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描述。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和。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和。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和。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的概率分布情况。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4水资源是一种。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5长江三峡工程位于。A湖北宜昌的三斗坪B湖北宜昌的茅坪C湖北宜昌的南津关D重庆市的万县6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A1850M、1800MB1804M、1750MC1750M、1800MD1550M、1450M7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S/M3A124300、98800B124300、110000C110000、98800D110000、800008长江三峡工程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分别为。A2000万KW、1000亿KWHB1820万KW、1000亿KWHC1820万KW、847亿KWHD2000万KW、506亿KWH9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A杂乱无章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210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A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三、判断题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4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7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五、计算题1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2将全球的海洋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设洋面上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O458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3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3、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填空题1地球上的水以_态,_态,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和_中。2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以及使空气湿度_状态。3使暖湿空气达到饱和主要靠空气_运动引起的冷却。3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循环和_循环。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6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7水循环的外因是_,内因是_。8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9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10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11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段。12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1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流域;否则,称流域。14自河源沿主流至河流某一断面的距离称该断面以上的_。15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16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_。17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18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19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等。20露点的含义是。21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雨,_雨,_雨,_雨。22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23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24对流雨的特点是_、_和_。25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和等。26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_式,_式和_式。27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说,其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_。28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29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_,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30流域总蒸发包括_,_和_。431观测水面蒸发,我国水文和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水面蒸发器类型有_、和。32自然条件下,某一地点的水面日蒸发量不仅与、_有关,还与水分子的、空气的和有关。33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蒸发和_蒸散发。34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35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变化,称为_曲线。36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_、_和_等类型。37毛管悬着水是依靠_支持的水分,悬吊于孔隙之中,并不与地下潜水水面接触。38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39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过程和_过程。40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_和_。41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_。42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_。43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44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45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二、选择题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2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海洋水循环3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A、再生性B、非再生性C、随机性D、地区性4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5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5A、025B、25C、25D、256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相当B、小C、平缓D、大7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8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9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10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11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12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13日降水量50100MM的降水称为。A小雨B中雨C大雨D暴雨14大气中某一高程上的气压,等于该处单位水平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该气柱的高度为。A、从该高程到海拔1000MB、从海平面到大气顶界15从该高程到大气顶界D、从海平面到海拔1000M615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原因为各地A、温度不同B、气压不同C、湿度不同D、云量不同16露点表示空气的。A温度B密度C湿度D透明度17暴雨形成的条件是。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18若上升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这种情况下的气块温度变化过程为。A、湿绝热过程B、干绝热过程C、凝结过程D、假绝热过程19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仍留在气块中与其一起运动,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为。A、湿绝热过程B、干绝热过程C、降水过程D、假绝热过程20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作为降水随时脱离气块降到地面,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为。A、湿绝热过程B、干绝热过程C、降水过程D、假绝热过程21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A、地形雨B、锋面雨C、对流雨D、气旋雨22对流雨的降雨特性是。A、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B、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C、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D、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23暖锋雨的形成是由于。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冷气团上方B、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C、暖气团比较弱,冷气团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D、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24冷锋雨的形成是由于。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B、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C、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D、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25暖锋雨一般较冷锋雨。A、雨强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B、雨强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长7C、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D、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26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A、平原湖区中B、盆地中C、背风面的山坡上D、迎风面的山坡上27影响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四类基本气象要素是。A、温度、水汽压、露点、湿度B、气压、露点、绝对湿度、温度C、气温、气压、湿度、风D、气压、气温、露点、比湿28在北半球形成的气旋,近地面的气流向低压中心辐合,并呈。A、顺时针方向流动B、反时针方向流动C、垂直于等压线流动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29在北半球形成的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背离高压中心向外侧辐散,并呈。A、顺时针方向流动B、反时针方向流动C、垂直等压线流动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30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A、海拔愈高,气压愈高B、正比关系C、海拔愈高,气压愈低D、反比关系31一般情况下,某一地点的露点温度将比当地当时的气温。A、高B、低C、相等D、高或相等32气温一定时,露点温度的高低与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关系是。A、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低B、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高C、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无关D、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关系不大33即将降雨时,该处近地面的。A、气压高、湿度大B、气压低、湿度大C、气温低、湿度大D、气温高、湿度小34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A、580MMB、660MMC、620MMD、540MM35流域的总蒸发包括。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36E601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二者相等D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37土壤含水量处于土壤断裂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之间时,那时的土壤蒸发量与同时的土壤蒸发能力相比,其情况是。A二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前者大于、等于后者38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8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39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A、毛管水B、重力水C、薄膜水D、吸着水40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41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CFA、降雨强度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C、降雨历时D、土壤特性42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A、降雨强度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损期的下渗率43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44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45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46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47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A、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B、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C、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D、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48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A、河网汇流过程中B、坡面漫流过程中C、坡地汇流过程中D、河槽集流过程中49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A、前者较小B、前者较大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50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的相比,要。A、前者较大B、二者相等C、前者较小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951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52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其情况是。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53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A、450MMB、500MMC、950MMD、1400MM54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8877MMB、500MMC、473MMD、805MM55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A、055B、045C、065D、06856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10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A、3154MMB、5875MMC、4638MMD、4085MM57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3小时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入渗能力40MM/H,下层土壤入渗能力为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A、20MMB、60MMC、45MMD、75MM58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A、150M3/SB、15M3/SC、74M3/SD、18M3/S59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A、047B、050C、065D、03560水量平衡方程式(其中P、R、E、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VERPV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61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肯定62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63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相应的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64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10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D、自西向东递减65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肯定66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肯定67土层的包气带是指。A土壤的表层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68下渗率总是。A等于下渗能力B大于下渗能力C小于下渗能力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69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A地下径流B地面径流C地面和地下径流D蒸、散发水量70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71在高压区,高空气流运动的方向是。A指向高压一侧;B指向低压一侧;C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反时针旋转;D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顺时针三、判断题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计算区域的大小,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没有影响。水资源是再生资源,因此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河川径流来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对径流变化没有重要影响。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应当小于。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溶洞常常比较发育,流域常常为非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必须小于。雨量筒可观测到一场降水的瞬时强度变化过程。自记雨量计只能观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降雨量。10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纪录的是降雨累计过程。11土壤中的吸湿水(或称吸着水)不能被植物利用。12用等雨深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大的大流域。13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14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15一个地区天气的好坏与这里的天气系统情况有密切关系。16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17水汽的含量一般随高度上升而增加。18水汽压越高,说明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小。19型、E601型蒸发器是直接观测水面蒸发的仪器,其观测值就是当时当地水库、湖泊的水面蒸发值。2020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1121采用流域水量平衡法推求多年平均流域蒸发量,常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22降雨过程中,土壤实际下渗过程始终是按下渗能力进行的。23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下渗能力进行;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降多少下渗多少进行。24人类活动措施目前主要是通过直接改变气候条件而引起水文要素的变化。25天然状况下,一般流域的地面径流消退比地下径流消退慢。26对于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地面径流消退过程都不一致。27退耕还林,是把以前山区在陡坡上毁林开荒得到的耕地,现在再变为树林,是一项水土保持、防洪减沙的重要措施。28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土壤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量大。29流域土壤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着毛管水和重力水。30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降雨历时大于净雨历时,净雨历时又大于洪水历时。31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洪水历时大于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又大于净雨历时。32一次暴雨洪水的净雨深与径流深相等,因此净雨就是径流,径流就是净雨,二者完全是一回事。33田间持水量是土层能够保持的水量,它可以逐渐下渗到潜水层,形成地下径流。34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将以土壤蒸发能力进行,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土壤蒸发将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35流域蒸发由流域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组成,因此,通常都采用分别实测这些数值来推求36一场降雨洪水的径流深,为这场洪水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流域平均水深,常由实测的洪水资料来推求。四、计算题1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为5500M,其纵断面如图121,A、B、C、D、E各点地面高程分别为L48,24,17,15,14,各河段长度,分别为800、1300、1400、2000试推求该河流的1L23L4M,平均纵比降。12图121某河流纵断面图2某流域如图122,流域面积F180,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两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两2KM站的雨量分别为150、100MM,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图122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3某流域如图123,流域面积F350,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两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它2KM们的雨量依次为360和21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比较二者的差异。(提示A、B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078、022)图123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4某流域如图124,流域面积300,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C三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2KM他们的雨量依次为260、120MM和15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提示A、C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056、044)13图124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和一次雨量分布5已知某流域及雨量站位置如图125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图125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分布图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位置如图126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图126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分布图7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图127),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MM计,各等雨量线之间的面积、1F、分别为500,1500,3000,4000,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2F342KM14图127某流域上一次降雨的等雨量线图8某雨量站测得一次降雨的各时段雨量如表121,试计算和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和累积雨量过程线。表121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时间TH(1)088121214141616202024雨量MPI(2)80362486540300689某流域面积,其上有10个雨量站,各站代表面积已按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并与1998年62K0F月29日的一次实测降雨一起列于表122,试计算本次降雨的流域平均降雨过程及流域平均总雨量。表122某流域各站实测的1998年6月29日降雨量各站各时段的雨量、权雨量(MM)1314H1415H1516H1617H雨量站代表面积FIKM2权重GI(FI/FIP1GII2GIPI3GIIP4GI112006340208114879714227901450070600840110073258013750983053972130941600800215172971850940051150584652331501761790091411276595931701672740138511145759498082340120100136844278099284014010012713791270810123006145087409245940710根据水文年鉴资料,计算得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如表123所示,需要依此推求时段均为3H的时段雨量过程。表123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时间TH061214162024累积雨量PMM0120663139222022652274811根据某流域附近的水面蒸发实验站资料,已分析得E601型蒸发器1月至12月的折算系数K依次为098,096,089,088,089,093,095,097,103,103,106,102。本流域应用E601型蒸发器测得8月30、31和9月1、2、3日的水面蒸发量依次为52,60,62,58,56MM,试计算某水库这些天的逐日水面蒸发量。12已知某地某水库某日的水面温度为20,试求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为多少C0SE1513已测得某地某一时间近地面的实际水汽压,那么这时的露点为多大HPAE21814根据华中地区某水库的气象场观测资料,知6月8日水面温度,地面上空15M高处水汽压CT02、风速,试求该日水库的日水面蒸发量为多少HPAE413SMW/025115已知某小流域田间持水量为120(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230MM,7月5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80,土壤蒸发能力56MM/D,试计算该日的流域土壤蒸发量为多少16小流域中某土柱的田间持水量为120(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230MM。7月8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60,土壤蒸发能力为50MM/D,流域降雨量为20,它产生的径流深为50,试求7月9日开始时的流域土壤蓄水量。17对某流域选定一个地点进行人工降雨下渗实验,在确保充分供水条件下,测得本次实验的累积降雨过程和测点的地面径流过程,如表125所示。试求本次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TPTRTF表125流域某一测点人工降雨下渗实验的、记录单位TPTR时间TH(1)012345678TP(2)070140210240270300310320TR(3)0327795133015161732196720132066时间TH(1)91011121314151617TP(2)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TR(3)21232183224523062369243324972561262518由人工降雨下渗实验获得的累积下渗过程,如表126所示,推求该次实验的下渗过程及绘TFTF制下渗曲线。表126实测某点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FTTF时间TH(1)012345678MMTF(2)0373605770884968103310871134时间TH(1)91011121314151617MMT(2)11771217125512941331136714031439147519已知某流域HORTON下渗方程的参数为初渗率、稳渗率、系数,H/M40FH/M03FC1H50试求该流域的下渗曲线及累积下渗过程。FTTF1620某流域面积,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9000104M3,试求260KMFW该次暴雨产生的净雨深为多少21某流域面积,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该次洪水的径流2P190总量8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W22某水文站测得多年平均流量,该站控制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年降水量SQ/140328KMF,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多少P10523某流域面积,7月10日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其流域平均雨量,径流深260KMFP190,该次降雨前较长时间没有降雨;7月14日又有一次暴雨,其流域平均雨量,R21M62径流深;试计算这二次暴雨的径流系数各为多少并分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524某流域面积120,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径流模数,试求该F2K526MKS/L2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和多年平均径流深各为多少QR25某流域面积120,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F2KM82Q,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为多少能否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KS/M23MQ峰的洪量26某流域面积300,已求得流域100年一遇的24H设计暴雨雨量187MM,设计暴雨的径流系2K1P数082,试求设计净雨量及设计暴雨的损失量各为多少1RS27某山区流域,流域面积F1900KM2,测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8M10672W,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各为多少MP518028某平原流域,流域面积F360KM2,其中水面面积占210,从有关水文手册中查得该流域的多年流域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75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400MM,1陆E水E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多少29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00KM2,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P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表127,试求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表127某水文站一次降雨的洪水过程时间T(H)0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17流量QM3/S901101301500135092070043031026023020017015014030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67,多年平均流量,试根PSMQ/823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31某闭合流域面积,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年平均流量,今210KMFM140/03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2K10F,蒸发皿折算系数,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M20E器8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QS/332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多年平均流量,蒸2KMPMS/M15Q3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08,水面面积为F水100,试求多年平2K均陆面蒸发量。陆E33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1000,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多年平均流量,水面F2KPS/153面积为100,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852MM,试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水F2KM陆E34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1000,其中水面面积为100,多年平均流量,流2M水F2KMS/MQ3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1600MM,求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陆E水E多少35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1000,其中水面面积为100,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F2K水F2KP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1600MM,试求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陆E水E为多少36已知某流域的流域面积2000,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7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F2KMPW,试推求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83M37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1500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4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0MM,水FP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7000MM,拟围湖造田200KM2,那么围湖水E陆E造田后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38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1500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4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0MM,F水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7000MM,拟围湖造田200KM2,那么水陆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有多大(提示应先根据围湖造田前条件计算以前情况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再按围湖造田后的条件计算围垦后的,二者相比较,了解围湖造田的影响。)第三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一、填空题181水文测站是指。2根据水文测站的性质,测站可分为、两大类。3水文测站的建站包括和两项工作。4是对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的水力因素的总称。5决定河道流量大小的水力因素有、和。6根据不同用途,水文站一般应布设、和、及、各种断面。7目前,按信息采集工作方式的不同,采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可分为、_和。8观测降水量最常用的仪器通常有和。9自记雨量计是观测降雨过程的自记仪器。常用的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和。10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观测,一般采用进行观测,即及各观测一次,日雨量是将至的降水量作为本日的降水量。11水面蒸发量观测一次,日蒸发量是以作为分界,将至的蒸发水深,作为本日的水面蒸发量。12水位是指。13我国现在统一规定的水准基面为。14根据所采用的观测设备和记录方式,水位观测方法可分为4种类型、。15水位观测的常用设备有和两类。16水位的观测包括和的水位。17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_时至时。18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_时至时。19由各次观测或从自记水位资料上摘录的瞬时水位值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方法有和两种。20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称为,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称为。21流量测量工作实质上是由和两部分工作组成。22断面测量包括测量、和。23水道断面面积包括和。24测量水深常用的方法有、。1925起点距是指。26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27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用流速仪测速的历时一般不应少于。28用浮标法测流,断面流量等于断面的流量再乘以。29用浮标法测流时,浮标系数与、等因素有关。30河流中的泥沙,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和三类。31描述河流中悬移质的情况,常用的两个定量指标是和。32悬移质含沙量测验,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采样器有和。33输沙率测验是由与两部分工作组成的。34单样含沙量(单沙)是指;断沙是指。35泥沙的颗粒级配是指。36水质监测站是。它可以由若干个组成。37水质监测分为3类,。38水域的污染除了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引起外,还有来自乡镇、农田、林区、牧区以及矿区的地表径流的面污染源,前者称,后者称。39水文调查的内容分为、四大类。40在新调查的河段无水文站情况下,洪水调查的洪峰流量可采用和。41流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和两个环节。是指建立流量与某种或两种以上实测水文要素间关系的工作,则是根据已建立的水位或其它水文要素与流量的关系来推求流量。42水位流量关系可分为和两类,同一水位只有一个相应流量,其关系呈单一的曲线,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同一水位不同时期断面通过的流量不是一个定值,点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点据分布比较散乱,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43一般说来,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是不稳定的,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等。44为推求全年完整流量过程,必须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或低水作适当延长,一般要求高水外延幅度不超过当年实测水位变幅的,低水外延不超过。二、选择题1根据测站的性质,水文测站可分为A水位站、雨量站B基本站、雨量站C基本站、专用站D水位站、流量站2对于测验河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原则是A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关系20B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距离城市近的地方C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应更能提高测量精度D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任何河段都行3基线的长度一般()A愈长愈好B愈短愈好C长短对测量没有影响D视河宽B而定,一般应为06B4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5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A1MB01MC001MD0001M6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A加权平均B几何平均法C算术平均法D面积包围法7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B12时的水位C面积包围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D日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平均值8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时至时。A024B0808C1212D20209我国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时至时。A024B0808C1212D202010水道断面面积包括()A过水断面面积B死水面积C过水断面面积和死水面积D大断面11水文测验中断面流量的确定,关键是A施测过水断面B测流期间水位的观测C计算垂线平均流速D测点流速的施测12用流速仪施测点流速时,每次要求施测的时间A越短越好B越长越好C大约100SD不受限制13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处的流速。A02H、06H、08HB02H、04H、08HC04H、06H、08HD02H、04H、06H14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A转速B水力螺距C摩阻常数D测速历时15我国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时至时。A024B0808C1212D202016我国计算日蒸散发量的日分界是从时至时。A024B0808C1212D202017用浮标法测流,断面流量等于断面徐流量再乘以。A风速B水位C浮标系数D糙率18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21A输沙率、流量B含沙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19人们从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当()时,断面平均含沙量与断面某一垂线或某一测点的含沙量之间有稳定关系,通过建立其相关关系,便可大大地简化了泥沙测验工作。A断面比较稳定、主流摆动不大B断面比较稳定、河道比较窄C断面比较稳定、河道比较宽D主流摆动不大、河道比较窄20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是由得到的。A在调查断面进行测量B由调查的历史洪水的洪峰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C查当地洪峰流量的频率曲线D向群众调查21进行水文调查的目的()。A使水文系列延长一年B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代表性C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一致性D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可靠性22如下图所示,A线为稳定情况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则涨洪情况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一般为。AA线BB线CC线DA线和B线图131某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3受冲淤影响,河流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如图所示,A线为稳定时的水位流量关系,则冲刷后河流断面的水面流量关系为。AA线BB线CC线DA线和C线图132某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4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B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C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顺时绳套状D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逆时绳套状2225当受回水顶托影响时,水位流量关系的点据,是在原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A以下B以上C上下摆动D不变26某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当断面淤积时,则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B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C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绳套状D水位流量关系无变化27某河流断面,在同一水位情况下,一次洪水中涨洪段相应的流量比落洪段的流量A小B相等C大D不能肯定28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影响时,在水生植物生长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A上抬B下降C呈顺时绳套状D呈逆时绳套状29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结冰影响时,水位流量关系点据的分布,总的趋势是偏在畅流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A以下B以上C上下摆动D不变30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低水延长方法中的断流水位为A水位为零B河床最低点C流量等于零的水位D断面中死水区的水位三、判断题1水文测站所观测的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温、冰凌、水质、地下水位、风等。()2水文测站可以选择在离城市较近的任何河段。()3决定河道流量大小的水力因素有水位、水温、水质、泥沙、断面因素、糙率和水面比降等。()4根据不同用途,水文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各种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上、下辅助断面、比降断面。()5基本水文站网布设的总原则是在流域上以布设的站点数越多越密集为好。()6水文调查是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的不足或其它特定目的,采用其他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及有关信息的工作。它是水文信息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7水位就是河流、湖泊等水体自由水面线的海拔高度。()8自记水位计只能观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水位变化。()9水位的观测是分段定时观测,每日8时和20时各观测一次(称2段制观测,8时是基本时)。()10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当日8时至次日8时;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时。11水道断面指的是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的水面线与岸线、河床线之间的范围。()12水道断面面积包括过水断面面积和死水面积两部分。()13当测流断面有死水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注会教学课件
- 课件模板颜色搭配
- 粘土手工植物课件
- 厂商施工安全培训
- 课件标题卡纸
- 药厂物料管理培训
- 提升连带技巧培训
- 乐理通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方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客服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护知识科普课件
- 中医优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学生的初心与使命
- 2026版高中汉水丑生生物-第二章第4节:蛋白质(录课用)
- 2025至2030年中国导热散热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学长学姐给大一新生的讲座
- 智能会议系统音视频集成施工方案及措施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C英语教学课件
- 2025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
- 饲料厂制粒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