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一、病例思考(水电)患者女性,16岁,因心慌、气短1年,咳嗽、咯血、腹胀和尿少2周入院。入院后经各种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级,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血K46MMOL/L,NA144MMOL/L,CL90MMOL/L,HCO329MMOL/L。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氢氯噻嗪25MG/次,3次/日)、抗感染治疗,并进低盐食物。治疗7天后,腹胀、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心衰明显改善。治疗18天后,心衰基本控制,但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且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唾、全身软弱无力、腹胀、恶心、呕吐、不思进食及尿少等,并有脱水现象;血K29MMOL/L,NA112MMOL/L,CL509MMOL/L,HCO3357MMOL/L。立即给予静脉补充含氯化钾的葡萄糖盐水。5天后,一般状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肌张力恢复,尿量亦逐渐正常;血K44MMOL/L,NA135MMOL/L,CL91MMOL/L,HCO330MMOL/L。讨论题1、引起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有哪些2、哪些症状与低血钾有关说明其理由。为什麽需补钾5天后病情才好转3、患者是否合并酸碱平衡紊乱是何原因引起为何种类型二、病例思考(酸碱)限于篇幅,不再另加病例。病例一、二、和三分别见A型选择题30、31和32。请分别分析这些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病例一、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89KPA67MMHG,HCO340MMOL/L,NA140MMOL/L,CL90MMOL/L病例二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院,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59KPA44MMHG,HCO326MMOL/L,NA142MMOL/L,CL96MMOL/L。病例三某重症肺心病伴下肢浮肿患者应用速尿治疗两周后,作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34,PACO288KPA66MMHG,HCO336MMOL/L,NA140MMOL/L,CL75MMOL/L三、病例思考(缺氧)患者女性,45岁,菜农。因于当日清晨4时在蔬菜温室为火炉添煤时,昏倒在温室里。2小时后被其丈夫发现,急诊入院。患者以往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75,呼吸20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130/933KPA100/70MMHG神志不清,口唇呈樱红色。其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PAO2126KPA,血氧容量108ML,动脉血氧饱和度95,HBCO30。入院后立即吸O2,不久渐醒。给予纠酸、补液等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请问1、致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简述发生机制。2、缺氧类型是什么有哪些血氧指标符合四、病例思考(发热)病例一李,男,1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入院,有右下腹压痛,结肠充气实验阳性,体温396,外周血中白细胞18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81。患者无咳嗽,咳痰,无胃、肠溃疡病史,无黄疸,无血尿、尿痛。诊断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物术。术后病理检查阑尾充血水肿,表面有少量渗出物,镜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这是患者入院后的体温曲线(首次记录时间为入院当日1400时,每隔12小时选取体温数值作图,见图61)请回答以下问题1、患者的体温在手术切除阑尾后下降(图中体温记录点15),为什么2、试述该病例发热的过程、机制及治疗原则病例二王,女,50岁,因“月经过多3年,”到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入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图62是患者住院后,手术前后的体温曲线(首次记录时间为入院当日800时,每隔12小时选取体温数值作图)。1、患者手术切除子宫后体温升高及下降至正常,为什么2、试述该病例发热的过程、机制及治疗原则。五、病例思考(应激)病例患者,男,63岁,因饱餐后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反复发作1年多,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诊断住院治疗。既往无溃疡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40/80MMHG,心律68次/分,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HB为134G/DL。B型超声波检查示胆囊壁毛糙、增厚,囊腔内可见结石阴影,胆总管增粗。入院第3天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中检查胃无病变,手术顺利。术后第7天上午9时突觉心慌、眼花,检查发现四肢厥冷,血压70/50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T形引流管无血,初疑为冠心病。患者旋而出现柏油样便,血红蛋白下降至87G/DL。经输血1800ML,胃内碱性药物间断灌注,术后第10天出血停止。最后痊愈出院。(1)本例病人术后出现柏油样便,其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发病机制如何(2)此时病人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说明病人体内发生了什么样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如何(3)治疗中为何要应用碱性药物六、病例思考(休克)病人男性,69岁,因交通事故被汽车撞伤腹部及髋部1小时就诊。入院时神志恍惚,X线片示骨盆线形骨折,腹腔穿刺有血液,血压8/53KPA60/40MMHG,脉博140次/MIN。立即快速输血600ML,给止痛剂,并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肝脏破裂,腹腔内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500ML。术中血压一度降至零。又给以快速输液及输全血1500ML。术后输5碳酸氢钠700ML。由于病人入院以来始终未见排尿,于是静脉注射呋塞米40ML,共3次。4小时后,血压回升到12/8KPA(90/60MMHG),尿量增多。次日病人稳定,血压逐步恢复正常。1、本病例属何种类型的休克简述其发生机制。2、在治疗中为何使用碳酸氢钠和呋塞米七、病例思考DIC患者男性,25岁,因急性黄疸性肝炎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开始感到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腹胀。5天后上述症状加重,全身发黄而来院求治。体检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质软。实验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9109/L,血小板120109/L。入院后虽经积极治疗,但病情日益加重。入院后第10天,腹部及剑突下皮肤出现淤斑,尿中有少量红细胞,尿量减少,血小板50109/L。第11天,血小板39109/L,凝血酶原时间30秒(正常对照15秒),纤维蛋白原定量24G/L,经输血及激素治疗,并用肝素抗凝。第13天,血小板32109/L,凝血酶原时间31秒,纤维蛋白原1G/L,继续在肝素化基础上输血。患者当日便血600ML以上,尿量不足400ML。第14天,血小板30109/L,凝血酶原时间29秒,纤维蛋白原1G/L,继续用肝素,输血,并加6氨基已酸,第15天,仍大量便血、呕血,血小板28109/L,凝血酶原时间28秒,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尿量不足100ML,血压下降,出现昏迷而死亡。试分析1、患者显然发生了DIC,导致此病理过程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2、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什么进行性减少凝血酶原时间为什么延长纤维蛋白原定量为什么减少3P试验为什么阳性3、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4、患者发生少尿甚至无尿的原因是什么八、病例思考(缺血再灌注损伤)病例患者男,54岁,因胸闷、大汗1小时入急诊病房。患者于当日上午7时30分突然心慌、胸闷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上午9时来诊。体检血压0,意识淡漠,双肺无异常,心率37次/MIN,律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冠心病史。心电图示度房室传导阻滞,、AVF导联ST段抬高100MV,V3RV5R导联ST段抬高3545MV,V1V6导联ST段下移60MV。诊断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给予阿托品、多巴胺、低分子葡聚糖等治疗。上午10时用尿激酶静脉溶栓。10时40分出现阵性心室纤颤(室颤),立即以300J除颤成功,至11时20分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及阿斯综合征,其中持续时间最长达3分钟,共除颤7次(300J5次,360J2次),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律转为窦性,血压平稳,意识清楚。11时30分症状消失,、AVF导联ST段回降至05MV,V3RV5R导联ST段回降至基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于发病后6小时达最高峰(015)。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上段85狭窄,中段78狭窄。远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23级,左回旋支(LCX)及前降支(LAD)发育纤细,右冠优势型。病人住院治疗22天康复出院。(1)本例病人入院后出现的室速、室颤是否可诊断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为什么(2)如果该患者符合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诊断,其发病机制可能有哪些九、病例思考(心功能不全)患者男,28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0余年,下肢浮肿反复发作2年,咳嗽1个月而入院。患者自幼起常感全身大关节酸痛。中学阶段,每逢剧烈活动时即感心慌、气喘,休息可缓解,且逐年加重。曾去医院治疗,诊断为“风心病”。近2年来,经常感到前胸部发闷,似有阻塞感,夜里常不能平卧,并逐渐出现下肢浮肿,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常有发热,伴咳嗽和咳少量粉红色泡沫痰,胸闷、气急加剧。体检体温378,呼吸26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47/106KPA110/80MMHG半卧位,面部及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干罗音,肺底闻及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腹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在肋下3CM,质稍硬。实验室检查血沉60MM/H,HB100G/L,RBC381012/L,WBC8109/L,中性粒细胞008,抗“O”625U,血NA123MMOL/L,血K38MMOL/L,其余化验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速,P波增宽,右室肥大。胸片示心腰丰满,心脏呈梨型;两肺纹理增多。入院后积极抗感染,给予吸氧、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及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措施,开门见山情逐渐得到控制。讨论题1、试述本例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类型,其发生机理如何2、患者早期症状通过休息和一般治疗即可缓解,这是为什麽3、本例患者出现了哪些水电解质代谢方面的异常,发生机理如何4、患者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属哪一种,发生机理如何十、病例思考(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女性,40岁。四天前因交通事故造成左侧股骨与尺骨骨折,伴有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肌肉内出血。治疗时,除给予止痛剂外,曾给予口服抗凝药以防血栓栓塞。一天前晚上有轻度发热,现突然感到呼吸困难。体格检查病人血压为18/12KPA,心率110次/分,肺底部可听到一些罗音与散在的喘鸣音。血气分析PAO27KPA,PACO247KPA,PH746。肺量计检查每分通气量(V)为91L/MIN,肺泡通气量为(VA)为41L/MIN,为V的46(正常应为6070),生理死腔为5L/MIN,为V的54(正常为3040)。PAO2在呼吸室内空气时为133KPA,PAAO2为63KPA,怀疑有肺内血栓形成,于是作了进一步检查心排血量38L/MIN正常为48L/MIN,肺动脉压87/6KPA正常为1637/0417KPA,肺动脉造影证明右肺有两叶充盈不足。请思考1如何解释肺泡和动脉血间的氧分压差PAAO2增大2为什麽本例有缺氧而没有高碳酸血症十一、病例思考(肝功能不全)男性患者,55岁,3个月来自觉得全身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常有鼻出血。近半月来腹胀加剧而入院。既往有慢性肝炎史。体检营养差,面色萎黄,巩膜轻度黄染,面部及上胸部可见蜘蛛痣,腹部胀满,有明显移动性浊音,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1012/L(300万/MM3),血红蛋白100G/L10G/DL,血小板61109/L(61万/MM3),血清凡登白试验呈双相阳性反应,胆红素51UMOL/L3MG/DL,血钾32MMOL/L32MEQ/L,血浆白蛋白25G/L25G/DL,球蛋白40G/L40G/DL。入院后给予腹腔放液及大量呋塞米等治疗,次日患者陷入昏迷状态,经应用谷氨酸钾治疗,神志一度清醒。以后突然大量呕血,输库血100ML,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1、该例的原发病是什么请说出诊断依据。2、分析本例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3、分析本例的凝血功能。4、分析本病例昏迷的发生机制及诱发因素。5、治疗措施上有无失误之处,提出你的正确治疗措施。十二、病例思考(肾功能不全)患者男性,30岁。3年前因着凉引起感冒、咽痛,出现眼睑、面部和下肢水肿,两侧腰部酸痛,尿量减少,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颗粒管型,在某院治疗两月余,基本恢复正常。约1年前,又发生少尿,颜面和下肢水肿,并有恶心、呕吐和血压升高,任在该院治疗。好转出院后,血压持续升高,仍在该院治疗。好转出院后,血压持续升高,需经常复降压药,偶而出现腰痛、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近1月来,全身水肿加重,伴气急入院。入院体查全身可水肿,慢性病容,体温37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20/133KPA150/100MMHG。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肝在肋缘下1CM。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量450ML,比重10101012,蛋白()。血液检查红细胞2541012/L254106/MM3,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100109/L10万/MM3;血浆蛋白50G/L,其中白蛋白28G/L,球蛋白22G/L血K35MMOL/L,NA130MMOL/L,NPN714MMOL/L100MG/GL,肌酐1100MMOL/L124MG/DL,CO2CP1122MMOL/L25VOL。患者在住院5个月期间内采用抗感染、降血压、利尿、低盐和低蛋白饮食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在最后几天内,血NPN150MMOL/L210MG/DL,血压226/146KPA170/110MMHG。出现左侧胸痛,可听到心包磨擦音。经常呕吐,呼出气有尿味,精神极差,终于在住院后的第164天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1)病史中3年和1年前的两次发病与本次患病有无关系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角度试述整个发病过程的大致情景。(2)就肾功能而言,本次入院时,应作何诊断有何根据住院后病情又如何发展(3)整个疾病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引起的病理生理学病案分析题答案一、病例思考(水电)答1、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为(1)由于长期利尿药的应用,抑制了髓袢升支对NA、CL的重吸收,进入远曲小管、集合管的NACL增多,NAK交换增加,尿的流量、流速增加促使K、CL的排出;(2)同时脱水致血容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促使K的排出;(3)患者恶心、呕吐可从胃液中丢失K;(4)患者食欲不好、低盐饮食,钾和钠的摄入减少。2、(1)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全身软弱无力、腹胀等症状,提示与低血钾有关;(2)理由是低血钾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其机制是由于细胞外K减少,使EM负值增大,EMET间距加大,即出现超极化阻滞状态,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还与缺钾影响糖代谢,使ATP生成减少以及NAKATP酶活性下降有关。(3)由于患者低血钾,需要静脉补钾,在患病情况下补入的钾进入细胞内并达到分布平衡所需时间较正常时要延长,因此宜补钾数日,一般要35日,有时甚至数周间断补充,才使缺钾逐步得到恢复。3、患者可能合并酸碱平衡紊乱,原因是患者有呕吐(可丢失H、K),血清电解质检查K为29MMOL/L正常为3555MMOL/L,可能因丢失H和低血钾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同时通过补钾及葡萄糖盐水后病情好转也可说明。此外,患者如持续性少尿、累及肾功能,也有可能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二、病例思考(酸碱)病例一、(1)仅根据PH值为740尚不能确定患者体内酸碱平衡的状况。(2)根据病史判断患者体内有可能存在原发性的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结果证实确定有PACO2升高,且PACO2674027MMHG,提示体内有二氧化碳的潴留。(3)根据代偿调节规律,呼吸性因素的原发改变可导致代谢性因素的继发改变,且代偿调节的方向应一致,即PACO2原发性升高,动脉血HCO3理应继发性升高,而且若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继发性升高值应在可预计的范围内。根据代偿预计值公式HCO304PACO2304273MMOL/L,由此预计患者动脉血HCO3的范围应为24(0427)3MMOL/L即在318378(MMOL/L)间。但患者HCO3的实测值为40MMOL/L,超过预计范围的上限。表明体液中HCO3提示患者体内除了存在呼吸性酸中毒外,还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PACO2的原发性升高使动脉血HCO3继发性升高,代谢性碱中毒又促使HCO3进一步升高,因这后一种升高与PACO2的升高分别使血液PH向相反方向改变,故患者血液PH值可显示正常。病例二本病例血气分析的三项指标均属正常,有可能造成对病理过程的漏诊,但电解质测定有血CL的下降应引起重视,通过对AG的计算即可发现问题AG142(9626)20(MMOL/L),显然已升高且大于16MMOL/L,表明存在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由病史提示此即为原发性因素,然而呼吸性因素也未见代偿,再根据AGHCO3的规律,患者动脉血AG增高的毫摩尔数应与动脉血HCO3相应地下降的毫摩尔数相当,但实测值却未见下降,提示患者体内还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血气指标的特点可确定这一AG增高型代酸合并代碱的诊断。病例三本病例分析步骤开始部分与病例一相同,预计患者动脉血HCO3的范围应为24(0426)3MMOL/L即在314374MMOL/L间。患者HCO3的实测值为36MMOL/L,似乎在预计范围之内,但根据血清电解质测定结果计算AG140(7536)29(MMOL/L)即大于16MMOL/L的界限,表明患者同时伴有AG增高型代谢性中毒,根据AGHCO3的规律再作分析。思路一已有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前若不伴代谢性碱中毒,血浆的HCO3应等于AGHCO3的实测值(此实测已包含了患者因呼酸而继发性代偿增加的HCO3的量),即为(2912)3653(MMOL/L)此53MMOL/L的浓度远高于单纯呼酸时代偿的最大预计值(374MMOL/L),提示患者血浆HCO3过多即还伴有代谢性碱中毒。思路二已有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前若不伴代谢性碱中毒,预计其血浆HCO3代偿性增加的最大预计值为374MMOL/L,因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使血浆HCO3又发生缓冲丢失,所丢失的HCO3的量即等于AG,若患者不伴代谢性碱中毒,理论上实测值最大代偿预计值AG,本病例理论上的实测值应小于3742912204MMOL/L,但患者的实测值却为36MMOL/L,高于理论上的最大预测值,提示患者血浆HCO3过多即还伴有代谢性碱中毒。两条思路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患者体内合并存在呼酸、AG增高型代酸和代碱这三重性的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三、病例思考(缺氧)答1、导致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通风不良的温室中原已有一定量的CO蓄积,为火炉添煤时因煤不完全燃烧又产生的大量的CO,结果引起患者中毒。机制CO与HB的亲和力比O2约大210倍,空气中CO过多时,血内形成大量碳氧血红蛋白,使HB丧失携氧能力,致使血氧含量下降。CO还可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过程,使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氧合红蛋白向组织释放O2也减少,从而导致患者严重缺氧致昏迷。2、缺氧类型为血液性缺氧,本病例中,血氧容量为108ML属明显降低,但动脉血氧分压(126KPA)和血氧饱和度(95)均属正常,符合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变化特点。四、病例思考(发热)答病例一1、该患者手术后体温下降的可能原因发炎阑尾的切除。另外,尚有机体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坏死组织的物质的吸收而产生的吸收热,为非感性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即应考虑到的是从图61中看到的实际上是阑尾炎导致发热过程的一个阶段,患者入院时已处在高温持续期,同时叠加有手术造成的非感染性发热全过程。2、参考问答题2和3。并且发热原因要考虑到有来自阑尾的因素和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坏死组织的物质被机体吸收的因素。本病例中去除病因起到了重要作用。病例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后的发热过程属非感染性发热,为手术后机体对坏死组织的吸收热。请参考病例一。五、病例思考(应激)答思考线索(1)本病人术后出现柏油样便的原因宜考虑应激性溃疡,这可能与病人因外科手术发生应激反应,引起胃肠黏膜缺血、H弥散至黏膜内使膜内PH明显下降而损伤黏膜细胞等因素有关(见教学参考中图72)。(2)病人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说明病人发生了失血性休克,且接近失代偿期。其发生机制与应激性溃疡发生后造成消化道大出血,引起体内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等机制有关。(3)治疗中采用碱性药物胃内间断灌注,目的是针对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通过中和胃酸以减轻H对黏膜的损伤,利于受损黏膜的修复。六、病例思考(休克)答1、本病例属失血性休克。由于严重创伤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腹腔穿刺有血、X线摄片示骨盆骨折、手术见腹腔积血2500ML)、加上剧烈疼痛引起体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强烈兴奋,多种缩血管物质释放,使患者迅速进入休克早期。但由于失血量大及未能及时止血,机体的代偿反应难以达到暂时维持动脉血压和心脑的血供(动脉平均压为50MMHG、舒张压仅40MMHG),因此很快就进入休克期(神志恍惚、未见排尿、术中血压一度降至零、手术见腹腔积血2500ML相当于总血量的50)。2、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是为了纠正患者体内的代谢性酸中毒,此举有助于改善血管壁平滑肌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升高的血钾浓度。应用速尿促进利尿,以排出血液中积聚的酸性及有毒代谢产物、降低血钾和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七、病例思考DIC答思考线索1、DIC的病因肝炎病毒;诱因急性黄疸性肝炎引起肝功能严重障碍;发生机制(见教材有关内容)。2、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是由于DIC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消耗与聚集加剧所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延长是由于纤维蛋白原、和X因子减少。另外也可能受FDP增加的影响。PT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兔脑、胎盘等的浸出液)和适量CA2,观察血浆凝固时间,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纤维蛋白原减少是由于进行性消耗过多所致。3P试验阳性是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FDP增多。3、DIC发生出血的原因和机制(见教材)。4、少尿、无尿的原因是由于DIC过程中微血栓形成累及肾脏,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八、病例思考(缺血再灌注损伤)答思考线索(1)本例病人入院后出现的室速、室颤可诊断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因为患者入院后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在有效地施行了溶栓疗法后发生的。此时,患者心脏受累心肌存在缺血再灌注过程。(2)患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可能如下受累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和钙超载所造成的心肌损失及ATP减少使ATP敏感性钾通道激活等改变了心肌电生理特性,如缺血再灌注使纤颤阈降低及心肌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九、病例思考(心功能不全)答1、病因风心病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依据(1)临床症状自幼起常感全身大关节酸痛,既往“风心病”史;(2)体征心尖区可闻及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3)辅助检查血沉60MM/H,WBC8109/L,中性粒细胞080,抗“O”625U;胸片示心腰丰满,心脏呈梨形。机理房室瓣狭窄导致心室充盈不足而引起缺血缺氧,瓣膜关闭不全引起容量负荷过度。诱因感染。依据(1)临床症状近1个月来,常有发热,伴咳嗽;(2)体征两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干罗音,肺底闻及湿罗音;(3)辅助检查血沉60MM/H,WBC8109/L,中性粒细胞080,抗“O”625U;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4)经抗感染治疗病情缓解(机理参见简答题第2题)。类型重度/慢性/低输出量性/全心/舒张和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依据(1)临床症状近2年来,经常感到前胸部发闷,似有阻塞感,准备里常不能平卧,并逐渐出现下肢浮肿,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常有发热,伴咳嗽和咳少量粉红色泡沫痰,胸闷、气急加剧。(2)体检半卧位,面部及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干罗音,肺底闻及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腹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在肋下3CM,质稍硬。(3)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P波增宽,右室肥大;胸片示,心腰丰满,心脏呈梨形。2、患者早期属代偿性心力衰竭,机体通过急性和慢性代偿机制能在一定限度内维持心排血量,满足机体的需氧量。急性期代偿机制有心脏本身心率加快、心脏紧张源性扩张以及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等。慢性期代偿机制是有心肌肥大、红细胞增多、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等。故其早期症状通过休息和一般治疗即可缓解。3、(1)肺水肿,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时毛细血管压升高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2)心性水肿,由于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时水钠潴留和毛细血管压升高。(3)高钾血症,由于缺血缺氧发生酸中毒,继而引起高钾血症。(4)低钠血症,患者食欲减退摄盐减少,加上肾排水功能减退使大量水肿液潴留而导致继发性低钠血症。4、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报告(2025年)
- 安全教育广州办培训课件
- 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值
- 蓝网科技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通信报道课件
- 矿产品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房地产市场库存去化压力下的社群营销策略报告
- 2025年新能源绿色金融政策对风电产业影响评估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模板课件
- 高铁新线开通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研究报告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一讲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AKAIEWI5000电吹管快速入门(中文说明书)
- 卡拉瓦乔课件
-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 东方财富通的函数修订版
- 第17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 《医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
- 品管圈计划书(模板)
- GB/T 26559-2011机械式停车设备分类
- GB/T 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