也是高考的热点,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属于容易题一般来说,掌握复数的基本概念及四则运算即可二项式的展开式可以改为,则其6XI6IX通项为,即含的项为6RCIX446415CIX3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SIN23YSIN2Y(A)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3(C)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66【答案】D第2页共19页【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为了得到函数,只需把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点向SIN2SIN236YXXSIN2YX右移个单位,故选D6考点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平移,在函数的图象平移变换中要注意人“”SINFXAX的影响,变换有两种顺序一种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再把横坐标变为原来的YSINXIY倍,纵坐标不变,得的图象,另一种是把的图象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1ISIX1不变,得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的图象SINYXINY4用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A)24(B)48(C)60(D)72【答案】D考点排列、组合【名师点睛】利用排列组合计数时,关键是正确进行分类和分步,分类时要注意不重不漏,分步时要注意整个事件的完成步骤在本题中,个位是特殊位置,第一步应先安排这个位置,第二步再安排其他四个位置5某公司为激励创新,计划逐年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若该公司2015年全年投入研发资金13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比上一年增长12,则该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开始超过200万元的年份是(参考数据LG112005,LG13011,LG2030)(A)2018年(B)2019年(C)2020年(D)2021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第年的研发投资资金为,则,由题意,需NNA1301302NNA,解得,故从2019年该公司全年的投入的研发资金超过200万,选B13020NA5考点等比数列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平均增长率问题可以看作是等比数列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把哪个作为数列的首项,然后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通项,列出不等式或方程就可解得结论6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第3页共19页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3,2,则输出V的值为(A)9(B)18(C)20(D)35【答案】B考点1程序与框图;2秦九韶算法;3中国古代数学史【名师点睛】程序框图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多半是考循环结构,基本方法是将每次循环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与判断条件比较即可7设P实数X,Y满足,Q实数X,Y满足则P是Q的221Y1,X(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第4页共19页考点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2线性规划【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问题,首先是分清条件和结论,然后考察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是否成立这类问题往往与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本题条件与结论可以转化为平面区域的关系,利用充分性、必要性和集合的包含关系得结论8设O为坐标原点,P是以F为焦点的抛物线上任意一点,M是线段PF上的点,且2P0YX2,则直线OM的斜率的最大值为MF(A)(B)(C)(D)132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不妨设),则由已知得,2,PPTMXY0T2,PFPTT13FMP,2,36,XTPY2,3,PTY212OMTKTMAX2OMK,故选C考点抛物线的简单的几何性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性质,结合题意要求,利用抛物线的参数方程表示出抛物线上点的坐标,利P用向量法求出点的坐标,是我们求点坐标的常用方法,由于要求最大值,因此我们把斜率用参数表示出MKT后,可根据表达式形式选用函数,或不等式的知识求出最值,本题采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9设直线L1,L2分别是函数FX图象上点P1,P2处的切线,L1与L2垂直相交于点P,且LN,0,1X第5页共19页L1,L2分别与Y轴相交于点A,B,则PAB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0,1(B)0,2(C)0,(D)1,【答案】A考点1导数的几何意义;2两直线垂直关系;3直线方程的应用;4三角形面积取值范围【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其次考查最值问题,解题时可设出切点坐标,利用切线垂直求出这两点的关系,同时得出切线方程,从而得点坐标,由两直线相交得出点坐标,从而求得面积,题中把,ABP面积用表示后,可得它的取值范围解决本题可以是根据题意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解得结论这也是我们解决1X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朴实而基础,简单而实用10在平面内,定点A,B,C,D满足,2,动点P,MDCBDCA满足1,则的最大值是APM2(A)(B)(C)(D)434937643724【答案】B【解析】第6页共19页考点1向量的数量积运算;2向量的夹角;3解析几何中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的模,由于结论是要求向量模的平方的最大值,因此我们要把它用一个参数表示出来,解题时首先对条件进行化简变形,本题中得出,且120ADCBC,因此我们采用解析法,即建立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同时动点的轨迹2DABC,P是圆,因此可用圆的性质得出最值22134XY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22COSIN8【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由二倍角公式得22COSIN82COS4考点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名师点睛】这是一个来自于课本的题,直接利用课本公式解题,这告诉我们一定要立足于课本有许多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一般都是通过三角函数的公式把函数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而求解第7页共19页12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当至少有一枚硬币正面向上时,就说这次试验成功,则在2次试验中成功次数X的均值是【答案】32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随机变量的均值(期望),根据期望公式,首先求出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再求得对应的概率,则均值为12,NX1,2IPN1NIXP13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是腰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该三棱锥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吨331【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由三棱锥的正视图知,三棱锥的高为,底面边长为,2,2,则底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3120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12SIN03V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考查几何体体积,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时要求我们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由三视图得出几何体的尺寸,为此我们必须掌握基本几何体(柱、锥、台、球)的三视图以及各种组合体的三视图第8页共19页1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则FX4XF512FF【答案】2考点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属于基本题,在求值时,只要把和,利用奇偶性52F1F与周期性化为上的函数值即可0,1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PX,Y不是原点时,定义P的“伴随点”为;22,YXPX当P是原点时,定义P的“伴随点”为它自身,平面曲线C上所有点的“伴随点”所构成的曲线定义为曲C线C的“伴随曲线”现有下列命题若点A的“伴随点”是点,则点的“伴随点”是点AA单位圆的“伴随曲线”是它自身;若曲线C关于X轴对称,则其“伴随曲线”关于Y轴对称;C一条直线的“伴随曲线”是一条直线其中的真命题是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列)【答案】第9页共19页考点对新定义的理解、函数的对称性【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问题,属于创新题,符合新高考的走向它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接受新思维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定义的概念实质上只是一个载体,解决新问题时,只要通过这个载体把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熟悉的知识即可本题新概念“伴随”实质是一个变换,一个坐标变换,只要根据这个变换得出新的点的坐标,然后判断,问题就得以解决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政府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计划调整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方案,拟确定一个合理的月用水量标准(吨)、一位居民的月用水量不超过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的部分按议价收XXX费为了了解居民用水情况,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A052040162084454353252151050吨吨吨吨第10页共19页(I)求直方图中A的值;(II)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并说明理由;(III)若该市政府希望使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吨),估计的值,并说明理由XX【答案】();()36000;()2903A试题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月均用水量在0,05中的频率为00805004,同理,在05,1,15,2,2,25,3,35,35,4,4,45中的频率分别为008,020,026,006,004,002由00400805A02002605A0060040021,解得A030()由(),100位居民每人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频率为006004002012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估计全市30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为30000001236000()因为前6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0026015088085,而前5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00260730SINAABBSINCC则AKSINA,BKSINB,CKSINC代入中,有COSSIN,变形可得INKIIKSINASINBSINACOSBCOSASINBSINAB在ABC中,由ABC,有SINABSINCSINC,所以SINASINBSINC()由已知,B2C2A2BC,根据余弦定理,有65COSA23所以SINA21COS45由(),SINASINBSINACOSBCOSASINB,所以SINBCOSBSINB,453故SINTA4CO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商数关系、平方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商数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中,凡是遇到等式中有边又有角时,可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一种是化为三角函数问题,一般是化为代数式变形问题在角的变化过程中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这个结论,否则难以得出结论180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DCPAB90,BCCDAD,E为边AD的中点,异面2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90()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BE,并说明理由;()若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45,求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第12页共19页EDCBPA【答案】()详见解析;()13试题解析()在梯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延长AB,DC,相交于点M(M平面PAB),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由已知,BCED,且BCED所以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DEB从而CMEB又EB平面PBE,CM平面PBE,所以CM平面PBE(说明延长AP至点N,使得APPN,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方法一设BC1,则在RTPAD中,PAAD2过点A作AHCE,交C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H易知PA平面ABCD,从而PACE于是CE平面PAH第13页共19页所以平面PCE平面PAH过A作AQPH于Q,则AQ平面PCE所以APH是PA与平面PCE所成的角在RTAEH中,AEH45,AE1,所以AH2在RTPAH中,PH,2PAH32所以SINAPH13所以(1,0,2),(1,1,0),(0,0,2)PECAP设平面PCE的法向量为NX,Y,Z,第14页共19页由得设X2,解得N2,2,10,PECN20,XZY设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为,则SIN|NAP2213所以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ZYXMEDCBPA考点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向量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线线平行、向量法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证明线面平行时,可根据判定定理的条件在平面内找一条平行线,而这条平行线一般是由过面外的直线的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而得,证明时注意定理的另外两个条件(线在面内,线在面外)要写全,否则会被扣分,求线面角(以及其他角),一种方法可根据定义作出这个角(注意还要证明),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这个角另一种方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角,这种方法主要是计算,不需要“作角、证明”,关键是记住相应公式即可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首项为1,为数列的前N项和,其中Q0,NANSA1NSQNN()若成等差数列,求的通项公式;23,()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证明21NYXANE25312143NEE【答案】();()详见解析1Q(第15页共19页)先利用双曲线的离心率定义得到的表达式,再由解出的值,要证明题设不等式,一般想法是求NE253EQ出和,但数列的和不可求,因此我们利用放缩法得,从而有12NEEL1NE12NEEL,右边的和是等比数列的和,可求,此和即为要证不等式的右边1Q最后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证明试题解析()由已知,两式相减得到121,NNNSQSQ21,NNAQ又由得到,故对所有都成立21SQ2AA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N从而1NAQ由成等比数列,可得,即,则,232,32A23,Q210Q由已知,,故0Q所以12NAN考点数列的通项公式、双曲线的离心率、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双曲线的离心率、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在第()问中,已知的是的递推式,在与的关系式中,经常用代NSNS1N换(),然后两式相减,可得的递推式,利用这种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在第()问中,不等式的N2NA1A证明用到了放缩法,这是证明不等式常用的方法,本题放缩的目的是为了求数列的和另外放缩时要注意放缩的“度”不能太大,否则得不到结果20(本小题满分13分)第16页共19页已知椭圆E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是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直线210XYAB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3LY()求椭圆E的方程及点T的坐标;()设O是坐标原点,直线L平行于OT,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与直线L交于点P证明存在常数,使得,并求的值2PAB【答案】(),点T坐标为(2,1);()163XY45试题解析(I)由已知,即,所以,则椭圆E的方程为22ACAC2AB21XYB由方程组得21,3XYB22180XB方程的判别式为,由,得,2423此方程的解为,X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2163Y点T坐标为(2,1)(II)由已知可设直线的方程为,L02YXM有方程组可得123YXM,31Y,第17页共19页所以P点坐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