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分类汇编声现象基础题难度含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15中考分类汇编声现象基础题难度含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15中考分类汇编声现象基础题难度含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15中考分类汇编声现象基础题难度含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15中考分类汇编声现象基础题难度含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9页)声现象基础题难度教师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成都)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2(2015荆门)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3(2015无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4(2014淮安)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第2页(共19页)5(2014苏州)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6(2015呼和浩特)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7(2015宜昌)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8(2015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2015梅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10(2015遵义)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第3页(共19页)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11(2015德州)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2(2015菏泽)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13(2015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14(2014湖北)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5(2015广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第4页(共19页)17(2015漳州)萍萍帮妈妈涮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产生的,根据声音的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18(2015苏州)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19(2014遂宁)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0(2015内江)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三解答题(共7小题)21(2015秋杜集区校级月考)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向一座大山开去,在某处汽车鸣笛,经过4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鸣笛处跟大山之间的距离22(2015春宜春校级月考)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2)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这个实验说明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能/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第5页(共19页)23(2014秋山东期末)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的速度为20M/S,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24(2015南沙区二模)小强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接电话,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分辨出的,妈妈让说话大声点,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市区内某些路段“严禁鸣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处控制噪声25(2014秋海陵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再用手按住塑料尺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其振动幅度不变,主要是为了探究声音的与的关系26(2014秋江阴市期中)某同学做了有关实验,步骤如下(1)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分别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以此类推他得出结论若是向热水瓶中灌水时,由于瓶中(选填“水”或“空气”)振动发声,水瓶中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低”)(2)他又发现用细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音调(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声音,由此他联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都可以27(2014秋固镇县期末)一辆汽车驶向山崖隧道,在离山崖445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V声340M/S)第6页(共19页)声现象基础题难度教师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成都)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考点】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转换法在物理学研究当中的有效运用2(2015荆门)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信息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声效果最好,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差【解答】解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船体振动产生声音此选项错误;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信息,希望被困者做出回应此选项错误;第7页(共19页)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更清晰地听到求救的信号,但不是超声波此选项错误;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更容易发现信息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与声现象有关的综合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作用、声音的分类及不同介质的传播特点,涵盖的规律较多,难度不大3(2015无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AB、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正确;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C正确;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及乐音特征进行分析解答4(2014淮安)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第8页(共19页)5(2014苏州)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故A正确;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响度大,故B错误;C、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D、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基本知识,是一道综合题6(2015呼和浩特)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真空不能传声;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叙述正确;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叙述正确;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叙述正确;D、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D叙述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响度与音调的区别等知识,是一道声学知识的综合题7(2015宜昌)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第9页(共19页)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答】解木棍敲击玻璃瓶时主要是水在振动,水越少,越容易振动,所以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要知道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有哪些8(2015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电磁波的传播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信息的传递【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B错误;C、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C错误;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有关声音的知识考查,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减弱噪声的途径及电磁波的有关应用,难度不大,属基础知识的考查9(2015梅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第10页(共19页)A振动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考点】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振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结合人耳听到声音的实例,考查利用声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要学以致用10(2015遵义)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噪声及来源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3)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4)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解答】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中此选项正确;C、音乐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此选项正确;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以及响度与音调的区别,属于声现象基本规律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11(2015德州)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第11页(共19页)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乙、丙响度不相同,音色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12(2015菏泽)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还与温度有关【解答】解A、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C、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错误;D、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空气温度不同,声音传播速度也不同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声音产生、传播、减弱噪声途径及声速影响因素及声音与电磁波异同点的掌握,考查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13(2015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只要有声音产生,一定有物体振动;第12页(共19页)(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响度不同,故C正确;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声学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14(2014湖北)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与实际情况,故A错误;B、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与实际的,故B错误;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C正确;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先C【点评】从实际的角度分析减弱噪声的几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5(2015广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第13页(共19页)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B错误;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声学的相关知识点,都较简单,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振动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音调(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解答】解吹笛子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演奏时,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发声的原因和乐音的特征;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17(2015漳州)萍萍帮妈妈涮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振动产生的,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常用音色来区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声是餐具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这是因为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点评】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相同音调、相同响度,但音色一般不同18(2015苏州)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色是声音的本质与特色,它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解答】解(1)小提琴发出声音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2)听音乐会时,我们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第14页(共19页)【点评】通过在音乐厅听音乐会,考查了声音的发生、以及声音的特性等,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19(2014遂宁)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控制噪声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解答】解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3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3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声源处,响度【点评】知道噪声监测器的用途,且能真正的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0(2015内江)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变小;介质第15页(共19页)【点评】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事实上把瓶内空气全部抽净是不可能的,所以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人们只是根据抽气过程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进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种办法在物理学中叫理想实验法三解答题(共7小题)21(2015秋杜集区校级月考)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向一座大山开去,在某处汽车鸣笛,经过4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鸣笛处跟大山之间的距离【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声现象【分析】驾驶员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36KM/H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汽车行驶的速度V136KM/H10M/S,由V可得,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0M/S4S4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4S1360M,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40M1360M)700M答汽车鸣笛处跟大山之间的距离有70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22(2015春宜春校级月考)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变小;(2)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变大;这个实验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不能(能/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随空气密度的减小而减小,真空不能传声第16页(共19页)【解答】解(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希薄,铃声将会变小;(2)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变大这个实验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当靠近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变小;(2)变大;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真空不能传声【点评】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3(2014秋山东期末)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的速度为20M/S,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72KM/H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解答】已知V车20M/S,V声340M/S,T4S求(1)汽车行驶的路程S1(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S解(1)由V得,汽车行驶的路程S1V车T20M/S4S8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2V声T340M/S4S1360M,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2S1,所以S(S2S1)(1360M80M)640M答(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了80M;(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64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24(2015南沙区二模)小强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接电话,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分辨出的,妈妈让说话大声点,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响度;市区内某些路段“严禁鸣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发声体第17页(共19页)(2)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1)小强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接电话,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妈妈让说话大声点,说明小强的声音太小,要增大响度(2)市区内某些路段“严禁鸣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答案为音色;响度;声源【点评】声音的三个特征容易混淆,一定要掌握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同时本题还考查了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25(2014秋海陵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再用手按住塑料尺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