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技术与止血药物简要分析_第1页
止血技术与止血药物简要分析_第2页
止血技术与止血药物简要分析_第3页
止血技术与止血药物简要分析_第4页
止血技术与止血药物简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血术技术在临床合理应用止血药,无血术技术的内涵(Bloodless Surgery),无菌、无痛技术外科同道共识无血术技术在进展外科基本原则之一无血术技术术中 (从切口至缝合切口全过程)采用综合性止血措施,无或减少渗、出血和避免意外出血(发生率:外科手术0.05%-4%;心脏手术12)目的:确保病人安全,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 减少或零输血,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或无并发症。,现 代 止 血 技 术,手术操作性止血 遵循原则:微创(Minimally invasive) 损害控制(Damage control) 目 的:止血有效,组织损害减少。采用结(缝)扎、修复:手指、气囊、纱垫(条)填塞、止血带或阻断血流钛钉(夹)压迫、喷涂药物止血介入性止血:栓塞、止血药(生物胶,化学胶等)以及理化止血法内镜硬化、结扎术、腹腔镜、止血夹理化止血法:电凝、激光、氩气刀、微波、温热、冷冻等药物止血法:(后述)控制性降压,关 于 药 物 止 血,药物止血是辅助性措施,病因治疗是根本、关键性的。药物止血对于3mm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出血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药物止血不可盲目使用或过分依赖,而忽视规范化操作和彻底、完善的止血措施。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合理选择使用,正常止血机理示意图,血管破损,反应性血管收缩,胶原、微纤维暴露,胶原暴露,释放因子,进一步血管收缩,出血减少或停止,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栓子(白色血栓),初步止血,激活因子,激活内凝系统,激活外凝系统,凝 血酶,纤维蛋白,血块形成(红色血栓),血管期血管收缩,细胞期血小板栓子形成,血浆期生理性凝血,加固止血,交感缩血管纤维,释放 ADPTXA2PAFIP3,生理性止血过程,初期止血,期止血,凝血,作用于血管壁的止血药物安络血(卡巴克络)、安度那(卡洛磺钠)作用于血小板的止血药物止血敏(酚磺乙胺) 、血小板悬液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直接补充凝血因子的药物: 新鲜或库存血、冻干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 血凝酶(巴曲亭或立芷雪),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促进凝血因子合成的药物: 维生素K抗纤溶蛋白溶解的止血药物 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外用止血治疗药 纤维蛋白粘胶、凝血酶、云南白药、血凝酶,止 血 药 物 临 床 分 类,血凝酶第一品牌,作用于血管壁的止血药物,通用名:卡巴克络、卡络柳钠(安络血)、卡络磺钠 (安度那)又称肾上腺色腙,是肾上腺素氧化产物肾上腺色素的缩氨脲,常用其水杨酸钠盐或磺酸钠盐药理作用 :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毛细血管端回缩而止血。注意事项:注射时有疼痛感 不可与抗组胺药、四环素合用,作用于血小板的止血药物,通用名:酚磺乙胺又称止血敏、止血定、羟苯磺乙胺药理作用: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强其聚集性和黏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药物,缩短凝血时间,加速血块收缩。尚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 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静脉注射后1h达到作用高峰,持续4-6h。注意事项与抗纤溶药物合用有血栓形成危险口服有恶心、胃烧灼感、水溶液见光易变色不可与6氨基己酸混合注射,以免产生中毒本品最好单独注射,不宜与其他药物或碱性药液配伍,以免药物氧化 变色而失效。,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通用名:血凝酶商品名:巴曲亭,立芷雪从巴西矛头蝮蛇毒液中分离提出而得到的一种高纯度的酶性止血剂。组成成份:巴西矛头蝮蛇巴曲酶 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X激活物(FXA),外源性,内源性, Ca2+,a,a,Ca2+, a, Ca2+ 磷脂,a,组织损伤释放,凝血酶原,凝血酶,a Ca2+磷脂,纤维蛋白原,可溶性纤维蛋白,凝血酶,难溶性纤维蛋白,a,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阶段,凝血酶生成阶段,纤维蛋白生成阶段,胶原,HMWK,矛头蝮蛇巴曲酶,FXA,磷脂,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红色血栓达到止血,8,正常血液凝固过程(瀑布学说),巴曲亭仅在血管破损处发挥强效止血作用,上消化道出血: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合用肝硬化并发症引起的出血:与硬化剂、垂体后叶素、奥曲肽合用呼吸道咯血:垂体后叶素合用体外循环:不受抗凝物质抑制前列腺手术:雌激素合用新生儿颅内出血:维生素K合用,16,使用方便,巴曲亭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没有配伍禁忌,常用方法每次12单位,静注或肌注,出渗血症状严重时剂量加倍(24单位/次),每日2次,每日剂量一般不超过8单位。术前:30分钟肌注12单位。手术开始时:静脉滴壶内加入12单位。术中:视出渗血情况静脉滴壶内加入24单位。术后:每日24单位,静注或肌注,连续13天。,注射用血凝酶的用法、用量,局部应用手术创面或出血部位直接使用根据创面情况,可将纱布、明胶海绵及棉球等敷料用巴曲亭溶液(巴曲亭24单位用生理盐水1020毫升溶解)浸润后直接湿敷、压迫或填塞。内镜或腔镜下直视使用可在胃镜、纤支镜、腹腔镜、关节镜等直视下对出血部位局部喷洒巴曲亭溶液(巴曲亭24单位用生理盐水510毫升溶解)。浸润注射根据出渗血情况,可直接在局部浸润注射巴曲亭溶液(巴曲亭24单位用生理盐水510毫升溶解)腔管内灌注胸腔、腹腔、盆腔、关节腔及在放置T型管、引流管、导尿管等部位有渗血倾向,可直接用巴曲亭溶液进行灌注或灌洗(巴曲亭510单位用生理盐水50100毫升溶解)。胃管推注或口服上消化道出血可将巴曲亭510单位溶于20毫升生理盐水经胃管推注或巴曲亭510单位溶于50毫升生理盐水口服,可每两小时一次。,注射用血凝酶的用法、用量,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商品名:邦亭通用名: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原料: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Agkistrodon halys),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商品名:速乐涓 通用名:蛇毒血凝酶注射液 原料:蝰蛇蛇毒 (Agkistrodon halys),血凝酶的权威定义,何谓血凝酶(Hemocoagulase),血凝酶是指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中分离提取的、并加入了因子激活物的巴曲酶制剂。,1996年第31版马丁代尔大药典权威定义; 第16版新编药物学;第2版国家基本药物,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通用名:凝血酶原复合物本品自健康人新鲜血浆分离取得的,内含凝血因子、及少量其他血浆蛋白的混合制剂。上述四种因子有共同特性,都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分子量相似,凝血酶原复合物即为4种因子的混合物。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乙种血友病,也用于、因子缺乏症,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注意事项:少数病人可发生变态反应,反复使用可产生因子的抗体。用后有产生血栓的报道,使用时必须谨慎.,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凝血酶药理作用: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达到止血作用。外用局部止血药,用于局部止血和消化道止血。 注意事项偶有类过敏样反应 严禁注射 口服需中和胃酸PH5,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通用名:醋酸去氨加压素商品名:弥凝药理作用:显著增加抗利尿作用,但对平滑肌的作用很 少,避免产生增压的副作用。静脉或皮下注射,可增加血浆内凝血因子VIII的活性2-4倍.临床应用:轻、中度血友病A型、血管性血友病型和型(B型除外)的病人,在小型手术前预防出血。中枢性尿崩症及颅外伤或手术所致的暂时性尿崩症;治疗5岁以上患者夜间遗尿;肾尿液浓缩功能试验.不良反应:偶有短暂的头痛,恶心,胃痛,鼻充血。大剂量时可见明显的血压降低及反射性心跳加速。注意事项:超量会增加水潴留和低钠血症的危险性。,作用于凝血机制的止血药物,2007年12月4日,美国FDA发布通知,要求醋酸去氨加压素生产商就其低血钠症及抽搐风险修改药品说明书。FDA通知称,一些患者用药后有发生低血钠症风险,低血钠症能导致抽搐及死亡。儿童使用本品经鼻给药制剂治疗夜间遗尿(PNE)时更容易发生低血钠症和抽搐。因此,醋酸去氨加压素鼻腔给药制剂不再用于夜间遗尿,并且不可用于低血钠患者或有此病史者。使用本品片剂治疗PNE时,急性期应停药,否则可引起体液及电解质失衡。低血钠症嗜水患者,应慎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的各种剂型。,抗纤溶蛋白溶解的止血药物,通用名:氨甲环酸又称:止血环酸,凝血酸,药理作用: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高剂量能直接抑制纤溶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产生止血作用抗纤溶活性较EACA强(5-10倍)而持久。注意事项: 可见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快速静脉推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有致血栓的危险. 药物经尿路排出,抑制尿激酶的分泌,可使血块在肾及膀胱中潴 留, 故不宜做为前列腺或尿路手术的止血药. 使用凝血因子等药物后,8小时内不能使用.,抗纤溶蛋白溶解的止血药物,通用名:6氨基己酸(EACA)又称:氨基己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为纤维蛋白溶解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高浓度时(100mg/ml)时对纤维蛋白溶酶有直接作用适应症: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如外科大面积创伤出血、手术后出血或产科的出血注意事项:作用弱而短,需持续给药有胃部不适、腹泻、结膜充血、鼻塞、皮疹、低血压、呕吐、胃灼热感及排尿增多等不良反应有血栓形成倾向,抗纤溶蛋白溶解的止血药物,通用名:氨甲苯酸(PAMBA )又称止血芳酸、对羟基苄氨、抗血纤溶芳酸作用机理同6氨基己酸,但止血效果较强毒副反应比6氨基己酸轻,不易发生血栓形成,目前临床多已代替EACA 禁忌症同6氨基己酸,围术期止血药物的误用 刘怀琼(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 )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2:85-86,临床应用止血药物应该根据出血的不同机理,有目的使用。目前由于不谙药物性能,认为止血药可用于一切创面渗血的人仍很多,实际上用药不当可适得其所。早年国内曾报道过体外循环后用6-氨基已酸,引起高凝状态2;前列腺摘除术后用抗纤溶药物,使肺栓塞发生率增加3;消化道出血使用抗纤溶药引起脑梗塞4。当前无针对性误用抗纤溶药的情况仍较为普遍,值得警惕。,围术期止血药物的误用,渗血不一定都是由于纤溶引起,如果没有明确纤溶亢进的诊断指标,就没有必要用药物抑制纤溶。使用抗纤溶药的指征D-二聚体升高、优球蛋白凝块溶解时间缩短,或者在血栓弹力图上有F缩(300min),在Sonoclot分析仪上,则有T3迅速回到基线,甚至低于基线至零。纤溶与凝血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纤溶亢进是机体对抗高凝状态的一种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