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第I页目录目录I摘要IIIABSTRACTIV第一章绪论111频率计概述112频率计发展现状及研究概况113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意义214数字频率计的种类2第二章数字频率计的结构设计421控制电路422单片机部分523数据显示电路624软件设计流程图9第三章频率测量原理1031测量频率的原理1032直接测频法10第四章系统设计1141功能实现1142硬件部分设计11421信号放大电路11422单片机AT89C5212423测量数据显示电路1343硬件电路工作过程14431直接测频法的工作流程15第五章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17第II页51电路的设计17511电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7512电路设计的步骤1852数字频率计的仿真19第六章减小误差措施及扩展方面2361减小误差措施2362扩展方面2363功能上的完善24631增加键盘控制24632实现自动量程转换24633液晶显示器(LCD)进行数据的显示24结论25参考文献26致谢27附录281硬件设计原理图282数字频率计测量频率程序29第III页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提出设计数字频率计的方案,重点介绍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核心,实现频率测量的数字频率设计。测频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在底频段直接测频法,在底频段直接测频法的设计思路,硬件部分由放大电路和整形电路,单片机和数计显示电路组成;软件部分由信号频率测量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等模块实现。应用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和数学运算能力,实现计数功能和频率的换算。设计的频率计范围能够达到1HZ1MHZ,满足所要求的频率范围,测量精度较高。关键词数字频率计单片机AT89C52频率测第IV页BASEDONSINGLECHIPPROCESSORDIGITALFREQUENCYOFTHOUSANDSOFDESIGNANDIMPLEMENTATIONABSTRACTTHISARTICLEPROPOSESPLANDESIGNDIGITALFREQUENCYMETER,HIGHLIGHTINGTHEDESIGNTAKING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AT89C52ASTHECONTROLCORE,THEREALIZATIONFREQUENCYMEASUREMENTOFDIGITALFREQUENCYMETERSELECTEDDESIGNIDEASWHICHDIRECTLYMEASURINGFREQUENCYLAWINTHEHIGHBANDANDTESTINGCYCLELAWINTHELOWBANDTHEHARDWAREPARTIALLYISCOMPOSEDBYENLARGEDCIRCUITANDTHERESHAPINGCIRCUIT、THEMICROCONTROLLERANDTHEDATADISPLAYELECTRICCIRCUITTHESOFTWAREDESIGNISACHIEVEDBYMANYFUNCTIONALMODULES,SUCHASTHESIGNALFREQUENCYMEASUREMENTMODULE、THEDATADISPLAYMODULEANDSOONACHIEVINGCOUNTINGFUNCTIONANDCONVERSIONBETWEENCYCLEANDFREQUENCYBYUSINGCONTROLFUNCTIONSANDMATHEMATICSOPERATIONABILITYOFMICROCONTROLLERLIKETHESETHESURVEYSCOPECANACHIEVE1HZ1MHZ,BOTHCANREACHTHEFREQUENCYRANGEREQUIREMENTSDESIGNED,THEMEASURINGACCURACYHIGH。KEYWORDSDIGITALFREQUENCYMETERMICROCONTROLLERAT89C52FREQUENCYMEASURMENTS1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第一章绪论11频率计概述频率是电子技术领域的一个基本参数,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此,频率测量已成为电子测量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测量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对科技产品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数字化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频率计作为比较常用和实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学校、家庭等场合,因此它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勿庸质疑。数字频率计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功能完善、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比如将数字频率计稍作改进,就可制成既可测频率,又能测周期、占空比、脉宽等功能的多用途数字测量仪器。将数字频率计和其他电子测量仪器结合起来,制成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应用于航空航天等科研场所,对各种频率参数进行计量;应用在高端电子产品上,对其中的频率参数进行测量;应用在机械器件上,对机器振动产生的噪声频率进行监控;等等。研究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和开发,有助于频率计功能的不断改进、性价比的提高和实用性的加强。以前的频率计大多采用TTL数字电路设计而成,其电路复杂、耗电多、体积大、成本高。随后大规模专用IC(集成电路)出现,如ICM7216,ICM7226频率计专用IC,使得频率计开发设计变得简单,但由于价格较高,因此利用IC设计数字频率计的较少。现在,单片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数字频率计的开发设计,实现频率的测量,不但测量准确,精度高,而且误差也很小。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和制作。12频率计发展现状及研究概况由于当今社会的需要,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频率的测量的精度也需要更高更准确的时频基准和更精密的测量技术。而频率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作为标准频率源的精度以及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目前,测量频频的方法有直接测频法、内插法、游标法、频差倍增法等等。直接测频的方法较简单,但精度不高。频差倍增多法和周期法是一种频差倍增法和差拍法相结合的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经频差倍增使被测信1张国兴用单片机制作数字频率计J电子制作,2005,2322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号的相位起伏扩大,再通过混频器获得差拍信号,用电子计数器在低频下进行多周期测量,能在较少的倍增次数和同样的取样时间情况下,得到比测频法更高的系统分辨率和测量精度,但是仍然存在着时标不稳而引入的误差和一定的触发误差。在电子系统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到处看见处理离散信息的数字电路。供消费用的冰箱和电视、航空通讯系统、交通控制雷达系统、医院急救系统等在设计过程中都用到数字技术。数字频率计是现代通信测量设备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不但要求电路产生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都高的信号,也要能方便的改变频率。数字频率计的实现方法主要有直接式、锁相式、直接数字式和混合式(1)直接式优点速度快、相位噪声低,但结构复杂、杂散多,一般只应用在地面雷达中。(2)锁相式优点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制作频率高,功耗低,容易实现系列化、小型化、模块化和工程化。(3)直接数字式优点电路稳定、精度高、容易实现系列化、小型化、模块化和工程化。13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意义因为数字频率计是计算机、通讯设备、音频视频等科研生产领域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所以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数字电路中,频率计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采用的是直接测频式的频率计,设计原理简单、电路稳定、测量精度高,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数字频率计的种类现在市面上通常使用的数字频率计主要有以下几种(1)采用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用机械式功能转开关换挡,完成频率,周期以及脉宽等功能的计数器。此种数字频率计是较早时期的电子产品,到现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技术不断完善时,它的应用也不断得到加强。但很明显,此种数字频率计已处于淘汰阶段,由2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3百手起驾整理为您于其自身不具备智能化、自动化,完全借助于机械示的操作,对一些智能的频率计功能已无法完成,所以,现在使用这种数字频率计的已经很少。(2)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CPLD/FPGA)作为系统控制核心制成的数字频率计。它通过EDA技术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进行数字频率计的设计。这种技术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3)采用单片机为系统控制核心的数字频率计。这种数字频率计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体积小,所用芯片少,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易于扩展功能,智能化、自动化强度高,便于控制。因此采用单片机技术设计数字器件已逐渐成为主流。4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第二章数字频率计的结构设计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以单片机为主控制的频率计。该频率计首先是以信号放大整形后的方波对不同频率范围的信号直接由接口电路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的计数器对其进行计数,最后通过显示电路显示数值。数字频率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时基电路;(2)逻辑控制电路;(3)可控制的显示电路。因为单片机内部振荡频率很高,所以一个机器周期的量化误差相当小,可以提高低频信号的测量的准确性。本课题主要是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通过计数电路,以及软件程序的编写,实现脉冲频率的显示。整体设计思路可用框图21表示。框图中各部分的作用及所采用的器件说明如下图21设计思路框图21控制电路如图22,图23所示,控制电路是整机电路设计成败的关键。它逻辑性强,时序关系配合得当。控制电路的作用是产生一锁存保持信号,使1S内的计数结果显示一段时间,以便观察,下一步输出一清零脉冲,使计数器的原纪录数据清零,准备下次计数。控制电路产生的锁存信号应在1S计数结束,清零信号应在锁存信号产生后产生。在实际应3唐俊翟,许雷,张群瞻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64公茂法,孙皓,吕常智简易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分析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2待测信号AT89C52单片机停止译码数据显示电路有效位判断是否5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用中,选用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电路74HC00实现,用05S脉冲直接作为单稳态电路的外触发信号,其引脚如图22所示。图22整形电路图23逻辑控制电路22单片机部分本次设计采用了AT89C52单片机,AT89C52是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YTE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如图24所示44496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图24AT89C52引脚图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ABCDEFGH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4(T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频率产生器”区域中的WAVE端子上。23数据显示电路数据显示电路由限流电路和7段数码管组成,采用器件LED显示器。LED显示器的结构由发光二极管构成A、B、C、D、E、F和G七段,并由此得名。本设计中采用了六个七段数码管进行数据显示,将六个数码管串接起来进行显示,显示数据即是对频率计的测量结果。如图25所以5王保强,窦文,白红高精度测频方案设计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17277817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图25显示电路图其流程框图如图26所示。图26LED动态显示流程图要显示的数据以BCD码的方式存放在单片机RAM的存储单元中。首先将位选码、段选码初始化赋值,分别送单片机端口,通过查表将存储单元的数据送LED显示;调延时程序,指向下一个显示单元,直到所有位显示完退出。在通过软件实现动态显示的时候,需要用到字型码查表图,现将表1列出下开始置段码、位选码初值位选码送P2口段选码转字型码段选码送P0口位选码左移1位指向下一个显示单元显示完延时1MS返回NY8百手起驾整理为您表1七段LED显示器共阴极字型码显示字符GFEDCBADP字型码(共阴极)0011111103FH10000110006H2101101105BH3100111104FH41100110066H5110110106DH6111110107DH70000111007H8111111107FH9110111106FHA1110111077HB111110007CHC0111001039HD101111005EHE1111001079HF1110001071H0000000180H全亮11111111FFH全灭0000000000H6徐煜明,韩雁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9百手起驾整理为您24软件设计流程图本设计中软件流程如图27所示。为使图1所示流程能顺利地完成预期的功能,在初始化部分,计数部分,4BYTE除法部分,数据显示部分都分别设计了流程图。完成信号的周期测量后,需要做一次倒数运算才能获得信号的频率。为提高运算精度,这里采用4BYTE定点算术运算,需要自行编写4BYTE出发指令,即组成4BYTE除法部分。图27软件设计流程图7VASILISHAMILAKIS,NCVOULGARISANACCURATEMETHODFORTHEMEASUREMENTANDITSDEVIATIONUSINGAMICROCOMPUTERIEEETRANSINSTRMEASIM36,1987NO1开始入口系统初始化频率计数显示10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第三章频率测量原理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次设计的频率测量系统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采用C语言和直接测量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宽领域,高精度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和仿真。31测量频率的原理在测量过程中定时/计数器T0和T1的工作方式设置,由图可知,T0是工作在计数状态下,对输入的频率信号进行计数,但对工作在计数状态下的T0,最大计数值为FOSC/24,由于FOSC12MHZ,因此T0的最大计数频率为1MHZ。对于频率的概念就是在一秒只数脉冲的个数,即为频率值。所以T1工作在定时状态下,每定时1秒中到,就停止T0的计数,而从T0的计数单元中读取计数的数值,然后进行数据处理。送到数码管显示出来。T1工作在定时状态下,最大定时时间为65MS,达不到1秒的定时,所以采用定时50MS,共定时20次,即可完成1秒的定时功能。32直接测频法频率测量的基本原理如图31所示。图31直接测频法的原理框图图中晶体振荡提供了测量的时间基准,经放大整形后的测量信号进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再由显示电路显示数据结果。计数器显示控制过程时间闸门晶体振荡放大整形11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第四章系统设计41功能实现本次采用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频率计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用6位数码管显示HZ、KHZ、MHZ三个频段的待测脉冲信号的频率值。(2)频率测量范围从1HZ1MHZ。(3)能测量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等多种波形信号的频率值。42硬件部分设计频率计由单片机AT89C52、信号预处理电路、测量数据显示电路所组成,其中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待测信号放大、波形变换、波形整形和分频电路。系统硬件实现框图如图41所示。图41系统硬件实现框图421信号放大电路采用两个NPN三极管级联方式实现对待测信号的放大,降低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如图42所示。前一个三极管采用共集电极方式,主要是为了获得比较宽的频带,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放大作用。后一个三极管采用共发射极方式,主要作用是放大非常弱的输入脉冲信号,一般通过它的放大后,其电压可以达到3伏以上。为了消除不必要的噪声信号干扰,在两级放大电路中都可以加入滤波电容,保证待测信号的稳定。待测电路放大电路波形变换、整形单片机显示电路12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图42放大电路422单片机AT89C52在实际的设计中,将AT89C52的P1口设置为接收数据端口,将P3口设置为第二功能。P34用于直接测频率时脉冲信号的计数端;P35用于定时。将P0口和P2口设置为发送数据端口。P0口的各引脚接到RP1的输入端,用于段驱动;P2口用于位驱动。单片机复位端(RST)可采用内部软件复位,也可采用外部手动复位,实际操作也很方便。这里采用外部手动复位,为图43且晶体振荡器电路如图44所示图43单片机复位电路图44晶体振荡器电路8刘雪根数字频率计的误差分析J自动化与仪表,1996,113232413百手起驾整理为您423测量数据显示电路如图45所示。一般而言,数据显示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所谓静态显示,就是当显示器显示某一个字符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恒定地导通和截止。它的优点是显示稳定,显示亮度大;缺点是使用的数码管数量少。正是因为它的这个缺点和本设计的要求,数字频率计的显示电路选择了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所谓动态显示,就是LED显示器一位一位地轮流电亮(扫描)。对于每一位LED显示器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LED显示器的亮度既与导通电流有关,也与LED显示器点亮时间和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通过调整LED显示器的导通电流和时间比例参数,可以实现较高亮度且稳定的显示。具体工作过程是LED显示器采用共阴极动态显示形式,6位LED用两块四位集成的数码管连接组成。频率计数结果以BCD码的形式存放在89C52的存储单元中,通过P0口接到74LS245上,控制6位LED的段选码;通过P2口接到74AC08上,控制6位LED的位选码。RP1是8位总线驱动器,由芯片上的T/引脚(1脚)控制数据的传输方向。当T/1RR时,数据从A端传送到B端;当T/0时,数据从B端传送到A端。根据本设计的原理图知,数据R是从A端传送到B端,因此设T/1,即是高电平有效。另外,由于51单片机的P0口没有上拉电阻,在将P0口设置为输出端时,必须考虑在段驱动的每一段位上接入上拉电阻,使LED显示管能够工作。我们知道,单片机的P1口扫描输出时总有一位为高电平,如果没有反相驱动器将这一位的高电平变成低电平,那在LED上显示出来的将是乱码。74AC08是六与非门反相驱动器,正好符合我们的设计要求。由于是8位LED显示管,所以采用两个74AC08来控制。9徐成,刘彦,李仁发等一种全同步数字频率测量方法的研究M电子技术应用,2004,0714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图45测量数据显示电路43硬件电路工作过程首先讨论一下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如图46所示。图46定时器/计数器T0、T1的逻辑结构当控制信号时,定时器工作在定时方式。加1计数器对脉冲F进行计数,每来一个脉0/TC冲计数器加1,直到计数器计满溢出。由上图可以看出,脉冲是振荡器时钟频率的12分频,F0F即脉冲频率为时钟频率的1/12。显然,一个计数脉冲的周期为一个机器周期。计数器计数F0F的是机器周期脉冲的个数,从而实现定时。可知,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不仅与加1计数器的初值(计数器中的起始值,即计数长度)有关,而且还与系统振荡器时钟频率有关。0F1/12振荡器THXTLX加1计数器16位TFX中断11GATE0/TC/INTR0/TR1T0/T115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当控制信号时,定时器工作在计数方式。加1计数器对来自输入引脚T0和T1的外部/TC信号脉冲计数。431直接测频法的工作流程图47直接测频法流程如图47所示。前置放大器完成信号放大、电平平移的任务,被测的交流信号被放大、平移成脉冲直流信号,再经74HC00反相器整形成矩形脉冲。方波信号被送到与门的一个输入端,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1S门控信号,实际制作中连接AT89C52的11脚(P31)。11脚电平的高低可通过指令加以控制。AT89C52外接晶振24MHZ,该晶振的频率稳定性很重要,因为它也是门控信号的时间基准。内置计数器可通过软件设置对振荡频率的L2分频进行计数/定时,这里将T0置为方式1计数状态,GATE0,即D3D2D1D00101(如图12、表2、表3所示),待测1/TC脉冲信号通过T0引脚输入单片机进行计数。T1置为方式1定时状态,GATE0。0/TC即D7D6D5D41001(如图12、表2、表3所示),并将其初值置为TH1D8H,TL1EF,这10DAWEIFAN,CENTENO,VPHASORBASEDSYNCHRONIZEDFREQUENCYMEASUREMENTINPOWERSYSTEMSPOWERDELIVERY,IEEETRANSACTIONSOIL,2007T0P30显示74HC00INAT89C5216百手起驾整理为您样每产生一次定时器T1溢出中断,在T1中断的入口MSEFHD5124/8536处(001BH)对中断次数进行软件计数。当中断次数为次时,历时1S。1S后关闭S5/120闸门,其计数结果通过P1口读入,送至30H至33H(压缩的BCD码)单元,显示子程序则将BCD码经查表指令译为7段LED字形码,然后进行显示。表2定时器/计数器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D7D6D5D4D3D2D1D0GATETC/M1M0GATETC/M1M0定时器T1定时器T0表3M1和M2方式选择位对应关系M1M0工作方式功能说明01方式013位计数器01方式116位计数器10方式2自动再装入计数初值,8位计数器11方式3定时器T0分成两个8位计数器;定时器T1停止计数11李广明,杨雷一种多周期测量频率的方法及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8,1215515717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第五章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电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的技术和功能,使电路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必须进行电路的设计和制作。设计是是某一电路具有某种功能,制作则是设计过程的电路实物化。51电路的设计电路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实现同样的技术指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设计方案。511电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电路设计一般包括拟定性能指标,电路的预设计,实验和修改设计等环节。衡量设计的标准是工作稳定可靠,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并留有适当的余量;电路简单,成本低;所采用的元器件品种少、体积小,且货源充足;便于生产、测试和维修。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借鉴设计法、近似设计法、分解组合设计法。1、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路设计的技术的先结条件。选择合适的元器件的种类。设计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安装图、装配图。制定电机和电子元器件明细表。画出电路的总布局图。设计电路板、接线板以及安装零件。编写程序和计算说明书。2、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12李爽TMS320F2812在电力系统测频装置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8,2L8717318百手起驾整理为您1借鉴设计法接到设计任务或确定设计目标后,设者应结合产品,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可以借用或借鉴的实用电路。一般情况下,有许多原理和技术上可以借用的电路,设计人员得对电路进行改进和元件调整,以适应设计需要。借用的电路已经经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更有工程价值,这样做不仅可以缩短设计周期,而且新设计的电路在技术,性能,成本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这样才会被工程上接受。2近似设计法近似设计法是电路设计的又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理论可以给设计者一个清晰的思路,但理论与实际不同。在电路设计中,由于元件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往往采取“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实验调整”的方法,所以只需进行粗略计算,帮助近似确定电路参数的取值范围,参数的具体确定借助于实验调整和计算机仿真来完成。3分解、组合设计法在设计电路时,电子线路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各个子模块,各模块参照具体电路进行设计,然后组合统调。由功能电路组合成大系统时,由于子模块之间存在负载效应的影响,而使电子产品整体性能下降。因此,在由大系统分解为子系统时,不仅要注意功能分解,而且还要合理分配性能指标。512电路设计的步骤1课题分析根据论文的要求,先弄清楚论文要实现的功能和原理,再确定电路的基本形式,根据论文的可行性作出估计和判断,确定论文的技术关键解决的问题。2设计方案论证选题不管那种(除了调查研究之外)都要论证它的可行性。论证分立论和驳论两种。3总体方案的选择根据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各项功能,满足设计题目提出的要求和技术指标。4单元电路的设计与确定13邵杨帆,李宏准全同步频率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0310510819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在确定总体方案、画出详细框图之后,便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强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和总体方案的原理框图来确定各单元电路要求。设计每一个单元的电路图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单元电路的结构形式。根据设计要求,调整元件,估算参数来选择元器件,。5总电路图画法总电路图的一般方法如下根据信号的流向,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信号流向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尽量把总电路图画在一张图样上电路中所有连线都要表示清楚,各元件间的绝大多数连线应在图样上直接画出。符号应标准化。先画草图,调整好布局和连线后,再画出正式的总电路图。5审图由于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各种计算可能出现错误,所以,在画出总电路图并计算全部参数之后,要进行全面审查。52数字频率计的仿真根据电路图,各单元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用哪些元器件进行仿真,由于是初学者经验不足,没有实际应用过,单凭看资料很难掌握它们内容。设计时难免考虑不周、出现差错,单是纸上谈兵,想使自己设计的电路完美无误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进行仿真。在仿真过程中会遇到问题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前面总的设计框图,我们初步搭建了数字频率计设计的框架结构。下面仿真结果如图51所以20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图51系统仿真电路图输入信号为1HZ时,仿真如下图52系统仿真图输入信号为100HZ时,仿真如下21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图53系统仿真图输入信号为500HZ时,仿真如下图54系统仿真图输入信号为1KHZ时,仿真如下图55系统仿真图输入信号为8KHZ时,仿真如下图56系统仿真图输入信号为1MHZ时,仿真如下22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图57系统仿真图输入信号为12HZ时,仿真如下图58系统仿真图从以上的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在所测量的频率范围,频率越小仿真结果越精确,频率越高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当频率超过1MHZ时,就仿真不出其正确结果。23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第六章减小误差措施及扩展方面61减小误差措施(1)选用频率较高和稳定性好晶振。如选24KHZ的晶振可使测量范围扩大,稳定性好的晶振可以减小误差。(2)测量频率低的信号时,可适当调整程序,延长门限时间,减少原理上1的相对误差。(3)测量频率高的信号时,可先对信号进行分频,在进行测量。62扩展方面(1)预处理电路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如若两级NPN放大管仍不能使放大作用明显,则可以再级联一个NPN放大管;或者采用放大能力更强的三极管或CMOS管代替。后一种思路虽然在价格上有所增加,但却减少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并且在电路板一旦出现问题时,能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元器件的更换和连接线路的修改,非常方便和实用。(2)增加电源部分在上面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工程中,使用的是外部干电池电源对单片机和其他电路供电,操作起来很方便,但有一个缺点是外部提供的电源准确度不是很高14。比如,单片机需要提供5V的标准电压,我们使用的干电池,由于使用时间过久或型号不同而使得提供的电压达不到5V或高于5V,这样使得电路不能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或损坏元器件。因此在原理图中,我们可以加入电源部分,采用元件7805或7809和整流电路对外来电压进行整流、限压,提供标准的5V电压给电路,这样就增加了硬件电路的稳定性和测试的准确性。14赫建国,刘立新,党剑华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3,83313424百手起驾整理为您63功能上的完善631增加键盘控制通过按键实现数字频率计的测频率,周期,占空比,脉宽等各项功能。按不同的键起到不同的作用,也就是完成不同的功能。还可以根据按键数的多少来选择不同的键盘。所以我们可以从实际操作中知道键盘的扩展是非常方便的。632实现自动量程转换在测量频率时,软件编程也可以实现频率测量量程的自动转换。频率计每个工作循环开始时使用计数方法实现频率测量,测量完后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具有2位有效数字,如果成立,将结果送去显示,本工作循环结束;否则将计数闸门宽度依次扩大10倍,继续进行测量判断,直到计数闸门宽度达到1S,这时对应的频率测量范围为100HZ999HZ。如果测量结果仍不具有2位有效数字,频率计则使用定时方法实现频率测量。633液晶显示器(LCD)进行数据的显示LED显示管只能显示09和一些简单的英文字母,频率计的功能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而LCD显示管能够解决LED的不足,增强显示功能。LCD具有体积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仪表设备中去。LCD显示器主要有字符型和点阵型两种。25百手起驾整理为您结语数字频率计是计算机、通讯设备、音频视频等科研生产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在进行模拟、数字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其使用十进制数显示,测量迅速,精确度高,显示直观,会被经常使用到。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制作数字频率计的设计方法。其测量原理非常简单,硬件电路制作方便,软件编程易于实现,所测得的频率范围较宽,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在034左右,是在允许的测量误差范围内。此次设计的数字频率计达到了测量频率的目的,但在实际制作和测试过程中,由于自己知识有限,时间短和经验不足等原因,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继续改进、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制PCB板时,单面布线的布通率始终无法达到100,因此焊接电路板时必须采用导线连接,测量时准确性受外部因素影响比不用导线连接时大,造成的测量误差就大些。在编写程序时,闸门时间没能准确地微调至1秒,致使测量的误差比理想的要大。由于单片机内部具有丰富的存储资源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采用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频率计只需要改动很少的硬件部分就可以和其他的自动化仪表组成多功能控制系统,测量速度得到提高,用于连续测量的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26百手起驾整理为您参考文献1张国兴用单片机制作数字频率计J电子制作,2005,2322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3唐俊翟,许雷,张群瞻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64公茂法,孙皓,吕常智简易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分析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244495王保强,窦文,白红高精度测频方案设计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17277816徐煜明,韩雁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7VASILISHAMILAKIS,NCVOULGARISANACCURATEMETHODFORTHEMEASUREMENTANDITSDEVIATIONUSINGAMICROCOMPUTERIEEETRANSINSTRMEASIM36,1987NO18刘雪根数字频率计的误差分析J自动化与仪表,1996,11323249徐成,刘彦,李仁发等一种全同步数字频率测量方法的研究M电子技术应用,2004,0710DAWEIFAN,CENTENO,VPHASORBASEDSYNCHRONIZEDFREQUENCYMEASUREMENTINPOWERSYSTEMSPOWERDELIVERY,IEEETRANSACTIONSOIL,200711李广明,杨雷一种多周期测量频率的方法及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8,1215515712李爽TMS320F2812在电力系统测频装置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8,2L8717313邵杨帆,李宏准全同步频率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0310510814赫建国,刘立新,党剑华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3,83313427百手起驾整理为您致谢本课题的设计和制作是在我的论文导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杨老师对我的毕业设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硬件原理电路的分析、PCB板的制作以及软件编程实现中都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鼓励和帮助,特别是当我在制板和编程上遇到困难时,杨老师耐心地给我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杨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真诚的处事态度,使我深受感动,是我在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学习的楷模。衷心地感谢杨老师是你们的辛勤劳动,才能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同时,也向我的父母致以真心的谢意他们在我的大学阶段以及整个人生中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使我能够安心的在学校里完成学业。最后,衷心感谢各位评阅老师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参与我的论文评阅工作。谢谢28百手起驾整理为您附录硬件设计原理图29百手起驾整理为您2数字频率计测量频率程序INCLUDEUNSIGNEDLONGFREUNSIGNEDCHARTIMEUNSIGNEDINTCOUNTUNSIGNEDCHARLED6UNSIGNEDCHAR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数码管0123456789显示/SBITSWANP20SBITWANP21SBITQIANP22SBITBAIP23SBITSHIP24SBITGEP25VOIDTIMER_INITVOIDDISPLAYUNSIGNEDLONGNUMVOIDDELAYUNSIGNEDINTA/VOIDMAINTIMER_INIT/定时/计数器初始化WHILE1DISPLAYFRE/数码管显示/VOIDDELAYUNSIGNEDINTA/延时约1MS12MHZ晶振30百手起驾整理为您UNSIGNEDCHARIWHILEA0FORI125I0I/VOIDDISPLAYUNSIGNEDLONGNUM/显示函数UNSIGNEDCHARSW,W,Q,B,S,GSWNUM/100000P0TABLESWSWAN0DELAY2SWAN1WNUM/1000010P0TABLEWWAN0DELAY2WAN1QNUM/100010P0TABLEQQIAN0DELAY2QIAN1BNUM1000/100P0TABLEBBAI0DELAY2BAI1SNUM100/10P0TABLESSHI0DELAY2SHI131百手起驾整理为您GNUM10P0TABLEGGE0DELAY2GE1/VOIDTIMER_INITVOID/定时/计数器初始化TMOD0X06/计数器0工作工作方式2,自动重装初值TH00/计数器初值为0TL00TR01/计数器开始计数ET01/打开计数器0中断RCAP2H6553662500/256/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给RCAP2L和RCAP2H赋值,RCAP2L6553662500256/TH2和TL2将会在中断产生时自动使TH2RCAP2H,TL2RCAP2L。TH2RCAP2H/12M晶振下每次中断625MSTL2RCAP2LET21/打开定时器2中断TR21/定时器2开始计时EA1/开总中断/VOIDTIMER2VOIDINTERRUPT5/定时器2中断625MSTIMETF20/定时器2的中断标志位TF2不能够由硬件清零,所以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将其清零IFTIME16/定时1S时间到32百手起驾整理为您TIME0/计时清0EA0/关中断FRELONGCOUNT256TL0/COUNT256强制转换成LONG型,否则将不产生进位TL00/清零计数器0计数TH00COUNT0/清零计数器0计数EA1/开始中断/VOIDTIMER0VOIDINTERRUPT1/计数器0中断COUNT1百手起驾整理为您毕业论文写作流程一览表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的撰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1论文的选题2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3文献综述4开题报告5论文的撰写。一、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选题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所学专业相关其次,选题要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使其论文形成后既有理论支撑,同时要对现实有所促进再次选题要注意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本专业的研究空白、有争议的话题,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老话题、与研究领域有关的当前热点问题、新问题、亲自参与实践调查的课题第四,选题要结合考虑资料的利用。能找到比较充分的资料来源对于作者写作论文有重要帮助最后,选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范围太大易导致内容空泛,难于驾驭。一论文的选题的依据1、依据个人兴趣爱好2、依据个人知识结构3、依据当前本专业的研究热点4、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局势2百手起驾整理为您5、依据管理学权威刊物的近期发表论文6、请教他人。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要求1、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2要注重选题的理论价值。2、勤于思考,刻意求新。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二、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论文写作框架起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一般来讲,学术论文框架需要采用递进的逻辑体系,不建议采用并列的逻辑体系,即论文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层层递进,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如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和涵义,第二部分是问题提出,第三部分是分析问题,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需要实现的一些条件和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是总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和添加。论文框架确定后,应交给导师审阅,再与导师仔细探讨行文的思路,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最后确认论文写作内容框架,作为开题报告中的内容部分。三、文献综述3百手起驾整理为您一文献综述的介绍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二文献来源论文查阅的资料来源有1、电子期刊。包括电子期刊网上的期刊论文、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以及一些电子书籍。2、纸质书籍。如图书、期刊杂志、报纸等。三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1、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有关概念,规定综述范围,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2、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对某专业、学科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实际工作水平、成就和展望,以及有关各种情况都应作详细叙述,4百手起驾整理为您还要把同行对该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分析研究。此部分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查阅文献的内容要围绕我们选题需要研究的主题内容,以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严禁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和论文写作不相关二是对文献查阅后,不能简单罗列,文献综述的重点在“综述述”,应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整理,进行综合的评述,不能只“述”不评,即只对观点、数据、事实等作纯客观的分析和介绍,不作评价、评议。3、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4、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为人们核对或作进一步研究用,这些按引用顺序列出。前沿和结论部分和我的观点有许多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没做修改。四、开题报告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是简单叙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然后提出论文是为了研究什么,为了得到什么结果。研究的意义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相关研究的理论有什么贡献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二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实践意义、指导意义。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研究内容部分即前述的论文框架体系,研究目标重点介绍研究什么,拟解决什么关键问题。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5百手起驾整理为您此部分视具体写作情况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情况而定。四研究进度计划时间和内容按照系里的统一规定填写。五、论文的撰写一论文构成1论文题目2论文目录3中英文摘要、关键词4论文正文5致谢6参考文献二论文目录一般先要确定论文目录,即论文题目、大标题和小标题,这使得论文的起草有了初步依据。然后拟定内容提纲,把论文目录展开,加进必要材料予以扩充,使目录充实和具体化。编写提纲应该由简入繁,由部分到章节再到内容要点,逐步进行扩展。首先根据行文的思路用最粗的轮廓勾勒出文章的几大块,也就是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内填入相应的章节。具体来说写论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理论、实证、结论,可以在先确定逻辑主线的基础上规划出三个部分,再用相应章节进行对应的填充,最后列出每一节的内容要点。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二是要平衡章节之间的长短,即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篇幅,尽量长短相当,避免体例结构的不相称。对于引入的理论部分要把字数控制在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1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6百手起驾整理为您2英文忌用软件翻译,因为语法错误多,专业词汇翻译不够专业3关键词一般三个以上四论文正文论文的正文通常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1、绪论,又称前言、绪言,是正文的起始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可涉及以下内容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观点说明作者论证这一课题的方法概括介绍论述的内容或揭示问题的结论历史回顾。绪论部分在论文中所占比例通常较小。要写得简明扼要,通常几百字即可。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前面说收集的相关资料来详细地阐述论文的研究观点、成果。可根据论题性质,用正面立论的或批驳不同看法或解决别人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来论证文中的思想和新的见解。如果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