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11059学号HEFEIUNIVERSITY毕业设计(论文)BACHELORDISSERTATION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逆变器的设计学位类别工学学士年级专业(班级)09自动化1班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完成时间2013年5月21日基于单片机的逆变器的设计中文摘要电力系统变电站和调度所的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管理设备有的是单相交流供电的,其中有一部分是不能长时间停电的。普通UPS设备因受内置蓄电池容量的限制,供电时间比较有限,而直流操作电源所带的蓄电池容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需要一套逆变电源将直流电逆变成单相交流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变压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态精度高;二是动态性能好。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应用模拟电路控制逆变电源的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但是它仍存在着诸如电路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弱和调试困难等缺点。随着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逆变电源的数字化控制成为现实。数字控制技术能够简化电路,克服温漂,是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本文顺应这种趋势设计了一台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频链正弦波逆变电源。文章首先阐述了逆变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同时着重介绍了逆变器数字控制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介绍了逆变系统方案选择与设计部分,分析与比较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逆变器系统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最后,对逆变电源各个关键工作点的波形以及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最终输出波形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电源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关键词高频链逆变电源;高频变压器;SPWM;反馈控制;单片机DESIGNOFSINUSOIDALINVERTERPOWERSUPPLYBASEDONMICROCONTROLLERABSTRACTWITHTHECONTINUINGDEVELOPMENTOFELECTRONICTECHNOLOGY,INVERTERPOWERSUPPLIESAREWIDELYUSEDANALOGCONTROLINVERTERTECHNOLOGYHASBEENDEVELOPEDFORMANYYEARS,BUTTHEREAREALSOSOMESHORTCOMINGS,SUCHASCIRCUITCOMPLEXITY,WEAKANTIINTERFERENCEABILITYANDSOONWITHTHEEMERGENCEOFHIGHPERFORMANCEMICROPROCESSORS,MAKINGTHEDIGITALCONTROLOFINVERTERBECOMEAREALITYDIGITALCONTROLTECHNOLOGYCANSIMPLIFYTHECIRCUITANDOVERCOMETEMPERATUREDRIFTITISTHEDEVELOPMENTTRENDOFPOWERINVERTERRESPONSETOTHISTREND,INTHISTHESISWEDESIGNEDAMICROCONTROLLERBASEDCHAINOFHIGHFREQUENCYSINEWAVEINVERTER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LINKINVERTTECHNOLOGYISINTRODUCEDINTHISPAPERFIRSTWHILEHIGHLIGHTINGTHEAPPLICATIONPROSPECTOFDIGITALCONTROLTECHNOLOGYININVERTER,PRESENTEDTHEMAINCONTENTSOFTHISTHESISANALYSISANDCOMPAR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SEVERALREPRESENTATIVEINVERTERSYSTEMSTRUCTUREANDCONTROLSTRATEGYINTHEELECTRICALWAYDESIGNPARTWECHOOSESINGLEPOLESPWMCONTROLUNIDIRECTIONALHIGHFREQUENCYLINKINVERTERWHICHISEASYTOREALIZETHENTHEELECTRICALWAYOFWHOLESYSTEMISDETERMINEDTHEPRINCIPLEOFPUSHPULLCIRCUITSTRUCTUREISANALYSISEDINTHEDESIGNPARTOFDCDCPUSHPULLSTEPUPTHENCALCULATETHEPARAMETERSOFMOSFET,RECTIFIERDIODEANDOUTPUTFILTERTOSELECTTHEAPPROPRIATEDEVICESDESIGNTHEISOLATEDVOLTAGEFEEDBACKCIRCUITBASEDONTLP250INTHEHIGHFREQUENCYTRANSFORMERDESIGNPART,THROUGHFORMULACALCULATEDWECANDERIVATETHEMAXIMUMPOWERCAPACITYOFTHECORE,FIRSTCLASSTURNSRATIOANDWINDINGSPECIFICATIONSINTHEPARTOFDCAC,INCLUDINGHARDWAREDESIGNANDSOFTWAREDESIGNINTHEHARDWAREDESIGN,WEDESCRIBEDTHEPRINCIPLEOFFULLBRIDGEDCACINVERTERTOPOLOGYANDDESIGNRCDUPTAKEBUFFERCIRCUIT,AFTERCLASSOUTPUTFILTER,OVERCURRENTPROTECTIONCIRCUITANDVOLTAGESAMPLECONDITIONINGCIRCUITINPARTOFSOFTWAREDESIGN,ATMEGA128MICROCONTROLLERISUSEDTOIMPLEMENTTHECONTROLFUNCTIONINTHEINVERTERPOWERSUPPLYSODIGITALCONTROLBOTHOFTHEGENERATIONOFSPWMSIGNALANDNEGATIVEFEEDBACKCONTROLISREALIZEDKEYWORDMCUINVERTERTDS2285NEGATIVEFEEDBACKCONTROLSPWM目录第一章前言111概述112逆变技术的发展方向2121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发展2122提高逆变器的效率2123提高逆变器的工作可靠性和EMC性能313数字控制逆变器的研究现状3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3第二章逆变系统方案的选择及设计421现有逆变方案对比4211低频链逆变系统4212高频链逆变器522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实现方案6221DCDC变换器7222DCAC逆变器923逆变系统控制策略10231SPWM波的实现方法10232SPWM的控制方式1124本章小结12第三章逆变器前级DC/DC推挽升压1331推挽电路结构原理分析1332DCDC推挽主电路参数的计算14321功率开关管的选择14322整流二极管的选取15323前级输出滤波器的设计1533前级DCDC控制电路设计15331ATMEGA128L功能简介15332基于ATMEGA128L单片机的PWM波的生成1634高频变压器的设计18341磁芯几何尺寸的确定18342变压器线圈匝数的计算2035本章小结21第四章逆变器后级DC/AC单相全桥逆变2241DCAC主电路结构分析2242DCAC电路参数计算24421开关频率的选择24422逆变电路功率开关管的选用24423吸收缓冲电路的设计25424后级输出滤波器的设计2643SWPM波生成及驱动电路的设计28431SWPM波的生成28432驱动电路的设计29433死区时间电路的设计3144辅助电路设计31441后级过流保护电路31442电压采集调理电路32443辅助电源电路3245本章小结33第五章实验结果分析3451前级DCDC驱动波形分析3452后级DCAC驱动波形分析3453系统输出电压及效率3554硬件电路外观3755本章小结39第六章结论40参考文献41附录42原理图42部分程序43致谢511第一章前言11概述电能变换的类型有四种DCDC变换器,它是将一种直流电能变换为另一种直流电能的变换器;DCAC变换器,它是将直流电能变换为交流电能的变换器,这种交流装置称为逆变器;ACDC变换器,它是将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的变换器;ACAC变换器,它是将一种交流电能变换为另一种交流电能的变流器1。在逆变器未出现以前,DCAC变换时通过直流电动机交流发电机组来实现的,这种组合称为旋转变流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功率开关器件和集成控制电路的研发成功,利用半导体技术就可以完成DCAC变换,这种变换装置称为静止变流器,通常所说的逆变器均指静止逆变器。静止逆变器与旋转变流机相比较,其电气性能优良、高效节能、可靠性高、重量轻和体积小。近来,燃料电池的发展方兴未艾,超大功率DCAC变换器必将取代旋转变流机。现代逆变技术是一门集半导体器件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与一身的一门实用技术,基于这一门技术所设计的逆变电源可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许多种类。逆变电源的发展和电力电子器件尤其是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器件的发展推动着逆变电源技术的发展。逆变电源出现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逆变电源的开关器件采用的是晶闸管(SCR)。它代替了变流机组,减小了逆变电源的体积,但是SCR缺乏自关断能力的缺点严重的阻碍了逆变电源的发展2。第二代逆变电源是采用自关断器件作为逆变器的开关器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功率器件技术得到了突破,自关断器件问世,而采用自关断器件作为开关管的逆变器性能相比于第一代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开关器件可以自行关断,因此省去了复杂的换流电路,既减小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此外,在控制上,通常是采用单一的输出电压有效值或者平均值反馈的SPWM控制技术。第三代逆变电源采用实时反馈控制技术,它是针对第二代逆变电源对非线性负载适应性不强及动态特性不好而提出来的控制技术。实时反馈控制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是新型的电源控制技术,目前仍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实时反馈控制技术种类很多,常用的几种主要有PID控制;重复控制;谐波补偿控制;无差拍控制;单一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带电流内环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在这个时期,各种小型化和高2性能的新逆变技术层出不穷,特别是脉宽调制SPWM波形改善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4。12逆变技术的发展方向121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发展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发展推动着现代逆变技术的发展,功率器件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增大功率容量,提高开关频率,实现多种功能集成化。根据目前在逆变电路中使用到的大功率开关器件,可以将其进行分类,如表11所示表11大功率开关器件分类目前,在设计逆变电源时最常用到的开关器件为MOSFET、IGBT、GTO、GTR等,但SIT、SITH、MCT等新型开关器件正在研发和推广,必将取代MOSFET、IGBT、GTO、GTR等。122提高逆变器的效率提高效率,换一句话就是降低损耗。逆变器的损耗包括开关损耗和驱动损耗3。驱动损耗是由功率开关管的控制极特性所决定的,而开关损耗是由功率开关管的换工作方式决定的。在功率开关管导通或关断的过程中,开关管两端电压不为零,流过开关管的电流也不为零,就必将产生开关损耗,这就是传统的硬开关技术。软开关技术就是在电路中加入电感、电容等构成谐振电路,在功率开关管关断后,谐振电感和电容发生谐振,使得电路中的电压(或者电流)按正弦或准正弦的规律变化4,调节谐振电感和电容,令开关管导通时的电压为零,关断时的电流为零,从而实现零损耗开关。由于软开关技术克服了硬开关技术损耗随频率提高而增加的缺点,因此可以使得逆变电源采用更高的频率,实现了整个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5。当前,为了提高逆变器的变换效率,软开关技术是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新型软开关控制方式;适用于不同控制方式的控制电路的集成化;变换效率高的新型软开关电路6。类型名称英文缩写单极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静电感应晶体管MOSFETSIT双极型普通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静电感应晶闸管大功率晶体管SCRGTOSITHGTR复合型绝缘栅型晶体管MOS控制晶体管IGBTMCT3123提高逆变器的工作可靠性和EMC性能对于一件电子产品或电子系统来说,工作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EMC)是相当重要的。由于逆变系统可做到超大容量,并且功率开关管的状态变换会对电网和外部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所以,可靠性设计和EMC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它关系着逆变技术的发展。13数字控制逆变器的研究现状在输出波形为正弦波的逆变器中,最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正弦脉宽调制(SPWM)。而SPWM控制器既可以采用模拟电路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如果采用模拟电路实现,则存在的主要缺点有由于电路功能的实现均依靠硬件来完成,故所需的元件多,成本相对较高,电路设计难度大;容易受外界环境(如气温)所影响,调试不方便。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基于微处理器(MCU)的数字控制器在逆变电源控制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控制具有硬件电路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优点;控制策略的改变只需通过改写软件来实现,控制灵活,调试、维护方便5。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全文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逆变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结合本文的研究方向着重地阐述了数字控制技术在逆变电源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首先详细分析与比较现有逆变系统的各种组合方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系统的硬件构架和软件算法;然后,介绍了SPWM的生成原理及控制方式,采用单片机软件直接法生成PWM波和通过反馈控制使电源输出电压稳定。第三章是逆变系统前级推挽升压电路的设计。本章介绍了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对电路主要器件参数进行计算,同时根据设计指标对输出滤波器和高频变压器进行设计。第四章主要讲的是逆变系统后级DCAC变换器的设计。本章首先分析了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计算主电路器件参数;然后,设计了后级滤波器、过流保护电路等;第五章测试与分析逆变系统各关键点的工作波形并展示了样机实物图。第六章主要是对本次设计的总结和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4第二章逆变系统方案的选择及设计21现有逆变方案对比根据设计要求输入电压DC30V50V,输出电压AC220V,50HZ。这种正弦波输出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较宽,而其输出则要求是稳压的。因此,该逆变电源的逆变电路必须有一个升压的过程。能将直流电能转化为目标交流电能的逆变系统有许多构架方案,各种构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具有不同的优点,下面将对目前常用的逆变系统方案进行分析对比。211低频链逆变系统低频链逆变器的电路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低频链逆变器的电路结构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低频链逆变器的功率变换方式为DCLFAC,电路由直流电源、输出滤波器、工频逆变器、功率变压器和输出滤波器等组成。它的特点是拥有用于电气隔离和给定电压比的变压器,其工作频率等于输出电压频率。在低频链逆变器当中,按所采用的电路拓扑结构又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其中,以全桥式工频逆变器最为常用,其电路结构图如图22所示图22全桥式工频逆变器5图中,桥对角的两个功率开关管为一组,即M1和M4为一组,M2和M3为一组。若采用双极性SPWM调制法驱动的话,则每组的功率开关管同时导通或关断,两组功率开关管轮流变换状态,驱动每一组开关管导通的信号的脉宽是随着正弦波变化的脉冲波,即SPWM波。经过调制之后,可以将电源提供的低压直流电逆变成同等幅值的SPWM波,DCV再经过工频变压器进行升压,滤波之后得到我们所需的交流电。这种逆变器电路拓扑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目前仍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工频变压器的存在,使得低频链逆变器的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音频噪声很大。所以,要实现逆变器的小型化、轻量化,就必须采用新的逆变技术。212高频链逆变器高频链逆变器的工作频率高,相对于低频链逆变器而言,变压器的体积可以做得很小,减轻了重量,也实现了逆变电源前级DCDC变换器与后级DCAC逆变器之间的电气隔离6。使得高频逆变电源也可以应用在汽车,航天等对电源的体积和重量有严格要求的领域。这一逆变技术是一名叫ESPELAGE的德国学者在1977年首先提出来的,而在1980年,MRJALADE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高频链逆变系统的拓扑结构,他将高频链逆变器分为两大类电压源(BUCKMODE)和电流源BUCKBOOSTMODE,由于本课题所研究的逆变器输入源为电压源,故在此只讨论电压源型逆变器。电压源高额链逆变器按照功率的传输方向又可分为两大类单向型UNIDIRECTIONALPOWERFLOWMODE和双向型BIDIRECTIONALPOWERFLOWMODE。1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图23给出了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的电路结构。电路由输入滤波器、高频逆变器、高频变压器、高频整流滤波电路、PWM逆变器和输出滤波器等组成。从电路结构图可以看出,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从输入滤波器到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即DCHFACDC为一个DCDC变换器;从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到输出滤波器,即DCLFAC为一个DCAC变换器。图23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的电路结构2双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如图24所示为全桥全波式双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的电路结构6图24全桥全波式双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该结构式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功率双向式传输的逆变器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是由输入、输出滤波器、高频逆变器、高频变压器、频率变换器等组成。其中输入级的四个功率管组成桥式逆变器,用于调制输入电压,使其变成不含调制波频率的双极性SPWM波,经过高频变压器进行隔离、升压,再经过后级整流滤波,实现DCAC。该双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具有以下特点只需要两级功率变换DCHFACLFAC;双向传输功率DCHFACLFAC和LFACHFACDC;若频率变换器采用传统的PWM技术,在换流时会出现电压过冲现象。为了避免电压过冲,需要采用缓冲电路或有源电压钳位电路,从而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7。通过上面对两种逆变方案的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每种设计方案都有其各自的应用场合。双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应用于需要双向传输功率的场合,如UPS(不间断电源)。逆变器并接在市电电网上,正常情况下,电网一方面给交流负载供电,另一方面按LFACHFACDC给逆变器直流侧的蓄电池充电;在市电电网出现故障时,逆变器按DCHFACLFAC给交流负载供电。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只能单向传输功率,即DCHFACDCLFAC,和双向逆变器相比,虽然多了一级功率变换,但却省去了缓冲电路和有源电压钳位电路,电路结构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所以非常适用于不需要双向功率传输的场合,如只由蓄电池或太阳能电池等低压直流电源提供电能的情况下。本文所要设计的逆变电源由蓄电池进行供电,不需要和电网进行并接,同时考虑到成本和实现的难易程度,选择了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作为本文的设计方案。22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实现方案通过上一小节的分析得知单向高频链逆变器主要由D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组成,而这两个变换器又各自有多种电路拓扑结构,本节将分析各种组成方案的优缺点。7221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2211推挽式变换器图25推挽式DCDC变换器图中两个开关管轮流交替工作,其输出电压波形非常对称,并且开关电源在整个工作周期之内都向负载提供功率输出,因此,其输出电流瞬间响应速度很高,电压输出特性很好8。推挽式变换器的两个开关器件有一个公共接地端,因此驱动电路简单,另外,推挽式变换器是所有开关电源中电压利用率最高的开关电源,它在输入电压很低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很大的功率输出,它的主要缺点是两个开关器件需要很高的耐压,其耐压必须大于工作电压的两倍,因此,在高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很少使用这种电路拓扑结构。2212半桥式变换器半桥式DCDC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6所示8图26半桥式DCDC变换器半桥式变换器与推挽式变换器一样,两个开关管轮流交替工作,相当于两个开关电源同时输出功率,其输出功率约等于单一开关电源输出功率的两倍。半桥式变换器最大的优点是,对两个开关器件的耐压要求比推挽式变换器对两个开关器件的耐压要求可以降低一半。因为,半桥式变压器开关电源两个开关器件的工作电压只有输入电源电压VIN的一半,其最高耐压等于工作电压与反电动势之和,大约是电源电压的两倍9。半桥式变换器的缺点有电源利用率比较低,变压器原边电压仅为VIN/2;开关器件连接没有公共地,驱动信号连接比较麻烦;当两个控制开关处于交替转换工作状态的时候,由于电容充放电需要一个过程,两个开关器件会同时出现一个很短时间的半导通区域,此时,在两个控制开关的串联回路中将出现很大的电流,而这个电流并没有通过变压器输送给负载,因此两个开关管将会产生很大的功率损耗。2213全桥式变换器全桥式DCDC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7所示图27全桥式DCDC变换器全桥式变换器最大的优点是,对四个开关管的耐压要求比推挽式变换器对两个开关管的耐压要求低一半。因为,全桥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四个开关器件分成两组,工作时两个开关器件互相串联,关断时,每个开关器件所承受的电压,只有单个开关器件所承受电压的一半。但由于因为两组开关器件互相串联,两个开关器件接通时总的电压降要比单个开关器件接通时的电压降大一倍,因此电源利用率比推挽式要低一些,损耗也要大一些;另外,全桥式变换器中的四个开关器件连接没有公共地,与驱动信号连接比较麻烦,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9经过上述对DCDC变换器的三种电路拓扑结构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半桥式和全桥式变换器更适合应用在高电压输入得场合,而本设计的输入电压为30V50V实际输入48V直流电,所以本设计选择推挽式拓扑结构。222DCAC逆变器常用的单相DCAC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和DCDC变换器一样,有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由于我们整体的设计方案是需要把48V直流电转变成为220V,50HZ的交流电,为满足电压输出要求,综合考虑了开关管、变压器等损耗,DCDC变换器需要将48V直流电压升压到360V或者720V的高压直流电,而这个高压直流电将作为DCA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结合上一小节的分析可以知道,推挽式拓扑结构不适合应用于高电压输入的场合,因此我们将在半桥式和全桥式结构当中选择一种作为本文DCAC变换器部分的设计方案。半桥式逆变器对输入电源电压的利用率比全桥式逆变器要低很多,只有05,而全桥式逆变器则几乎为1。若采用半桥式结构,要使逆变器输出220V交流电,需要的输入电压为760V,这个电压是由前级DCDC变换器来提供的,这就使得前级高频逆变器要有很高的匝数比,在输出功率一样的时候,变压器初级的输入电流是全桥式逆变器的两倍。过大的电流将会造成较大的损耗,影响整机的效率;而且,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也需要更粗的线径,加大了变压器绕线的难度。综上所述,DCAC逆变器采用全桥式拓扑结构。至此,整个逆变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推挽式电路,后级DCAC逆变器采用全桥式拓扑结构。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8所示图28系统硬件电路图23逆变系统控制策略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N)是德国学者ASCHONUNG和HSTEMMLER10在1964年率先提出的思想,他们把通讯技术中的调制技术应用于交流传动中,开创了DCAC技术研究的新领域。把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调制得到PWM波,因为调制信号为正弦信号,所以此时的PWM波也叫做SPWM波。在SPWM信号输出端加适当的滤波器就可以恢复出原调制正弦波信号。通过调节PWM波的占空比和基波频率就可以很方便的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10。231SPWM波的实现方法SPWM控制脉冲可以通过模拟法和软件法两种方法实现。由于模拟法存在所需的元件较多、设计难度大、系统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等缺点,故本文将采用单片机编写软件的方法来生成SPWM波。软件法生成SPWM波主要有自然采样法、规则采样法和直接法。经过理论分析后知自然采样法和直接等效法相对于规则采样法来说谐波较小,而又因为自然采样法的实现需要花费单片机大量的时间来运算及占用大量的内存。所以本文采用直接法实现SPWM波。直接法也叫做面积等效法或冲量法,只需要知道载波周期就可以计算出脉冲的宽度,如图29所示图29直接法生成SPWM波把正弦半波分为N等份,则每一等份的宽度为/N弧度11。根据PWM原理,每一等份都可以用与其面积相等的矩形脉冲来代替,设定这些脉冲是等幅不等宽,则由这N个脉冲所组成的序列与正弦半波是等效的,脉冲的宽度和开关管的开关时刻是对应的,可以由下面的数学推导得到。图中,当T位于到区间内时,所对应的面积为1KN1S11SINCOSCOSKMMNUKKSTDN假设调制度为M,脉冲序列的幅度为,则有,第K份正弦波面积所对DDM1S应的脉冲宽度面积。根据PWM的基本原理知,可得2KDSU12S1111COSCOSCOSCOS2KMKKMKKNFN232SPWM的控制方式随着逆变器控制技水的发展电压型逆变器出现了多种的变压、变频控制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即SPWM控制技术。SPWM正弦脉宽调制可分为双极性调制方式、单极性调制方式和单极性倍频调制方式。1双极性SPWM调制在双极性控制方式中,载波(三角波)在调制波半个周期内是在正负两个方向变化,所得到的PWM波形也正负两个在方向变化,图210为双极性PWM调制。在双极PWM调制方式中,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功率开关的驱动信号是互补的信号,但实际上为了防止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功率开关直通而造成短路,在两个信号中间加入死区,死区时间大小主要由功率开关器件的关断时间决定,死区时间将会给输出的SPWM波形带来影响,使其偏离正弦波。图210双极性SPWM控制示意图2单极性SPWM调制单极性调制方式与双极性调制方式不同的是,单极性调制方式的特点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两只功率管以较高的开关频率互补开关,保证可以得到理想的正弦输出电压另两只功率管以较低的输出电压基波频率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开关损耗。单极性PWM控制方式如图211所示,单极性调制中,逆变器同一桥臂的上部功率开关管和下部功率开关管在调制波(输出电压基波)的半周期内仅有一个功率开关管多次开通和关断。可见在相同的载波频率下,单极性调制方式比双极性调制的开关损耗要低,故本文采取单极性SPWM调制方式。12图211单极性SPWM控制示意图24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对低频链和高频链逆变构架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确定高频链逆变系统更符合本设计的要求;再接着分析高频链逆变器硬件构架中各种组合方案的优缺点,得到的结论是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推挽式升压结构,后级DCAC逆变器采用全桥拓扑结构的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最后介绍了几种SPWM生成原理及控制方式,并采用单极性控制方式。13第三章逆变器前级DC/DC推挽升压31推挽电路结构原理分析DCDC推挽升压电路原理图如图31所示,可以看出主要由输入推挽主电路、高频变压器、输出整流电路和输出滤波器五部分组成。图31推挽式升压电路原理图电路中两个控制开关M1和M2轮流交替工作,将使变压器的次级产生一个交流方波,因为M1、M2的导通时间一般是相同的,所以其电压波形非常对称,如果开关管的占空比都是50的话,电源在整个工作周期之内都向负载提供功率输出,因此,其输出电流的响应速度很高,电压输出特性很好。电路中接有储能滤波电容C,储能滤波电容会对输出电压的脉动电压起到平滑的作用,因此,输出电压UO不会出现很高幅度的电压反冲,其输出电压的峰值UP就可以认为是半波平均值UPA,其值略大于正激输出NUI,N为变压器次级线圈N3绕组与初级线圈N1绕组或N2绕组的匝数比。因为带隔离变压器的推挽式变换器的输出电压除了正激输出电压部分以外,还有反激输出的电压。所以,推挽式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UO,约等于高频变压器次级线圈N3绕组产生的正激式输出电压UP或UP的半波平均值UPA或UPAM1导通期间;OPAUUNI或M2导通期间。OPAI14以上式子中,UO为推挽式DCDC变换器经过整流未经过滤波的输出电压,N为高频变压器次级绕组与初级绕组的匝数比,UI为高频变压器初级线圈N1绕组或N2绕组的输入电压。逐渐增加到最大值;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刚好产生一个方波。32DCDC推挽主电路参数的计算321功率开关管的选择推挽式变换器是开关电源最经典的拓扑结构之一,然而输出功率大幅增加时,就会因为两个开关管的存储时间和导通压降不一样而导致磁通不平衡,如此工作几个周期之后变压器磁芯将偏离磁滞回线进入饱和区,处在饱和区的磁芯不能承受电压,当相应的开关管再次导通时,开关管将承受很大的电流而导致开关管损坏。而如果开关管采用的是MOSFET管,则这个问题就没那么严重。首先,MOSFET没有存储时间,两组栅极信号脉宽相等,两个开关管导通时间相等;其次,MOSFET管导通压降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特性特供了负反馈作用,有助于纠正磁通不平衡的问题,故本方案采用的是MOSFET管12。1额定电压由电路工作原理可知功率开关管的最大应力为2VIN,考虑到输入电压为30V50V(实际使用电压40V,由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MOSFET管两端承受的最大电压为两倍的输入电压401560V,考虑到分布电感引起的电压尖峰及可靠性设计,选用80V耐压的MOSFET开关管。2额定电流直流电源向DCDC环节流过MOSFET管的最大电流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MAXAXM201376854IIPWIAUDV式中,为前级最大输入电流,即MOSFET管的最大输入电流;MAXII为最小输入电压;AXIU为最大占空比。MAXD考虑到综上的计算选用选取的MOSFET管为RU190N08,该管的主要参数如下;。80DSV39DSONR190DIA68RTNS40DPW15322整流二极管的选取推挽式变换器整流二极管应当具备正向导通电压低、反向恢复时间短和反向漏电流小等特点,变压器副边为全桥整流电路,加在整流二极管上的反向电压为V,整流管上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V400V(直流侧最高电压)。在整流开关时有一定的电压振荡,因此要考虑15倍裕量,则额定电压为40015600V本设计的逆变电源开关频率为31KHZ,输出为220V的正弦波,其峰值电压约为311V,假设系统后级的逆变效率为86,则可以计算出前级DCDC变换器输出的电压为360V,功率为220W,输出电流有效值约为1A。基于安全的角度出发,本方案选用超快恢复型二极管RHRP15120,其反向耐压为1200V,正向平均电流15A,反向恢复时间65NS,满足设计要求。323前级输出滤波器的设计本文设计的输出滤波器采电容滤波方案。电容C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当输出电压经过由电容C滤波电路后,改变了交直流分量的比例,从而得到纹波小的直流电压。输出电容CO的容量和输出电压纹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纹波的大小是由输出电容的ESR(等效串联电阻RO)来决定的,假设纹波电压峰峰值为VR,则它们的关系为0RVRDI式中,DI是所选的电感电流纹波的峰峰值。另外,对于铝电解电容,在很大容值及额定电压范围内,其的值基本不变,范围0RC是。因此可选为65016800C660810/ORRVDI假设,代入数据得,在设计当中选用的是/50ROV2/ODI3CUF330UF/450V的电解电容。33前级DCDC控制电路设计331ATMEGA128L功能简介ATMEL公司于1997年研发并推出了全新配置的、采用精简指令集RLSC结构的新型16单片机,简称AVR单片机。ATMEGA128L是一款基于AVRRISC、低功耗COMS的8位单片机,由于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ATMEGA128L可以达到接近1MIPS/MHZ。ATMEGA128L具有以下特点128KB字节的在线编程/应用编程JTAG/ISPFLASH程序存储器,512字节EZPROM,1K字节SRAM,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48个通用I/O口,两个具有独立的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两个具有预分频器、比较功能和捕捉功能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具有独立预分频器的实时时钟计数器,两路8位PWM,6路分辨率可编程(2到16位)的PWM,8路10位ADC,具有独立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100000次写/擦除寿命周期。ATMEGA128L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提供了灵活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如图32所示是ATMEGA128L的芯片外观图32ATMEGA128L的芯片外观332基于ATMEGA128L单片机的PWM波的生成ATMEGA128L有4个定时/计数器,其中T/CL是一个16位的多功能定时/计数器,它具有两个独立的输出比较单元、一个输入捕获单元、相位可调的脉宽调制输出和4个独立的中断源TOVI、OCFIA、OCFIB和ICFI。T/C1有多种工作模式,其中相位可调的PWM模式可以产生高精度相位可调的PWM波形。当T/C1工作在此模式下时,计数器为双程计数器从0X0000一直加到TOP,在下一个计数脉冲到达时,改变计数方向,从TOP开始减1计数到0X0000。在设置正向比较匹配输出模式下正向加1过程中,TCNT1的计数值与输出比较寄存器OCR1A/OCR1B的值相同匹配时清零OC1A/OC1B,即使引脚OC1A和OC1B输出低电平反向减1过程中,当计数器TCNT1的值与输出比较寄存器OCR1A/OCR1B的值相同匹配时置位OC1A/OC1B,即使引脚OC1A和OC1B输出高电平。设置成反向比较匹配17输出模式时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13。图33为PWM模式的时序图。图33T/C1模式PWM工作时序图由以上可知,计数器计数上限TOP值的大小决定了PWM输出频率的高低,而比较寄存器的数值则决定了输出脉冲的起始相位和脉宽。本系统将捕获寄存器ICRI的设定值作为计数器计数上限TOP值,则当计数器计数到上限TOP值时,可以申请捕获中断,在捕获中断中可以设置比较寄存器OCR1A/OCR1B的值,从而获得不同占空比的脉冲波形,程序如下(具体程序见附录)VOIDINIT_PWMVOIDTCCR00X69TCCR20X79TCNT0TCNT20X00OCR0OCR20VOIDDUTFACTOR0UNSIGNEDINTPOCR0255P/100VOIDDUTFACTOR2UNSIGNEDINTQOCR2255255Q/100考虑到驱动开关管的频率如果太低影响前级效率,频率太高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将增大,18所以设定频率为30KHZ通过程序设定TCNT1和OC1A的初值即可改变输出PWM波的频率和占空比,配合下一章的输出反馈采样电路可以使系统的输出电压稳定。34高频变压器的设计高频链变压器是装置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逆变器的性能承担着隔离和传输功率的重任。不合格的变压器将导致温升高、效率低、漏感严重、输出波形畸变大等问题,直接影响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甚至会损坏功率半导体器件。高频变压器的工作频率比一般的工频电力变压器要高,达几十KHZ甚至更高,因此其设计有自身的特点。设计高频变压器应从选择磁心材料开始。高频变压器磁心多是低磁场下使用的软磁材料,有较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和高的电阻率。一般来说,磁心材料磁导率高,在一定线圈匝数时,通过不大的激磁电流就能有较高的磁感应强度,线圈就能承受较高的外加电压,因此输出一定功率要求下,可减小磁心体积。磁心矫顽力低,磁滞回环面积小,则铁损也小。高的电阻率则使得涡流小,铁损小。本论文采用铁氧体磁性的高频链变压器。铁氧体软磁材料是合成氧化物烧结体,电阻率很高,其缺点是饱和磁密偏低,适合高频小功率使用,设计高频链变压器主要部分分两大步骤先确定磁芯几何尺寸,再计算匝数、导线面积等参数。341磁芯几何尺寸的确定设变压器原、副边匝数分别为和,原边输入电压为,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NPS1V有1FSPWEVKBA式中为开关工作频率(HZ),工作磁通密度,原边绕组,磁芯有效面积,SFWPNEA为波形系数,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方波时为4,正弦波时为444)整理得FK1PFSWEVNKBA磁芯窗口面积乘上使用系数为有效面积,该有效面积为原边绕组占据的窗口WA0PN面积与副边绕组占据的窗口面积之和,即SNSA0WPSKNA19式中为窗口使用系数()为原边绕组每匝占有面积;为副边绕组每匝0K01KPASA所占有面积;为磁芯窗口面积。WA设原副边电流密度相等,为J,则12SSIAJ由上述三式可得120WFSWEFWEVIIKBK即120EFSWIAJ即为变压器窗口面积和磁芯截面积的乘积。为原边和副边的功率。上式WEA12VI表明工作磁通密度、开关工作频率窗口面积使用系数、波形系数和电流密度WBSF0KF都影响面积的乘积14。电流密度直接影响温升,亦影响可表示为JJWEAXJWE式中为电流比例系数;为常数,由所用铁芯确定。FKX又设为变压器的视在功率,则公式可以进一步表示为12TPVI0TWEXFSWJEPAKBA140TXEFSJP式中除了AP单位为CM,其余物理量均为国际单位制。变压器的视在功率与其线路结构关系密切,对于本设计中采用的拓扑结构,视在功率可T表示为102TKP、和开关变压器的拓扑结构有关,当输入为推挽电路时当单端正激时为1。当输1K212K20出是整流桥时K1,当输出接推挽电路时由于本文前段采用推挽结构,输出采用全2K桥整流因此,;设变压器效率为90,即090,得12K11025013659TKP采用EE型磁芯,查表磁芯结构常数表可得,容许温升25时,323,X014,用JK高频铁氧体材料R2KBD,其饱和磁通约为B5100G,考虑高温饱和磁密会下降,同时防止合闸瞬间高频变压器进入饱和取。主要与线颈、绕组数有关,一般典/3170WSSBG0型值取04;由于是方波4;1700G(单位换算);。0KFK3SFHZ则1184044036510260473TXPWEFSWJPACMB增加10的裕度取查手册选取EE40铁氧体磁芯,其,有4135PCM435PA效截面积。27E确定了铁芯下面计算一下匝数。342变压器线圈匝数的计算从提高高频变压器利用率,减小开关管的电流,降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电压角度考虑高频变压器原副边匝比应尽可能取大一些。这样也有利于较少损耗和降低成本。为了在规定的输入电压范围内能够达到输出要求,变压器的变比应按最低输入电压选取。实际输出最大占空比D3V或INCLUDEINCLUDE“12864H“INCLUDE“PWMH“DEFINEUINTUNSIGNEDINTDEFINEUCHARUNSIGNEDCHARUINTADDATA0UINTP/求平均用VOIDINIT_PORTVOIDDDRD0X00PORTD0XFFDDRA0XFF/12864端口初始化PORTA0X00DDRB0XD3/PWM端口初始化PORTB0X04VOIDDELAYUNSIGNEDINTX44UNSIGNEDINTI,JFORIXI0IFORJ0JINCLUDE/SBITSIDP20/SBITSCLKP21DEFINESETSIDPORTA|BIT3DEFINECLRSIDPORTADEFINESETSCLKPORTA|BIT4DEFINECLRSCLKPORTA/SBITRSAP24/串行片选段,高电平即可;/SBITPSBP21/并/串口选择;/SBITRSTP23/复位口;高电平;/SID为RW口,SCLK为E口/RS,RST口接高电平,PSB接低电平,A为高电平,K为低电平DEFINEUINTUNSIGNEDINTDEFINEUCHARUNSIGNEDCHARVOIDDELAYUINTTT/WHILETTUCHARMUINTNFORM150M0MFORNTTN0N/VOIDCLRSCREENLCD_WRITECMD0X34/扩充指令操作DELAY15LCD_WRITECMD0X30/基本指令操作DELAY15LCD_WRITECMD0X01/清屏/LCD_WRITECMD0X0146DELAY15/函数功能写入命令/VOIDLCD_WRITECMDUNSIGNEDCHARLDATAUNSIGNEDCHARICLRSCLKSETSIDFORI0IINCLUDEDEFINEUNITUNSIGNEDINTDEFINEUCHARUNSIGNEDCHARVOIDDELAYUNSIGNEDINTXVOIDDUTFACTOR0UNSIGNEDINTPVOIDDUTFACTOR2UNSIGNEDINTQVOIDINIT_PWMVOIDTCCR00X69TCCR20X79TCNT0TCNT20X00OCR0OCR20VOIDDUTFACTOR0UNSIGNEDINTPOCR0255P/100VOIDDUTFACTOR2UNSIGNEDINTQOCR2255255Q/10051致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为堂,不仅实在毕业设计阶段还是在大学的四年学习的阶段,张老师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的关怀和帮助。张老师授乐于助人,学识渊博,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高尚的品德让我受益匪浅。在我制作作品期间,每次遇到问题,我都会将问题反馈给老师,张老师都尽可能的想办法帮我解决。在撰写论文之际,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调整、内容的增减到具体格式的规范等方面都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其次,感谢高先和老师,与他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在调试阶段,得到了高老师许多指导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向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2013年6月于合肥学院52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及相关表格汇编目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草案)2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7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排版规范10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板1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记录表21毕业设计第周工作总结22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跟踪表23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请表2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55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6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27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28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生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规定1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从第七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考试周前,完成教师选题、师生见面及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见附表一)。毕业设计从第八学期开学正式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员招聘与面试流程标准模板
- (正式版)DB15∕T 3239-2023 《A2C飞机防治草原害虫技术规程》
- 地产圈考试题及答案
- 农业产业链资源整合方案与合同书
- 单招综评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管理工具包
- 动物们的森林大会童话类作文11篇范文
- 项目管理团队周报及会议纪要撰写指南
- 医疗安全培训演练方案课件
- 跨境电商2025年用户增长:跨境电商平台用户流失原因分析
-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分家山林权协议书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政策解读
- 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
- 2023年公共科考试:社区治理真题模拟汇编(共142题)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板
- 众辰变频器z2400t-15gy-1说明书
- ov属性分析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 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10室外配电线路工程定额套用及项目设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