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doc_第1页
车间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doc_第2页
车间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doc_第3页
车间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doc_第4页
车间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冶炼车间常见质量问题一、 上引法工序1、铜杆氧化产生原因:A)结晶器冷却水进水温度超出规定温度(45);B)铜杆上引速度过快;C)结晶器冷却水流量过小;D)石墨模与结晶器不匹配,上引铜杆与结晶器铜管间隙过大。E).炉内铜液吸氧。以上五点都会引起铜杆冷却跟不上而导致铜杆表面氧化。解决方法:A).结晶器冷却水进水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发现水温过高立即调整。B)适当降低铜杆上引速度。C)增大结晶器冷却水流量。D)上引铜杆与结晶器铜管间隙保持在0.30.5之间。E)注意炉内木炭覆盖厚度和燃烧情况,发现厚度低于90或燃烧成粉末时,需及时添加木炭。炉内加入废料或双层电解铜时,要防止铜液暴露,造成吸氧。2、铜杆表面起皮、毛刺 产生原因:A)铜液温度与显示温度不符(过低);B)结晶器石墨模摩损严重;C)铜杆牵引轮、夹轮不光滑;D).铜杆夹轮过紧导致铜杆变形。解决方法:A)校正铜液温度和显示器温度。B)更换结晶器石墨模。C)修理或更换牵引导轮和铜杆夹轮。D)调整铜杆夹轮松紧度3、铜杆节距不规则、模糊 产生原因:A)结晶器石墨模使用时间过长,磨损严重;B)石墨模装配与结晶器铜管不垂直;C)牵引导轮与结晶器上引铜杆不垂直。 解决方法:A)更换石墨模。B)校直或更换结晶器铜管。C)调整牵引架与结晶器垂直度。4、铜杆铜粉多 产生原因:加入潮湿电解铜。 解决方法:对潮湿的电解铜烘干后再加入炉内。5、铜杆芯内有气孔 产生原因:A)加入潮湿的木炭或潮湿的电解铜;B)结晶器漏水;C)铜液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A)对潮湿的电解铜烘干后再加入炉内B)更换结晶器。C)调整铜液温度。6、铜杆柔软性差 产生原因:A)加入潮湿的木炭或潮湿的电解铜,水遇到高温产生氢和氧,造成铜杆结晶不好;B)铜液温度偏低,影响铜杆结晶。 解决方法:A)对潮湿的电解铜烘干后再加入炉内。B)调整铜液温度。7、铜杆电阻高于标准 产生原因:铜液中混入铁器类杂质。 解决方法:A)对加入炉内木炭用磁铁吸附铁类物质。B)严禁废丝中有铁器类等杂物。二、铜杆轧机1、铜杆有飞边产生原因:A)二个轧辊中心高度不一至;B)铜杆导料板磨损严重,导致轧制过程中铜杆翻转。解决方法:A)调整轧辊中心高度。B)更换导料板。2、铜杆表面有麻点产生原因:A)轧辊开裂;B)轧辊摩损严重。解决方法:更换轧辊。3、铜杆不圆度超标产生原因:A)轧辊磨损严重;B)轧辊调整不好。解决方法:A)更换轧辊。B)调整轧辊。三、挤压软铜扁线1、导体表面、R角沟槽。产生原因:模具开裂或光洁度不好。解决方法:更换模具或对模具定径区进行抛光。2、导体尺寸不符标准要求产生原因:A)模具尺寸不符要求;B)收线张力过紧。解决方法:A)尺寸超负偏差对模具修理,尺寸超正偏差更换模具。B)调整收线张力。3、导体出现气泡产生原因:A)铜杆空心;B)铜杆表面不清洁;C)挤压轮使用时间长,轮槽磨损变宽。 解决方法:A)更换铜杆。B)对铜杆表面进行清洁处理或更换铜杆。C)更换挤压轮。4、导体表面擦伤产生原因:A)模具装配不准;B)设备上有伤害导体的部位。解决方法:A)重新装配模具。B)检查设备上伤害导体的部位并进行修理。5、导体表面氧化产生原因:A)产品冷却水温度过高;B)控氧化剂浓度不够解决方法:A)增加产品冷却水外循环流量,降低冷却水温度。B)添加控氧化剂。6、产品重量与要求不符产生原因:计米器计米不准确。解决方法:校正计米器,保证计量正确。四、扁线拉丝1、导体起皮、毛刺产生原因:A)铜杆原因造成;B)拉丝模具开裂、磨损严重;C)设备上有伤害导体的部位。解决方法:A)调换铜杆。B)对拉丝模具抛光或调换拉丝模具。C)检查设备上伤害导体的部位并进行修理。2、导体表面、R角沟槽产生原因:A)模具开裂或光洁度不好;B)润滑液润滑效果差解决方法:A)更换模具或对模具进行抛光。B)按规定配比润滑液浓度、PH值。3、导体尺寸不符标准要求产生原因:A)模具尺寸不符要求;B)收线张力过紧;C)配模不准确解决方法:A)尺寸超负偏差的对模具修理,尺寸超正偏差的更换模具。B)调整收线张力。C)按工艺规定配模。4、导体底面擦伤产生原因:设备鼓轮不光滑。解决方法:更换鼓轮或对不光滑的鼓轮进行抛光。5、导体有波浪形产生原因:A)模具配模不准确或模具定径区长度过短;B)出线鼓轮包的帆布不平整。解决方法:A)按工艺规定配模或调换模具。B)保证出线鼓轮包的帆布平整、无凸起。6、导体氧化产生原因:A)润滑液温度过高;B)用脏的手套或不戴手套接触导体解决方法:A)控制润滑液温度(60)以下。B)严禁戴脏手套或不戴手套接触导体。7、导体B边局部伸细产生原因:压扁过程中放线盘突然受力或铜杆掉到放线架(盘)外边,导致铜杆压扁后宽展不够。解决方法:生产中应缓慢启动压扁机。放线架(盘)过满或过重时,应有专人看管。冶炼车间主要工装一、 上引法工装铜杆结晶器:是上引铜杆的主要工装。铜液通过结晶器结晶上引来达到所需的铜杆规格。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上引铜杆质量。组成部分:上部端座、外壳、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回水内管、底座内芯(石墨模接口、铜管)、保护套、石墨模装配注意要点:1、铜管的垂直度;2、铜管与底座石墨模接口的垂直度;3、清除铜管上的水垢;4、检查接口部分密封圈是否完好;5、检查进、出水快速接头是否完好;6、检查底座螺牙是否完好;7、检查结晶器是否漏水(水压试验)、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8、石墨模与内芯底座是否拧紧;9、保护套与结晶器底座要充分拧紧;10、石墨模与保护套之间间隙要用耐火泥嵌满并烘干。 二、铜杆轧机工装轧辊、导料板:是轧机的主要工装。铜杆通过导位板校正进线、轧辊轧制达到所需规格。轧辊的硬度、表面质量、孔型尺寸、导料板的尺寸将直接影响到铜杆的表面质量。生产中检查要点:1、扎制铜杆成品及各道铜线坯工艺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轧辊号成品23456水平方向7.80.5011.59.450.5015.0011.370.5018.50垂直方向7.408.6010.40轧辊号789101112水平方向13.710.5021.0016.50.5024.7019.920.5029.00垂直方向12.4015.0020.00 生产中如哪道轧制的铜杆尺寸超出表中规定的尺寸,说明该道轧辊磨损严重,需及时更换。 2、轧辊使用时间长了,表面会出现麻点和裂纹,所以,每次开机前应检查轧辊使用情况,发现麻点或裂纹及时修理或更换。3、导料板使用时间长了会出现磨损。当铜杆轧制时出现摇摆,需及时更换,防止铜杆轧制时发生飞边。三、挤压工装 挤压轮、腔体、挤压模:是挤压机的主要工装。铜杆通过挤压轮摩擦升温进入腔体、挤压模达到所需的扁线规格A、挤压轮长时间工作后,轮槽会磨损变宽,导致溢料进入腔体、模具,使产品产生气泡。挤压轮加工硬度过大会开裂,产生工装冷却水从开裂处漏出,影响产品质量。关闭挤压轮冷却水应在停机后10分钟,防止挤压轮、主轴高温断水。B腔体长时间使用后,腔体上的鼻子会后仰,使摩擦增加,温度升高,最终影响挤压轮使用寿命并形响产品质量。腔体与挤压轮应保持一定的装配间隙(0.350.45),防止挤压轮与腔体摩擦产生的铁屑挤入产品中。C、挤压模的主要作用是铜料通过模具,使之达到与模具一样的形状,并得到导体所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导体的形状、尺寸直接取决于模具,所以,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挤压导体的质量。生产中应随时注意模具是否开裂、导体尺寸、表面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四、扁线拉丝工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