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学生姓名 学号班级专业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大幅增长,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经济大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物价上涨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的普遍关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物价在短短的时间里,节节攀升呢?物价上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造成什么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对物价上涨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这种现象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严重降低了生活水平,同时也加剧了国民的恐慌。国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宏观调控,很多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够减缓这种影响。本文将对它的内外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当前国际物价状况,西方国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的货币流通公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在当前物价上涨的现实状况下,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类似的通货膨胀理论模型。他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与意识形态无关,“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就愈速” 。朝鲜现代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本部部长俞炳圭指出:“中国现在成了全球物价动荡的罪魁祸首。”他指出:“2008年出现全球物价上涨现象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加,使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谓是外部因素导致的中国通胀。而今年全球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外,还有中国内需的增长,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通胀。”由此可见,今年的物价动荡更加严重。韩国媒体日前报道称中国从“稳定世界物价的一等功臣”变为“破坏物价稳定的主犯”、中国向全世界提供廉价商品“已成过去”了,加拿大央行刚发布的秋季报告称中国对石油和矿产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推升世界商品价格。前一阶段,国际舆论曾出现称“中国输出通胀”的苗头。而在我国国内也存在很多种不同观点,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造成物价上涨的其中之一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大,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后国际物价上涨的更快;针对楼市投资过热,经济学家郎咸平表示,二元经济是造成楼价等物价上涨的祸首,“中国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同时存在过冷过热,而这一点在广东更甚。”在西方历史上,英国从13世纪开始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一直保持一个向上发展的长期趋势。六七百年过去了,到目前仍有2%-3%相对稳定的年经济增长率。美国从18世纪建国到现在,其经济也一直保持着一种长期的动态发展趋势。这些民主法治是市场经济运行安全保障的实例。所以我国还是民主法治不到位,导致物价上涨引起了众多问题。西方国家相对民主,当出现物价上涨问题时,会通过游行示威等民主方式提高工资,而中国偏向宏观调控,这也是造成目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 三 研究目标本文通过对造成物价上涨内外因以及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的研究,提出对策以及分析。国家针对此现象做出的宏观调控。并且分析它带来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最终能使这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在10000字论文完成之后对这个问题形成很深的新认识。四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本文准备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一)物价上涨的背景及其现状:粮油,能源,产品成本都在不断上涨,且增长率也很高。11月上旬36城市18种蔬菜批发价同比涨62.4%。人们用一句话形容如今的生活水平:物价的飞涨,工资的小涨,是百姓生活中的一对矛盾啊,本以为涨工资是好事,可遇到了涨的更快的物价。现状就是:还不如没涨工资之前的日子好过。这就是如今国内的现状。(二)造成物价上涨的内外因:从我国国内来看,工资与物价增长不成正比是造成人民恐慌和抱怨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国经济发展快速且劳务成本增长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这种全国普遍的现象;另外,迫于国际压力人民币升值造成了通货膨胀等也是物价上涨的很客观的原因。(三)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分析:原本低收入者消费能力较低,如今物价上涨使他们雪上加霜,消费层次也降低了,从而造成了更大的贫富差距。(四)针对此问题提出的策略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有些经济学家建议加强民主法治,以此改善物价上涨的现状,而国家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五)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对未来进行展望。研究方法: 通过上网以及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搜集,从概念入手,了解物价上涨各方面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采用举例说明,分类说明,以及其他分析方法,先了解问题造成的原因,然后分析影响,抓住本质,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五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智勇 李泽全 邹竹:食品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J.调查与研究,2004,(12).2齐红卫 欧阳建新 靖铭 托福星: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J.中国统计,2007,(12)3朱瑞华: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J.江海纵横,2008,(5)4马晓河: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成因分析与走势判断J.唯实,2008(7)5 梁雪,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6 李洪慈,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财经问题研究,1999(4).7赵雪芳 我国当前物价走势与宏观调控.中国金融,2007年第22期8 唐毅亭,白静.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09).9李剑阁,卢中原,张立群.如何看待当前物价上涨J.金融博览,2007,(09)10吴磊,周楚书.我国近来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11祁京梅:影响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分析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05期12市场向上、向下.招商周刊,2007,08,06总271期指导教师签字时 间 2011 年 4月 17 日摘要物价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又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自2006年以来,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已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这也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目前发展过热,通货膨胀严重。对于低收入居民,这个问题更是严峻,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当然,也是因为物价上涨过快,更多的农民放弃出外打工而选择在家务农,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其生活有所改善。但是还是带来了弊端,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共同缓解这个问题,稳定人民生活,以此稳定国家经济建设。基于这个问题,本文对物价上涨现象以及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进行浅析。首先,针对国内现状引入物价上涨这个问题,对它造成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其次,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内因以及外因:包括了供求关系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偏快以及投资过热;再次,分析这个现实问题对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以及农民的影响,低收入者生活水平再次下降,而且也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后,提出应对策略以及对未来进行展望,包括市场自我调节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当然,主要还是靠国家宏观调控,如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经济发展,稳定房价以及粮食价格,同时应加快就业结构调整,控制投资规模等。最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掌握更多经济分析的方法,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我国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更好更快,使人民生活满意度更高。关键字:物价上涨 低收入 生活水平 AbstractThe price of commodity is the most essential economic variable and the main target of macro-control, since 2006 the prices of almost all commodities have been raised, and i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indicator of macro-control. Also this problem indicates the overdevelopment of current economic market with serious currency inflation. This problem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lives quality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people with poor income. It is the fast rising prices that makes more peasants stay at home rather than go out to work; although it promotes the income of peasants in some extent and improves their lives condi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brought drawback, so this asks us to take advantage of both of market regulation and macro-control to remit this problem for the benefit of people.Based on this problem, it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rising prices and the effects of it. Firstly, it states the effects and current study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aiming at the prices-rising problem in our country;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this problem: including supply-demand rela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but the fundamental is the economic overdevelopment and too much investment than necessary; thirdly, it analyzes its effects to common people especially to low-income family and peasants, the poor people lives will be harder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t last, it put forward the coping strategy and look into the distance including market self-adjusting and macro-control which has priority, such as constrictive monetary policy, control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bilize the house price and food price, at the same time make efforts to adjust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ntrol the investment scale finally grasp more methods of analyzing economic and know well about market economic operation rules through the study on this problem to mak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faster and better and the people lives more comfortable. Key words: Rising prices, Low-income, Living standard目 录第一章 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三、研究内容及意义2(一)研究内容2(二)研究意义3第二章 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4一、造成物价上涨的国内因素4(一)中国经济恢复性上升4(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4(四)出口,投资与消费三者之间比例失调5(五)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5二、造成物价上涨的外部因素6(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6(二)国际市场价格上涨6第三章 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8一、关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8二、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居民的影响11(一)低收入家庭生活现状11(二)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12(三)物价上涨对于农民生活的利与弊13第四章 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14一、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影响14(一)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稳定物价14(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14(三)加大社会补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4(四)制定惠农政策,帮助农民群众改善生活14二、政府宏观调控15(一)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5(二)实行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15(三)发改委以四项措施应对物价上涨15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16参考文献17致谢18附录一19附录二25附录三28-可编辑- 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在这个物价不断上涨的时代,“涨”已经成为世界人民无法回避的话题。全球性的物价上涨,正在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联合国全球食物通胀指数上涨40,预计以后两年还会有持续上涨的趋势。仅以粮食为例,2008年以来,玉米的价格已经上涨8.4、大豆上涨9.92、小麦上涨11.64、大米上涨15.13、橄榄油上涨10.4。美国、欧盟自不必说,即使日本这个通常被认为是长期经历通货紧缩的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已经开始显现。2008年1月份以来,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创2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日本银行披露,2008年1月涵盖16种主要原材料的期货价格的指数比去年同期大幅跳升44.4。种种迹象表明,日本这个多年与通货紧缩为伍的国家,也正在“弃紧缩而追通胀”。然而问题是不仅美国、欧盟和日本这全球三大经济体都对通货膨胀有所反应,在发展中国家问题更为突出,人类无法回避地进入了一个全球通货膨胀的时代。我国老百姓近几年感觉到粮食价格持续走高,甚至出现了有些城市居民在街边用浴盆种菜的现象。去年至今年,一次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席卷中国,猪肉价格节节攀升,贵到令人咋舌的地步;随后的几个月里,方便面也联合涨价,这事件成为人们日常茶余饭后的话题;此外,食品油、鸡蛋、辣椒都没有避开涨价的热潮。物价上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如今,随着低物价时代的远去,世人也难免有怅然若失的感觉。大多数人当然都留恋低物价的方便,烦恼高通胀的艰难,这确实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造成了国民恐慌。二、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当前国际物价状况,西方国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的货币流通公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在当前物价上涨的现实状况下,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类似的通货膨胀理论模型,他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与意识形态无关,“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就愈速” 。朝鲜现代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本部部长俞炳圭指出:“中国现在成了全球物价动荡的罪魁祸首。”他指出:“2008年出现全球物价上涨现象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加,使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谓是外部因素导致的中国通胀。而今年全球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外,还有中国内需的增长,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通胀。”由此可见,今年的物价动荡更加严重。韩国媒体日前报道称中国从“稳定世界物价的一等功臣”变为“破坏物价稳定的主犯”、中国向全世界提供廉价商品“已成过去”后,加拿大央行刚发布的秋季报告称中国对石油和矿产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推升世界商品价格。前一阶段,国际舆论曾出现称“中国输出通胀”的苗头。而在我国国内也存在很多种不同观点,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造成物价上涨的其中之一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大,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后国际物价上涨的更快;针对楼市投资过热,经济学家郎咸平表示,二元经济是造成楼价等物价上涨的祸首,“中国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同时存在过冷过热,而这一点在广东更甚。广东企业90%的压力来自于二元经济。”郎咸平称,地方政府推动公共建设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而民营企业大部分是过冷的。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越大,逼迫银行向过冷的部门抽回资金,打入过热的部门,由此造成过冷部门更冷,过热部门更热。这同时也导致处在过冷部门的一部分企业家,由于投资营商环境急剧恶化,把资金抽出来投入热部门,去炒楼炒股了,比如海尔;还有些学者指出,造成当下物价持续走高的原因是很多的,我国近几年投资,消费,出口,即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比重失衡。究竟是那个观点是正确的,是真正造成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每个观点都是言之有理的,但是都有欠缺之处,物价上涨不会只是单方面原因,也不会是西方国家认为的是中国造成的,事物产生是循序渐进的,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三、研究内容及意义(一)研究内容物价上涨已成为国家经济中刻不容缓的大问题,本文对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这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现象的提出,其次根据国内外学者专家的观点分析出造成物价上涨的内外原因,接下来就涉及到本文最重要的内容,即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影响,最后讲到为了缓解影响我国在市场调节以及宏观调控两方面采取的措施。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会缓解的,而物价上涨的问题也一定会被解决,在这里也进行了一个展望,提出本文的结论。总之,本文就物价上涨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分析了物价上涨的影响。(二)研究意义物价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断上涨的CPI不仅增加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生存压力,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稳定物价不光是有利于人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只有搞清楚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因此对于物价上涨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具有保障民生和稳定经济双重作用。第二章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一、造成物价上涨的国内因素事物发生总是有一定的原因,在其中,内因是造成事物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在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很多其他的因素,造成了经济结构失衡,而过快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遗留问题。投资过热,人民币升值,出口比重较大,结果量变引起了质变,最终造成这个后果,影响了全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中国经济恢复性上升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在持续下降十四个月后,从2003年一月开始回升。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受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并带动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据测算,今年前八个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百分之二十八,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上涨三点五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七点五。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传导到衣住膳食的价格上来。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四)出口、投资与消费三者之间比例失调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投资过热,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途径,投资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投资的规模必须和内需、出口相适应。一个稳健的经济结构,“三驾马车”必须是消费一马当先,投资和出口齐驾并驱。保守估计,2010年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已超过60%,那么这所需要的资金从哪里来?其实,钱的来源途径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可以是开动印钞机,加大货币供给,但过度的通货膨胀本质是对中低收入者的财富洗劫,这必将抑制消费;或者是继续采取卖地为主的土地财政,直接表现就是继续推高房价。其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中国经济的畸形结构和投资主导的恶性循环必将继续积累沉淀;另一方面是社会危害,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过程中,掌握权力的政府,掌握资源的国企,掌握资本的寡头将把社会财富瓜分殆尽,而知识和劳动越来越贬值。不从探索经济和权力运行的规律入手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切调控只能因违背经济社会规律而成为一场政治作秀。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确实已经离不开通胀了。当一个国家大多数国民的幸福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升反降,那么,经济不再是经济,更像抢劫。直到现在老百姓感觉手里的积蓄一点点被抢走,钱已经不是钱,工资的涨幅已经不能维持生活质量时,感觉不到幸福感的时候,社会的通胀已经严重到一定地步了,而且也说明了人民已经无法接受这样快速的物价上涨速度了。(五)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除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些市场经济的客观因素也侧面推动了这样现象的加剧。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近五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粮食生产成本也在提高,原因是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来源多样化,造成养殖业和种植业比较效益下降,家禽家畜以及农作物产品的供应不上,造成市场供不应求,这是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例如去年猪肉价格的飙涨;另外,个别不正当经营者的行为对此推波助澜,钻法律的空子,囤积居奇,串通哄抬物价引起的,例如方便面价格的上涨完全高于它成本的上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后,发展并不是很完善,再加上法制不健全,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个物价不断上涨的阶段,市场必然会有所反应,在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之前,物价上涨问题只会加剧,因此带来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二、造成物价上涨的外部因素有内因就会有外因,在我国通胀的同时世界各国也存在着普遍的通胀,尤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即使是综合国力低下的非洲也不能幸免。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普遍的物价上涨呢?(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国际环境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日益增加,美国日本都曾同时在2003年为达到转移国内政治压力的目的,将其经济下滑归咎于人民币的币值问题,指责我国政府故意贬低币值。自从汇改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则一直将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归罪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的对我国政府施加政治经济压力,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以解决它们的贸易赤字及国内失业问题。在经历了2007年次贷危机及2009年主权债务危机后,西方国家不断施压,使得人民币问题格外受关注,奥巴马政府甚至试图将我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受美国次贷危机后弱势美元政策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持续上升。 人民币升值向我国的出口企业引入了市场淘汰机制,优胜劣汰。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种以廉价劳动和资源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优势将受到冲击,势必会减少出口。同时,由于国内资源价格的上涨,国内中小出口企业体别是生产纺织服装等大宗低档商品的企业之间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升值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而我国经济原本过分依靠出口,人民币升值大大降低了出口,这样刺激消费的途径就将转为拉动内需,房价不断上涨以及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也是受到了它间接的影响。(二)国际市场价格上涨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标志,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这方面的问题,现在还在继续恶化。美国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在继续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就业的减少、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固定资本形成下降,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所以美国经济也间接影响了世界经济,其次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国际市场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像矿产品、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学者认为,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出口减少,经济增长下降。有关分析认为,外部环境“趋冷”,使中国内部经济自动“降温”。如果宏观调控过度紧缩,容易形成“超调”。另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加息空间很小。中美货币政策具有不同取向。在美联储不断降息的情况下,中美利差的扩大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加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中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加息空间被一再压缩。总之,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全球经济减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在美元有序调整与美国经济减速的环境下,外部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强大;发达国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加强;高油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生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第三章 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众所周知,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GDP的不断增长说明了我国国力日趋上升,从而带动了就业形势和人民生活水品。目前我国GDP已赶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伴随着物价上涨的现状,大部分的国民并没有感觉到他的变化,甚至在它不断增长之后没有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GDP增长的同时伴随着CPI的大幅增长,影响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一、关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日益显现的物价上涨是一个人人都在关心的问题,因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关心物价上涨问题的层面也不同。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物价上涨对于他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不同,部分居民生活的实际生活质量下降。对于高收入家庭影响不大。高收入家庭收入增长快,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远远超过物价涨幅的速度,足以化解物价上涨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于中等收入家庭虽然也有影响,但仍然能够承受。中等收入家庭在食品、住房、交通通讯和服务方面的消费比重相对均衡,对价格的上涨尚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处于仍然能够承受阶段。部分低收入家庭以降低生活标准应对上涨压力。低收入家庭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不得不降低消费档次。主要表现在购买价廉质次商品或者改变生活方式,如少吃肉、或者由买好一些的肉改为次一些的肉,或者吃肉的时间间隔拉长以及尽量购买超市的打折商品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以下将这个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看看人民群众对于物价上涨现象的想法。项目调 查 结 果居民月收入2000以下200040004000600032.7%26.5%20.4%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影响很大影响一般没有影响59.2%38.8%2%收入增长与物价上涨的协调性收入增长物价增长两者相互协调收入增长物价上涨2%22.4%75.5%是否赞同物价上涨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很有道理一般吧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2%24.5%73.5%対物价上涨合理性的认识合理不合理说不好4.1%79.6%16.3%调查中大部分居民是居住在县城和中等城市,月收入2000左右的居多,这与我国大部分人的情况是相同的,因为我国国情是城镇居民居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老百姓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影响,而影响程度自大向小依次是吃住穿行娱乐。可见百姓在生活需求中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最大的,而恰恰是这方面受到的冲击最大。从前年开始,全国各地人民首先感觉到的是猪肉价格飙涨,随后蒜价的不断上涨促使了市场投机行为,引发了各种蔬菜价格的上涨。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群认为涨幅太大难以接受。同样是超过70%的人认为物价上涨与生活水平提高没有必然联系,且表示自己家庭收入的提高已经不能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多数人对此情况表示不满,表示压力很大。面对教育医疗等问题,如今再加上物价飞涨,调查中大部分居民的消费观念被改变,而中低收入群体更是感觉雪上加霜,人民幸福感普遍降低。项目调 查 结 果对菜价飞涨的感受难以接受勉强接受能够接受77.6%18.4%4%物价上涨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减少消费关系不大消费增加73.5%24.5%3%物价上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质量下降变化不大质量上升42.9%57.1%0政府调控的作用有一定作用作用很小毫无改观44.9%34.7%20.4%对未来物价走势的预期乐观悲观非常悲观28.6%57.1%14.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人民对于当前的情况是不满的,群众普遍反映在当代社会下物价上涨已经超负荷了,赶不上收入增长的幅度了,这样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百姓生活质量,首当其冲的就是衣食住行。中国百姓的消费观念不同于欧美国家,在这样的压力下,只能是节衣缩食,减少消费,能不买就不买了。毕竟中国富裕人口比重较低,能够继续增加消费的人口较少,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市场经济。在这一轮物价持续增高的过程中,更多的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都将下降。对此政府已经有相关政策应对物价上涨,但是仅有40%的群众认为有作用,可见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大,这也是引发民众对政府不满的客观原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增长必然带来通货膨胀,但相反的是人民并没有感觉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却觉得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自我感觉压力较大,中低收入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会降低消费水平,能不买就不买,能少买就少买。而且也让老百姓对政府产生了消极情绪,认为政府在实施措施方面应加快速度,老百姓对未来物价走势并没有抱很大期望,这也影响了民生。二、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2010年,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消费品价格特别是食品类商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据2010年度抽样调查显示,物价上涨对占调查总体5%的最低收入户的冲击和影响较大。(一)低收入家庭生活现状当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在国家人口中农民仍占大半,我国可以说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中低收入居民是占大多数的。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民或许不曾体会到饥寒交迫的滋味,但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仍有很多人缺少衣食的供给。在GDP不断增长的当代,我国绝大部分的中低收入群众有着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人数过亿,这个贫困省份的中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极具代表性的。光山县位于河南东南部,是国家著名苏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全球面临物价上涨的现状时,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现以光山县为例对此进行分析:1、低收入群众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四成。2010年光山县城镇居民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23.97元,而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5787.79元,仅为平均水平的44.8%。2、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不足全县平均水平的五成。全年居民平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545.01元,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4608.23元,仅为平均水平的48.3%。3、低收入人群恩格尔系数高于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低收入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2167.12元,占消费总支出的47.0%,高于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4、衣着消费不到全县平均消费水平的两成。低收入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支出为220.21元,相当于全县平均支出水平的17.7%。低收入家庭购买服装、鞋等消费品不仅数量少,而且档次低。5、医疗保健支出仅是全县平均水平的一半。低收入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为199.75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386.15元的51.7%,全部用于购买药品和支付医疗费,无滋补药品与医疗、保健器具支出。6交通和通讯支出相当于县平均水平的一半。低收入居民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支出为508.43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1021.75元的49.8%。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仅是全县平均消费水平的一成。低收入居民人均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为81.99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631.23元的13%。其中,全年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只有5.71元,占全县平均水平361.31元的1.6%;无室内装饰品与床上用品消费支出;而家庭日用杂品消费支出占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76.6%,比全县平均水平28.9%高出47.7个百分点。从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居民用于基本生活必须的支出已占总消费支出近80%。这说明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消费目前主要以满足生存需求为主,无力用于享受和发展消费,而在物价上涨后,低收入居民更是无力消费了,大部分的支出都用于了食物消费,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二)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结合以上的分析结果,以及一些现实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没有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贫困。粮油、肉禽蛋、蔬菜都是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低收入居民对这些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大,而物价上涨又突出表现在粮食、蔬菜等日常基本消费的食品上,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了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生活负担。目前,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消费结构为生存型,由于食品消费支出占低收入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大,低收入居民为了解决温饱,只能适当降低食品消费标准,减少肉、禽、蛋、水产品类等高营养、高价位食品的消费量。另外,减少了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在无法大幅增加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居民食品支出比重增大,恩格尔系数上升,生活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2、改变了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为应对物价上涨,低收入家庭只能采取一些诸如改变消费习惯这样的无奈之举来节省开支。部分家庭只能节衣缩食,千方百计降低消费支出。根据对部分享受低保家庭的调查走访,他们为了缓解生活压力,通常会选择下午或晚上价格低的时段买菜,去超市购买打折食品等,同时通过增加时令性蔬菜的消费,减少精细类蔬菜消费等方法来应对食品涨价。3、加大了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后顾之忧。城镇低收入家庭不仅收入水平低,且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增加相对缓慢。在当前的物价涨势下,部份低收入家庭已出现入不敷出、收支倒挂的窘迫境况。他们除了养家糊口,几乎拿不出多余的钱用来购买各种社会保障,他们在今后生活中如何应对子女就学、养老、就医等一系列问题更是表现得忧心忡忡。这种状况不仅加剧了其家庭生活的窘迫性,也增加了他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三)物价上涨对于农村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利与弊中国虽然GDP发展很快,但是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民这个群体仍是占大多数的。那么物价上涨对农村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面对物价上涨的现状,相对于农民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升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任何事情有弊也有利,那这把物价上涨的“双刃剑”究竟会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利弊。首先,对于农民首当其冲的是弊端,因为物价上涨了短期内是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他们将会减少本来就必须的生活用品的支出,还要负担孩子的教育支出,这将导致农民收入的入不敷出;其次,“肥贵伤农”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种地成本,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周期较长,其造成的副作用可能暂时还不太明显,但长期下去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将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不断飙升的形势下,粮食安全不容忽视;最后,“价高买少”农民消费市场相对缩小。扩大内需,是我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我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升高。我国加入WTO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直接导致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70,而国际上一般在20左右。目前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这样就加大了我国受国际因素的制约和牵制。因此,必须重视扩大内需,而要扩大内需,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增强农民的购买力是关键。既然是双刃剑,那么它的有利的方面是必然存在的。首先,粮价上涨从长远看来对农民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都有一定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其次,因为物价上涨幅度很大,很多农民工放弃在外务工,回到家乡重新务农。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粮食产量,一定程度解决了人民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另一方面,沿海中小企业因为就业短缺问题将会提高工人工资,这将增加了就业,也一定程度减少了物价上涨对人民生活的冲击。这一轮国际物价上涨的现象对我国各个阶层居民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家都受到了他的冲击,它已成为人们闲聊之余必不可少的话题,尤其是已严重影响了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当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民生问题,已成为国家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时,究竟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降低它的影响,而国家又针对这样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第四章 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一、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影响(一)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稳定物价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也可以通过最高限价、经营差价率控制等行政手段,抑制必需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操纵市场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依法惩处。同时,政府应引导公众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全面客观分析物价形势,及时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谣传而导致抢购的混乱出现,造成市场恐慌。(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就业政策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时,应多向低收入家庭倾斜。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制定鼓励用人单位录用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和有利于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减免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低收入者的素质,增强低收入者的就业技能。此外,政府应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就能有稳定的收入,这是解决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着力点所在。然后企业应该根据CPI的涨幅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且政府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对不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给与严惩。(三)加大社会补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适当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建立完善城镇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低保标准。物价部门也可以在食品和重要能源价格持续高涨时,对低收入群体实行临时性物价补贴,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加快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医疗,使低收入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四)制定惠农政策,帮助农民群众改善生活政府应该重视米篮子菜篮子工程,确保市场稳定,政府应该未雨绸缪加大补贴措施保证农畜产品有合理的价格;增大对三农的投入,保证政策到位,深入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在农村进一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对农民的保障标准。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我国粮农利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二、政府宏观调控(一)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2月8日宣布,自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加息是收缩流动性的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当前我国市场通货膨胀严重,市场流动货币偏多,这也是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因此我国应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用加息缓解局面。(二)实行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针对物价上涨的现状只进行市场调节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采取一些切合实际且立竿见影的措施来缓解局面。今年4月20日举行的“桂林市区物价上涨与低收入军民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情况说明会”就针对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走高启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居民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以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影响。桂林市是广西全区首个启动物价上涨与居民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城市。政策实施后应该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岛地区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山东省乐陵市九级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物业公司劳务派遣合同
- 2025买卖合同无效情形
- 兴宁专业叉车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式租房合同范本
- 《2025重型设备采购合同书》
- 中国银行泰安市泰山区2025秋招半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答案
- 邮储银行玉林市北流市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中国银行亳州市蒙城县2025秋招笔试银行特色知识专练及答案
- 电厂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培训课件
-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试行版)》指南
- 湖南土建中级职称考试复习总结
- 混合痔痔的护理查房
- 摩登情书原著全文下载(通用3篇)
- 大学物理实验长测量
-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 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防治策略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06细菌内毒素方法介绍-蔡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