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STM32F1的频谱分析仪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111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题目基于STM32F1的频谱分析仪关键词频谱分析仪,STM32F1,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双色点阵摘要本设计是基于STM32F1的频谱分析仪。以STM32F103RBT6为控制核心,双色点阵屏为显示器。硬件上由电源管理,通信模块,放大电路,以及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算法上采用简洁稳定的快速傅立叶变换作为主要的核心算法,辅以自动增益控制,实现信号从时域到频域的变换。通过双色点阵屏显示,具有直观,清晰等特点。1引言目前,由于频谱分析仪价格昂贵,学校里只有少数实验室配有频谱仪。但是电子信息类教学,如果没有频谱仪辅助观察,同学们只能从书本中抽象理解信号的特征,严重影响教学实验效果。正对这种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F1的简易频谱分析仪的设计方案,其优点是成本低,能够直观的反映信号在频域的特征。2系统方案本设计采用STM32F1作为核心处理器,该处理器内核架构ARMCORTEXM3,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主控板包括电源模块、红外通信模块、TDA2822放大模块等;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之后,由芯片自带的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由主控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驱动双色点阵屏显示。软件算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傅立叶变换。如下图为本设计总体框图。信号采集TDA2822信号放大MAX2756KHZ滤波STM32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3264双色点阵屏显示3系统硬件设计针对前面提出的整体设计方案,本设计采取模块化策略,将各个功能部分开来设计,最后组合起来。31电源管理模块系统的核心芯片为STM32F103,常用工作电压为33V,同时内部的ADC工作的参考电压也是33V,一般的外部电源的电压都为5V,要使系统正常工作,需要将5V的电源电压稳压到33V。常用的78系列稳压芯片已不再适用,必须选择性能更好的稳压芯片。经综合考虑,本电路采用LM111733作为电源部分的核心芯片。外部电源5V输入LM111733稳压为33V。由于点阵屏显示部分的电流较大,但是不在我们主控板上,所以暂不做考虑。电路图如下。32信号放大模块TDA2822是OTL功放,输出电容起耦合作用,因为OTL功放在在静态时输出端都会有VCC/2伏的输出,这样会搞坏扬声器,所以需要加个电容,隔离。单片机处理的话就不用输出电容了。STM32的AD模拟口输入的电压不能太大,超过了ADC的参考电压可能就直接烧毁了,还好TDA2822的工作电压范围广,直接给它33V供电就行。输出的16V连到单片机的模拟口。33单片机最小系统该部分主要就是复位电路以及晶体振荡器34红外遥控电路35PCB设计图4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上由控制核心STM32F1对采样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各个频率分量的幅值,驱动点阵屏显示。下图是软件流程41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及相关原理数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通常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方法。DFT存在的不足是计算量太大,很难进行实时处理。计算一个N点的DFT,一般需要次复2N数乘法和NN1次复数加法运算因此,当N较大或要求对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时,往往难以实现所需的运算速度。1965年,JWCOOLY和JWTUKEY发现了DFT的一种快速算法,经其他学者进一步改进,很快形成了一套高效运算方法,这就是现在通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简称FFTTHE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实质是利用式1中的权函数的对称性和周期性,把N点DFT进行NKW一系列分解和组合,使整个DFT的计算过程变成一系列叠代运算过程,使DFT的运算量大大简化,为DFT及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如下由1式可知,对每一个N,计算X须作N次复数乘法及N1次复数加法,要完成这组变换共需次乘法及NN1次复数加法。但以下介绍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算法,可大大减少运算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当时,N和K可用二进制数表示2RN120120RRRNN12RRRKKK又记,则(1)式可改写为NWE(2)0110120120RPRRKKXNXKW式中120RRRPNN12112200RRRRRRNNKNK31200RRKW因为所以(2)可改成2RRNE01101120RRRKKXNXK(4)2212102002RRRRRRRRNNNKNNW520120302RRRKXKXK102RK121RRXNN则式()即为式()的分解形式。将初始数据代入式()的第一个等式,可得每一组计算数据,一般将痗L1组计算数据代入式()的第L个等式,计算后可得第L组计算数据(L,),计算公式也可表示为101020120RRRKXNKXK120RRNNKW(6)212120PLRLRR式中(7)10RRLLPNN根据式(),第L个数组中每个120120LLRRXKNK的计算只依赖于上一个数组的两个数据这两个数据的标号相差,即1/YLN,而且这两个数据只用于计算第L个数组中标号的数据(等号右端/2LJIN为二进制数)。当分别取和时,分别有。因此,用1L,/2LKIJIN上一组的两个数据计算所得的两个新数据仍可储存在原来位置,计算过程中只需要N个存储器。将与称为第L个数组中的对偶结点对。计算LXI/2LLIN每个对偶结点对只需一次乘法,事实上由式()可得112PLLLXIIW211PLLLLLNNIIXI式中;别为式()中LRLRNP210N022NNPLRLRL取,时对应的P值。因,于是对偶结点的有LN/11NRPW如下关系,因此式()可表示为111222NNPWEW1122PLLLLLLLLLXIIXIP的求法在中,I写成二进制数右移位,就成为XL0110KNLRLLR颠倒位序得式()吕,前面的个10LN,21NPL等式,每个等式均对应一组数据进行计算,每组数据都有N/对结点,根据式(),每对结点只需作次乘法和次加法,因此,每组数据只需N/2次乘法和N次加法,因而完成组数据的计算共需N/2次乘法和N次加法。音频的频率范围及表现力度音频的频率范围、音质的评价标准一般认为20HZ20KHZ是人耳听觉频带,称为“声频”。这个频段的声音称为“可闻声”,高于20KHZ的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音频频率范围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频段,即低频段(30150HZ);中低频段(30150HZ);中低频(150500HZ);中高频段(5005000HZ);高频段(500020KHZ)。30150HZ频段能够表现音乐的低频成分,使欣赏者感受到强劲有力的动感。150500HZ频段能够表现单个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是低频中表达力度的部分。5005000HZ频段主要表达演唱者或语言的清淅度及弦乐的表现力。500020KHZ频段主要表达音乐的明亮度,但过多会使声音发破。由于我们主要是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且一般音频信号的能量一般集中在低频部分,所以我们选择12KHZ的采样频率比较合适。FFT结果的物理意义一个模拟信号,经过ADC采样之后,就变成了数字信号。采样定理告诉我们,采样频率要大于信号频率的两倍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就可以做FFT变换了。N个采样点,经过FFT之后,就可以得到N个点的FFT结果。为了方便进行FFT运算,通常N取2的整数次方。假设采样频率为FS,信号频率F,采样点数为N。那么FFT之后结果就是一个为N点的复数。每一个点就对应着一个频率点。这个点的模值,就是该频率值下的幅度特性。具体跟原始信号的幅度有什么关系呢假设原始信号的峰值为A,那么FFT的结果的每个点(除了第一个点直流分量之外)的模值就是A的N/2倍。而第一个点就是直流分量,它的模值就是直流分量的N倍。而每个点的相位呢,就是在该频率下的信号的相位。第一个点表示直流分量(即0HZ),而最后一个点N的再下一个点(实际上这个点是不存在的,这里是假设的第N1个点,也可以看做是将第一个点分做两半分,另一半移到最后)则表示采样频率FS,这中间被N1个点平均分成N等份,每个点的频率依次增加。例如某点N所表示的频率为FNN1FS/N。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FN所能分辨到频率为为FS/N,如果采样频率FS为1024HZ,采样点数为1024点,则可以分辨到1HZ。1024HZ的采样率采样1024点,刚好是1秒,也就是说,采样1秒时间的信号并做FFT,则结果可以分析到1HZ,如果采样2秒时间的信号并做FFT,则结果可以分析到05HZ。如果要提高频率分辨力,则必须增加采样点数,也即采样时间。频率分辨率和采样时间是倒数关系。假设FFT之后某点N用复数ABI表示,那么这个复数的模就是AN根号AABB,相位就是PNATAN2B,A。根据以上的结果,就可以计算出N点(N1,且N16/得到运算结果的虚部LYDATA_OUTI16/得到运算结果的实部IFLXELSEXLXIFLYELSEYLYX/64/除以64,要不然数值太大Y/64/除以64,要不然数值太大MAGSQRTXXYY/NPT/计算幅值LBUFMAGIU32MAG65536/存在LBUFMAG中2点阵屏的刷新,采用在CPU内部开辟一个RAM缓存,显示在LED屏上,当需要改变显示的内容时,只需更改相应的代码即可,而不是每次显示都得重新刷代码,大大提高了刷新率,缺点是占用RAM资源比较多。/LED的显存/存放格式如下/0012363/1012363/2012363/3012363/31012363U8LED_RRAM328/红色缓存区U8LED_GRAM328/绿色缓存区5参考文献1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杨路明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3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及相关表格汇编目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草案)2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7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排版规范10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板1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记录表21毕业设计第周工作总结22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跟踪表23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请表2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6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27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28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生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规定1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从第七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考试周前,完成教师选题、师生见面及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见附表一)。毕业设计从第八学期开学正式开始,十六周内完成。2毕业设计开始时,教师必须填写毕业设计课题申请表、并由系汇总后交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见附表)。3指导教师必须定期对学生辅导(每周至少两次),并将确定的周辅导时间上报教学办,教学办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4指导教师自行组织学生的开题报告,并填写开题报告表(见附表二)5加强中期的监督与检查,第一次检查时间定在第五周,检查内容含学生资料阅读,方案论证情况。第二次检查定在第十周,形式为由指导教师组织,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成员旁听,学生口头汇报。主要检查学生的阶段性结果。两次检查学生均应填写中期检查报告表格(见附表三、四),指导教师或系对检查情况写出书面评语。6学生需上交一篇与本专业有关不少于5000字的外文文章翻译,并将原文和译文用A4打印加自设计封皮一起装订成册。7论文答辩前,指导教师必须给出评语及评分,然后由各系主任指定其他评阅人对论文进行评阅及评分(请参考毕业论文书面成绩评分表规定的评分标准评分)。8论文答辩由各系组织,并成立答辩委员会对所有学生论文进行答辩。答辩必须给出答辩委员会意见及评分并填写相应表格。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按评分表中各项指标标准进行评分,然后由各成员给出的分数计算出得分。9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计算指导教师评分X30评阅人评分X30答辩委员会评分X40总分10毕业设计(论文)提交的文档及装订要求(1)毕业论文一份(包含封皮、目录、中英文摘要、内容及参考文献)(2)不少于5000汉字的科技翻译资料一份(并将原文和译文用A4打印加自设计封皮一起装订成册)(3)毕业论文简介(A4纸打印12页)(包含题目、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所做的工作、解决的问题、创新之处等)(4)毕业设计任务书(加在毕业论文目录之前和毕业论文一起装订,)(5)开题报告(加在毕业论文目录之前和毕业论文一起装订,)(6)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表、注(4)(5)(6)加在毕业论文目录之前和毕业论文一起装订。11毕业设计(论文)随正式论文一律附交电子文档(光盘或软盘)。被推荐参加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评选的,还要另附(符合发表格式要求的)修改为5000字左右的电子文档。2005年12月修订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院长办公联席会议通过,对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特制订以下实施细则。一、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各专业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也可以聘任具有相应职称、学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名单由各系系主任核定,报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后实施。二、课题的命题过程1命题的基本原则是(1)目标原则命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与新颖性,能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2)价值原则命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或应用开发价值,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学科的发展性与应用性。(3)能力原则命题的难度应考虑学生完成命题的条件与能力,因材施教。(4)兴趣原则应考虑学生对命题的兴趣与探索研究的积极性。(5)多样化原则命题应注意题目的不断更新与类型的多样化,同一指导教师的设计(论文)课题选题和近三届毕业设计课题的重复率不高于50,题目数量应满足一人一题的基本要求。2课题的审核由各专业指导教师确定后的课题,填写毕业设计课题申请表。经系主任汇总后,报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3确定课题的时间要求一般在第七学期第15周前完成命题,对于经批准认可的命题,在第16周内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一般不应随意更改命题,确实需要更改命题时,应办理相关手续。三、选题与任务书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公布的命题范围内选题。2学生自拟题目须经系主任审阅后指定指导教师,并报分管教学副院长批准。3选题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4学生选题一般在第七学期的第17周前完成。5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其中“设计所需的工作条件”应与课题的实际需要相符;“设计(论文)任务及目标”应指明毕业设计的详细任务(所需完成的工作、达到的设计要求等),不能简单了事。四、开题1指导学生书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研究情况(说明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思。2指导学生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并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的第2周前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开题报告,基本内容应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研究情况(说明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思、阶段性工作计划、参考文献等。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要符合要求。3第八学期的第3周前完成开题审核,通过开题审核的学生,一般不应更换选题;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应及时根据开题指导小组的意见更换选题,并于开题后的2周内做好准备,向开题指导小组第二次提出开题申请;对再次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取消其本次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延至下届进行。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进行指导。4开题报告中,“指导教师意见”应对学生开题情况作出基本评价以及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案或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提纲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还应对学生是否可以进入研究和设计(论文)撰写阶段提出意见。开题意见应对选题及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作出简单评价,并明确表示是否同意开题,不能只简单写“同意开题”及类似意见。五、过程指导1指导教师确定以后,不得随意更换。指导教师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或不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时,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并由所在系指定水平相当的教师指导。2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限定在8名以内。3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4指导教师应定期(平均每周不少于一次)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填写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表。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各阶段的设计(论文)任务,并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的各项表格。5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按要求及规范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及格式应符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排版打印格式的要求。论文的具体要求是设计方案合理、理论准确、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充分、实验(试验)和计算的方法正确、各方面的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清晰、文字表述的语言流畅简练准确;字数在8000字以上,一律按规定格式进行打印。论文内容和设计方案要杜绝抄袭别人的成果,避免和往届类似题目内容上的雷同以及网上可查阅资料内容的雷同(技术文档除外),如果需要引用别人的成果内容,一定要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6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外文文章翻译。格式应符合要求。要求内容应与研究的课题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格式规范。六、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1指导教师应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评语”应对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及学生工作态度作出全面评价,包括以下内容对选题及研究成果的评价(选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理论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上应用范围、可行程度、效果或效益等);论文(设计)写作(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逻辑性、书面表达能力、文面规范程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按要求的内容和时间,认真完成了所规定的任务(含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就本课题的研究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以及综述报告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依据上述评价,提出建议成绩,并明确表示是否同意答辩。2交叉评阅教师对其他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并按要求写出交叉评阅评语,给出交叉评阅成绩。“评阅意见”应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及综合训练的情况;学生文字表达、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插图(或图纸)质量;学生完成课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及工作质量;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等填写审查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同时还应对学生是否可以进行答辩提出意见。3由答辩小组和答辩委员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按要求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答辩情况记录”应简明记载答辩提问及回答内容,不能简单填写“回答正确”等类似文字。“答辩评语”应对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对所研究课题的了解程度,答辩人的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等作出评价。“答辩成绩”只针对答辩情况评定成绩。另外,每个答辩小组将小组答辩(综合评价)成绩末位10的学生提交到各系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小组由系主任及每个答辩小组组长组成。二次答辩小组将小组答辩(综合评价)成绩末位20的学生提交到学院进行最终答辩。学院(最终)答辩小组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及各系主任组成。这次答辩的(综合评价)成绩作为确定这部分学生的最终成绩。4答辩小组应综合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结合答辩小组成员在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表评定的成绩,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中答辩小组评语,并给出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答辩小组评语”是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审后所作出的评定性结果,具有权威性和终结性。应包括以下内容对选题及研究成果的评价(主要是选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理论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上应用范围、可行程度、效果或效益等);论文写作(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逻辑性、书面表达能力、文面规范程度);论文答辩(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对所研究课题的了解程度,答辩人的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等)。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给出评定成绩。答辩评语要明确成绩和缺点,要避免千篇一律,要与成绩等级相吻合。七、毕业论文(设计)总结与统计1各系应对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答辩人数,未能如期答辩学生及其原因,成绩分布及其原因等;(2)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校规定和要求的情况;(3)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及执行效果;(4)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2各系应对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计,填报以下统计资料(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分析;(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3)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汇总表;(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分析表。(5)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八、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1认真做好向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荐、审定工作,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比例不超过本专业本届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35。2拟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应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一式二份),并将连同毕业设计(论文)原件和5000字左右适合发表格式的电子文档报送教务处审批。九、材料归档按要求整理归档材料,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评分表、评审表、毕业设计(论文)简介、毕业论文、及各种材料的电子文档(光盘)等。十、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大学2006年6月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评价学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促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撰写报告的基本方法,展示我院毕业环节的教学成果,鼓励表彰优秀学生和指导教师。特制定本办法。1评选范围、数量1)评选范围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2)评选数量本科毕业生人数的12。2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院里成立毕业论文评优委员会,委员会应由7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其中必须包含教学督导员。各系推荐优秀毕业论文侯选人名单,院毕业论文评优委员会负责组织侯选人进行评审,并最终确定优秀毕业论文名单。3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条件(1)成绩必须在90分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2)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3)选题科学,数据资料真实、完整;(4)较好地体现了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5)设计(论文)完整、规范,表明学生已掌握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展现了作者的设计或分析问题思路和创新理念,体现了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设计方案具有应用价值或论文具有理论价值;(6)毕业设计(论文)应显示出作者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4评选程序及办法在各系组织答辩后推选出90分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经院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委员会评审确定,并将评选结果公示。各系在评优时,应在不突破总指标的前提下,以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依据,不按专业分配指标。5奖励办法院里将对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及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附件一毕业设计评分表附件二毕业论文评分表大学2006年5月15日附件一毕业设计评价表(试行)专业学号姓名毕业设计题目评价项目分值得分0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02题目难易度03题目工作量选题质量04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2005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论文(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06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07实验(设计)能力08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等)09外文应用能力10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力水平11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2插图(或图纸)的质量13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14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15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论文(或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成果质量16创见性(只分“有”或“无”)60评阅与答辩15评阅与答辩(是否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意见以及成绩评定是否恰当等)20总成绩年月日(仅供参考)附件二毕业论文评价表(试行)专业学号姓名毕业论文题目评价项目分值得分0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02题目难易度03题目工作量选题质量04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2005查阅文献资料能力06综合运用知识能力07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08研究方向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力水平09外文应用能力10文题相符11写作水平12写作规范13篇幅成果质量14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60评阅与答辩15评阅与答辩(有否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意见以及成绩评定是否恰当等)20总成绩年月日(仅供参考)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排版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学生应在完成毕业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从事的设计内容和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1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11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最重要内容的概括,应该简短、明确,论文题目不超过25汉字。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12摘要摘要是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的提要,应该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和新见解。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汉字。一般还要有对应的英文摘要。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检索论文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学术期刊是否收录论文的关键内容。摘要不是目录,并要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13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列35个。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目、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14目录目录通常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15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前言、主体、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字数不能少于8000汉字、一般也不要超过2万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151前言前言又称引言、序言、导言、导论等,用在论文的开头。前言一般要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概括地写出作者的研究工作。前言要紧扣主题,简洁明确。前言还可以综合评述前人工作和进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可以简单介绍研究方法。前言只是论文的开头,一般不必写前言这个标题。152主体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重点论述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以毕业设计为主的毕业论文,应该简单介绍毕业设计的软硬件环境,采用的程序、工具等;要重点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工作,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的理论或技术难题;最后给出所编写完成的程序的功能,毕业设计达到的技术指标或设计结论等。正文中可以采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辅助论述观点或描述设计过程,适当采用程序界面、关键源程序段,并结合设计任务或研究工作进行说明;但不要大量地粘贴图形和源程序(这些可以作为附录)。15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并做到首尾对照;结论部分一般还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结论部分作为新的段落,可以用空行分隔论文主体,不必写结论这个标题。如果结论部分内容很多,也可以设置结论作为一个标题。16致谢(可选)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按照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另起一页)编号罗列。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罗列参考文献即是对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也是论文的有力补充。为便于读者查找,应该遵循国家的著录格式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内容要完整准确。著录项目依次是作者(译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18附录附录是与论文有关但不宜放在正文中的内容,例如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公式的推导、图纸、数据表格等有参考价值的内容。19其他随毕业论文,还要求学生提供一份不少于5000汉字的科技翻译资料,内容选自与所撰写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另外,还要提供单独一页(或两页)的论文内容简介,用于将全院毕业学生的论文内容简介装订成册。论文内容简介类似论文摘要,但内容要略微详细些,要求有800汉字左右。论文简介需要包括题目、作者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毕业论文采用A4纸打印(封面全院使用统一颜色);论文简介、英文原稿和翻译稿要求采用A4纸打印。2毕业论文的格式(参考)页面设置使用A4纸,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边距317厘米、页眉/页脚15/175厘米。正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字,不超过25汉字)摘要(黑体五字)摘要内容(宋体五号字,不超过500汉字)关键词(黑体五字)关键词内容(宋体五号字,35个)目录(居中、黑体小三号字,单独一页)标题页码(左对齐、宋体五号字)前言内容(正文格式两端对齐、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1标题1(左对齐、黑体三号字)11标题2(左对齐、黑体小三号字)111标题3(左对齐、黑体四号字)1标题4(左对齐、黑体小四号字,缩进2个字符)正文内容(正文格式)结论内容(正文格式)致谢(标题2格式)致谢内容(正文格式)参考文献(标题2格式)典型文献著录格式如下(双端对齐、宋体五号字)1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著作图书文献)2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学术刊物文献)附录(标题2格式)附录内容(两端对齐、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3论文内容简介格式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字,不超过25汉字)作者姓名作者专业及班级指导教师内容简介正文(正文格式,800汉字左右)附详细范例论文内容简介格式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字,不超过25汉字)作者姓名黑体四号字作者专业及班级黑体四号字指导教师黑体四号字内容简介正文(正文格式,800汉字左右)(宋体四号字)建议黑体字行距为单倍,正文宋体字行距为固定值23磅范例大学作者姓名姚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六班指导教师任师表毕业设计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为今后的科研或者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为今后的科研或者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4毕业论文的排版采用MSWORD或金山WPS等文字处理软件。下面是采用WORD2000的操作方法。1页面设置使用“文件/页面设置”命令A4纸,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边距317厘米、页眉/页脚15/175厘米。2插入页码使用“插入/页码”或“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3设置题目、摘要、关键词等段落和字体格式4编排目录在关键词后插入新的一页,手工或自动编排目录。使用“插入/分隔符分页符”命令使得目录部分独立成页。使用“插入/索引和目录/目录选中“显示页码”,设置显示级别为3(或4)”进行自动目录编排。否则需要录入标题名称及页码。注意,使用自动插入目录,需要首先对各级标题进行设置,即采用相应的标题样式(参看下一个步骤)。还需要注意,在完成排版之后,目录页码才能最终确定。如果目录插入在同一个文档中,则页码会自动更改。否则,应该在文档最后位置插入目录,然后剪切、粘贴到另一个文档;在后一个文档中立即删除原来的页码,并在该位置填入与原来页码相同的数字。所以,目录编排也可以在文档最终排版完成后进行。5设置标题样式使用“格式/样式”命令打开“样式”对话框,分别选中“标题1”、“标题2”、“标题3”依次对其“更改格式”,格式要求如上,主要是字体和段落需要更改。如果用到“标题4”,则需要在“样式”对话框的列表下拉菜单选择“所有样式”,然后选中“标题4”同上进行必要的更改。标题样式设置完成后,将光标定位到需要使用标题样式的标题行,然后从“样式”工具图标中选择相应的标题样式即可。6插入图像、图表、公式等利用“插入”菜单中相应的命令实现。7绘制图形用“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显示出绘图工具,选择相应图标进行绘制。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院(系)完成时间年月日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字,不超过25汉字)摘要(黑体五号字)摘要内容(宋体五号字,不超过500汉字)关键词(黑体五号字)关键词内容(宋体五号字,35个)ABSTACT(ARIAL五号字)摘要内容(TIMESNEWROMAN五号字)KEYWORDS(ARIAL五号字)关键词内容(TIMESNEWROMAN五号字)目录(居中、黑体小三号字,单独一页)标题页码(左对齐、宋体五号字)前言内容(正文格式两端对齐、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1标题1(左对齐、黑体三号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 医师定期考核临床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5中小学教师入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学前教育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 标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院感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化验室专业知识培训简讯课件
- 上海某超级豪宅设计方案
- 呼吸机应用试题(附答案)
- GB/T 27689-2011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东莞检测院招考【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试验课件
- 独股一箭2010年20w实盘
- 钢结构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 2021-2022学年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综合练习练习题
-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 用句子记住高考英语单词-200个句子涵盖了全部高中单词(共37页)
- 学校及附属设施建设施工方案 (1)
- 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护理查房
- 田英章临欧楷《心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