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总复习PPT课件_第1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PPT课件_第2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PPT课件_第3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PPT课件_第4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2,新课程标准对于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七-九文言文篇目梳理,七上: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水调歌头三峡梦溪笔谈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七下:赵普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黔之驴八上:晏子使楚2008年人琴俱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2012年治水必躬亲2010年八下:马说陋室铭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山市口技送东阳马生序九上: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2013年捕蛇者说2009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2011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出师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了解考试动态,命题的形式:(课内文言文阅读2011年醉翁亭记/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内外古诗词、文言文比较阅读)分值:11分15分不等。题量:4小题左右。题型:选择、填空、朗读节奏划分、简答,-,5,综合文言文考点,考点一:准确朗读,划分朗读节奏。考点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考点三: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考点四:比较阅读材料中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考点五:领悟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考点六:考查考生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与探究能力。,-,6,考点一:准确朗读,划分朗读节奏。,答好断句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读懂句子,弄清大意。抓住句子关联词语,认准句子之间的关系;记住文句中一般应作停顿的地方,如: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动补之间、表转折的连词前、句首发语词后。,-,7,牛刀小试,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其一犬坐于前。(狼)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考点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答题技巧1.重平时积累,从课内到课外。2.组词法。,【2013南京,10】10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因念白鹅正同色怡然同群雁不白知其为雁遂铸金为鹅以献,10(4分)想到安适愉快的样子是就,-,9,【2012盐城,10】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面刺寡人之过者(3)不以封君之弟(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10.(4分)(1)诚:确实,实在(2)面刺:当面指责(3)以:用、把、拿(4)反:同“返”,使返回(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每小题1分,计4分),-,10,考点三: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答题技巧:1.翻译最好用直译。2.关键词翻译准确。(实词、虚词的意思要落实到位)3.注意特殊句式。(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反问句、被动句等。翻译后的句子一定要符合相应的句式特征。)4.意思正确,句式相同,语句要通顺流畅。,-,11,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12,特殊句式判断句,所谓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形式:1.“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也”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4.“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13,特殊句式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句子叫省略句。,1.主语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禽兽之变诈(有)几何哉?狼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小)如盘盂。两小儿辩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宾语省略屠惧,投(之)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之)。狼4.介词省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愚公移山,-,14,特殊句式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一般不用介词“被”,而是借用其他的介词来表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用“为”表被动。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3.用“为所”表被动。例: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4.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出被动词。例:帝感(于)其诚。愚公移山,-,15,【2013扬州,12】12.翻译句子。(6分)(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1)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坐呢?(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3)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2012宿迁,8】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空明”1分,“盖”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16,考点四:比较阅读材料中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考点五:领悟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基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解释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解释个性特征。,-,17,考点六: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与探究能力。,答题技巧:1.紧抓要点不放。在答题时一定要抓住能表现文章主题或人物思想性格的关键词。2.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尤其对于一些正反两面均可作答的题目,尽量选取主流观点,这样得分相对容易些。,-,18,典型考题举例,【2013南通通州一模,8-1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节选自吕氏春秋?权勋)【注】虞、虢:周代国名。垂棘、屈产:古地名,在今山西,分别以产玉石和马著名。庭实:把贡献、赠送的东西陈列在庭中。滥:贪求。辅:车子两旁夹车的木。马齿:马的年龄。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荀息操璧牵马而报9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1)而求假道焉()(2)不可许也()(3)夫虢之不亡也,恃虞()(4)荀息伐虢,克之()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11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1分)12选文中的宫之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邹忌同为谋臣,善于进谏。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二人进谏技巧的相同之处。(5分)【链接】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9,【2013河北邯郸一模,11-15,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1)水尤清冽_(2)斗折蛇行_(3)学者诚能八面玲珑_2.与“不可知其源”中的“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其真五马邪(马说)C.增其旧制(岳阳楼记)D.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4.乙文中,作者“向外而窥”欣赏到怎样的美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5.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文字,作者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体悟?请概括回答。(4分),-,20,【2013江苏盐城,10-13,15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照。(15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来%源:中教网#*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来源&#%:中*教网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注】挐:撑(船)。毳(cu)衣:毛皮的衣服。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ngdng):天上的白气。芥:比喻细微,微小。白:酒杯。10解释选文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1)互相轩邈(2)窥谷忘反(3)上下一白(4)及下船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3填空和简答。(5分)(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T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1分)(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分),-,21,【2014宿迁中学第六次调研卷,6-9,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乙】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宋)苏辙庐山栖贤寺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